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关羽有三座墓吗关羽真正的墓地在哪里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07:30:31

关羽有三座墓吗关羽真正的墓地在哪里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目前关羽真正的墓地在湖北当阳,当时是曹操把关羽给下葬的。不过刘备肯定也是不甘心,关羽是自己最好的兄弟人没了就连尸首都不在自己这边,所以也给建了一座墓用来拜祭。当然现在其他地方也还有关羽墓,因为三国时期总共就有三国关羽墓,因为关羽是大家都非常尊重的人物,而且关羽的死和魏吴都有关系,所以对手也帮关羽建立了墓碑。

公元219年,对于孙权来说是个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不错,他的员工小组长抓到了蜀汉集团高级大官,威震华夏的关羽!孙权高兴啊,人才难得,就想留着自己用,但他手底下有个谋士打破他的美梦“这个不可以有,当年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给他送着送那的都留不住他,你确定你能行,你有赤兔马吗?你有汉寿亭侯的印章吗?你有的只是绿色的眼睛,紫色的胡子,当然你老爸看到你的长相都怀疑整个人生了!”

孙权被他说的也开始怀疑人生了,算啦算啦,宰了肃静了,唠叨个没完!绿眼睛怎么了?你有吗?蓝哇哇的紫不溜秋的,你有吗?我这是波斯进口的,法国巴黎赠送的!你有吗?瞎叨叨!好啦好啦,都依你了!于是关羽父子在临沮被斩首!后来又为了移祸,把关羽的人头送给了曹操,曹操很敬重关羽,明知道是孙权的祸水转移之计,还是把关羽厚葬了!给关羽配了个香木的身躯,和头组装在一起,以葬爹的高规格礼仪将关羽埋在洛阳!

这是第一座关羽墓,里面埋得是关羽的最高司令部,脑袋!可怜身子不是原装而是改装的!被关羽骂作“碧眼小儿,紫髯鼠辈”的孙权把关羽剩下的真身体也以葬爹的规格安葬在湖北当阳,即关陵!可怜的关二爷做梦都没想到死后身首异处!1800多年了还是这样!这是第二座关羽墓!蜀汉老家这边,刘备也得装装样子啊,毕竟是干弟弟嘛,在四川成都为关羽建了一座墓,把关羽的衣服鞋子,还有那顶鲜艳别致的帽子全埋进去了,成了衣冠冢!

关羽的头埋在哪里?

关羽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在山西”。

关羽死于公元220年,死后他的头被葬在了河南洛阳,身子被葬在了湖北当阳。

所以,现在的洛阳和当阳各有一处关羽的陵墓,而对于这样的安葬方法,民间也有着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的说法。

其实,关羽尸骸的具体安葬地点是在湖北省当阳县的西北处,该陵墓始建于东汉时期。后来,此处进行了多次翻修,直到嘉靖十五年的时候,陵墓内的建筑群才最终落成,有了“关陵”之称。

关羽墓地

因为关羽是被俘后就地斩首,头颅送到建邺孙权手里。因此孙权后悔惧怕杀关羽后,将关羽身躯以王礼安葬于当阳,为了展示自己对关羽的厚待,给刘备看,就把关羽墓叫:关陵。

同时,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由于关羽失荆州给蜀汉造成巨大损失,就叫“墓”了,基本就按普通人的礼节了。刘备死后,蜀汉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就是四肢发达的侯的意思。从墓和壮缪侯的叫法可以看出蜀汉对关羽的不满。

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这个故里,包括关羽的第一故里山西和第二故里成都。这三个地方关羽墓地:关墓,关林,关陵,爵位等级依次升高,头枕的地方是林,身卧的地方是陵,魂归的地方是关羽墓。

关公的墓在哪里?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在当阳西北被吴兵伏获遇害。孙权担心刘备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曹操。操识破其“嫁祸于人”之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其正身,孙权以侯礼葬于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关陵,坐落在当阳城西五里处。陵庙坐西朝东,面临沮水,与景山遥遥相望。宋代以前,关羽古墓只是一座林木掩隐的土丘,南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襄阳太守王铢对关羽墓培土加封,并“始建祭亭,环以垣墙,树以松柏”。元代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玉泉寺主持僧慧珍,派僧人到关羽墓地,修葺山门,看管陵墓。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当阳知县黄恕上书朝庭,请为关羽墓地建庙。得宪宗恩准,才大兴土木,形成庙院,建筑群体落成于明嘉靖十五年,目前占地达98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阳人发愿修复关陵,如今这片红墙黄瓦更加金碧辉煌。陵园山门仿古汉建筑,进山门,迎面为神道碑亭,亭内竖立一通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大碑,正面镌刻二十四字: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
  过碑亭,沿中轴线排列着“汉室忠良”石牌坊、三园门、马殿、拜殿、大殿、寝殿、陵墓等。两侧尚有华表、钟楼、鼓楼、碑廊、斋堂、圣像亭、伯子祠、启圣宫、佛堂、春秋阁等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玉泉山早期曾派僧人管理关陵,留下了佛教的诸多印记,也留下了今日关帝庙内的佛堂、斋堂等建筑。
  中轴线尽头的关公古墓,高七米,周长六十八米,墓顶古木参天,绿阴蔽日。古墓原有通道可进入墓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幼年的我曾随父亲一起循墓道进入墓室,见墓顶如苍穹覆盖,顶端垂下两串铁链,悬吊着巨大的棺室。两边配有长明灯等祭器。墓室四周,有四个巨大的水缸,也许是当年用来盛灯油之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封堵了墓道,现在,人们只能在墓前凭吊进香。古墓前的祭亭亭柱之上,有一幅石刻楹联:
  群山拥神宅,杯土涵太虚。
  全世界有如此众多的关帝庙,我认为首先要感谢一位历史老人——三国风云人物曹操。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当时曹操在洛阳,已有66岁,且正在大病之中,他接到孙权派人从当阳送来的关公首级,一下就看破了东吴“嫁祸于人”之计。重情爱才的曹操,也许感觉到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间,以王侯之礼,在洛阳城南厚葬了关羽。当年正月二十三日,曹操逝去。厚葬关羽,也许是曹操在世时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试想,如果当年曹操不在洛阳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首级,恐怕孙权也许不会以王侯之礼在当阳安葬关羽身躯,甚至也许不会有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关帝庙殿了。
  河南洛阳关林二殿 关氏唯一的守林人、关公后裔关俊玺女士 就在此工作
  随着关羽被皇家屡屡敕封,洛阳关林也曾多次更名。汉时,这里称“关冢”,明代称“关王冢庙”,清顺治称“关帝陵庙”,康熙时称“关夫子冢庙”,至道光年间,“关林”一名问世后宣告尘埃落定。在中国封建社会,百姓之墓称坟,王侯之墓称冢,皇帝之墓称陵,圣人之墓才能称林。武圣关羽与文圣孔子齐名,安放关羽首级的地方,当然名正言顺地称为“关林”了。
  汉时,关林只有一堆封土。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在关冢前立坊,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开始建庙。关林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相仿,沿中轴线排列着舞楼、山门、仪门、拜殿、文殿、武殿、春秋殿、石坊、碑亭、关羽古墓。
  关林文殿又称大殿,高约二十米,殿顶琉璃覆盖,五脊飘逸。文殿内,关羽帝王像高达6米,关帝头戴十二冕旒帝王冠,身着锦绣龙袍,凤眼蚕眉,面贴赤金,端严正坐,两侧为关平、周仓、王甫、廖化等诸将,造像高大,栩栩如生。武殿又称二殿,殿中塑“关公怒视东吴戎装坐像”,关羽身着绿袍,外露铠甲,头戴纶巾,双眉紧蹙,怒视东南三国吴地,关帝两侧,关平捧印,周仓持刀,仪态逼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4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