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为什么会被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不乏一些战争名将,他们曾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佳绩,例如诸葛亮曾大摆空城计,吓退15万魏军,还有一个人虽然没有诸葛亮有名,却也曾用一袋沙子吓退了敌军,上演这一出好戏的人就是檀道济。
东晋末年局势动荡,天下豪杰逐鹿中原,残酷的战争让很多底层百姓流离失所,然而战争却是一代名将大展神威的好时机,檀道济正是在一次次的战争磨炼中走上“神坛”,檀道济出身贫寒,甚至连确切的出生日期都无从考证,为了活下去,檀道济投身北府兵,跟随刘裕四处征战。
在那个时代当兵也要看出身的, 檀道济的悲惨身世注定了在军营当中,他所面对的困难要比其他人更重,公元404年,檀道济无路可走之下,跟随两个哥哥一起投身刘裕,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在乱世当中活下去。
众所周知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当兵都是最危险的职业,但是乱世当中很多人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参军入伍运气好的话不仅能活下来,还能功成名就闯出一番事业,檀道济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毅然决然的参与到军营当中,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参军之后檀道济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一路做到辅国参军、南阳太守的高位。
后来在刘裕论功行赏的时候,又被封为冠军将军,当时郭寄生领兵作乱,檀道济兵出险招,一举击溃叛军,此后连战连胜因功加封食邑上千户,有人说檀道济是运气好,抱上了刘裕的大腿,只能说这一切都是造化罢了,如果没有檀道济刘裕或许依旧能建立政权,只不过没有这样容易罢了,檀道济在刘裕军中始终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先后平定兖州、长安等军事重地。
檀道济的不懈努力最终迎来了曙光,公元420年,刘裕顺利称帝,檀道济作为开国功臣加封散骑常侍,特地准许其能直接进入殿省,之后皇帝又将檀道济封为永修县公,此举无疑让檀道济在众人当中脱颖而出,备受重视。
这么多年的奋斗终于让檀道济出人头地,按理来说此时功成名就,作为集团创始人之一的檀道济身份尊贵无人能比,很多人看重了檀道济的话语权,多次拉拢,当时徐羡之想要联合众多大臣废黜少帝刘义符,起初檀道济并不同意,但是刘义符这个皇帝十分贪玩,根本没有管理国家的能力,几个人多次商量终于决定由檀道济带头,带兵闯入刘义符的寝宫,武力威逼刘义符退位,废其为营阳王,改立刘义隆为宋文帝。
这边檀道济刚刚平息内乱,刘义隆就决定出兵北伐,檀道济因为曾经战功出色,因此被推上总督的位置,统领全线宋军,然而出征之后没多久檀道济指挥的大军就惨败而归,很多士兵见状纷纷逃跑,甚至还有的士兵为了活命跑到敌营当中,将宋军粮食短缺的危机情况告知地方将领,结果北魏得到情报之后,下令大军步步紧逼,想要趁着宋军粮食短缺的时候一举拿下。
北魏大军瞬间形成包围圈,想着等到粮食吃完,宋军就会乖乖地投降,听到营帐外的消息,宋军上下军心动荡,檀道济为了稳定住军心,计上心来,命令大军就地休整,夜幕降临之后,檀道济找来一干亲信士兵,彻底盘查军营当中所剩的粮食,之后就把粮食集中装起来排在军营外。
此时埋伏在外面的敌军探子,看到宋军营地里灯火通明,好奇心驱使下偷偷地向宋军营地中看了一眼,结果发展粮食堆满了一地,大惊之下急忙回去上报,之下魏军主帅为难了,本来以为胜券在握的魏军没想到檀道济还有这么多余粮,显然此时并不是围攻的好时机,转念一想,檀道济身经百战计谋颇多,先前来投降的人很可能是诈降,以此来诱导自己,因此就下令杀了宋军士兵。
其实檀道济的确缺少粮食,那么营帐外的粮食又是从何而来呢?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是真的白米之外,其余的麻袋里装的都是土,只是在上方铺上白米,知道自己营地外会有探子打探,因此就做做样子给他们看,让他们误以为自己还有不少存粮。
凭借这一招,檀道济顺利度过险境,檀道济几次出征都立下大功,尤其是跟随开国皇帝刘裕四处征战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几年征战在军中威望极高,加上自己的几个儿子都能力出色,因此在朝中檀道济话语权极高,最终引起皇帝猜忌。
尤其是宋文帝病危时,十分担心一旦自己去世,这么多年来先祖打下的基业就会落入檀道济手中,毕竟他有那样的实力,于是就在病危时下令召集檀道济入宫觐见,很多人都知道皇帝病危时召见大臣,除了托孤以外,还有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后果,当檀道济接到入宫的消息后,夫人就察觉到事情不对,劝他说从古至今,但凡功高震主着必定会造人猜忌,如今朝廷安定,没有战事却招你入宫,恐怕会有灾祸来临呀。
檀道济却不以为然,自己一身正气为国尽忠,如今皇帝病危于情于理都应该见一面,于是换上朝服觐见,结果人一到健康,就被抓了起来,檀道济内心愤懑,大喊:“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心有不甘的檀道济最终被处死,几个儿子也遭到大劫,临终之前的呐喊也成了“自毁长城”这个成语的由来。
事实证明檀道济死后,宋朝遇到为难的时候,真的没有人能顶得住,冤死15年之后,北魏大军再度来袭,一路畅通无阻,逼得宋文帝亲自上阵,站在城楼上悔恨,如果当初没有杀掉檀道济,又怎么会陷入如今的地步呢?但是悔之晚矣!看来权臣还是有用的,就看你会不会用其锋芒,又避免被他的锋芒所伤。
檀道济(?—公元436年4月9日),南朝宋名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檀道济戎马倥偬,战绩卓著。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檀道济因在前刘裕一朝立功,威信名望特别高,左右及心腹,都身经百战,几个儿子有才气,因而朝廷怀疑,对他不放心。宋文帝生病多年,屡次病危,彭城王刘义康怕皇帝驾崩后,檀道济不可控制。
公元435年(元嘉十二年),宋文帝病更重,刚好鲜卑在边境上进犯,就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到来时,宋文帝病已好转。公元436年(元嘉十三年)春,朝廷将要派檀道济回镇,突然宋文帝又发病,再召檀道济回到饯行的道路上,于是把他逮捕交给掌刑狱的廷尉。诏书说:“檀道济赶逢时遇,在过去受到了皇恩,他得到的宠幸和厚待,无人能及。但他不对这特殊的恩遇有所感动,去想报答其万分之一,反而凭空怀疑和存有反心,而且在危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元嘉以来,猜疑多结,不义不亲的心,附下欺上的事,已经为大家所知道,暴露无遗。谢灵运叛逆明显,但他却赞同他的邪说,常为他隐瞒。还偷偷散发财宝货币,招诱狡猾之徒。逃亡的人前来投奔的越来越多,日夜窥测谋划,想要达到这非望的目的。镇军将军王仲德去年入朝,多次陈说此事。朕因为他位居台鼎高位,预先赏赐封土,希望弥补互相的缝隙,使他或许能革面洗心。可是他怙恶不悛,终于发动反叛,因为朕生病,就规划实现其阴谋。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了解了他的全部阴谋,向我密报。对天子和父母的叛变,刑罚是不能赦免的。何况罪孽之深,像他这样严重。便可逮捕交付廷尉,按刑处斩。此事只限于首恶,其余都无所追究。”于是下令逮捕檀道济和他的儿子给事黄门侍郎檀植、司徒从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征北主簿檀承伯、秘书郎檀遵等八人,都在廷尉处斩首。又收捕司空参军薛彤到建康处死。派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到寻阳,收捕檀道济的儿子檀夷、檀邕、檀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斩首。薛彤、高进之都是檀道济心腹,勇敢而有武力,当时人把他们比作张飞、关羽。起初,檀道济见人来逮捕,脱下头巾掷到地上说:“这是破坏你的万里长城!”檀邕之子檀孺被宽宥,到孝武帝时,任官奉朝请。 死于公元436年4月9日。
《檀道济》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檀道济》人物故事小传
檀道济(公元?—436年),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南北朝时期宋朝著名军事将领。檀道济父母早亡,智勇过人,早年被晋太尉刘裕任为参军。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八月,檀道济任冠军将军,随从刘裕北伐后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消灭后秦立下汗马功劳。刘宋王朝建立后,以佐命之功,被封永修县公,任丹阳尹、护军将军。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北魏南攻青州、檀道济率军往救,击退魏军。文帝即位后,因平谢晦之功,进号征南将军,任江州刺史。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都督征讨诸军事,奉命率众讨伐北魏,大小30余战,多获胜利。檀道济辅助刘裕建立宋朝,战功卓著,威名甚重。但宋文帝因檀道济参与徐羡之密谋废帝,对其心怀疑忌。彭城王刘义康嫉妒檀道济之功名,更是极进谗言。檀道济终被刘义康矫诏赐死,同时有10位亲人被杀。
〔正史〕
檀道济,高平金乡人,左将军韶少弟也。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
高祖①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转征西。讨平鲁山,禽桓振,除辅国参军、南阳太守。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以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讨平之。又从刘道规讨桓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迁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复为太尉参军,拜中书侍郎,转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以前后功封作唐县男,食邑四百户。补太尉主簿、谘议参军。豫章公世子为征虏将军镇京口,道济为司马、临淮太守。又为世子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复为世子征虏将军司马,加冠军将军。
义熙十二年②,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肥,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进克许昌,获伪宁朔将军、颖州川太守姚坦,及大将相业。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迳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洸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代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进据潼关,与诸军共破姚绍。长安既平,以为征虏将军、琅邪内史。世子当镇江陵,复以道济为西中郎司马、持节、南蛮校尉。又加征虏将军。迁宋国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兖州大中正。
高祖受命,转护军,加散骑常侍,领石头戍事。听直入殿省。以佐命功,改封永修县公,食邑二千户。徙为丹阳尹,护军如故。高祖不豫,给班剑二十人。
出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景平元年③。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还镇广陵。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立,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④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加散骑常侍,给鼓吹一部。进封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户,固辞进封。又增督青州、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
及讨谢晦,道济率军继到彦之。彦之战败,退保陷圻,会道济至。晦本谓道济与羡之等同诛,忽闻来上,人情凶惧,遂不战自溃。事平,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增封千户。
元嘉八年⑤,到彦之伐索虏,已平河南,寻复失之,金墉、虎牢并没,虏逼滑台。加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率众北讨。军至东平寿张县,值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虏宁南将军、济州刺史寿昌公悉颊库结前后邀战,道济分遣段宏及台队主沈虔之等奇兵击之,即斩悉颊库结。道济进至济上,连战二十余日,前后数十交,虏众盛,遂陷滑台。道济于历城全军而反。进位司空、持节、常侍、都督、刺史并如故。还镇寻阳。
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索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既至,上间。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又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诏曰:“檀道济阶缘时幸,荷恩在昔,宠灵优渥,莫与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万分,乃空怀疑贰,履霜日久。元嘉以来,猜阻滋结,不义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听,彰于遐迩。谢灵运志凶辞丑,不臣显著,纳受邪说,每相容隐。又潜散金货,诏诱剽猾,逋逃必至,实繁弥广,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镇军将军仲德往年入朝,屡陈此迹。朕以其位居台铉,豫班河岳,弥缝容养,庶或能革。而长恶不悛,凶慝遂遘,因朕寝疾,规肆祸心。前南蛮行参军庞延祖具悉奸状,密以启闻。夫君亲无将,刑兹罔赦。况罪衅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延尉,肃正刑书。事止元恶,余无所问。”于是收道济及其子给事黄门侍郎植、司徒从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薄承伯、秘书郎遵等八人,并于延尉伏诛。又收司空参军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书库部郎顾仲文、建武将军茅亨至寻阳,收道济子夷、邕、演及司空参军高进之诛之。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邕子孺乃被宥,世祖⑥世,为奉朝请。
《宋书》卷四三
〔注 释〕
①高祖: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公元420—422年在位。②义熙十二年:义熙,东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五个年号。十二年,即公元416年。③景平元年:景平,南北朝时期宋少帝刘义符的年号。元年,即公元423年。④太祖:即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453年在位。⑤元嘉八年:元嘉,宋文帝年号。八年,即公元431年。⑥世祖:南北朝时期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4—464年在位。
〔相关史料〕
丙申,檀道济等自清水救滑台①,魏叔孙建、长孙道生拒之。丁酉,道济至寿张,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帅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斩魏济州刺史悉烦库结。
……
檀道济等进至济上,二十余日间,前后与魏三十余战,道济多捷。军至历城,叔孙建等纵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谷草,道济军乏食,不能进。由是安颉、司马楚之等得专力攻滑台,魏主复使楚兵将军王慧龙助之。朱修之坚守数月,粮尽,与士卒熏鼠食之。辛酉,魏克滑台,执修之及东郡太守申谟,虏获万余人。谟,钟之曾孙也。
……
檀道济等食尽,自历城引还;军士有亡降魏者,具告之。魏人追之,众汹惧,将溃。道济夜唱筹②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军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时道济兵少,魏兵甚盛,骑士四合。道济命军士皆被甲,己白服乘舆,引兵徐出。魏人以为有伏兵,不敢逼,稍稍引退,道济全军而返。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
檀道济,高平金乡③人也。宋武帝北伐,以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
文帝即位,使道济与中领军到彦之前驱西伐。上问策,道济曰:“臣昔与谢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难与敌;然未尝孤军决战,戎事恐非其长。臣悉晦智,晦悉臣勇。今奉王命外讨,必未阵而擒。”时晦本谓道济与徐羡之同诛,忽闻来征,遂不战自溃。
元熹八年,到彦之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与魏军二十余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有降魏者具说粮食已尽。道济乃夜唱筹量沙,以所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见之,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外围。魏军惧有伏,不敢逼,乃归。道济虽未克定河南,然全军而返,雄名大震,魏甚惮之。
道济又不自敛,朝廷之上尽疑畏之。时人或目之曰:“安知非司马仲达也?”文帝寝疾,彭城王义康虑宫车宴驾,道济不复可制,乃召道济入朝,其妻向氏曰:“高世之勋,道家所忌。今无事相召,祸其至矣!”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顷饮酒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耶!”魏人闻之,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侵,有饮马长江之志④。后魏军至瓜步,文帝登石头城而望,其有忧色。叹曰:“若道济在,岂至此!”
断曰:
道济北伐,所至皆降。于兵无阻,遂至洛阳。擒获甚众,请戮示强。檀曰非也,仁义道良。吊民伐罪,皆遣还乡。中原感动,归者四方。帝遣西伐,檀策其常。臣悉晦智,战非其长。晦悉臣勇,臣到定忙。晦果闻报,不战已亡。迨后伐魏,多捷少粮。敛军欲退,叛者敌扬。量沙覆米,宛若多藏。敌惊叛妄,故不敢当。威名大震,中外惶惶。召收赐死,长城自伤。临城叹息,千古不忘。
明·黄道周《广名将传》卷七
〔注 释〕
①滑台:城名。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②筹: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③金乡:今山东金乡北。④饮马长江之志:攻占长江地区的志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2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