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狄仁杰一直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为何还一直那么信任他

众妙之门 2023-06-23 08:32:13

狄仁杰一直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为何还一直那么信任他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狄仁杰和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狄仁杰是唐朝名臣,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五朝,两次出任宰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这一切,都与武则天的提拔重用分不开的。

狄仁杰在唐太宗年间就已经当官了,只是还没有崭露头角,还被小吏诬告,阎立本前来审案时,意外发现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才,欣喜地夸他为“沧海遗珠”。到了武则天时代,狄仁杰得到了信任和重用,升迁频仍,官至宰相。武则天很敬重狄仁杰,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国老”。狄仁杰前来见她时,她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当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流涕地称“朝堂空矣”。

武则天信任狄仁杰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里说一个故事。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称帝前后,曾经毫不留情地扳倒了一大批忠实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又下诏杀掉了南安王李颖、已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以及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李唐宗室子弟,试图将李唐王朝复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这就是说,武则天绝不允许任何人恢复李唐,这是她的政治底线,不容许任何人挑战——哪怕这个人是她亲生的儿子。

可是,狄仁杰是唯一的例外

狄仁杰在武则天身边担任大臣时,一直努力想恢复李唐王朝。

据《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有一年,武则天打算将侄子武三思立为皇太子,征询宰相们的意见。这种事情,宰相们谁敢轻易发表意见呢?大家都闷着不说话。眼看场面僵持下来,狄仁杰打破了沉默说:“我看天下人还没有讨厌唐朝,今天如果要立皇太子,恐怕是非庐陵王不可。”

庐陵王叫李显,即唐中宗,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曾被武则天废除皇帝身份,贬为庐陵王。

狄仁杰这番话惹得武则天勃然大怒,叫停了会议,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大家都为狄仁杰提心吊胆,生怕武则天会下令严惩他,结果狄仁杰什么事儿都没有。

但是,立皇太子的事情还没有完。不久,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一只两翼折断的大鹦鹉,特地向狄仁杰请教。

狄仁杰回复说:“武(鹉)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两个儿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武则天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两个儿子,只要恢复他们的身份,两翼便能重新振作起来。”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

狄仁杰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劝服武则天。他说:“姑侄与母子之间,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如果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如果立侄子为太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

武则天很不高兴地说:“这是朕的家事,你不要干预。”

狄仁杰回答:“陛下拥有四海,天下的事情都是您的家事,我是一名宰相,怎么可以不管呢?”

于是武则天又沉默了。

我们不得不说,狄仁杰很懂得武则天的心理纠结。

武则天是一名雄才大略的女皇帝,但到了晚年,却在选择继承人时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境地:假如在李家选继承人,就意味着几十年的图谋付诸流水,竹篮打水一场空;假如在武家选继承人,那么自己有可能连配享宗庙的资格都没有——毕竟,历史上真没有侄子当皇帝会在宗庙祭祀姑姑的。

武则天当然明白狄仁杰所说的道理,只是没人敢来为她点破这层窗户纸。现在,狄仁杰来点破了这层窗户纸,实际上让她有了一个下台阶。

在那以后,武则天开始策划将庐陵王李显接回京城的事情了。她派遣使者前往房州,把庐陵王李显接回京城。为了给狄仁杰一个“惊喜”,武则天故意将李显藏在帐后,然后召见狄仁杰。在召见途中,武则天唤出李显,又对狄仁杰说:“还你太子!”

我们简直能想象出武则天那副傲娇的样子……

狄仁杰叩拜了李显后,又对武则天说:“太子回到朝廷,大家都不晓得,怎么能让大家相信这件事呢?”

武则天便按照狄仁杰的建议,按照礼仪制度,公开迎接李显回宫。在众目睽睽之下,李显的太子位置稳当了,这为后来李显继承武则天的皇位立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则天为什么要信任一直想回复李唐王朝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唐朝名臣,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五朝,两次出任宰相,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这一切,都与武则天的提拔重用分不开的。



狄仁杰在唐太宗年间就已经当官了,只是还没有崭露头角,还被小吏诬告,阎立本前来审案时,意外发现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才,欣喜地夸他为“沧海遗珠”。到了武则天时代,狄仁杰得到了信任和重用,升迁频仍,官至宰相。武则天很敬重狄仁杰,从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国老”。狄仁杰前来见她时,她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当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流涕地称“朝堂空矣”。

武则天信任狄仁杰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这里说一个故事。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称帝前后,曾经毫不留情地扳倒了一大批忠实于李唐王朝的大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又下诏杀掉了南安王李颖、已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以及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李唐宗室子弟,试图将李唐王朝复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这就是说,武则天绝不允许任何人恢复李唐,这是她的政治底线,不容许任何人挑战——哪怕这个人是她亲生的儿子。

可是,狄仁杰是唯一的例外

狄仁杰在武则天身边担任大臣时,一直努力想恢复李唐王朝。

据《新唐书·狄仁杰传》记载:有一年,武则天打算将侄子武三思立为皇太子,征询宰相们的意见。这种事情,宰相们谁敢轻易发表意见呢?大家都闷着不说话。眼看场面僵持下来,狄仁杰打破了沉默说:“我看天下人还没有讨厌唐朝,今天如果要立皇太子,恐怕是非庐陵王不可。”



庐陵王叫李显,即唐中宗,是武则天的第三子,曾被武则天废除皇帝身份,贬为庐陵王。

狄仁杰这番话惹得武则天勃然大怒,叫停了会议,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大家都为狄仁杰提心吊胆,生怕武则天会下令严惩他,结果狄仁杰什么事儿都没有。

但是,立皇太子的事情还没有完。不久,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一只两翼折断的大鹦鹉,特地向狄仁杰请教。

狄仁杰回复说:“武(鹉)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两个儿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相王(武则天第四子李旦,即唐睿宗)两个儿子,只要恢复他们的身份,两翼便能重新振作起来。”



武则天听了,沉默不语。

狄仁杰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劝服武则天。他说:“姑侄与母子之间,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如果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如果立侄子为太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

武则天很不高兴地说:“这是朕的家事,你不要干预。”

狄仁杰回答:“陛下拥有四海,天下的事情都是您的家事,我是一名宰相,怎么可以不管呢?”

于是武则天又沉默了。

狄仁杰备受武则天重用,为什么他对李唐王室更忠诚?

狄仁杰备受武则天重用,直到神龙政变时候,我想武则天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最信任臣子,内心向着的却是李唐皇室。狄仁杰会心向李唐皇室,只因为他是李唐时期的臣子,加上武则天是女性,在封建礼制下,做皇帝是一个大逆不道行为。

武则天作为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她在位期间,有着众多丰功伟绩出现。这些功绩离不开她任用贤臣,能够勤于政事。也因为她的存在,使得狄仁杰才能得以发挥,成为历史上名臣。

受到重用狄仁杰,内心最希望看到情况,还是皇室从武则天手中,顺利过渡到李姓子孙身上。他对李唐皇室忠心,出自下面这两个原因。

一、武则天得位不正,违反了礼制规定

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帝,同唐高宗李治有很大关系。因为李治对武则天宠幸, 使得她有了参与政事机会。随后武则天更是一步步,铲除了反对自己势力,让自己成为一代帝王。

成为皇帝以后,武则天不仅大肆打压其余势力和李氏宗亲子孙,还直接篡改了唐朝国号。这些行为在狄仁杰看来,都很大逆不道。他虽然敬重武则天,却不会全心全意忠诚于她。

二、狄仁杰是李唐臣子,内心遵循礼制

一代名臣狄仁杰,是李唐时候的臣子,他入仕以后遇到了人生中贵人阎立本。而后更是目睹了朝代更迭,并寻找到了恢复李唐方法。他借用武则天信任,做了很多利国利民大事,这是狄仁杰机智之处。

狄仁杰的内心,一直忠于李氏子孙,他虽然为人灵活,但内心依然遵循礼法制度。女性成为皇帝,这在封建时期就是逆天事情,狄仁杰内心深处,也不赞同这一行为。

正是在这两个原因影响下,使得狄仁杰在暗中,维护李氏子孙,也让李唐王朝有了重新开始机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