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何岳飞能打败完颜兀术统领的铁浮图和拐子马而别的宋军却不行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3 06:44:40

为何岳飞能打败完颜兀术统领的铁浮图和拐子马而别的宋军却不行呢

对岳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堪称“战场之王”。

汉朝初期,匈奴将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围困在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所依靠的正是骑兵;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万里远征,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河西走廊,所依靠的还是骑兵……

唐朝为什么显得那么霸气?无非是因为养了70多万匹马。宋朝为什么显得那么软弱?只因养马的地方落入敌手,使得战马严重不足。

与冷兵器时代的主力步兵相比,骑兵的优势十分明显。

骑兵行动敏捷,来去如风,具有强大的机动性,能够充分运用在攻击、袭击、扰乱、围攻、断后等战术上。不仅如此,骑兵在对步兵进行分割、夹击时,厮杀声和战马的鸣叫声缠绕在一起,会给步兵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两军相遇勇者胜”,古代打仗很大程度上是打的士气,一旦步兵的士气被打击下去,就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情绪,打败仗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宋朝在骑兵上吃的亏最多。

有宋一朝,都没有组织起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只能采取重装步兵加弓箭弩手的方式,来与辽国、金国和蒙古的精锐骑兵相抗衡。其实,宋朝在与辽国和金国的军队作战时,打败仗很少,胜率高达70%以上。可是,宋朝的大部分胜仗,都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充其量把敌人打跑,而不是对敌人的有生力量进行重创。宋朝的败仗虽然较少,但每次都输得很惨,导致有生力量被敌人大量杀伤。

这样一来,尽管宋朝打了不少胜仗,可还是对辽国、金国,包括后来的蒙古产生惧怕的心理。

金国最精锐的部队,是著名的“铁浮图”和“拐子马”,由完颜兀术(金兀术)统领。

铁浮图是一种重装铁甲骑兵,三马相连,人和马都穿着盔甲。《宋史·刘琦传》记载:“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铁浮图是主力骑兵,采用中间突破的战术,对步兵呈碾压的态势。

拐子马是一种轻骑兵,人马都不穿盔甲,采取射箭为主。拐子马一般与铁浮图配合使用,负责两翼,利用机动灵活性,采取两翼包抄战术,绕道敌人后方进行分割、夹击。

在冷兵器时代,当铁浮图和拐子马联合使用时,几乎无人能挡——除非遇到岳飞。

岳飞是南宋抗金主将,一生与完颜兀术多次交战。岳飞不惧怕金国的骑兵,也多次击败过完颜兀术统领的铁浮图和拐子马。特别是在1140年第四次北伐中的郾城之战,岳家军对阵铁浮图和拐子马,将其杀得大败。完颜兀术统领的铁浮图和拐子马被消灭大半,此后一蹶不振,再也难以发挥作用。

其实,早在郾城之战前,岳飞经过多年的实战,逐年摸索出一套对付铁浮图和拐子马的战术。岳飞发现,铁浮图虽然威力巨大,但也存在缺陷。铁浮图的人和马都穿着盔甲,可这种盔甲无法包裹马腿。于是,岳飞训练了一支专门对付金军这套战术的精锐步兵,他们以长柄麻札刀专门砍杀无法以重铠包裹的马腿。一匹马的马腿受伤后,就会跌倒,连带着将另外两匹马带倒。一旦铁浮图发挥不出作用,拐子马就容易对付了。

可是,为什么别的宋朝军队打不过完颜兀术统领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呢?他们不懂得使用这种战术吗?当然不是。他们差的不是战术,而是一支纪律良好、敢冲敢杀的精锐步兵。

其实,在铁浮图和拐子马冲杀之际,步兵很难轻易砍中他们的马腿。一旦砍不中,他们就会成为金国骑兵第一个射杀、砍杀的对象,或者被马群碾压而过。另外,就算砍中他们的马腿,在马匹冲击的惯性之下,砍杀马腿的步兵大概率会被倒下的战马压倒。总之,负责砍杀马腿的步兵,必须得有优良的纪律和不怕死的精神,相当于一支“敢死队”。

岳飞在组建岳家军之初,就一再强调优良的纪律和不怕死的精神,从而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精锐力量,连金国人都佩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有了这样一支精锐力量,在此基础上组建一支“敢死队”,是很容易的事情。其余宋朝军队能不能组建这样一支“敢死队”,就很难说了。

岳飞大败金军的故事

岳飞大败金军: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这虽说是写诸葛亮的一句诗,用在民族英雄岳飞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郾城之战
宋高宗绍兴十年,金国对我大宋屡屡用兵,放眼宋境之内的百姓屡遭磨难,北方汉人亦是忍气吞声,像我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曾远播高丽、扶桑等诸国,更远及欧非诸国。气势恢宏不言而喻,但如今马上民族崛起一时,侵犯我大宋久矣,可叹靖康之变夺我大宋半壁江山,宋徽、钦两帝相继被金人掳走,皇室成员几乎无人幸免遇难,男子将为奴,女子将为娼!两帝更是苦不堪言,被掳走北方端坐依兰古井坐井观天!偌大宋朝竟无御敌之兵,金人长驱直入占我都城汴梁!此乃是大宋之耻,更是百姓之难!实时造英雄!在这风雨飘摇、狼烟四起的时代,我华夏民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今日便就此一论由南渡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亲自指挥的郾城之战!振兴华夏!扬吾国威!
绍兴十年七月初,屡遭岳家军所败的金国大元帅完颜兀术心高气昂,相当不服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因为他败得十分冤枉,完颜兀术乃是一代帅才,又同时一员猛将!自征战以来除去天时地利所限从无败绩可言,真可谓是名不虚传之辈!岳家军第四次挥师北伐,完颜兀术便亲自指挥作战方针,以三险欲阻宋军北伐之路,三险分别为颍昌府、淮宁府、应天府三地,自恃甚高的完颜兀术自认为有此三险作为屏障便可安然无事,纵使宋军拥有通天之能也是无济于事,为了防范于未然,完颜兀术又亲自派遣昭武大将军韩常、翟将军以及三路都统制完颜阿鲁补三员大将纷纷镇守三险!这三位大将军可谓是金国武将之中上上之选,各个都是一等一的武将,自以为坐享其成的完颜兀术未料到宋军此次北伐可谓是豁尽全力一战。岳飞作为神武后军都统制在一个月之内便以锐不可挡之势顺利拔掉完颜兀术所设下的三险之中的两险!分别由岳飞帐下大将张宪、徐庆、牛皋等人率领岳家军所占之地!这个消息传到完颜兀术耳边之时,他也是同样的难以置信,为何自己帐下的大将韩常以及翟将军竟会纷纷败退?这种事情简直有些荒谬至极,但实是在前也由不得完颜兀术多做辩解,得知这个实事之后的完颜兀术不堪受辱,在他看来这是对他自身的一种侮辱,自恃手下大将各个都是可以扫南平宋之人,但今却在平原之战败于宋军,气急败坏的完颜兀术休生养息一个月的时间,并且整合了盖天大王完颜宗贤、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昭武大将军韩常等等的一群猛将,准备亲率大军一战岳飞的岳家军!虽然完颜兀术也心生怯战之心,但面对整合十万大军的部队,他没有任何理由怯战岳家军!而且此战一定身临郾城直捣岳家军大本营!此次整合的军队倾尽全力而出,打算一举拿下郾城,而且斩杀岳飞!让此次北伐以金军告捷而终!在这里不得不承认完颜兀术的确是一名有远见的战略家,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恢复金军的气势,而反扑岳家军大本营,单论此点我不得不佩服完颜兀术在用兵方面的才能,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在得知金兵浩瀚的大军直奔郾城而来的同时,坐镇郾城内的岳飞却是一副乱而不急的姿态面对此战,岳飞此时想必也知道这一仗关系到他是否能够成功北伐,而且是否能够顺利迎回二圣。这一仗岳飞所背负的压力沉重万分,他也知道此战之能战不可退的道理,假若岳家军一退,定会令全军气势低落从此北伐就再也无望!固这一仗是岳飞始料未及的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战役,在他戎马生涯之中郾城一战是前所未有的一场艰难的硬仗!但岳飞怎么为此而沮丧呢?他坚信由他所带领的三军儿郎绝不是孬种!更不是懦夫!他深信自己手下的将士们能够战胜来犯的金人,无论是敌众我寡还是四面楚歌,面对各种情况他相信自己统领的岳家军绝对可以经受住这一次的考验!只要他们面对金兵还能握住手中长缨,而且能够咽下吐沫,那他们便是世上最勇猛的好汉!岳飞凭借对岳家军将士们坚信不疑的态度,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便是与金兵殊死一战!就是因为这种忠义精神岳飞才能勇于面对犹如浪潮般凶险的金兵大军!
此战未开之前岳飞便得知完颜兀术亲自率领一万五千人的骑兵团作为先锋队,意图很明显那便是一举拿下郾城,这块岳家军的司令部,不可小看这一万五千名骑兵,这些骑兵都是金人将士之中百里挑一的好汉,每个人都是身负七十斤的重型铠甲,试想能在马上身披重甲而且行动自如的士兵绝非是一般之人可比,而此时郾城内部的状况却显得有些糟糕,城中所驻扎的兵力实在不多,除了岳家军号称神鬼之军的背嵬军以外,仅有一小部分游奕军驻扎,而大部分的游奕军早已被游奕军统制姚政带到颍昌府支援张宪去了,当时总共在郾城驻扎的岳家军不足两万,而且这场战役是平原之战,面对金人强悍的铁骑,岳家军此时所面对的考验可实在不小,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岳飞无怨无悔的做出决定准备一战,至今回想到当时的情景我实在是为了岳元帅捏了一把汗,更加赞叹岳元帅的魄力以及胆识!
待开战之际,岳飞作为一个严格的父亲他面带无情的让其长子岳云作为先锋前去一战完颜宗弼数以万计的精锐铁骑,岳飞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我认为岳飞在历史上面有诸多记录,证明对其子岳云来讲,可谓不讲任何情面,曾经有一次岳云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慎跌下马来,岳飞得知之后令人将其绑上带到帐前质问岳云,岳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实事,岳飞闻之便令人将其军法处置!斩首以示三军!但在张宪、王贵、徐庆诸位将官的求情之下,岳飞方才放过岳云一马,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岳云鞭打一百军棍以示三军!不要笑看这一百军棍,正常人被打了之后不落个终身残疾就邪了,但岳云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为一个文武全才之辈,而且成为作战之际独当一面的大将!平灭杨幺之乱以及收复建康六郡之役,岳云在这些战役之中功居第一!可谓是为了大宋立下汗马功劳之人,有人曾经认为岳飞太过于无情,但我则认为不然,试想岳云十二岁便开始从戎报国,从此跟随张宪南征北战,我认为岳飞并非是对岳云无情,而是尊重岳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从戎报国,那便要履行你的承诺,从此岳飞便不能在关爱岳云,只能用一个军人的标准看待自己的儿子,选择了就不要后悔,若没有岳飞严格的训练,想必岳云也不会成为一个勇冠三军独当一面的大将!岳飞命岳云亲自上马一战,亲率岳家军之中精锐之师的背嵬军八千骑兵迎战完颜兀术的一万五千铁骑,也是同样对岳云给予厚望。最后放下话来:“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是说你必须在胜利之后方可返回,若是这场战役之中你不以命相博,待败阵之后我第一个斩了你!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岳云不退反进请缨一战金兵!
当日下午,岳飞之长子岳云纵马而出,亲率八千背嵬军直冲敌阵,手中挥舞着两杆铁锥枪一战金兵数以万计的铁骑!这一战只是平原之战,不能依靠天气以及天险的硬仗!这一仗已经将女真骑兵的威能发挥到极致,可谓无可匹敌!在宋金之战当中此战可说是第一次,金兵十万大军源源不绝的冲向岳云阵营,岳云挥洒铁锥枪仿佛已入无人之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勇令金兵动容,眼前的这位少年是否是传说之中的战神?虽然岳云所率领的八千背嵬军骁勇善战,但刚打退一波攻势,第二波攻势便再次来袭,岳家军此战打得相当吃力,但军中每个将士心中都有一个心念那便是以收复中原为己任,自然面对凶悍的金兵铁骑也不为所动,其中天波府杨家将后人岳家军帐前将官杨再兴抡动长枪纵马冲入敌阵,以单枪匹马之势怒斩金兵近百余人!气势壮观可想而知。岳家军众将士浴血奋战,各个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杀声动天。而就在此时岳飞亲率四十骑兵冲锋临敌!瞬间三军儿郎见主帅亲临阵前气势高涨!誓杀金兵还我故国河山!岳飞更为神勇背后长弓挽起左右开弓箭无虚发!将士们气势狂涨更显神勇之姿!虽然金兵铁骑也是拥有以一挡十之能,但岳家军将士纷纷抱着以一挡百之势打破金兵拐子马!令完颜兀术捶胸顿足无法理解面对的南人究竟怎样训练出来的,竟能拥有如此强悍之能,不得不让完颜兀术背后冷汗直流。
在岳家军打破金兵拐子马之后,完颜宗弼只得拿出看家本领铁浮图,铁浮图都是完颜兀术的重甲骑兵,这种重铠骑兵所骑的战马都是用一层厚厚的铠甲所护住的,而每个士兵也都是身穿重铠,而且三个连成一队针对宋军步兵居多的情况以一队铁浮图包抄宋军步兵,可以连成一组墙壁一般的破坏力击垮宋军,他们每个骑兵身上的重铠都不怕箭射以及断刀一类的兵器砍杀,所以称之为铁浮图,可以纵横疆场无敌数十载寒暑,造成宋境之内无人可敌!完颜兀术的这一手段岳飞早已料到,见金兵铁浮图出战而来,岳飞立即下令背嵬军返回我方阵前,早已观敌料阵的岳家军精锐步兵也就蓄势待发的冲了上去,据我估计这些步兵也同属于背嵬军,岳家军精锐步兵背嵬军,身配重斧上前临,虽然金兵铁浮图凶悍无比,但也有其弱点所在,在战马的关节之处并没有铁甲所护,于是岳家军便专断马足,一匹马断足便无法前行,而后导致的是一队马无法进行有力还击,趁此时机岳家军将士们斩杀金兵,最终完颜兀术自以为荣的铁浮图也损失惨重,损失数量据记载十有八九都死于岳家军砍刀之下!拐子马、铁浮图相继失效之后,岳家军战力暴涨继续奋不顾身的斩杀金兵,顿时完颜兀术整合的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失去强有力的后盾铁浮图后,白刃战中岳家军儿郎奋勇杀敌,在近战之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完颜兀术见大势已去自己也无力回天,就算继续战下去也不一定能胜出,于是只好宣布退兵,此战最终以宋军完胜而宣告终结!此战乃是岳家军第四次挥师北伐重要之战,史称【郾城之战】!
纵观此战岳家军以悬殊的战法彻底粉碎了完颜兀术异想天开的做法,不得不佩服岳家军之能为,此次是宋金交战之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而且也被列为《中国历史上100次著名战役》之一,同时也顺利的打破了女真在平原战役之中无敌的神话!为了岳家军能够顺利北伐作为一次铺垫,就连完颜兀术最终免不了一声长叹说道:“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今日之挫衄”,从完颜兀术这句话来看,证明了他的能为,更证明了岳家军是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长胜之师。虽然时过境迁,但历史会记下所发生的一切,岳飞作为抗金领将其战功即可说明一切!他身为一军统帅能够积极的去维护华夏先进生产力,保护那些被外敌所摧残的百姓,同时历史也会公证的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岳飞作为亲临的主帅也充分的体现出其英勇过人之能,位居南渡中兴四将之首亦可服众!

郾城大捷:岳飞最后一场辉煌大战

郾城大捷:岳飞最后一场辉煌大战

宋高宗绍兴十年(山40年)夏,金国元帅金兀术(完颜宗弼)再次兴兵南下侵略宋,战线东起淮河下游,西到陕西。

南宋政府派岳飞带兵到河南迎战。这时,在东线,南宋将领刘绮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大败金兵主力:西路,另外一位南宋将领吴璘,坚守扶风(今陕西扶风县),金兵屡攻不下。

岳飞率部北上后,把大本营驻扎在了城(今河南漯河市城区),同时,岳飞一面派遣部将牛皋,张宪等人,分别率兵收复河南各地;一面又派遣义军首领梁兴等人重返太行山区,组织和领导河北地区的民兵,策应北上的宋军。

在很短的时间里,宋军先后收复了颖昌(今河南许昌),郑州,洛阳等地。宋军的连续胜利震动了中原,也震撼了金兵。七月初,金兀术探知岳飞孤军深入并亲驻于城,且城驻军也不多,于是就亲率金兵主力倾巢而出,直扑城,企图利用岳家军兵力分散之机一举摧毁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于是,一场岳飞率领的宋军与金兵主力的大决战开始上演。

金兀术为了击败岳飞,亲率最精锐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一万五千余骑,从开封南下,直扑城。“铁浮屠”是金兀术的侍卫亲军,“皆重铠全装”,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每三匹马用皮索相连,他们护甲厚重,攻坚能力强“堵墙而进”。“拐子马”"指的是左右翼骑兵。金兀术每次作战,都是把“铁浮屠”摆在正面,“拐子马"”列在两侧。一齐冲锋。

岳飞深这将是一场前所未遇的恶战,以寡敌众的硬仗,因为当时在城的宋军也就三千余人,但岳飞深信自己能取得胜利,他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精锐,出城迎击,并对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金兵的先头骑兵与宋军的骑兵纠缠在一起厮杀,半天不分胜负,金兀术见不能不恩能句够取胜,乃下令将披挂“重铠全装”的“铁浮图”军投入战斗。

岳飞当即命令步兵出动,岳家军步兵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上砍敌人,下砍马腿。只要有一匹马受伤倒地,另外两匹马也就无法行动。双方自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一直廛战到天色昏暗,金人的重装骑兵损失惨重,大败而逃。两天后,金兵再犯城,岳飞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败金军。最终,岳家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偃城大捷,岳飞以少胜多,并对金兵的精锐骑兵造成了大量的杀伤,而且这些骑兵短时间内还极难补充。紧跟着,岳飞又在“颖昌之战”大败金兀术,令金兀术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妞”岳飞也为各地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手下部将说:“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可惜的是,没几天,岳飞在一天之内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严令他回师并前往临安(今杭州)面圣。

岳飞愤而泣下地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金国方面,由于其精锐骑兵也消亡的差不多了,短期内也无力南下入侵,遂于次年,即绍兴十一年(山41年)十一月,宋金两国签订《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

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并每年向金国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十二月,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云,张宪同时遇害,留下一个千古奇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3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