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南明失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不建议有高血压的朋友去看南明史,整个一个南明的历史,绝对能把人给气死!
崇祯死后,整个中国进入了一种斗地主模式,地主是南明,两个农民分别是满清和农民起义军。但是和斗地主不同,这两个农民还不是一伙儿的。
农民起义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站在南明这个地主这一边的,地主和一个农民结合,二打一打另外一个农民,想要输都难,可是偏偏人家老朱家做到了,牛!真的太牛!
南明的实力很强,南京作为陪都,拥有一套完整的灾备系统,当北京政权被颠覆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在南京建立新政权。
不仅如此,此时南明仍然控制着中国绝大多数的领土手中,仍然有上百万的军队,而且还是很多士人心中的正统所在,拥有民心基础。可是为什么,坐拥天时地利的南明政权,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呢?
打败南明汉人政权的不是满清,而是咱们汉人自己,所有的堡垒都是被内部攻破的,南明政权内斗不断,每一次的内斗都没有赢家,牺牲的都是南明的国防力量。
整个南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内斗史,崇祯17年,明思宗吊死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北方的格局为之一变,满清和李自成等起义军打得不可开交。
而在南方,一个新的明朝政权被建立起来,福王被立为皇帝。此时的明朝拥有几十万军队,福王政权受到了普遍的承认,所有人都认为,就算福王政权不能够恢复中原,也不失为一个南宋的局面。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明朝的习惯性内斗,又又又一次开始了,东林党人和南明弘光帝也就是福王,非常的不对付。归根结底,就是当年,东林党死活不愿意让现在的福王的老爹当太子。
所以现在的皇帝对东林党人是极不信任,东林党人,也唯恐现在的皇帝对他们进行清算。他们甚至认为这个福王不配当皇帝,只不过拥有兵权的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先下手为强,把生米煮成了熟饭,他们也只能打断牙齿,自己咽下去。
但是为此,东林党人把马士英也看成了仇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很快,整个朝堂上就掐成了一块,什么抵御敌人的进攻,通通靠边站,打击政敌才是第一位的!
光是朝堂上的斗争,已经让整个南明政权够闹心的了,就在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左良玉也闹出了一出清君侧的戏码,既然你要清君侧,那么君侧的那些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等着你来清。
镇守江北的主力部队被调去迎战,南明政权还没有和侵略者进行战斗,就已经自己掐了起来,最终左良玉莫名其妙的嗝屁了,他的儿子左梦庚,被黄得功击败,最终投降了清朝。
左梦庚的投降,使得整个江西,门户洞开,而与此同时,江北的主力被调去打左良玉,还没有回来,被清朝人顺手摘了桃子,那些满嘴忠君爱国的东林党人,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了满清的新贵。
像钱谦益这样的东林领袖,原本也想学别人一样投河自尽,可是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这哥们居然嫌水太凉,不跳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留起了辫子,当起了清朝的官,这就是东林党人的气节。
南京失守弘光政权完蛋,这个时候南明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拥立唐王,一部分人立鲁王监国,正当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强敌的时候,这两个小政权居然还上演了兄弟阋墙,谁都不承认对方,结果自然而然的被各个击破。
唐王的隆武政权被颠覆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们继续难逃,建立了桂王朱有榔的永历政权。可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南明的这些大佬们依然坚持不懈的搞内斗,因为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当上了皇帝,而在另一边的广州,龙武帝朱聿键的弟弟,被一群大臣们拥立成为了监国。
好嘛,在广东省内就有两个皇帝,于是乎内斗又一次上演,两个小政权上演了火并,结果就是被,满清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绍武政权直接停牌,永历政权被打到广西,苟延残喘。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整个南明控制的地盘和军队大幅缩水,此时构成南明军队的主力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政府军,而是投诚的原起义军部队。
这些农民军战斗力还不错,还有像李定国这样的擎天玉柱,可是南明中的有一些人,偏偏就是对这些农民军非常的不爽,湖南的何腾蛟,就是这么一个看不清形式的傻蛋,对于投降过来的农民军,极度的不信任,背后捅刀子的事情没有少干。
李过和高一功进攻长沙,眼看长沙就要被攻破,这位大人物竟然宣布退兵,至功败垂成。那么你行,你上呀,这位何大人,倒也不含糊,真的自己上,结果成为了敌人的俘虏,最后死在了清军的手上,原本形势还不错的湖南彻底完蛋。
整个南明政权,这种混账事层出不穷,各种脑残,举动不断,最终发展到高峰时,李定国组织磨盘山伏击战,准备对吴三桂的主力打一场歼灭战,吴三桂果然中计,结果南明政权的光禄寺少卿竟然告密,清军得以逃脱。
最终大明帝国无力回天,最终成为了一段历史,青石在南明这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之下,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也已经算是奇迹了。
南明的那些酸腐读书人,对于他们来说,亡国事小,失节事大,朝廷上的斗争是第一位的,满清大军来了,投降就行了,就是这么一帮混账,葬送了大明帝国,导致满清误我中华300年。
一、因为延续了明末党争的特,内部内讧不断,比如明末的阉党余孽与东林党,复社等派系的互相斗争(马士英与钱谦益,黄宗羲,史可法等人)内部的争权夺利(比如马士英与左良玉等人的矛盾,李定国与孙可望的矛盾等等)
二、因为明军军事实力不如新兴的清朝八旗兵以及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外辽军部队(桂王要依靠张献忠的余部,而鲁王的主体军事势力郑家是商业走私集团加海盗)
三、因为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唐王鲁王桂王等等实力分散,号令不统一,对清军的吞并中原的形式认识不够(比如唐王还派人去答谢请军帮助消灭李自成军队,要跟清朝划定疆土呢)
四、是群众基础不够,明朝末年因为辽饷的加派,老百姓已经厌倦明朝,加上农民起义造成的灾害,据说四川人被杀了很多,最穷苦的西部的老百姓和辽东的老百姓不是死于兵役,就是死于灾害,江南的老百姓生活比较富裕完全没有亡国的感觉,抵抗的主力主要是士大夫阶层自己募兵(比如夏完淳,顾炎武,黄宗羲,还有朱舜水等人),后来因为剃发令才引起一些零星抵抗,不过为时已晚
五、各个小朝廷的政令混乱,缺乏成为抵抗枢纽的实力(好几个政权完全就是流动的军事政权,经济政策,军事政策完全没有),内部人心不一,立的几个皇帝也比较昏庸,官员极为腐败.
六、清朝的强悍,有多尔衮等人的精心谋划,加上强大军事实力,以及众多汉奸的帮助,最后终于席卷中原.
非原创
宋朝和明朝是我国的两个汉人封建王朝,王朝后期,南宋和南明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南宋支撑了150多年,先后对抗了金国和元朝,而南明在面对大顺国和清朝,仅仅20年左右崩溃了,崩溃的如此之快。二个皇朝末期至今让很多人津津乐道。
宋朝,在面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宋代皇室软弱的很,终其一朝都在不断的割地赔款,而且还有令人痛心的“靖康之耻”,而后随着崖山海战,覆灭。
南宋和北宋领土面积相比
但是,在南宋治理下,经济文化发达, 科技 成果丰硕。虽然出过许多奸臣,昏君,但是人民生活仍然无忧,没有到吃不上饭的地步。其次,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以文治国的时代。实施的“封荫制”,普通人通过科举选拔进入上层 社会 ,后代子孙也可以继续享受荣光,即所谓封妻荫子;确保它能够同时应对辽、西夏、金的多次侵略,内部相对稳定。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宋朝皇帝夺取江山以后,更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当外敌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而且,另一个情况是,元代进入中原之后,因为不愿意像金国一样融入汉族文化,遭到了强烈的抵抗,不得已元朝在北方大开杀戒。而且纵横大半个地球的蒙古人,总是无法战胜偏安的南宋,结果不得不绕路大理,对南宋两面夹击,忽必烈本人差点死在四川。同时,崖山海战失利后,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海,十万 社会 精英跟着殉国。南明才灭国。
在来说说明朝,明朝建立以后,明朝的皇子们都被分封到了各地。只有朱姓后代可以封荫,他们任意生育,国家财政负责赡养,从而疲惫不堪。而且明朝的藩王都跃跃欲试。相当皇帝,心里总是想着:“大家都是朱明子孙,凭啥你能我不能?”甚至在清兵大举南下的情况下,南明的王爷们还在打内战。而且,姓朱的皇帝只管自己家享乐,要求官吏们都去做清官,两袖清风,对于官吏非常的苛刻,还找了很多冠冕堂皇的圣贤理由,把精英层都当傻子。所以,南明政权后期,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很多将领与南明王朝貌合神离,为了自保,不择手段。与南明政权不在是一损俱损的关系。同时,在天灾人祸的情况下,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最终在满清收拾了大顺政权,坐稳了江山,在利用降将吴三桂、洪承畴等为开路先锋,顺手搂草打兔子,覆灭了南明。
于是,崖山后面有十万精英相随,煤山歪脖子树下只跪了一个小太监,最后明朝只留下了一直以来被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南宋皇族都被抓了,只有赵构一个独苗。所以是默认的正统。南明有好多皇帝,搞内讧,所以灭亡快。
李自成攻入北京,灭明是汉族 历史 传承的又一大转折点,(上一次是蒙古灭宋),中央政府完蛋,大明地方自建小朝庭纷至沓来,永历、鲁王、唐王、桂王,甚至郑成功的延平王,都自成一系,争正统名号,相互间先是口水乱喷,接而刀兵相见。吴三桂开山海关迎满人入关,李自成大顺兵败一片石,一路逃窜之际,士人大夫们在忙什么呀?忙着内哄,相互残杀争权夺利!国亡就亡呗,大明是老朱家的,又关我何事?忠心耿耿?忠烈千秋?民族大义?舍身取义?开什么玩笑!那是哄下山野村民罢了。读书人不出门明天下事,书中自有秘传而不宣的孔言孔行,孔圣人家千年传承保命绝技“随风柳”,为圣人代言之辈,又怎会没有心得呢?难道孔圣人千年真传会有错的!照做就是,圣人是不会错的!大宋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为绝唱!大明钱益谦投水自尽却是“水太冷”,做个样子后回头上岸,跪迎满人军兵,节操尚不如一歌妓!
明朝的制度设计只考虑皇族利益,所以……
南明中央没有实权 被权臣左右 各地军阀各自为战没有协同性 利益至上 清朝中的汉人带路党比较多 都是辽东名将 还有内部的农民起义 散沙一盘
北宋只有外患,而且西北和四川局势还是稳定的。西北的军队还比较精锐。金兵攻下开封后很快就撤兵了。南宋基本全部重建,另起炉灶原有党争和利益集团全部打破。而南明,由于没有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首先就陷入帝位之争,南京政权是个备份,原有党争和利益还在。而由于之前的农民起义,没有有战斗力和忠心的部队(清军一南下就投降),而西北和四川都大顺和大西的政权,没有战略后方,而且把主要敌人确认为大顺政权。
北宋灭亡后,南宋尚能偏安江左上百年,甚至南宋在长期对峙中还发动了几次北伐反击,收复了一定的失地。同样的情况,南明却20年内,速亡于满清,即使把时间拖延到1683施琅攻台,明郑政权覆灭,也只有短短的40年。
为什么南明不能像南宋一样延续呢?
1、南宋是附近有好几个"国家",如西夏,辽,蒙古等.南宋还没到腐朽的不可就要,金也没到非常强大. 而明就不一样了,首先明已经很腐朽了,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连皇帝老儿也挂了,就是不得民心了,其次清当时的体制很健全,八骑兵很骁勇,蒙古也是依附清.明亡是很正常的. 还有主要因为领导人,弘光是个白痴,根本比不上赵构。赵构怎么说还有指挥调度之才,弘光除了享乐,别无他能。
2、南明必南宋还腐败得多,赵构不管怎样还创造了一个治世——绍兴之治;他还为岳飞题字“精忠岳飞”,激励他和抗金将士,而朱由菘和朱由榔等完全是昏君+庸君,只信奸邪,内讧不断。其次,人民不支持南明政权,横征暴敛,痛恨他的腐朽
3、如果南明延续下去,不出30年,满族就会被赶出关外,1644年,清朝之所以可以入关,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明朝灭亡前3年,国家自然灾害严重,灾民遍地,整个明朝的生产力几乎已经不能维持一个国家正常武装力量,内忧外患,外有满清勾结蒙古,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主要是自然灾害,太多灾民了,1644年明朝都城还爆发了鼠疫,几十万京师守卫部队毫无战斗力,才让李自成轻而易举进了北京城,你想想啊,李自成一群农民一年发展起来的武装力量能和正规军比么,加上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所以满族才得了天下,另外如果崇祯皇帝不自杀,南下逃亡的话,也行明朝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崇祯自杀,因为皇位正统问题导致南明反清力量自相残杀,也帮你清军大忙,还有就是明末马铃薯等高产南美食物传入中国,并大量种植,到清初,高产的粮食保证了国家的生产力,继而国家迅速安定下来,当然还有清朝的文化控制,削发易服等等,总的来说1644年清朝很旺。
4、南明政府如此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地方军队更是形如强盗,南明之民心从此就已消失殆尽。
讽刺的是,南明弘光朝廷依赖笼络藩镇而立,又以藩镇叛降而亡,他那倾尽国力,耗资巨大所豢养的军队,在清军南侵的时候,一战未接,大部分都投降。
多铎初下江南的时候,投降的南明士兵就二十三万八千三百名。仅这一批在江北投降清朝的南明兵员数目就超过了清兵南侵多铎、阿济格两路兵力的总和。
以后陆续有左良玉之子左梦庚,黄得功部将田雄、马得功,又是几十万的军力,这些汉将为大清击溃南明政府、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南明重用这样一些无耻将领,想不灭亡也难了。
南明小朝廷的无能腐败可谓中国历史之最。
南明政府最大的失误在于弘光朝廷的基本国策――“借虏平寇”。实行的是和大清共同讨贼,图谋划江而治的天真战略。
南明政府之所以会犯下这种战略性的重大错误,原因是因为自身的腐败无能、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党派林立,为争权夺利纷争不休。
弘光朝廷建立的时候,正值吴三桂降清,联兵击败大顺军,占领北京之际。
弘光君臣看到吴三桂借清兵击败了“闯贼”,收复神京,一个个兴高采烈,称之为“功在社稷”的“义举”。
五月二十七日,大学士马士英疏“陈恢复大计”说:“吴三桂宜速行接济,在海有粟可挽,有金声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虏。原任知县马绍愉、陈新甲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当咨送督辅以备驱使。”
次日,弘光朝廷即决定“封关门总兵平西伯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当政的文武大臣,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起义农民为敌,而对多次犯中原,这时已经“攘取畿辅等地”的清方则一味退让,在“借虏平寇”的如意算盘下,围绕“定策”、“逆案”、“顺案”争权夺利。
而军事方面,南明最为倚重的江北四镇中,二刘之兵皆“虚夸不中用”,惟高杰兵战斗力强。高杰凶悍桀骜,却毅然拒绝清肃王“大者王,小者侯,世世茅土”的诱降,疏请以己重兵驻归德,冒大雪,沿黄河筑墙,专力防御清兵,并联络河南睢州总兵许定国“以奠中原”,不料许定国暗通清兵,设计于酒后谋害了高杰,渡河降清,并引清兵至仪封。
就在清兵迅速南下,形势危急之际,拥有数十万重兵、镇守武昌的左良玉,发兵南下,要“清君侧”、“除马阮”。马士英却公然提出:“宁可君臣皆死于大清,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
史可法以南明国防大臣的身份督师一年多,却没有任何成果,既没练兵,也没防御,更没有趁大清和大顺交战之际收复失地,一味苟安,最后清军南下,一败再败,退守扬州,以身殉国。
不多久,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因为清朝的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犯下了严重错误,南明后期得以顺势团结了几十万大顺军、张献忠的归降部队,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共同对付清兵,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各个将领依旧各自为政,南明的几个大将,孙可望后期的飞扬跋扈,最终导致众叛亲离,卖身投靠;郑成功虽然有大志、有军事才能,却私心自用,断送华南抗清大业。之后退守台湾,一心守护自己郑家的地盘;李定国也是悲剧,出滇抗清前期遭孙可望妒恨,无法在两湖、江西战场上施展雄才大略;中期寄厚望于郑成功连兵粤、闽,会师北上,得到的却是郑成功的虚应,结果导致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最后只好死而后已。
南明之灭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昏庸的皇帝,肆虐的奸臣,跋扈的将领,无能的督师,明朝的遗毒如党争、苛政、文人领兵都被完好无损继承下来,甚至还有所发扬光大,那么延续着明朝的灭亡之路走向覆灭也就顺理成章了。
南明弘光政权土崩瓦解,在我看来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皇位继承人争端,二是南明朝廷出现了战略性的错误,三是南明朝廷不作为。先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1644年,李自成刚成为大顺皇帝,率领农民军攻破明帝国首都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殉国。不久多尔衮率满洲八旗,在吴三桂的帮助下,成功入关。多尔衮与李自成对立,此时福王朱由崧在百官拥戴下于南京称帝。
但南京方面对于皇位的继承人问题并不是没有分歧的。由于崇祯帝的三个皇子都没能逃出北京,所以继承人只能从亲王中选择。清流们夸赞潞王朱常淓贤明,选择支持朱常淓,而另一派则因为福王朱由崧血缘更近选择拥戴他。但枪杆子里出政权,最终福王朱由崧的支持者马士英,依靠军队,使福王朱由崧成为了皇帝。而此时多尔衮已经攻入了北京城。
南京方面在收到李自成兵败逃回山西的消息后,将吴三桂封为国公,并犒赏清军,同时要求联合多尔衮进攻李自成,这是南明朝廷出现的重大战略性错误。南明派出了使臣,带着圣旨和金银财宝前往北京,要求分黄河而治。但多尔衮选择金银收下,但疆界划分事宜之后再议。而南明方面却认为满清的拖延是默认。
朱由崧继位后基本不理朝政,民族英雄史可法在安抚江淮四镇,但由于他本人的性格问题,四个将领与他的关系并不好。清军南下后,江淮四镇的四个将领,除黄得功之外全都选择投降,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投降后就调转枪口,随清军南下。最终清军轻易渡过长江,南京失守。各亲王逃的逃、降的降,弘光政权短短两年便土崩瓦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