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郭子仪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诗仙李白喜欢周游天下,曾经游历至太原时,顺手救下一位年轻人,并和他成为好朋友!后世还有一句诗形容两人的关系:一代威名越光弼,千秋知己属青莲。(李白号青莲居士)被救的这个人,后来在安史之乱中福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拯救了大唐王朝!这个人就是郭子仪!
诗仙李太白游历天下,一日来到太原,李白和当时的太原守将哥舒翰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到了太原自然找哥舒翰蹭吃蹭喝(这是李白一贯作风)。哥舒翰很热情地招待了李白,临走前,正好遇到哥舒翰要处斩一名犯人,这人就是郭子仪!
原来当时郭子仪刚刚从军,在一次押解粮草的途中,遗失了部分粮草,这是军中重罪,按照大唐律判了斩刑。李白看到郭子仪,立马被他的长相和神态折服(李白一向喜欢和帅哥交朋友),郭子仪生的相貌堂堂,神态充满威仪,李白顿时动了恻隐之心!便跑到哥舒翰那里为郭子仪说情,哥舒翰便免了郭子仪的罪责!郭子仪死里逃生,从此也记下了李白的恩情!
郭子仪足智多谋,作战勇猛,升迁得很快!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拥兵20万一路攻城破寨,连下越多城池。唐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冷静分析了时局,认为河北战场非常重要,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和行军路线。经常以奇袭打败敌军,取得的胜果贯穿整个河北,切断了史思明和安禄山之间的军事联系。
可惜唐玄宗没有采纳郭子仪从潼关主动出击的策略,听信了杨国忠的建议:死守潼关!果然潼关很快被安禄山攻破,因为这次失败,这场战争多打了很多年!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正乾坤之混沌,扶大厦之将倾,舍我其谁!只有郭子仪,也只能是郭子仪,再次站出来。猛攻潼关,歼灭了无数叛军,打通潼关和陕西战线,这下安禄山的军队失去了后方供给,只能做困兽之斗!
公元757年,安禄山军中内讧,太子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同谋,杀死安禄山。郭子仪趁机发兵,大败敌军于潼关,又乘势收复长安。从此以后,叛军大势已去,安庆绪逃往洛阳。安庆绪逃到哪里,郭子仪追到哪里!没过多久,郭子仪收复洛阳。安庆绪只得率所有人马逃亡到相州,这一次安庆绪的称帝路要走到头了!郭子仪调集天下兵马,合围了相州!按照郭子仪所想,一切进展顺利,终于这次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打扮叛军!长达八年的平叛终于成功了,郭子仪建立了永世不朽的功勋!官封中书令,赐封汾阳王。
?诗仙?李白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放荡不羁,他的诗中往往蕴含着一股千古未有的豪情。所以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生潇潇洒洒喜爱游山玩水,几乎无忧无虑。但是他也有着文人普遍的烦恼,就是他不擅长官场之道,所以也有了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据说他曾经因为一次写诗,险些要了自己的命。多亏当朝郭子仪出手相救,那么他写了什么诗,郭子仪又怎么会出手相救呢?
第一,李白的梦想是平天下。
李白一开始被召入宫,当时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主要让他用诗记录当时出游的盛状。可是日子久了,李白觉得没意思便主动辞官,但是他内心还是有着平天下的梦想。于是当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就投奔了李璘。
第二,李璘有谋反之心。
一开始李白认为李璘需要天下的英才来为他出谋划策,帮忙平定天下,所以就前去投靠了,而此时的皇子李璘确实是奉唐玄宗的命令组织军队的,但是李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璘已经起了谋反之心。但是毫不知情的李白还以为他是要去平定战乱,赶紧为他献诗。有一首还把李璘比作大唐先祖李世民。
第三,郭子仪了解李白的为人,为他求情。
虽然李白写诗的初衷是为了赞颂李璘,但是由于他把一个皇子的地位捧得太高,再加上李璘有不臣之心。自然而然,李白也被认为是李璘的同伙判了死罪,不过好在郭子仪懂得李白的为人,认为它只是一个书生,不懂得官场的为人处事,所以用自己的官职为李白做保,这才幸免于难。
郭子仪的故事
为诗仙李白所救
郭子仪原是陇西节度使哥舒翰麾下的一名偏将。有一次,在视察军粮时,其部属失火把粮米烧毁了。该罪依军法规定:应罪及其主,并就地正法。
当时李白被唐玄宗赐为“闲散逍遥学士”,他所到之处文武官员不得怠慢,且酒钱等花费均由当地官吏支付。有一回,他在游山玩水时,见一伙军夫押着一辆囚车经过,李白见那囚车里的汉子仪容甚伟、相貎堂堂,心想:“这个人仪表堂堂,定是英雄豪杰。目前天下正值多事之秋,此人应是朝廷所需要的人才。”经拦下囚车和郭子仪交谈后,知道确实是大将之材,于是飞书奏请皇上圣裁:“请圣上留有用之才,为国效力。”不久,圣旨下来,准学士李白所奏:“赦郭子仪之罪,许其日后将功赎罪,唯烧毁军粮的部属,应依法处斩。”郭子仪大难不死,留下有用之身,日后为唐朝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
临危授命 力挽狂澜
唐玄宗晚年,昏庸荒淫、吏治不修、奸佞当道、武备不整,以致内忧外患、人心浮动,最后引发了“安史之乱”。当时叛军一路南侵,势如破竹,所到之处唐军一触即溃。瞬间,河北、河南诸郡及东都洛阳都相继沦陷,最后叛军兵临潼关,直逼长安而来。眼见唐朝江山岌岌可危,在无人可以御敌的情况下,郭子仪临危受命,率军迎敌。他骁勇善战、用兵如神,于是情势逆转,叛军节节败退,唐军一举收复了云中、马邑等地。郭子仪出师后,一扫安史叛乱以来消沉的气氛,使唐朝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后来他不计前谦,重用旧识李光弼,命他从另一路率军迎敌,在郭、李两股力量夹击下,史思明不敌败退,眼看安禄山也要被唐军击溃时,昏庸的唐玄宗在形势好转的刺激下,命令哥舒翰率领素无训练的潼关守军,出关歼灭敌人。哥舒翰知道此行必败,临阵大哭。结果哥舒翰的军队大败,叛军攻入潼关,并趁势占领了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战局陡然恶化。
用兵如神 收复两京
唐朝两京被安史叛军占领不久,唐玄宗传位给儿子肃宗。肃宗即位后,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郭子仪身上,命他领军收复两京,可是在具体战略上,却听信宦官和佞臣之言,强加干涉。本来计划李光弼、郭子仪两军分头在范阳和长安两地,来回疲扰叛军,最后再会合于长安,一举歼灭叛军,但是肃宗却命令郭子仪直接挥军到长安灭敌。
在昏君的干预下,郭子仪仍勉为其难,挥军长安城下与几十万叛军决战。郭子仪料敌如神,预知叛军已设下伏兵,于是用计予以歼灭,接着派兵绕到叛军阵营后面奇袭,叛军首尾不能兼顾,不得已弃城而逃。长安终于宣告收复。
接着,郭子仪又挥军连克潼关、华阳、弘农,并进逼洛阳。那时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依山列阵,居高临下,地形对唐军十分不利。郭子仪令四千回纥骑兵绕到山后,而唐军则且战且退,诱使敌军离开有利地形,然后回纥兵再从后面杀上去占领山顶,并居高临下摇旗呐喊,这边唐军调头回马杀去,使叛军进退两难、自乱阵营,安庆绪大败只好放弃洛阳,逃到相州去了。就这样,东都洛阳也回到唐朝的手中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2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