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传说中的鬼国在历史上存在吗,史书中有没有记载

以史为鉴 2023-06-23 10:39:45

传说中的鬼国在历史上存在吗,史书中有没有记载

还不知道:历史鬼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提示:可以是远行也可以是想像。当“鬼国”、“神山”、“情河”被中国北方的土地串联在一起,它们可以是一个地方,也可以是很多个地方。这个地方、这很多个地方,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北方的神秘。而若在这种神秘里再去读那“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句子,就一定能在踏探的脚步里读到属于内心的情缘或者秘密。“鬼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神山”、“情河”都在心里。

当《鬼吹灯》直到现在还与西域古国精绝联系在一起,讲述鬼故事时,就不得不承认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鬼国”的魔力所在。

鬼国,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中是有记载的。流鬼国,即在《新唐书》、《资治通鉴》、《通典》中均有记载。《新唐书·东夷传》:“流鬼国,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还说这个国家有一万人部队,居住地寒冷异常,人们渔猎为生,以皮毛为衣,爱养狗。公元640年,流鬼国国王遣使来朝,唐太宗还赐给使者骑都尉的官号。

《资治通鉴》与《新唐书》大致无异,《通典》的记载更为详细一些,即流鬼国“无相敬之礼、官僚之法。不识四时节序。有他盗入境,乃相呼召。弓长四尺余,箭与中国同,以骨石为镞。乐有歌舞。死解封树,哭之三年,无余服制。”

看来,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部落或者国家,与一些人喜爱的“鬼传说”并无实质性关联。关于唐代流鬼的地理位置,学术界历来争议不断,先后出现了鄂霍次克海西部地区说、堪察加半岛说、库页岛说、阿留申群岛说和阿拉斯加半岛说等五种说法。

《山海经》是神话味极其浓厚的一本古籍,但有很多人喜欢将它拿出来当历史研究。《海内北经》:“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这里不但说出了一个“鬼国”而且还说出了一个“神国”,即是“鬼国”在“神国”(贰负神尸象)附近或者与其相信邻,“鬼国”的人只长一只眼睛,“神国”的人是人面蛇身。

学者们给这个“鬼国”给出了好几个答案,一说为鬼世界阴间;一说为古国名,但不知在哪儿。还有一说即是古籍中的“鬼方”。《周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商帝武丁伐鬼方,有了三年时间将他们打跑了。鬼方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但它在哪里呢?说法也很多,有说在今陕北的,也有说在今山西的,还有说在今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大致方位即在历史上的朔方一带,即是首都长安的正北方。

本世纪以来,经中国、前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在经历了华夏的多次打击后,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看来,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部落,与一些人喜爱的“鬼传说”并无实质性关联。而《山海经》“为物人面而一目”的说法,却引出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关“独目人”的传说。

据载,在图瓦人的史诗中,独目巨人被描绘成一位口中喷火、鼻孔冒浓烟、前额独目闪闪放光的异人;而在哈萨克人的神话中,它则是一个出现在荒野深山、力大无比、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身……传说在这里丰富了历史,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根据这些描述以及考古发现,学者们认为,“独目人”可能与我国古代的“塞种人”有关,其金刚不坏之身可能与出产黄金的阿尔泰山有关。一方面是阿尔泰山岩画里有独目人出现;一方面是新疆青河县曾经出土过两件的塞人种金器,一为金马,一金虎。金马飞翼高耸,体态优美;金虎怒目圆睁,动感十足。这分明是为神秘的“独目人”部族曾在阿尔泰地区找到了理论论据。

如此一说,“鬼国”并无鬼故事,但这并不意味着“神”的不存在。

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最重要的神山。《山海经》说西部之山皆出昆仑,昆仑山是海内最高的山。《山海经》提到的过几十座山,都以昆仑山雄踞为冠。昆仑山即是传说中的“天都”,其神话的主角是西王母。

据载,西王母声如豺,穿着豹皮,还长了一只老虎的尾巴,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将她想像成世界上最漂亮的美女。《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不远万里来到她居住的地方,与她相会,还产生了美好的爱情故事。另外,汉武帝、秦始皇也曾经与她“相会”。

唐代诗人曹唐还创作了一首《汉武帝于宫中宴西王母》,说是“武皇斋洁不胜欢”、“玉女清歌一夜阑”。甚至,有传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也见到了西王母,西王母还告诉他罗布泊是黄河源头,与天上的银河是相连的,张骞还把这写进了给汉武帝的“书面报告”里。因为其知名度极高,其居住地的瑶池也被多地争来争去,有说在新疆的,也有说在甘肃的,还有的说在山西。

然而,这些关于“神”的故事因为群众参与度低,大多漂浮于心,很多人并不十分关注。而若将另外一个地方加进来,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了。这个地方即是弱水。弱水在古代神话中泛指遥远的河流,水弱得不能载不动一根羽毛。

弱水在神话传说中也不是一个地方,有说在今甘肃张掖的,也有说在青海的、内蒙古的、黑龙江的,也有说在今蒙古国境内的,甚至中亚的。依据都是我国古籍,主要是《山海经》、《尚书》、《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现在,弱水是黑河自金塔县的鼎新以下到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的别称。

这个地方或者这些地方有意思的原因在于,它和人们的爱情联系在了一起,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苏轼:“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西游记》: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红楼梦》:“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等等。

《九州青蘅传》中弱水是九州大陆上的一片大湖。上层为万物不生之弱水,下层是清水。地蟒生于清水之中,而夜孙飞在空中。是个恐怖的死亡之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里,一些犯罪了的人会被发配到这个地方,甚至与一些“妖”或者“神”发生爱情关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弱水实际上是一条情河,元二至少能见到西域各国的美女,甚至能像张骞一样带回一位漂亮的“胡妻”。(文/路生)

鬼国神宫的简介

古城丰都不仅依山傍水,而且在历史 传说是一座神仙修炼的福地和幽冥世界的都城。生命在这里终结,新的生命又从这里开始。世上所有的人,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死后的灵魂都要向丰都城的阎王报到,听候分配。经过询问了解,内查外调,刑讯审理等一道道复杂的手续,最后,阎王根据各人在阳世的历史表现和阴间的现实表现,发放阳世,重新投胎。有的成为神、有的还是人、有的变为猪羊牛马、还有的变成鸡鸭鱼虾。所以,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说: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为了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为了满足人们对鬼文化的探奇和求知的心理需要,鬼国神宫于93 年建成开放。它采用建筑、造型、雕塑、绘画和电子、机械、音响、灯光等综合技艺,将阴曹地府的奥秘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丰都鬼城有什么传说和由来

  总的来说就是鬼城文化圣地。有机会去看看,名山下面有一本很出名的书《鬼城》,上面记载了丰都几千年的鬼文化历史,和许多的鬼故事,它一定会让你到达另一个世界。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鬼城"丰都古为"巴子别都"。因北宋苏轼题诗“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丰都名山系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达27座;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素以"鬼国京都"、"阴曹地府"闻名于世,是传说中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间文化于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 人类"灵魂之都"。
  要说清楚丰都被讹传为鬼城,最早的历史渊源,恐怕要从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国幽都”说起。
  巴蜀氐羌部落,据有的历史学家考证,原住在甘肃南部天水一带,由于公元前第十世纪至前九世纪,我国的气候有一次大的变化,西周初年的气候是比较暖和的,但不久就恶化了。《竹书纪年》上记载周孝王时,长江的支流汉水,分别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两次结冰,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有一个寒冷期,大约延续了一至二个世纪,到春秋时期,气候才温暖起来。因为这个寒冷期,原住在陇南,分布在今天甘肃、陕西、四川交界处的氐族大举南迁。其中一支经汉水流域而下与巴部落结成了联盟。今湖北襄阳有樊城,应是南迁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经嘉陵江流域而下,迁到川北,川东北地区的“板盾蛮”,就包括了出于氐羌系的部落。
  氐羌部落南迁,东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云南东北地区。
  巴人活动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时代,主要活动于汉水流域,后因楚的侵逼才西迁入四川。进入四川后建立巴国,强盛之时,川东南、湘西皆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称为鬼族的两支部落,在长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称为巴蜀两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住在幽都。东汉高诱注《淮南子.坠形篇》称:“古之幽都在雁门以北。”一个“幽都”,一个“雁门以北”,就难以说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门指的是山西雁门关一带;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认为这个“雁门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内。丰都古时曾作过巴蜀别都,后来即被传为“鬼国”的“幽都”。这个“鬼国幽都”大概就是说“鬼族的首都”吧。
  鬼族信巫。肯定有巫术;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树立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这样在古丰都大地上被传为第一神。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后来张道陵在四川创立的“五斗米道”又称“鬼道”,张天师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术作为他驱鬼治病的法术;后来道教又封酆都为游治之一,其间与巴蜀第一代鬼帝被传为住在古酆都是有内在联系的。

鬼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揭秘鬼方人的前世今生

鬼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揭秘鬼方人的前世今生 郭峰(书房记特约作者) 在上一篇文章《狄人为什么叫「 ”狄人”?》中反复说,「 ”狄”分很多部落,或可称作「 ”方国”,有土方、鬼方、虎方、羌方、湔方、基方,还有许多打不出字的古怪「 ”方”。但出现频率最多的、历史脉络最清晰的是「 ”鬼方”。 「 ”鬼方”出现得很早,黄帝曾北逐鬼方于阴山以北。黄帝能跑到阴山和「 ”鬼方”打架,说明黄帝部落距阴山不会特别遥远。「 ”石峁古城”是黄帝的昆仑城也不没有有可能。 鬼方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赵国史料《世本·帝系》:「 ”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说的是黄帝直系后裔,颛顼的重孙陆终,娶了鬼方氏之女「 ”女隤”,生下六子,成为楚人的祖先。值得注意的是,女隤的六个儿子皆为「 ”肋生”,即腋下破出。据饶宗颐考证,「 ”肋生”是印欧人特有的习俗传说,在波斯和印度皆有各种题材。根据《世本》的零星记录,鬼方也就是汉代的先零戎,为诸戎之一。 这说明,「 ”鬼方”这个族历史很久远,黄帝时就有。其次说明,「 ”黄帝”混迹于「 ”鬼方”,互相通婚,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黄帝也是「 ”狄”。 石峁古城东门下埋着24颗少女的头颅 夏商时,鬼方人南迁到陕北、晋北一带。 1965年,在陕西省绥德县义合乡墕头村出土了一批商代晚期青铜器,有鼎、?、壶、爵、觚、锛、凿、刀、匕、戈等,器形与商晚期基本相同,但具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点。 与绥德相邻的山西石楼、保德等地,也出土了与墕头相同的商代晚期青铜器。 鬼方遗址 在陕北清涧发现6处鬼方遗址,其中高杰乡李家崖发现鬼方城址,有9座房子、60多座墓葬、2万余陶器残片、10件铜器、57件石器、100件骨器。 这些遗址都是鬼方人生活留下来的。 商人卜辞中屡次出现「 ”鬼方”。《易·既济》:「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高宗就是商武丁,谥号「 ”高宗”。可见,谥号这东西是商人发明的。 古本《竹书纪年》:「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今本竹书纪年》:「 ”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 《易·既济》:「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山海经》:「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 此外,《汲冢周书》《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也有鬼方的记载。 从商周文献可推,「 ”鬼方”大体生活在山西的大部,陕西北部。 清涧「 ”细腰关”,发现鬼方城址。河为无定河。 老郭一直以为,「 ”鬼方”是商人对这个民族的蔑称,鬼头鬼脑的「 ”鬼”,魔鬼的「 ”鬼”,不是个好字,骂人呢。 后来觉得不对。「 ”鬼”还真不是商人对这个民族的贬称,是这个民族的真实名称。当然,「 ”鬼”,不是鬼头鬼脑、妖魔鬼怪的「 ”鬼”。 陕北清涧县李家崖鬼方遗址西城墙内出土的一件三足瓮,口沿处有「 ”鬼”的符号。 「 ”鬼”的甲骨文。这不就是长着大脑袋的人吗? 从上图可以看出,「 ”鬼”不是魔鬼的「 ”鬼”,而是一个长着大脑袋的「 ”大人物”,形象满高大的。 这就像汉字里的「 ”大”,是高大的人形。完全可以把这个「 ”大”理解成氏族酋长。在陕北话中,称父亲为「 ”大”,原来自己的父亲是「 ”氏族首领”。 「 ”大”,象形字,高大的人 「 ”鬼”是本字,后来加上偏旁,写作「 ”隗”「 ”媿”「 ”魏”,可读作「 ”wěi”「 ”kuí”或「 ”huái”,唯独没有「 ”guǐ”音。到底发什么音呢?老郭不知道,估计也没人确切知道。 「 ”媿”,从「 ”女”,表示姓「 ”媿”。 我们知道,从「 ”女”字的姓,都是最原始的姓,也就是史书上说的「 ”太古之姓”。说明那时还处在母系社会,知其母,不知其父。 有上古原始8大姓之说,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两说差不多,你看,都有个「 ”女”字旁。 「 ”媿”也从「 ”女”,可见也是最原始的姓,虽然不在八大家族之列。 鬼方区位图。 「 ”鬼”也发「 ”怀”音。商朝灭亡后,周成王封给晋国开国者唐叔虞「 ”怀姓九宗”,「 ”怀姓”即「 ”媿姓”,写了个别字,即媿姓九个氏族。 在今天陕北,有不伐老槐树的习俗,传说老槐树是老祖宗。 中国很多地方,有尊重老槐树,认为老槐树吉祥的习俗。 老槐树的「 ”槐”,发「 ”怀”音,字形与「 ”媿”似。 陕北人称婚房为「 ”帐房”,传说古代婚配在郊外设「 ”帐”,这也是鬼方人的习俗。 陕北剪纸中有「 ”抓髻娃娃”,正是鬼方原始图腾的生崇拜、神灵崇拜。 此外,专家还对陕北方言、陕北秧歌、伞头文化与鬼方文化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 韩赵魏「 ”三国分晋”,在山西的这个「 ”魏”国,为什么叫「 ”魏”呢?与「 ”鬼方”,也就是「 ”媿方”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 中国有很多姓「 ”魏”的人,「 ”媿”正是「 ”魏”姓的重要来源之一。 陕北剪纸,「 ”抓髻娃娃”,原始生殖崇拜。 商周对鬼方连续用兵,不断征讨。《逸周书·世俘》记载,周初灭国99个,降服方国652个,斩首177779级,俘虏310230人。 《小盂鼎》详细记载了周康王两次征伐鬼方。第一次俘虏鬼方首领2人,斩获首级4812个,俘虏13081人,缴获战车30辆。第二次俘虏首领1人,斩杀首级237个,缴获战马104匹。两次战争斩获鬼方2万余人。 铭文还记载,周康王审讯鬼方首领,问为什么造反? 鬼方首领大义凛然地回答,不是我们造反,是你来侵犯我们。 鬼方首领被斩首。 武丁伐鬼方。 在商周的打击下,靠近商周的鬼方被迫投降。投资商的酋长被商王封为侯,史称「 ”鬼侯”。纣王时,鬼侯与西伯昌(周文王)、鄂侯(山西中阳县)一起封为「 ”三公”。鬼侯还把漂亮的女人嫁给商王,讨好商王。 残暴的商纣王不吃这一套,荒谬地借口鬼侯女「 ”不喜淫”,而将美女杀死。并以此为借口,把鬼侯剁成肉酱,「 ”醢九侯”。这就是典型的「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打也打不过,投降了也难免一死。怎么办? 只能逃跑。 往哪跑? 陕北清涧鬼方遗址不远处就是流入黄河的无定河 东边、南边是商,西南是周,西边是戎和其它狄,只能朝北。鬼国人踏上漫漫征程,开始了颠荡起伏、颠沛流离的悲壮之旅。 鬼方的迁徙,先秦史籍没有记载,出土的两片武丁时的甲骨卜辞,意外地给我们留下一点信息: 已酉卜,内□贞,鬼亡昜,□亡旧。五月。 另一片: 已酉卜,□贞,鬼方昜,亡旧。五月。 您看商人卜辞中的这些文字,都过去3000多年了,我们大都认识。也就是说,商人的这套文字系统,与我们今天用的一脉相承。 在英国,500年前莎士比亚的原著就看不懂了,不只中国人看不懂,英国人也看不懂,不认识字啊,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都需要翻译成现代英语。中国就好得多,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还看得懂。这也是方块汉字的优点,具胡稳定性。 莎士比亚,他的文字今天的英国人已看不懂了。 周人所说的语言,属于古羌语,是一种多音节的黏着语,还无声调,是与汉语截然不同的另一套语言系统。而商人语言单音节,多声调,正与汉语相同。 我们看周的祖先的名字:不窋、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好像是音译的,就不是今天的汉语。到后来,成了「 ”季历”「 ”昌”,我们就看懂了。 这说明,周的语言有一个不断「 ”中原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商化。 我们今天的汉语继承的是商的语言,也就是东夷人的语言。 其实不仅语言继承了商,大部分文化都继承了商。这就像后世草原民族一次次入主中原,一次次被汉化一样。西北蛮族「 ”周”,入主中原后,也被「 ”汉化”了。 可参考看老郭说的《中国北方阿尔泰化、南方华夏化》。 再絮叨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就是满人。满人入主中原后,统治中国300年,结果把自己统治没了,他们说的话比老郭还普通。当然,一些满语也进了汉语体系,如「 ”zh”「 ”ch”「 ”sh”「 ”r”三个卷舌音,如「 ”儿化音”,就是满人他们带来的。还有马虎、磨叽、埋汰、胳肢、呵斥、邋遢、磨蹭、得瑟等词汇,也是满人带来的。满人还消灭了「 ”入声”,普通话已无「 ”入声”。当然,老郭还会用「 ”入声”说话。 剽悍的「 ”八旗”去哪了? 言归正传。我们发现了2片商人卜辞,对卜辞中的「 ”昜”字,专家们不认识,说什么的都有。老郭看了看,这不就是陕北人天天说的「 ”飏”吗?「 ”飏”,音「 ”杠”,逃跑的意思。3000年了,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陕北话中。老郭据此写了《3000年没弄清楚的事,让我意外搞定》。 鬼方人北逃了,商周时期,北方出现猃狁(xiǎnyǔn,音若「 ”鲜允”)、荤粥(xúnyù,音若「 ”熏欲”)等,还有玁狁、严狁、獯鬻、薰育等,都是「 ”猃狁”「 ”荤粥”的异体字,发音一样。 猃狁、荤粥原本就生活在北方,臣服于鬼方,鬼方败走了,给他们留出发展空间,于是兴起了。就像淝水之战后氐人衰落了,羌、鲜卑等少数民族乘机兴起一样。学历史就这样,能从前世推出后世,也能从后世推出前世。 也有论者说:从欧亚内陆历史的一般规律来看,鬼方当属于第二波印欧人迁徙潮挤压下崛起的一个族群,属于黄白混血人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鬼方早在五帝时期(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存在于朔方地区了,为何却在殷商中期成为大国呢?这就不得不回望欧亚内陆的变迁。 其实,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开始,欧亚内陆出现了一波新的游牧民迁徙潮。第二波印欧人(即雅利安人)扫荡整个内亚地区。考古上显示原先的奥库涅夫文化(黄白混血),被安德罗诺沃文化所取代(较为纯粹的印欧人),由此造成了第二轮多米诺骨牌效应,蒙古高原西部的一些部族被向东挤压。与其同时,更先进的马拉战车、青铜武器等技术也出现广泛播迁。在此影响下,位于蒙古高原南部的鬼方人忽然崛起成为大国。殷商受到威胁,于是才发生了历时三年之久的「 ”鬼方战争”。 鬼方于殷商时期崛起为大国,一度对殷商构成重大威胁。经过殷商和周人的长期讨伐,鬼方人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滞留在朔方的归化进入中原,其贵族甚至王族,成为归化人,如怀姓九宗。也因为深知血统不同,婚姻观念严格的周人才会将姬姓宗妇下嫁给这代倗伯。 另一部分鬼方人则可能从朔方一带转移到了西北关陇一带,混入诸戎之中,即汉代还存在的先零戎,还有一些散居在朔方的,成为两周时期的赤狄/白狄、鲜虞等等。从春秋左传和公羊传可知,赤狄/白狄/鲜虞都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北方族群,他们与赵国历史紧密相关,近些年的中山国考古也显示了这批早期北方民族的文明程度颇为惊人。 至此,鬼方的面貌基本上就明朗了。 本文参考《鬼方到底是什么人?西周倗伯DNA检测和奇特墓葬形制揭开隐秘》等。 延伸阅读:老郭专栏 中国人为什么拿筷子吃饭? 陕北的信天游是古代少数民族留下来的精华? 大夏河:华夏文明的起源,黄帝从这里走向了陕北 中国人在海外建了共和国,立国107年,乾隆没有接受这个华人国家 他改进劈山炮,63岁抬棺出征,对中国领土贡献很大 中国为什么北方阿尔泰化,南方华夏化? 黄帝、炎帝、蚩尤?中国人的祖先到底是谁? 中国人什么时间开始叫「 ”爸爸”和「 ”妈妈”的? 狄人是黄帝的子孙?狄人:别看我粗鲁,我也是炎黄子孙 黄帝的子孙本来叫作「 ”夏人”,为什么到了商周时被称为「 ”狄人”? 在陕北,一些战争词汇融入陕北方言,时至今日还时时吊在老农嘴上 人为什么喜欢喝酒?陕北人说「 ”喝酒为醉,放货为利”,道出了原因

山海经:烛龙、鬼国与一目之国,解读远古神话中的独眼巨人之谜?

山海经中有很多神奇国度,一方面表现为其中的国人多出现肢体畸形,另一方面表现为拥有不可思议之威能。那么,位于西北之地的一目之国与烛龙、鬼国有什么关系?

烛龙,在很多玄幻小说中会将其描述为创世神灵,其能力几乎与盘古大神不相上下。而他作为神灵让人心生敬畏之处正在于其拥有的无上威能:睁眼为白昼、闭眼为黑夜,眼睛一开一阖之间,仿佛掌控了时间的流速。

此外,他的眼睛更是独特,只有一只眼而且是纵向长在额头之中!

众所周知,《山海经》中的许多神灵在人间都有后裔,比如天神帝俊在人间便有十国传承。那么,烛龙的后裔又会是哪个神秘国度,将以什么面目出现在世人眼中?

鬼国,这个国度的第一次出现,就带着些许森然死气。根据《海内北经》记载,鬼国是在贰负之尸的北面,他们长着人面却只有一只眼睛,而另一种说法是贰负神在它的东面,为人面蛇身。

看到这里你还怀疑鬼国与烛龙的关系吗?鬼国之人的两种相貌:一曰“人面一目”,一曰“人面蛇身”这两个典型特征,简直和烛龙的“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一个模子刻下来的。

除了鬼国之人所具备的身体特征之外,地理位置上的关联似乎也能说明这层关系。

鬼国,因其独特的面部特征即“一目”,也被直接冠以“一目国”的称呼,关于其位置,在《淮南子》中记载四面八方之地时,提到了关键的信息:“西北方曰一目”。

有意思的是,你回过头看章尾山神烛龙的位置,同样是在“西北海之外”,同处于西北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一目国,在《山海经》中并不吝惜笔墨,还有两条重要记载:

前一条中的“一目中其面而居”与鬼国记载的“为物人面而一目”基本上一致;而后一条记载中除了同样强调这个特征之外,还记载了其姓氏为“威”姓,而且是少昊之子,喜欢吃小米。

关于这个“威”姓的一目国,是不是之前所说的“鬼国”?王国维解释过“鬼方之名当作畏方”。今人学者袁珂也在注中说:“《海内北经》有鬼国,即此,威、鬼音近”。如此看来,鬼国即一目国,“人面一目”都是对于他们共同特征的描述。

问题是,为何一目神话、直目神话一般都记载于山海经的《北经》之中(海内、海外、大荒北经)?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其最早流传于生活在大西北的古氐羌人神话有关。

实际上,从商周时期的鬼方、到西周时期的猃狁再到西汉时期的匈奴,其人群并未改变正是鬼国即一目国,只不过是在各个历史时期其部族与政权的不同称谓而已。

巧的是,在陕北地区的神木石峁遗址中,就发现了这么一件玉器,令人惊呼不可思议。因为它所表现的正是“一目人”的形象,青色玉质之上为双面平雕,玉人的眼睛则为阴刻线条。

郭沫若曾考证鬼方的地望:“鬼方……活动在今陕北、内蒙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区”,而石峁遗址的地望则表明,它应该是“鬼方”区域而较为偏南的一部。所以,这个玉雕作品的出现,或许正可以说明石峁古文化接受了“鬼国(一目国)”对于神灵的独特表现方式。

那么,为什么在神话中会偏偏强调眼睛的独特性?这当然不会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样的现代思维。那么,会不会是当时的人们,在见到了某种不能理解的事物时产生的巨大误解?很有这个可能。

还记得希腊神话中西西里岛的独眼巨人吗?实际上,它的出现便是一场巨大的误会。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的岛屿上发现了欧洲矮象的化石,但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这种生物,也没有研究过长鼻目的骨骼结构,所以矮象头骨中间的鼻腔开口,便被他们误认为是眼眶,于是神话中的独眼巨人就这么被创造了出来。

所以回到之前的发问之中,人们究竟看到了怎样的“鬼国”之人,不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之内?

如此,对于“鬼”字的训诂就显得很重要,以许慎《说文解字》为代表“鬼,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这个说法没毛病,的确是鬼的原始意义。但是还不足以解释《山海经》中的鬼国与一目国。

而张舜徵《说文解字约注》引姚华《弗堂类稿》中的《说鬼》一篇,给人以很好的思路。

也就是说“鬼”字的本义可能就是人(巫师)带上了恐怖可畏的面具,在《周礼》之中就有方相氏作此装扮,以祛除鬼魅。那么这个神话传说中的鬼国是不是也是戴了某种面具或者面罩?

我们知道游弋在大西北或者黄土高原的游牧民族,经常会一种叫做“面罩”的东西来御寒防沙,在青铜时代的岩画中,表现地就更加明显,既有不露嘴只留两只眼睛的桃形面罩,也有枣核形只有一目的面罩出现,而后者就与“鬼国”或者一目国之人极为类似。

这个观点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有时神话的外衣之下的真相,或许就是这么简单。假如一架飞机回溯时光到原始时代,那些远古先民可能会一脸虔诚地祈祷,并且冲着对身边的孩子说:看,爷爷没骗你吧,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