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宋徽宗父子却为何互相推让

众妙之门 2023-06-23 10:48:05

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宋徽宗父子却为何互相推让

说起九五之尊的皇帝之位,在古代可是无数人追求的梦想,为了能够登上皇位,篡权夺位、杀兄弑父之事常有发生。但是在北宋时期,出现了奇葩而又“和谐”的一幕:在位的当今圣上不想做皇帝了,急着把皇位让给太子,而太子却是打死也不继承皇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这一对奇葩的父子就是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国家政策为重文轻武,这些皇上年幼时期也是重文轻武的。赵佶自然也是如此,他和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信奉的是黄老之学,在初期做出一番成绩之后,他便开始休养生息,在文艺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开始研究书法字画和茶艺,身体力行的去编纂相关书籍,甚至发明了瘦金体。

1125年,金兵再度南下,马上就要攻到宋朝的首都了。这宋徽宗一看,也是慌得一批,觉得这金人是又缺钱了,提出了给钱的逃跑政策。可是这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同意的。这赵佶觉得自己处理不了了,想要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知道自己的老爹在坑自己,若是自己这时候继位,那自己可背上千古骂名了,直接拒绝了继位。

眼看着金兵离都城越来越近了,宋徽宗被逼急了,我是当爸的,你一个做儿子想不想继承皇位还不是我说了算?直接下了一道诏书,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这道诏书下来之后,赵桓这个文艺青年也是慌了,说什么也不愿意登基。宋徽宗情急之下,直接让身边的太监把儿子打晕,给他穿上了龙袍,抬上了龙椅。就这样宋钦宗被强行继位了。

宋钦宗继位后,宋徽宗想着自己可以去南方避难了,谁知道自己的儿子死活不愿意放自己离开。这奇葩的父子二人只能战战兢兢的留守都城,抵御来势汹汹的金兵。当然这个故事的后续我们也都知道了,出现了岳飞笔下“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靖康之难,南宋也随后建立起来。都说坑爹坑爹的,有一个专门坑儿子的爹,宋钦宗真的其实一个惨字了得,这二人真是塑料父子啊。

赵佶的轶事典故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叫春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
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
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便微服出宫,寻找刺激。李师师,汴京人,本姓王,工匠之女,四岁丧父,遂入娼籍李家,后来成了名噪一时的京城名妓。她色艺双全,慷慨有侠名,号称“飞将军”。李师师既名冠汴京,徽宗自然不会放过她。自政和以后,徽宗经常乘坐小轿子,带领数名侍从,微服出宫,到李师师家过夜。为了寻欢作乐,徽宗专门设立行幸局专门负责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员还帮助徽宗撒谎,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宴饮);次日未归,就传旨称有疮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楼妓馆,并非光彩之事,所以徽宗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发现;其实多数朝臣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却不敢过问,致使徽宗更加放荡。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挺身而出,上疏规谏徽宗应爱惜龙体,以免贻笑后人。徽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fǔ)等人处理此事。这些人自然领会徽宗的意思,以曹辅诬蔑天子之罪论处,徽宗当即将曹辅发配郴州。 赵佶结交了一批与他臭味相投的朋友。他的挚友王诜(shēn),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但王诜为人放荡,行为极不检点。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她们竟然多次顶撞公主。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妾寻欢作乐。品行如此恶劣之人,却是赵佶的坐上宾。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半幅,他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就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过去。王诜以为酷爱书画的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于此可知二人之间的关系之深。
赵佶对王诜如此大方,王诜自然投桃报李。有一次,赵佶在皇宫遇到王诜,恰巧因为忘带篦(bì)子,便向王诜借篦子梳头。王诜把篦子递给他。赵佶见王诜的篦子做得极为精美,爱不释手,直夸篦子新奇可爱。王诜不失时机地说:“近日我做了两副篦子,有一副尚未用过,过会儿我派人给你送过去。”当晚,王诜便差府中小吏高俅去给赵佶送篦子。高俅到赵佶府中时,正逢赵佶在蹴鞠(cùjū),就在旁边观看等候。赵佶善踢蹴鞠,而高俅早年便是街头踢蹴鞠的行家,精于此技。见到赵佶踢得好时,高俅大声喝彩。赵佶便招呼高俅对踢。高俅使出浑身解数,陪赵佶踢球。赵佶玩得非常尽兴,便吩咐仆人向王诜传话,说要将篦子和送篦子的小吏一同留下。高俅日益受到赵佶的宠幸。后来,有些仆人跟赵佶讨赏,他居然说:“你们有他那样的脚吗?”赵佶之放浪形骸可见一斑。 三国时期曹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事实是,出现“河清”,显然与什么“圣人出”无关。大概谁也不会认为宋徽宗是个圣人,但他在位时,竟出现过三次“河清”,皇帝和百官弹冠相庆,用各种形式来歌功颂德。
在黄河中下游,河水也有短时间变清的时候,即史书中作为祥瑞记下的“河清”,并不是五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据地质学史专家李鄂荣先生考证,中国历史上的“河清”,有记载可查的便有43次,首见于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如从此时起算,平均不到40年就有一次。
根据《宋史》,宋徽宗在位年间的三次“河清”,分别为:第一次,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同州黄河清。”第二次,大观二年(1108年),“同州黄河清。”,第三次,大观三年(1109年),“陕州、同州黄河清。”
大观元年(1107年)“乾宁军言黄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诏以乾宁军为清州” 。“黄河清”被谱写成新曲流传 ,还在韩城建立记载这些祥瑞的“河渎碑”。此碑至今尚在。
可是立碑后仅仅15年,到了1127年,这个导致北宋亡国的宋徽宗,便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押到了金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 宋徽宗还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赵佶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第一个学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第二个学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第三个学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深山藏古寺”着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给人以“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享受。“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绘画讲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宋徽宗共有32子,其中有25位活到了成年。 长子:赵桓(1100.5.23—1156):即宋钦宗,北宋末代皇帝,母显恭皇后王氏 次子:赵柽:早殇,封衮王,母显肃皇后郑氏 第三子:赵楷(1101—?):封郓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第四子:赵楫:早殇,封荆王 第五子:赵枢(1102—?):封肃王 第六子:赵杞(1104—?):封景王 第七子:赵栩(1106—?):封济王 第八子:赵棫(1107—?):封益王,母贵妃刘氏 第九子:赵构(1107.6.13—1187.11.9):封康王,即宋高宗,南宋创建者,母韦贤妃 第十子:赵材(1108—?):早殇,封邠王 第十一子:赵模(1108—?):封祁王,母贵妃刘氏 第十二子:赵植(1108—?):封莘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第十三子:赵朴(1109—?):封仪王 第十四子:赵棣(1109—?):封徐王 第十五子:赵?(?:木字旁加一个“咢”,读è,此字今已销亡,1110—?):封沂王 第十六子:赵栱:早殇,封郓王 第十七子:赵栻(1111—?):封和王 第十八子:赵榛(1111—?):封信王,母贵妃刘氏 第十九子:赵椿:早殇,封汉王 第二十子:赵梧(1112—?):也作“赵屋”,封安康郡王 第二十一子:赵楗(1113—?):封广平郡王 第二十二子:赵机(1113—?):早殇,封陈国公,母懿肃贵妃王氏 第二十三子:赵梃(1113—?):封相国公 第二十四子:赵樾(1115—?):封瀛国公 第二十五子:赵柍(1115—?):封建安郡王,母贵妃刘氏 第二十六子:赵椅(1118—?):封嘉国公,母贵妃刘氏 第二十七子:赵栋(1119—?):封温国公 第二十八子:赵楒(1120—?):封英国公,母贵妃刘氏 第二十九子:赵桐(1121—?):封仪国公 第三十子:赵柄(1122—?):封昌国公 第三十一子:赵枞(1123—?):封润国公 第三十二子:赵相(1125—?):封韩国公 第三十三子:赵极 第三十四子:赵柱 第三十五子:赵檀 第三十六子:不详 第三十七子:不详 第三十八子:不详

政和三年,公主改称为帝姬。宋徽宗还有34女(见《宋史》和《靖康稗史笺证》中《开封府状》《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 嘉德帝姬赵玉盘(1100—1140):母显肃皇后郑氏,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颜宗磐妾,完颜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 荣德帝姬赵金奴(1103—?):母显恭皇后王氏,靖康之变时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颜昌之妾,完颜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安德帝姬赵金罗(1106—1127):母显肃皇后郑氏,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颜阇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颜阇母寨。 茂德帝姬赵福金(1106—1128):靖康之变时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完颜宗望所占,又为完颜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颜希尹寨。 成德帝姬赵瑚儿(1110—?):母显肃皇后郑氏,初嫁向子房,入金后入洗衣院。 洵德帝姬赵富金(1110—?):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颜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颜宗翰之子。 显德帝姬赵巧云(1111—?):初嫁刘文彦,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顺德帝姬赵缨络(1111—?):母懿肃贵妃王氏。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颜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颜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东路都统习古国王按打曷所拘,很快死于按打曷寨中。 仪福帝姬赵圆珠(1111—?):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颜宗弼所占。 柔福帝姬赵多富(1111—1142):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1130年逃回宋。1142年被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指为假冒被赵构诛杀。 保福帝姬赵仙郎(1112—1127):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仁福帝姬赵香云(1112—1127):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惠福帝姬赵珠珠(1112—?):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宝山大王完颜斜保妾。 永福帝姬赵佛保(1112—?):未嫁,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贤福帝姬赵金儿(1112—1127):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宁福帝姬赵串珠(1114—?):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兖王完颜宗隽之妾,完颜宗隽被金熙宗诛杀后,宁福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和福帝姬赵金珠(1116—?):母贵妃刘氏。入金时候尚幼。 令福帝姬赵金印(1118—?):入金时候尚幼。 华福帝姬赵赛月(1119—?):入金时候尚幼,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庆福帝姬赵金姑(1121—?):入金时候尚幼,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纯福帝姬赵金铃(1124—?):入金时候尚幼,长大后先为完颜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王成棣。 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及改帝姬号,追封顺淑。 寿淑帝姬:政和三年逝于宋。母显肃皇后郑氏,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寿淑。 惠淑帝姬:政和三年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安淑。 崇德帝姬:宣和二年薨于宋。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寻改帝姬号。下嫁左卫将军曹湜。再封崇德。 康淑帝姬:政和三年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荣淑帝姬:政和三年逝于宋。母显肃皇后郑氏。 保淑帝姬:政和三年逝于宋。

徽宗赵佶、钦宗赵桓两人是父子还是兄弟关系?

宋钦宗赵恒,宋徽宗赵佶长子,公元1125年即位,年号"靖康",在位2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他与其父均被俘虏,史称"靖康之耻".宋高宗赵构,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恒之弟,即位前封康王,后被拥立为帝,是南宋第一位君主.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是怎么登上至尊之位的呢?

第七代皇帝是宋哲宗,没做多久的皇帝,25岁就去世了,也没儿子继承皇位,宋徽宗是第八代的皇帝,宋神宗是第六代,宋徽宗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病逝以后向太后立赵佶为帝,即位后称为徽宗。

宋哲宗即位的时候就是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16岁亲政,25岁去世,没有儿子,向太后非常有主见,在他儿子生病半年以后,她就为以后做好了准备,在打算从宋哲宗的兄弟里选出一位,赵佶对向太后十分殷勤,宋哲宗生病他四处寻医求药。

赵佶也是想尽了办法,让大家承认他,让向太后觉得他为人本分,仁义孝顺,买通宫女,向太后被迷惑了,对赵佶另眼相看,也特别喜欢他,宋哲宗驾崩后,向太后召集大臣商讨,其实就是做做样子,向太后决定立赵佶为帝,大家害怕掉脑袋,也不敢反驳了。

在没上位还是王爷的时候,宋徽宗就不太本分,往来各种青楼,当了皇帝以后的宋徽宗更是觉得自己宫中的女子索然无味,出宫,青楼,李师师,为了李师师宋徽宗还专门建造了一条地道,可见宋徽宗的风流。

宋徽宗就是一个艺术家,可是却放在了政治家的位置上,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应该算是历史上拥有较高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的皇帝了,他是亡国君,也是艺术帝,痴迷丹青,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可惜皇帝没当好,虽然也被人传颂,多数是他的字体、他的绘画、他的艺术天分。




宋徽宗、宋钦宗与宋高宗这三人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宋徽宗、宋钦宗与宋高宗这三人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宋徽宗宋钦宗,虽然出身尊贵,但偏偏遇到金人入侵,徽宗钦宗做了阶下囚被软禁;而此时宋高宗却自立南宋,做了南宋开国皇帝。可能赵佶赵桓父子会想着同人不同命吧。
宋徽宗剧照
宋徽宗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可以说他是一个昏庸无能,却有极高的艺术造诣的皇帝。公元1100年登基称帝,次年将年号改为建中靖国。提起宋徽宗,不得不提他沉迷美色的风流韵事。当时只要稍有些姿色与才情的女子都会将其收进自己的后宫。靖康之难时,简单统计了一下,有封号的妃嫔女官有143人,无封号的竟然有504个。但徽宗除了迷恋美色外,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赵佶自创的字体瘦金体深受书法家的青睐,而他的花鸟画也自成一派为院体。
宋钦宗,也就是赵桓,宋朝的第九位皇帝。生于1100年,即元符三年。他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于公元1125年即位,将年号改为靖康,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14个月。赵桓可以说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懦弱无能,就是因为他听信了奸臣的谗言,撤免了李纲,向金国求和。而金国则在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围攻燕京,历史上称靖康之变。宋钦宗赵桓无力对抗金兵,最终被当作俘虏,贬为庶人。至此,北宋灭亡。虽然往日尊贵的皇帝被沦为阶下囚令人同情,但造成这一切的推手就是宋钦宗与宋徽宗父子。公元1135年,宋徽宗逝世。
宋高宗,也就是赵构,在发生靖康之难后,他侥幸逃回都城,做了南宋开国皇帝。甚至是等到宋钦宗的死讯传到南宋时,他还表现出放下心来的喜悦。在位期间,由于金朝的压迫。他迫于形势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人一同抗金,但最后还是将岳飞处死。除了这些国事,还有赵构的书法值得提一提,他精通书法,落笔有神流畅,有草书《洛神赋》流传下来。
宋徽宗宋高宗宋徽宗与宋高宗两人同是宋朝的皇帝,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任皇帝,而宋高宗是宋朝的第九任皇帝。宋徽宗赵佶与宋高宗赵构两人还是父子关系,宋徽宗赵佶是宋高宗赵构的父亲。
宋徽宗画像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是宋哲宗的弟弟。赵佶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赵佶本来是没有机会可以继承皇位的,但是他的哥哥宋哲宗年纪轻轻在二十三岁时就英年早逝了,并且还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于是就只能从宋哲宗的弟弟里面挑选继承皇位的人。按照长幼之序,本应是最为年长的大宁郡王赵丶坛谢饰唬然而因其患有眼疾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于是最后皇位落到了赵佶身上,总共在位二十五年。
赵佶即位后,成为了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赵佶非常热衷于追求奢侈富贵的生活,为此耗费了很多钱财,还曾在南方开采花石纲,命人搜寻收集奇花异石送往开封,用来修建装饰自己的园林和宫殿。除此之外,赵佶在位时还重用蔡京、高俅等奸佞之臣,放任他们强收苛捐杂税,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使得全国各地发生民变。
在赵佶在位期间,还发生了历史上颇为有名的事件——靖康之变。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底,金兵攻破宋朝京都汴京,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赵桓被金帝废为庶民。第二年3月,金帝将宋徽宗、宋钦帝以及后妃、宗室、朝廷官员等数百人当作俘虏,以及众多珍贵的事物押送至北方,至此,北宋灭亡。总的来说,宋徽宗与宋高宗两人都不是优秀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8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