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崇祯殉国之后,大明的军队还剩下多少人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09:31:31

崇祯殉国之后,大明的军队还剩下多少人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军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肯定会认为一个王朝混到帝王都上吊自杀的地步,肯定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不过,当时的明朝虽然形势确实很差,但却并非无路可走,至少明朝的军事实力还远没到瓦解的程度。那么,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还有多少军队呢?

崇祯皇帝殉国后,明朝的备用领导班子立刻在陪都南京运转起来,小福王朱由崧(福王朱常洵之子)被拥立为皇帝,即弘光皇帝,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南明。

南明的主要军队有大名鼎鼎的“江北四镇”以及坐镇武昌的宁南伯左良玉手下的八十万大军,合计兵力远超百万。虽然“江北四镇”和左良玉手下的军队以杂牌军为主,但在人员数量上远超“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和满清的八旗军,拥有压倒性优势。

如果要追溯到崇祯皇帝殉国的时候,明朝的军队还包括辽东总兵吴三桂手下的数万人,虽然相比南方的百万大军,这点人数不算多。但这是整个明朝最精锐的部队。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明朝还有这么多军队,为什么崇祯皇帝还要自缢殉国呢?其实关键问题就在于当时的信息不对称。刚刚开始得知李自成的军队要攻打北京时,崇祯并没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当后来李自成率起义军包围了北京的时候,崇祯想逃也逃不出去了。最后,崇祯帝在自缢前留下绝命血书上面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这里的“然皆诸臣误朕”六个字,道出了崇祯帝对于大明亡国是有多么的不甘。

崇祯皇帝殉国了,可是明朝半壁江山仍在,手中还有百万雄兵。按理说,守住剩下的半壁江山,应该能做到吧。可是南明的“弘光政权”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推翻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南明虽然还有很多军队,但无论是“江北四镇”还是左良玉,都已经拥兵自重,不听从中央的指挥了。如果崇祯帝还在的话,情况可能会好些。可是崇祯帝一死,弘光皇帝的法统性存在很大争议,所以就根本指挥不动这些大军阀了。

1645年,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造反。当军队到达九江的时候左良玉病发身亡。他的儿子左梦庚继承了指挥大权后,继续率兵东进,结果受到“江北四镇”中黄得功的阻击。眼看无法成功拿下南京,左梦庚干脆率领八十万大军投降了满清。这支原本属于南明的最强大武装力量就这样成了压倒南明“弘光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久之后,清军南下。“江北四镇”中,刘良佐、刘泽清、高杰所率的“三镇”官兵全部投降,只有黄得功率部与清军作战。但在战场中黄得功被不知哪方射来的箭射中,知道无力回天的黄得功在绝望中拔刀自尽。最后一支捍卫南明弘光政权的军队就此终结。

大明灭亡之时为何没有一支军队保护崇祯

大明灭亡之时尚有百万大军,为何没有一支军队出来保护崇祯?

要说这些明军能打败李自成、挽狂澜于既倒,那是口嗨;但如果说“支梧一时”、徐图后算,还是有机会的。问题是,要徐图后算、留得青山在,并不只是召军勤王这一个办法。还有别的办法,甚至是更好的办法——吴三桂的部队负有抵御女真的责任,把他召回对付李自成,等于在东北方大开门户、开门揖盗了。所以,从军事角度看,召军勤王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气象学家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小冰河期”,异常气候导致灾荒频发,人民流离失所,于是纷纷投入起义军。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小冰河期”的影响主要在中国北方,江南还是繁华富庶之地。

而且明朝在南京有一整套政府班子。如果崇祯弃城南逃,或者派太子去南京监国,以富庶的江南为根据地,整合资源,训练军队,伺机北伐,像他的老祖宗朱元璋一样由南至北逐步推进收复江山,那是最好的办法。

可惜,崇祯被“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给绑架了,只坐在北京城里,死等援军——他不知道有的援军太远,赶不上李自成飞快的脚步;有的援军前门拒狼后门有虎,不敢轻举妄动;有的援军则跟朝中很多大臣想法一致,对崇祯的统治不满,巴不得改朝换代呢。上天留给崇祯的时间是有限的,经不起这无意义的消耗。

松锦大战崇祯皇帝是怎么操作的

松锦大战崇祯皇帝 是怎么操作的

在大明朝崇祯时期,关外的满清皇太极接过了他老爹反抗的大旗,继续在关外进攻关宁防线,只不过他的攻击力度不太大,他正忙着建立满清,而在大明的关内,李自成等一大批的人也在忙着起义,他们这些人手里都有着几十万的大军。

相对而言,大明就有些尴尬了,手里往往都只有几千几万人来对抗起义军,满清的关外大军和大明内部的起义军关乎着大明的生死存亡,不过说起来大明的军队真是够忙的,满清要是进攻力度强的话,大明的军队就要跑到东北方去,而大明内部农民起义的话,大明军队就要跑到关内来镇压,可以说此时的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接下来就说说这场挺戏剧性的战役吧,这次是东北和起义军一起折腾的结果了。崇祯十三年,张献忠闹腾的最欢,很不幸,东北的皇太极也来了,而且力度比较猛。这一年的四月份,他发动全部兵力,进攻锦州。 分析一下局势,张献忠还不消停,皇太极又闹事,但是锦州比较能抗,增加兵力守住就好了,问题就在这个兵力上,崇祯一口气,调去了十三万人。

这次轮到皇太极懵逼了,碰到这么多人,这么大力度,还是头一次。更懵逼的还在后面,大明的十三万军队来了之后,就地安营扎寨,作息也很规律,唯独没有打仗的意思。祯的想法是,吓跑皇太极,至少给他压力,让他撤兵,好集中力量收拾大明的农民起义军。但是这个想法是很天真的,如果皇太极没想明白,他可能真的就撤退了。?

可惜,皇太极看得还是挺明白的。他按兵不动,也没有撤退的意思,跟明朝对峙了一年,直到崇祯十四年六月。将领洪承畴突然带着十三万人发起了进攻,打了当时驻扎在松山的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这波操作其实也是很窒息的,因为洪承畴出兵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换句话说,看看能不能占便宜,没有就赶紧回来。只可惜没打过,还损失了五万人。没办法了,退守松山,等待救援。

但是这个救援来不了了,他拉着十三万人出来,哪里还有人能救他?只能守城,守得住就继续,守不住就只能为国捐躯。 可惜的是在崇祯十五年二月,他手下的一名副将密谋皇太极,开城投降,洪承畴被俘。至此,战役结束,史称“松锦大战”。结果就是,除了宁远,东北全境失守,明朝只剩下了山海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6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