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什么会分封藩王害了明朝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10:55:15

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什么会分封藩王害了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称帝之后为什么会分封藩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古人也是有偶像的,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偶像就是汉高祖刘邦,明初许多治国之策也是效仿西汉之初的政策,比如明初的修养生息、分封藩王等等。朱元璋本着儿子最可靠的原则,将其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尤其是一些重要地区,例如朱棣的北平,有其子镇守,江山可永固,因此朱元璋对于功臣的杀戮也更加肆无忌惮。

朱元璋的想法挺不错,使其子孙后代不用再为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奔波,这也许也是朱元璋幼年时期饥荒给他留下的阴影,让朱元璋为子孙后代考虑这么周全。朱元璋子孙后代全有国家财政出资供养,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很多人追求的梦想?但无数的历史证明,游手好闲容易滋生“毛病”。

 

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顾炎武

顾炎武老先生说话真是一点情面也不给明朝的藩王留面子,在他眼里,明朝的藩王就是一群废物。对于藩王这样的评价,当初的朱元璋是万万不会想到的,估计朱元璋要是听到这样的评价,是不是会被气的背过气去?毕竟是堂堂的皇子皇孙,为何被后人如此评价?明朝的藩王真的这么不堪吗?

朱元璋在分封藩王之时完全有很多历史案例可以借鉴,比如吴楚七国之乱,可是他选择了视而不见,选择了相信“血浓于水”的说法。至于老朱怎么想是他的想法,历史怎么走下去是历史的想法,历史总是爱开玩笑的,老朱刚死不久,反手就给老朱一个“大嘴巴子”,朱棣就造反了推翻了其侄子建文帝的江山。藩王势大,终究是一个问题。

由于老朱家后代有国家养活,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岁供,那岂不是可以无节制的“造人”。据记载,大明朝王朝短短的200多年间,朱元璋的子孙就繁衍到十万人之多,如此庞大的人数,让本就不富裕的明朝更加贫穷。朱元璋制定的政策如果只是提供给子孙们口粮还行,连子孙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包括在内,要知道这些所谓的藩王宗室身份高贵,婚丧嫁娶的礼节繁琐,因此开支就海了去了。由于这些宗亲从小就是娇生惯养,根本不知节俭是什么概念,反正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去顾忌朝廷是否能够养活他们,毕竟朝廷内的财政赤字与危机有皇帝一人担忧就行了。到了明朝嘉靖中期,藩王宗室尾大不掉的问题已经显现无疑,每年供给京师的米才400万石,然而各地的藩王宗室禄米却要853万石,巨大的反差,可见面对藩王宗室,明朝财政是多么无助。

诚然明朝的藩王宗室安稳过日子也罢了,但游手好闲的他们总想找些“事情”,找些“事情”肯定不少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事了,各地方官员碍于其身份无人敢惹,这就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即便是教子严明的朱元璋也无法保证其子不为非作歹。朱元璋儿子朱㭎被封到山西,这小子可能觉得离老爹远,逼良为娼、残杀幼童,这么恶劣的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还打算谋反。朱元璋岂能轻绕了他,多亏太子朱标求情,才免于处罚,然而“死性不改”的,在朱标巡视完山西擅自回南京,被朱元璋强行拖回山西。朱元璋都无法严格管理其儿子,更不用说其他皇帝了。朱㭎的所作所为虽然令人发指,但还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朱棣与其子朱高煦的不法行为可都是牵扯到了明朝的政治,朱棣造反成功成为了皇帝,让其子朱高煦认为皇位是可以抢的,所以起兵造反,这是多么恶劣的行为。

朱元璋规定子孙只能靠国家养活,不能参加科举、经商等,将他们可以作为奋斗的目标全部扼杀了,没有上进的动力,他们除了没事找事之外,确实也无事可做。鉴于这样的弊端,万历皇帝将此条例放宽,允许宗藩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给了他们一个上升的通道,但未从根本上解决藩王游手好闲的弊病,未彻底给予藩王宗室“断奶”,对于整个明朝的现状来说,意义其实不大。

朱元璋子孙们无恶不作,侵吞田产、勾结官员、扰民、谋叛等,无论是在经济上,亦或是政治上,他们都应该算是蛀虫,按照顾炎武所说是“废物”也不足为过,但不能将老朱家的子孙一棍子打死,毕竟还有些可以被历史记载之人,例如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不甘沉沦,发奋攻读、著述,深感饥荒之年河南百姓不易,勘察、实验河南地区的野生植物,编成《救荒本草》,记录四百一十四种可以充饥的野生植物,便于百姓灾荒之年可以找到充饥之物,这本书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得到了李时珍、徐光启等人的高度赞扬。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有疑问,建文帝朱允炆一上台不是进行了削藩吗?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也进行了削藩,为什么还存在这么多藩王宗室?

朱允炆与朱棣的削藩是不假,但削的只是权力,而藩王宗室的身份是无法削弱的,即便是把削藩之人贬为普通百姓,那也只是限于朱元璋的儿子那一代而已,每一代的皇帝都是有不少子嗣的,削的那些人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换句话说,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削藩根本没有削到他们子嗣身上,后续当然还会繁衍庞大的子孙,建文帝与朱棣的只不过是政治斗争,与朱元璋原本的藩王宗室制度无关。

这么多为朱家打工之人,没人能够预见分封藩王的危害吗?当然是有,当朱元璋刚开始实施自我设想之初,有位叫叶伯巨的大臣就上书朱元璋,这位仁兄给朱元璋的奏折足有一万多字,看着朱元璋都眼花了,也把朱元璋的脾气给提上来了,因此叶伯巨也因言殉国。当朝大臣本来就害怕朱元璋的残暴,在这件事情上有人敢上书提意见就被朱元璋视为离间朱家的骨肉之情,再加上有叶伯巨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去触碰朱元璋的忌讳。其实,朱元璋本人晚年之时,也察觉到了藩王的危害,尤其是其子朱棣,选择好将领提前预防朱棣,可惜此时的做法为时已晚。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朱元璋这些子孙到明末时期,虽然人员众多,但多是游手好闲、无能之辈,不但不为朱家王朝做些贡献,还凭借所谓的“身份高贵”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明朝最后的残喘期,藩王宗室的所作所为更加助长了反明势力的增加,面对强大的起义军,又有多少藩王宗室能为明朝做些贡献?已经习惯了安逸生活的他们,又有多少人能逃脱起义军的追捕?朱元璋十万子孙经历过明末清初的洗礼,已几乎被“灭绝”。即便是建立起南明的诸王,也不过是忠于明王朝之人一厢情愿,所选的皇帝反而更加把朱元璋的老脸丢尽了,还未等到清军进入其范围二百里内就吓的要“撒丫子”逃跑了,大臣想要其组织反抗,反被皇帝说成想让他送死,可见养尊处优的众多藩王宗亲是难能堪大任的。

长期的优越生活,让老朱家的后代忘记了危险的存在,当危险到来之际,已经忘记了怎么逃生了,否则也不会被起义军或者清军全部剿灭。明朝的皇帝一脉与各个藩王宗室比较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历史评价明朝皇帝多奇葩,除了不爱好治理朝政,其他所有事情都有人爱好。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都是这样了,藩王宗室也自然更不把朱家江山放在心上,反而更加祸害朱家王朝,他们成了明朝灭亡的加速剂。

说句良心话,朱元璋其实只是想为子孙后代着想,没想到反而把最终保障他们的明王朝给带入“深渊”,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当然,明朝的宗藩问题也不能简单归结于朱元璋制定分封政策导致的结果,毕竟封建王朝就是一个世袭垄断的社会,一代君王不可避免的会为子女着想,自然不可避免会出现游手好闲的弊病。亡国的警钟不只敲响一次,但朱家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却还是一意孤行,只能是平添许多祸患。

明末清初,满族的八旗子弟兵横扫明朝江山,然而作为胜利者的清朝统治者,却也“清承明制”,走上了明朝分封藩王宗室老路,八旗子弟成为新的社会“寄生虫”,游手好闲、滋生“毛病”的通病又一次出现,封建制度不毁灭,藩王宗室的分封制度还会屡屡出现。

封藩危害极大,为何朱元璋即位后,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

公元1368年,南征北战数十年的朱元璋终于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经过多次北伐,基本扫除了元朝在北方的残余势力。同时,盘踞在川蜀地区的明夏政权和镇守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也都先后被朱元璋的大军击败,西南之地也纳入了明朝版图。至此,朱元璋的大明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一直在思考自己建立的大明王朝如何才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朱元璋想到的其中一条对策就是封藩。

封藩并不是朱元璋发明的,最早起源于周朝。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之后,从维护国家统治的角度出发,大量封赏同姓和功臣为诸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对周天子只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的义务,封藩直接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秦朝建立之后,以郡县制取代了封藩制。秦之后的朝代仍有封藩的情况,这种封藩多以分封同姓为主。

由于藩王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军政大权,如果与中央朝廷发生冲突,就很容易出现诸王动乱的情况,历朝历代诸王发动叛乱的例子不在少数。

汉景帝时期,意识到诸王权力过大,在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下,汉景帝决定削藩。削藩导致诸侯权益受损,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六位诸侯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汉景帝剧照

既然封藩对中央朝廷的危害很大,身为大明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为何还执意封藩,难道朱元璋没有意识到封藩的危害吗?

一、朱元璋为什么执意封藩?朱元璋能够拿下天下,手下文武大臣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决定大封有功之臣,这一年总共分封了六位公,二十八位侯,两位伯,其中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刘伯温为诚意伯。

尽管朱元璋分封功臣,作为他们为自己鞍前马后,立下赫赫战功的犒赏,但是朱元璋从内心里对功臣都是不放心的。疑心病极重的朱元璋先后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铲除大量功臣,受两案牵连的人数高达数万人,建国后分封的功臣只有寥寥数人能够在朱元璋诛杀功臣的大刀之下活下来。

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必然造成朝廷内外一些重要职位人员的缺失,文臣的缺失,朱元璋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科举选拔出来的考生对朝廷感恩戴泽,必然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那么,武将,特别是一些戍边的大将,朱元璋又该如何去选择呢。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封藩,让自己的儿子去戍边,功臣靠不住,自己的儿子总靠得住吧。

朱棣剧照

因此,在大封功臣的同一年,朱元璋大量封藩自己的儿子,其中二儿子朱樉被封为秦王,三儿子朱棡被封为晋王,四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一年,二儿子朱樉和三儿子朱棡先后就藩,就藩地分别是西安和太原,洪武十三年,四儿子朱棣就藩,就藩地在北平。朱元璋这几个儿子的就藩地,地处北地,都是战略要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元璋让儿子戍边,永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实现朱元璋朱家天下朱家人守的理念。

二、朱元璋为什么忽视了封藩的危害藩王之乱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在朱元璋大肆封藩之时,曾经也有人向朱元璋提出封藩之害。

洪武九年,平遥县训导叶伯巨上书朱元璋,认为天下有三件事让人感到忧虑,即?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急?,封藩之患排名首位。朱元璋收到叶伯巨的上书之后,勃然大怒,认为叶伯巨此举是在离间朱家骨肉之情,下令逮捕叶伯巨,叶伯巨最终在监狱中病死。

朱元璋剧照

一个小小的训导都能看出封藩的危害,朱元璋何尝又不知道,但是朱元璋太过于自信,认为在自己的精心安排下,封藩不会导致骨肉相残现象发生,朱元璋的自信主要源自于以下几点。

首先,朱元璋在教育儿子方面费了一番功夫。为了能够让太子继承大业,诸王安分守己,朱元璋特别命令礼部尚书陶凯修订了《昭鉴录》,里面详细介绍了皇帝,藩王,臣子所需要遵循的条目。同时让诸子体察民情,体验民间疾苦,了解历史上各朝各代作乱的原因,引以为戒,对藩王特别要求能够?上尊天子,下抚百姓,为国家藩辅?,朱元璋期望能够通过教育让诸王和中央朝廷之间和睦相处。

其次,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精心选择的接班人,太子朱标是长子,尽管性格仁弱,但是在弟弟犯错之时,经常为弟弟们求情,因此在诸王中的威望很高,如果太子朱标能够顺利继位,诸王发生叛乱的可能性不大。

朱标剧照

最后,朱元璋认为在他的安排下,分封的诸王之间存在相互遏制的关系,相互遏制之下诸王对中央朝廷的威胁就会大大减小。在北方,朱元璋分封了秦,晋,燕三王,其中秦王朱樉品行恶劣,向来不受朱元璋喜爱,因此,北方的军事防务多半在晋王,燕王两人手里,两者存在相互遏制的关系,如果晋王朱棡想谋取皇位,燕王朱棣多半不答应,反之亦然。

但是很显然朱元璋的这几条计策都没有生效,对于诸王来说,皇位的诱惑实在太大,古代帝王杀兄弑父夺取皇位的例子不在少数。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让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继承人,苦思冥想之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很显然朱允炆并没有朱标在诸王之中的威望。晋王朱棡的去世进一步打乱了朱元璋的安排,遏制燕王朱棣的屏障不复存在,朱元璋的一切安排都被打乱,面对此种情形,朱元璋在临终之前不得不发出?燕王不可不虑?的感叹。

燕王朱棣剧照

三、结语从朱元璋诛杀功臣,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的情形来看,朱元璋认为功臣不可靠,他想打造一个朱家天下朱家人自己守的大明王朝。但是很显然,朱元璋为继位的朱允炆拔掉了功臣这一根刺,却又埋下了藩王这一隐患,而且后者远比前者要难处理的多。面对爷爷朱元璋留给自己的烂摊子,朱允炆唯有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借削藩削弱藩王们的势力,最终引发了靖难之役。

朱元璋不知道分封藩王的弊端吗?朱元璋为什么还坚持分封藩王?

朱元璋有十几个儿子,其中有一部分在少年时期就跟着他四处征战。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不顾大臣们反对,除太子朱标外,将其它十几个儿子都分封到外地,以及边疆地区做藩王。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分封藩王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在当时北方蒙古,瓦刺等各方面威胁依然还很严重,将这些藩王放在边疆地区就可以替朝廷抵挡入侵。其次朱元璋本人有一定能力,完全可以镇得住这些人。再加上他分封藩王时也做了一些权力限制,比如藩王仅仅是配合地方官守好封地,却没有财权,人事任免权等。另外藩王并不是只封在边疆,它将藩王们按内外三层进行分封,也就是说哪一层敢造反,其它几层可以一起揍他。

1、蒙古一直都是威胁


朱元璋起兵就是要推翻元朝,将蒙古人从中原地区赶走。虽然目的达成但蒙古依然很强大,时不时还要过去侵扰。而且瓦刺等少数民族也一直不安分,因此在边疆地区安排一些藩王去镇守,可以最大程度防止蒙古及其它少数民族对明朝造成危害。

2、分封制度做了调整

朱元璋从一个和尚做到了起义军兵马大元帅,足可见他个人能力很强。因此他坚信自己可以镇得住这些儿子们。那么将来他死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其实他在分封时,制度上面做了调整。藩王在封地内只是与地方官进行配合,却没有财权,兵权。

3、分封藩王做了多手准备


在进行藩王分封时,朱元璋也考虑到了假如将来藩王造反怎么办?因此他将藩王们总共分为三层,边疆地区是一层,再往里面走还有两层藩王。假如最里面那位藩王造反,那么朝廷可以派兵与其它藩王一起攻击他。边疆地区造反,则其它两层藩王可以去揍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84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