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俗话说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投降时提了哪三个条件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07:10:22

俗话说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投降时提了哪三个条件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关羽投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句成语出自三国那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说的是关羽曾经被曹操围困,曹操让张辽去劝关羽投降,关羽便和曹操立提了三个条件才肯归降。第一条,降汉不降曹操,第二条,善待刘备的夫人,第三条,得知刘备的行踪后便会立刻投奔刘备。

关羽的三个条件让曹操怡然接受,但关羽在曹军时曾过五关战六将,为他战败颜良诛文丑,脱困白马之围,立下不小的功绩,但不接受曹操任何赏赐,不惜一切代价,面对曹操麾下的战将的阻拦,也要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流传千古美谈。

但以现代的观点来看,用身在曹营心在汉来描述关羽,并不是很正确,应该说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刘。为何要这样讲呢?因为刘备和汉没有办法划分平等,汉是汉朝,在刘备出兵前,确实想匡扶汉室,但随着他自己势力的慢慢强大,这个想法渐渐变小,称霸一方的想法渐渐雄起。

主要是他夺得益州、荆州和汉中后,更有些自大,接连称汉中王和皇帝。可以说他的野心就在继曹操、曹丕父子的老路。曹操称魏王,刘备立刻就称汉中王。曹操著作一首《短歌行》说自己要当周文王,做皇帝这些事就交给自己的儿子。显然曹丕上位立刻就称帝,刘备也没有怠慢立刻就称帝。

在称帝这些事情中,刘备和曹操几乎没区别,曹丕还整了一个上位仪式,做足样子,刘备连样子都不做,立刻就称帝了。关羽对刘备非常忠诚,并不是忠于汉朝。身在曹营心在刘才符合关羽。但在曹操身边的确有两个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不惜一切。这两位就是孔融和荀彧。

先说孔融,孔子的嫡系子孙,声明天下,孔融让梨事件让世人记住他。当年孔融在汉朝当官,因为铁面无私,导致得罪了很多人。但他很受汉献帝器重,忠于汉庭,孔融非常忠心,况且当时汉朝大臣,因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所以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投降曹操,要么忠于大汉,要么投靠替他诸侯。孔融选择忠于汉朝,反抗曹操,这肯定就是一条不归路。曹操的顶级谋士荀彧在统一北方的行军中,荀彧为很多战役献计。好比他给曹操制定了一统北方的计划,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分上下。

在曹操打败吕布、袁绍和刘表的战斗中,都出了很多奇策。他还向曹操推荐了荀攸、郭嘉等很多名谋,曹操称荀彧是他的子房。但就是这样一个心腹,被曹操的一些做法伤了心。荀彧与曹操闹僵后,从曹操想称魏王。

虽然称魏王,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其中意义很大,在古代,若是能封为王的,就是有了自己的帝国,建立自己国家的独立政权和帝王名号。曹操如此势力广大,他之所以要称魏王,就代表自己有实力可以建立魏国了。

但汉朝这个帝国,肯定是要衰败了,但是就是效忠于大汉的人接受不了,荀彧也是如此最不能接受,所以才和曹操闹的不可开交。所以“身在曹营心在汉”,孔融、荀彧的坎坷一生,才能配得上这个成语。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身在曹营心在汉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那么它的经典故事是指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关羽

  公元200年,曹操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一、降汉不降曹;二、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三、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国志》里关羽投降变节之说也就被巧妙地化解,反而留下一个着名典故,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将关羽讲义气的形象推向极致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一幕,更令无数人荡气回肠。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徐庶

  徐庶足智多谋,曾做过刘备的军师。后因曹操假冒徐母笔迹致书徐庶,徐庶不得已离开刘备而回家与母亲相聚。临行前,徐庶曾向刘备表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后来便有了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表示始终保持沉默之意。

  但徐庶却是比关羽更合成语意义的人物,他在被迫?弃刘归曹?后,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虽在曹营却?终身不设一谋?,因此,徐庶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光辉典范。

  通读本《三国演义》上说,徐庶化名单福,闻玄德是仁德之主前去投靠,拜为军师,接连打了两次漂亮的胜仗,还袭取了樊城,使刘备声名鹊起,也让刘备集团在逆境中看到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其身份被程昱识破,并设计将徐庶老母赚至许昌,又假借徐母家书逼徐庶就范,这就是俗语典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由来。

  徐母被捉,史籍与演义皆同,所不同的是细节,《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这段记载与?演义?有两点不同。第一点,这时的诸葛亮已经在刘备阵营,说明?三顾茅庐?在徐庶辞刘之前。第二点,徐庶的母亲并非曹操用计捉取的,而是在追击刘备时俘获的,说明此时的徐庶已经将老母接至刘备军中或安排在樊城、新野居住,只是当时刘备的`力量薄弱,实力不足以保护部下及家小,甚至连自己的家眷都差点被捉。

  另外,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单家子。说明单福也不是化名,而是本名。单也不是姓而是出身寒门的意思,《三国演义》正是采用了《魏略》的记载将其化名单福,显然是以讹传讹。徐庶的原名应该叫徐福,因行侠仗义不得已改名,信史中也无曹操伪造徐母家书的记载。

  徐母被捉后,徐庶急忙辞别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看来,徐庶侍母至孝,为了尽孝连王霸之业都可以抛弃,说明徐庶是个视家庭比事业更重要的理智之人,只是可惜了徐庶的满腹经纶。

  徐庶是位足智多谋又文武双全的人物,年轻的时候,他只身闯入仇家手刃仇人,武功可谓了得。后弃武从文,虽然出场很少,也是屡有建树,曹操的顶级谋士程昱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当是肺腑之言。曹操正是看中徐庶的聪明才智可以为己所用,才想方设法将其赚至自己门下,曹操爱才心切,但是却忽略了徐庶是一位真正的忠义之士。

  徐庶投奔曹营后确实谨记诺言恪守诚信,即使在曹操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时候,也不愿透露机密,只是采用了庞统的计谋避之而去。据《三国志》记载,当时与徐庶一起投奔曹操的还有一位石韬,诸葛亮北伐时,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徐庶字)、广元(石韬字)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徐庶至曹营后的确没有进献任何针对刘备的计谋,诸葛亮之叹恰好为徐庶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了有力注脚。

  另外,刘备是季汉而不是真正的?汉?。关羽?降汉不降曹?只是?降?而不是?心在?。他心在刘备的?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汉。而徐庶为了家庭可以抛弃刘备集团,足见其心在真正的?汉?而非蜀国,并且他为刘备举荐诸葛亮,也算是仁至义尽。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荀彧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与关羽,徐庶不同。荀彧身在曹营心不是在刘备,而是汉王朝。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亦最为凄悲。

  荀彧是三国时期卓越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荀彧为曹氏集团所做一切贡献皆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兴复汉室的忠臣子弟,但是曹操发展逐步壮大,个人野心亦逐步膨胀表露。公元212年,曹操欲进封魏公,询问与荀彧,荀彧已看出曹操个人野心,坚决反对。曹操极为失落,而荀彧亦以知晓曹操不可能是兴复汉室之臣,自己一生心力奋斗与自己的志向竟然是大相径庭。二人关系随即疏远。同年,荀彧在寿春辞世,亦有曹操赐死之说。

  关于曹操赐死之说,有人认为不可信,曹操性格复杂,既残忍亦有温情一面。曹操与荀彧相交二十余载,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诸多,两人相互极其信任,感情亦应很深。曹操世之奸雄,胸怀广大,杀他嫡长子的张绣他都可以接纳,怎会为一件事情而赐死感情如此深厚的荀彧。

  但是荀彧情况亦有不同,他官居高位,有诸多军功,在曹氏集团中威望极高,非常有影响力。最可怕的是他忠汉,而不是忠曹。这对曹操而言,就太怕了,亦不能忍了。因为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曹操形成了显着的威胁,所以曹操就很有可能为了维护其政权,摒弃多年情感,赐死荀彧。

  而如今看来,无论荀彧是忧郁而死还是被赐死,其人生最后,多年志向破灭,悲凉之感早已超过身死。荀彧忠汉之心,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可谓最为凄美悲惨!

;

关羽身在曹营文言文翻译

1. 关羽身在曹营文言文翻译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

另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进曹营”后与“关羽降曹”事件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2. 身在此岸,心在对岸用文言文怎么说 身在曹营心在汉

成语典故,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典故中曹营指三国时期的曹操阵营,曹氏政权;汉指刘备政权或者历史当时没落的东汉王朝(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有多人,因人与事件的差异,所以汉的指代有所差别)。身在曹营心在汉意为栖身在曹操阵营中的某人某将,心里却是依然思念忠于刘备(或是汉朝)。比喻人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

在三国中,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应有三人:关羽,徐庶,荀彧。

【注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释义】汉:关羽在和刘备走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他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依旧不动摇,一心想找到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示例】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3. 身在“曹营”心在“汉” 是什么意思 另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进曹营”后与“关羽降曹”事件演化为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3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