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了1700多年,至今依然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体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那么,梁山伯与祝英台没有结婚,是因为梁山伯家里很穷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虚构人物,他们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祝英台是浙江上虞祝家庄的一名女子,聪颖美丽,喜欢吟读诗书,羡慕才女班昭、蔡文姬的才学,因而女扮男装,到杭州的崇绮书院负笈游学。求学期间,祝英台与来自浙江会稽的书生梁山伯情投意合,成为好朋友。
后来,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后,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之身。梁山伯托父母前去提亲,不料祝英台与门当户对的马氏有了婚约。梁山伯思念祝英台心切,当了县令没多久,就郁郁而终。祝英台下嫁马氏时,船只途径梁山伯坟墓,河上起了大风大浪,不能前进。祝英台上岸拜祭祝英台,痛哭涕零,这时候坟墓突然打开,祝英台跳进坟墓,转瞬风停地平,一切恢复正常。
不久,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双宿双飞的蝴蝶。人们说,这对蝴蝶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变化而生……
通过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梁山伯并不是穷人子弟。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穷人子弟根本就读不起书。他们能够“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映雪读书”,克服极端不利的学习条件认识几个字,已经很不错了。像梁山伯这样去外地的书院去参加长达几年的脱产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拦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是士族与庶族之间悬殊的社会地位。
什么是士族?
他们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一类人,世代担任重要官职,家族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在魏晋时期,在官员选拔上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以上的官员,皆从士族子弟中选用。
什么是庶族?
庶族是地位低于士族的平民阶层,又被称为“寒门”。不过,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经济实力却不太差,家里有几十、几百亩田地,在维持生活外还有所盈余,能够支撑子弟读书、求学。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牢牢把握着政权结构。他们凭借出身、联姻,就能够担任重要官职。庶族做官的机会极为渺茫。因此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梁山伯能够担任县令,已经是庶族子弟做官的极限了。
士族为了能够长期把握政权结构,采取了不与庶族往来的办法。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活的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是影响力最大的四大士族。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了一首诗歌《乌衣巷》,里面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指的便是南北朝时期两大士族,即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句诗的潜台词是,当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辉煌时,他们家的燕子都不会飞到寻常百姓的家里。
士族遵从森严的等级制度,为保持血统纯正,不与庶族通婚,即“士庶不婚”。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四大士族之间频繁通婚。如果身为四大士族中的人,却在这个圈子之外进行婚娶,是会受到别人的非议,搞不好连官都做不了。
东晋名臣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道韫,与著名书法家王羲的次子王凝之结婚后,生活得很不愉快。谢道韫回娘家后,闷闷不乐,有人问她原因,她回答:“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我们谢家的兄弟都很有才华,没想到天地间竟然有王凝之这样的笨蛋。
谢道韫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女,曾经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名噪一时。王凝之才华平庸,碌碌无为,只是家庭出身很好而已。但是,谢家宁愿将女儿嫁给一个“笨蛋”,也不愿意与庶族中的优秀子弟通婚。
南北朝时期,梁朝大士族王源曾经将女儿嫁给庶族满璋之的儿子,还接受了聘钱5万,这下不得了,搞得满城风雨,还受到御史中丞沈约的弹劾。沈约说,王源虽然人品庸陋,但是家世显赫,王家和满家联姻,“惟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后果严重,恐怕会引起其他士族的效仿,建议将王源罢免官职。
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庶族子弟不要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美梦。门儿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梁山伯与祝英台几乎没有结婚的可能。
梁祝:从前,有一个地主叫朱,他的女儿不但漂亮大方,而且聪明好学。然而,由于古代妇女不能上学,祝英台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倚在窗户的栏杆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拿着书盒子的读者。他的心里充满了嫉妒!女人只能在家刺绣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问自己:是的!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
想到这,祝英台急忙回到自己的房间,鼓起勇气问她的父母,爸爸,妈妈,我要去杭州学习。我可以穿男装,打扮成男人。我不能让别人认出我。请答应我!朱元伟和他的妻子开始不同意,但无法抗拒英台的媚态和恳求,不得不同意。
第二天一早,就在黎明前,祝英台和他的女仆打扮成男装,告别了父母,拿起书柜,高高兴兴地出发去杭州。
开学第一天,祝英台遇到了一个名叫梁山伯的男生,他有着突出的知识和优秀的性格。她想:如果这样一个好人能天天在一起,他们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并且会很开心。梁山伯也觉得和她很投缘,也有同样的感觉。结果,他们经常以一种愉快的心情一起唱歌和交谈。寒冷和炎热,他们互相关心和照顾。他们并肩坐着,没有猜测。后来,两人成了结拜兄弟,一直形影不离。
秋来的春天已经过去,三年已经过去了。当学年结束时,是时候收拾行李,拜访老师,然后回家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三年后,深深地爱上了她的哥哥梁。虽然梁山伯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孩,但他也很崇拜她。他们依依不舍地分手了,回家时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去了朱的家,这使他既惊讶又高兴。原来,这时,他看到的祝英台,不再是那个英俊的小书生,而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当他们再次见面时,他们都理解彼此之间的感情,而且他们已经很亲密了。
随后,邀请大家到朱家拜访亲戚朋友。然而,我希望你不要看重这个可怜的学者。他已经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个富裕家庭的主人——马公子。梁山伯感到极度沮丧。他生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和父母一起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突然变得异常平静。她穿上一件红色连衣裙,进了婚礼轿车。迎接新娘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非常热闹!当经过梁山伯的墓地时,突然飞沙走石,轿子不得不停下来。我看见祝英台从车里出来,脱下她的红色连衣裙和素衣。她慢慢走向坟墓,跪了下来,放声大哭。此刻,风雨交加。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仿佛又看到了她哥哥梁的温柔的脸。她笑着跳了进去。接着是一声巨响,坟墓被关上了。这时,风消失了,雨后天气晴朗。各种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飞出坟墓,在阳光下自由飞舞。
梁山伯是我国著名的爱情传说《梁祝》中的男主角,因为娶不到所爱之人祝英台郁郁而终,在传说中,祝英台撞在梁山伯的墓碑上而亡,二人化蝶飞去。据历史学家考证,梁山伯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与祝英台的故事也跟传说中所描述的差不多,最后祝英台是在出嫁的路上遇到梁山伯的墓,墓开而入,二人合二为一,着实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很多古书如《嘉靖·宁波府志》、《鄞县志》、《义忠王庙记》中都有对梁山伯的记载,从中可以得知梁山伯家乡在会稽县,他还在宁波的鄞县做过县令,政绩突出。有人认为梁山伯家乡在宁波,这是因为他的墓地就在宁波,在宁波等地都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年宁波积水成灾,百姓饥饿不已,民不聊生,身为知县的梁山伯不顾皇帝禁令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黄帝却听信了佞臣的诬告将梁山伯处死。无论这个传说是不是真实的,梁山伯在位期间带领百姓治水是肯定的,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深得宁波百姓的爱戴。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梁山伯家乡之争也是愈演愈烈,浙江宁波、江苏宜兴、山东济宁都陷入了这场争议中,梁祝墓碑在济宁出土后,济宁似乎站在了这场争议的最顶端。但是根据史书记载,梁山伯家乡就是会稽县,如今应该是在浙江绍兴东南一带,但除了古书并没有其他直接的证据去证明这一说法。相信随着考古的发展,会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梁山伯的家乡究竟在哪里了。
梁山伯身世
梁山伯身世是官宦子弟,梁山伯是东晋时期的人,在东晋任县令。梁山伯在做县令的时候,对待百姓很好,当地的百姓很爱戴梁山伯。梁山伯在出现天灾的时候,不顾皇帝的命令,毅然打开粮仓,将粮仓中的粮食救济灾民。
正因为梁山伯身世是官宦子弟,他才能够去书院读书。在东晋时期,中原的士族南下,在江南地区定居下来。以建安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文化气息浓厚,东晋朝廷在这个地方兴建了很多书院。梁山伯在书院读书的时候,遇到了祝英台。
梁山伯的身世在当时算是士族,在东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一些贫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法进入书院学习。梁山伯正是靠着士族的身份进入了书院学习。而在当时,做官也是需要士族身份的,梁山伯的士族身份使得他很容易就谋到了官职。
梁山伯的身世与祝英台很相似,祝英台的父亲虽然不是官员,但在当时也是士族。梁山伯与祝英台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如果不是马文才的干扰,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合是很般配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书院,书院在东晋的时候是士族子弟才能去的地方,贫寒人家的学子根本无钱去书院学习。梁山伯出身士族,进入书院自然很容易。而祝英台也是士族出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份恰好相似,因此能够在书院中相遇,互相产生情愫。
梁山伯性格
梁山伯性格中有着纯真的一面。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在书院中学习。梁山伯在与祝英台刚接触的时候,经常在一起,但是梁山伯并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性。可见,梁山伯是一个非常纯真的人,不会去注意祝英台的一些细节。
梁山伯的性格中还有着开朗的一面。梁山伯在与祝英台接触的时候,经常与祝英台在书院中共同欣赏诗文,并且一块种花种草。他们还经常到野外去欣赏山间的四季风光,以此陶冶情操。仁慈也是梁山伯的性格。梁山伯离开书院后,担任了勤县县令。在担任勤县县令的时候,梁山伯对待百姓很仁慈。有一次,勤县遭受了天灾,梁山伯敢于违抗皇帝的命令,为百姓开仓放粮。
梁山伯性格中,也夹杂着激愤的一面。梁山伯与祝英台感情很好,但是因为双方父母的关系,祝英台嫁给了马文才,梁山伯在知道祝英台嫁给马文才的消息后,激愤填胸,最终忧郁而死。
梁山伯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受文化熏陶,是一个翩翩贵公子,性格中有着儒雅的一面。而梁山伯在爱情中,却表现得犹犹豫豫。祝英台在离开书院时,将自己是女儿身的事情告诉了梁山伯,但是梁山伯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等到梁山伯想要同祝英台求亲时,祝英台已经嫁给了马文才。梁山伯在爱情中的犹犹豫豫,使得他无法与祝英台结成姻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5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