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吴三桂怎么失败了

以史为鉴 2023-06-23 07:03:30

清朝时期的三藩之乱持续了八年,吴三桂怎么失败了

接下来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三藩之乱,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公元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造反初期,清军是有勇气和吴军打野战的,结果几次会战都是惨败,长江以南的机动兵力都被打光了,不得不缩在大城里防御。吴三桂军一直在边境,不管是剿灭国内的土司还是防御境外的骚扰,都是对军队的锻炼。他是真心想把云贵经营成自己的独立王国并一代代传下去,所以练兵用兵都很认真。

吴军不过长江,有种说法是要确保北线进攻,南线防守。还有最关键一点,三藩之乱持续八年,武昌始终牢牢的掌握在清军手里,这个长江南岸的钉子不拔掉,对吴军就是如芒在背。吴军在战略上被清军套住了,清军利用长江天堑托住了吴军主力,而清军主力却在东南战场活动,当英亲王打扫完东南返回湖南准备合围吴三桂时,胜负基本见分晓了。

清军平叛过程其实极其凶险,重大决战有六次,吴军赢了四次,南线一胜一负,却把清军吓得躲在铜陵,五年不敢动弹。可惜吴三桂突然去世,耿、尚、郑经这些猪队友竟然还有空自己火拼。剩下的庞大集群各自为战,便宜了康熙。吴三桂家族在明朝就已经是世袭罔替伯爵了,到了清朝立了不世之功也就是个世袭罔替郡王,满打满算也就是提了三个大级别,这要求说实话是真不高。

要说异姓诸侯不能给宗室爵位什么的,蒙古爵位里面世袭亲王、郡王还不是一车车装,连汗都封了三个,含金量低点、虚名在,不就行了,说到底康熙是解决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问题。削藩是康熙早年政治上不成熟的一个典型,实在要削藩,再等10年吴三桂死了再削藩也来得及,说到底就是不肯再养三藩那几万兵马,舍不得那点钱粮,可是一旦开战,军费何止多少倍于那些钱,根本没有战略眼光。

虽然从传统战争的角度看三藩的实力和中央不是一个量级,但胜算在于把天下“搅浑”。当时清廷对整个中国的统治似乎没有康熙原本想象的那么稳固,所以吴三桂起兵后全国特别是江南的士族都纷纷响应,甚至各地反清复明的帮会和少数民族首领都与他结成短暂同盟。鼎盛时期吴三桂甚至占据四川湖南一带,如果吴三桂的策略不是割据而治而是继续北上把水搅得“更浑”,如果三藩的精神领袖和用兵高手吴三桂没有早死,如果台湾坚定地站在三藩一边结成巩固的后方……即使三藩失败,天下会不会有可能重新大乱而由新的实力重新上位?这都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小编认为:历代皇朝的建立者都是以天下共主自居,讲的是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但是满清本来是偏处一隅,男丁不过数万的强盗集团,至少在多尔衮时代和顺治初期,本来就想的是乘着中原内乱能捞一把是一把,所以才有李晋王反攻两湖两撅名王时清庭有割让六省议和的事情,这不就是典型的抢饱的强盗的心理?既然这样,吴三桂作为卖主求荣又手握重兵的军阀,惦记着分口汤,又有啥奇怪?

吴三桂反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年纪大了吗?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规模最大的一场叛乱,历时8年之久,遍及云、贵、粤、闽等多个省份。叛乱起因是由于康熙亲政后,总结历代藩镇之祸,认为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且藩镇割据练兵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因此力排众议,决定撤藩。

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位汉族藩王不甘示弱,起兵兴乱。这场叛乱从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开始,直到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以清朝平叛成功而宣告结束,历时8年之久。吴三桂起兵时已经62岁高龄,起兵后杀出云贵,占据湖南全境。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只做了5个多月的皇帝,于同年八月十八日病死于衡州,传位于长孙吴世璠。

吴三桂死后,形式急转直下,叛军群龙无首,各将领之间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轧。清军用了三年时间收复失地,于1681年冬攻陷省城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余部投降,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那么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为什么会失败?难道真的是因为吴三桂年纪老迈吗?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吴三桂年纪老迈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却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三藩之乱之所以失败,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以一隅敌全国。三藩原本经营多年的云、贵、粤、闽四省是叛军的重要基地,虽然起兵后又占据了湖南、四川等地,但均不是富庶之地。反观清朝坐拥江南膏腴之地,财源不失,尽可调集举国之兵全力对叛军实行武力镇压。以一隅而敌全国,长此以往,三藩必败无疑。二.内部矛盾重重。三藩之乱是吴三桂率先起事,之后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等先后起兵响应。于是这场叛乱便以吴三桂为首,但叛军内部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

尚之信、耿精忠等人的部属并不直接听命于吴三桂,而是各自割据称雄。再加上台湾郑经趁机登陆作战,靖南王耿精忠腹背受敌,于1676年十月率先投降清军。

吴三桂兵力几乎是清军的一倍,三藩已饮马长江,为何还是败了?

吴三桂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吴三桂作了两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一件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让满清八旗入主中原;另一件是吴三桂在当了多年的藩王之后,发动了三藩之乱。这两件事让吴三桂成了清朝历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物,也成了众多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1673年(康熙十二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不满康熙皇帝的撤藩政策,悍然在云南发动叛变。随即,云贵,四川,陕西多地反叛势力云集而响应。紧接着,在广东福建的两个藩王耿精忠、尚之信也举兵响应。一时间,华夏大地战火纷飞。一开始,吴三桂等席卷天下,甚至有度过长江进攻北京之势。然而,康熙善用人才,审时度势,很快就扭转了不利局势。经过八年战争,1681年终于将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当时的八旗部队已经腐朽不堪,康熙找不到可以抵御吴三桂军队的力量。吴三桂身经百战,手下也多是从战火中历练出来的,在战争开始之初,形势是一片大好。

但由于吴三桂杀害了明朝永历帝朱由榔,在政治上已不得人心,后来吴三桂自己称帝,直接暴露了政治野心,让吴三桂集团瞬间成为公敌。其二,吴三桂失去了进取心,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在称帝之前犹豫不决,称帝之后也是郁郁寡欢。其三,当时的康熙深的汉族士大夫的支持,调用的是全国之力,吴三桂以一隅之地力量抵抗焉能不失败。

当年吴三桂为了向满清统治者表忠心,而不惜甘愿充当为满清平定天下的马前卒,不仅杀了很多前明将士还在缅甸亲自绞死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皇帝,对汉人来说,吴三桂的所作所为不啻为大奸大恶之徒!是十恶不赦的汉奸!

清朝时期的藩王吴三桂叛变为啥会失败?

吴三桂这个人,在影视剧中是一个反派角色,不管是在《康熙王朝》还是在《鹿鼎记》他在里面出现都不是一个好人的身份。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要再被电视剧中的形象给欺骗了。

在吴三桂和清朝的斗争中其实他是有机会可以战胜清朝的军队的,但是为什么最后会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公元一六七四年,吴三桂因为康熙的撤藩的命令,发动了?三藩之乱?。在这个叛乱的初期,清朝其实是没有发现他的不对劲的地方的。

从康熙12年的年底到13年的三月份这四个月的时间里面,吴三桂攻陷了很多的重要的地区,打得清军也是猝不及防,所以清军完全是没有还手之力的。要说这一些是他能够成功叛变的原因之一,那他藩地的各个大将的支持,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在这些人的支持之下,清朝的江山有一半都已经掌握在了吴三桂的手中。

而且这个时候的清朝算得上是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的,要是这个吴三桂选择继续这样下去的话,那江山可能就已经姓吴了,而不是姓爱新觉罗了。但是就在这个转折点的时候,他选择的停止不前,给康熙写信,想要从长江作为一个边界,长江以南就属于他,而长江以北就属于清朝政府了。

这样一来,就给了清朝军队一个喘息的机会了。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采用孝庄太后的意见,将这个外忧给平定了。现在就剩他这里是需要解决的了。康熙接到了吴三桂这个划江而治的信之后,就将吴应熊和他的儿子下令处死了。

既然康熙这样做了,那吴三桂知道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于是就还是想着走武装这一条路,但是这个时候的康熙已经缓过劲来,怎么还可能再给他这个机会。就这样吴三桂开始节节败退。到了康熙17年的时候,他在湖南登基称帝,但是这个称帝就像是一场笑话一样。就在他称帝之后不久,他就病逝了,这样一来,群龙无首,吴三桂叛变的的失败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吴三桂要是在起初康熙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一路高歌猛进,可能清王朝到了康熙这里就没他什么事了。但是,何曾想吴三桂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有一定的成绩之后就给敌人留下机会,让敌人能够反扑,做事还是不要优柔寡断,当断则断,不要让一些小小的事情影响到整个事情的进程。这样的做法也难怪他会失败了,这可是非常大的忌讳,作为一个领导者。不管是平凡人还是身处高位的人,这样的做法或者是想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时候一个很简单的抉择或者是一个很简单的决定都会影响到整个事情的发展。所以,在生活中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是重要的,在做抉择之前一定要慎重,要是走错了一步,那接下来的路可就越走越离谱了。

吴三桂起义为何失败?

关于吴三桂的功过,史学界争议不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三桂是个人物。在投降清朝之前,吴三桂人生际遇非常好,可谓春风得意,官运亨通;在叛变明朝后,吴三桂做错了很关键的一件事,杀错了一个人,最后导致三藩起义失败。

1673年,吴三桂起义,杀巡抚朱国治,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令部下“蓄发,易衣冠”,起兵云南。直到1681年,三藩起义最终失败。后来,清朝给的定义是:三藩之乱。

裁撤三藩是清王朝违约!

在史学家眼里,应该这么描述:“清朝同撤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

于是,吴三桂气急败坏,通过各种手段让清廷停止撤藩,结果遭到拒绝。最后,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

在《康熙王朝》中,吴三桂贪念权贵的丑恶形象跃然荧屏。后来,杀了大气凛然的云南巡抚朱治国,祭旗造反。

姑且不谈朱治国在江南有“朱扒皮”之称,贪得无厌,在吴三桂杀他的时候,也没有大气凛然,而是磕头求饶。但说康熙要求撤藩的行为,算不算违约呢?要知道,开始让吴三桂卖命时,清王朝可是封他为平西王,给了他藩王权位。

另外,关于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至今仍有人说民国违约。如果对比吴三桂、明朝投降宗室等的遭遇,可以得出一条结论:只允许满洲权贵违约,不允许别人违约。更何况,溥仪复辟本来就违约在先。

吴三桂起义,为何汉人不支持?

1673年,吴三桂正式起义。在战争之处,吴三桂势如破竹,当时满八旗已经腐朽了,不堪一用。

只是,除了吴三桂战略部署有大错误之外,吴三桂还有一个伤心之处,即很多汉人也不支持他,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按理说,当时汉人备受满人压迫,矛盾尖锐,吴三桂起义,不说一呼百应,但至少响应者应该很多。

然而,当吴三桂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华夏之乾坤”旗号时,很多汉人却冷眼旁观。当然,那些汉人不支持他,也不支持清王朝,属于两不帮。为什么会如此呢?这就和吴三桂错杀一个人相关。

1662年,缅甸将永历献给吴三桂。随后吴三桂上书,称如果将永历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夺的危险。经过清廷批准,在当年的6月1日,朱由榔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

在这里不得不说吴三桂很愚蠢,这种脏手的事情,别人恨不得扔掉,但吴三桂却硬要拦下来。永历即便再无能,但也是南明的皇帝。对清廷来说,很希望吴三桂亲手杀掉永历,这样吴三桂就更不可能回头了。

果然,吴三桂杀掉永历之后,被各地抗清义士彻底恨上了。坦率的说,吴三桂正是从这个时间开始,才让明朝遗民看清了真相,对他也不再抱有丝毫幻想。当吴三桂起义时,很多汉人才冷眼旁观。

后记

吴三桂在投降清军之后,一直帮助清军攻略西部地区。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相比东南地区的四处屠城,吴三桂的部队几乎没有屠城。同时,由于吴三桂曾经正统的大明官兵身份,以及手握重兵。所以,士绅对他重新反正的期望很大。

然而,当吴三桂绞杀了永历的那一刻起,就彻底和大明遗民划分了界限,不可能再得到明朝遗民势力支持了。

1678年10月2日,吴三桂去世,这对吴氏集团的打击很大。他死后三年,吴氏集团起义彻底失败,康熙开始了他的神话之路。

列为读者朋友们,如果吴三桂不杀永历,你认为联合明朝遗民的实力,吴三桂能翻盘吗?

清史学家说,“当时民族矛盾早已下降为次要矛盾”,那个时代有几家几户的汉人,没有人死在清兵手里?在这种情况下,说民族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岂非信口开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3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