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赵昀是怎么当上的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皇帝是一份高危的职业,干皇帝要么就是活活累死在任上,要么就是被其他势力造反,造成生命危险。同时皇帝也是一份受欢迎的职业,多少人为了能够当上皇帝付出了无法想象的努力。而今天给介绍的皇帝,他本是一个没落的皇族,却在机缘巧合下,当上了皇帝,但是也是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迅速走向衰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位皇帝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赵昀。赵昀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十世孙,他的父亲是赵希瓐,因为与当时皇族的关系比较疏远,就跟当年的刘备的差不多,不过比刘备好一点,他还能在山阴县弄个小官当当。
不过赵希瓐在赵昀七岁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全氏为了带大孩子们,只好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自己娘家。后来沂王去世,而他又没有子嗣,为了延续香火,宋宁宗就从宗室之中寻找孩子当沂王的嗣子,挑来挑去就挑到了赵昀。
同样宋宁宗也因为亲生儿子都早早离世,不得不从宗室之中寻找孩子当自己的继承人,第一个选中的太子是赵询,可惜赵询没有当皇帝的命,早早就去世了。于是宋宁宗又找了第二个宗室的侄子赵竑封为自己的皇子。只不过赵竑跟当朝的权臣史弥远的关系十分差,等到宋宁宗去世后,史弥远就矫诏拥立赵昀为新任皇帝,而赵竑则失去了当皇帝的机会。
就这样赵昀就稀里糊涂地当上了宋朝的皇帝,也就是宋理宗。不过因为他的皇帝是史弥远拥立的,所以朝政当权都是史弥远说了算。赵昀知道,他要想保证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保住史弥远。所以在史弥远活着的时候,赵昀也是乐得清静,啥事都不管。
不过等到史弥远去世后,赵昀就开始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颇有一番明君的风采。政治上、经济上整顿的差不多了,赵昀就想在军事上一展抱负。当时国际的事,北方的蒙古在铁木真的带领下迅速崛起,并且对女真建立的金朝实行了多次军事打击。南方的宋朝就萌生了联合蒙古攻打金朝的想法,以报“靖康之耻”。
说干就干,赵昀就派使者跟蒙古商谈灭金的事宜,蒙古人也很爽快,答应灭亡了金朝,就将河南之地归还给宋朝。就众人的努力下,主要还是蒙古骑兵的功劳,金朝就灭亡了。趁着这个机会赵昀就发兵,收复了北方许多失地。
但是赵昀本以为灭了金朝,就能天下太平,殊不知刚送走金朝这个饿狼,又迎来了蒙古这样的猛虎。不出意外,宋与蒙古因为领土的问题发生战争,最终宋因为准备不足,又丢失了大量土地,而蒙宋的全面战争也就此爆发,南宋就开始进入灭国倒计时。
而赵昀本人,战场上失利之后,他自己也没有了奋斗的精神,整天只知道与美酒佳人作伴,而国家大事也是一件不想管,而是交给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的手中。就这样南宋朝堂变得乌烟瘴气,对外战争也是连连失败,最终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样从平民意外当上皇帝的赵昀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有喜欢小编,记得点赞关注哟!谢谢大家!
看待一个人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不能因为他做出一些措施而全盘否定其所作所为,尤其像皇帝,它所面临的境遇不同,他也会有自己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有人说,宋理宗赵昀是历史上有名的傀儡皇帝。
赵昀于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三日继位,去世于景定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共计在位41年。他的继位登基,完全是由人策划而成的。他继位后,朝政先后把持在权相史弥远及奸相丁大全、贾似道等人手中。
赵昀登基之初,整个朝政大权被当时的权相史弥远控制,他虽然有心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以此来表明自己比赵竑更有资格当皇帝。但是他本身的皇权太弱,根本无法越过史弥远做事,由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最终只能胎死腹中。
后来史弥远去世,赵昀开始亲政。这个时候的他却先后犯了几个大错误,由此一败涂地,被历史规划为昏君一类。
他先后任用的两任宰相,都是奸诈小人,属于奸相。不仅不能将宋朝带入更好的阶段,反而拖累国家,谋取私利,加快了宋朝灭亡的步伐。
同时他宠幸后妃闫氏和宦官董宋臣,这两人凭借着理宗的宠信,在前朝后宫为非作歹,致使朝政混乱,官场黑暗,社会矛盾深重。
最后他拍板决定联蒙灭金,最终导致唇亡齿寒,得到与联金灭辽一样的结局。为宋朝招来一只比豺狼更为凶狠的猛虎,埋下了宋朝灭亡的伏笔。可以很明确的说,宋理宗的联蒙灭金,造成了宋朝的另一个大转折点,成为宋朝灭亡的关键点。
晚年的宋理宗不理朝政,沉迷于酒色之中,国家更为混乱。
也有人说,他也曾做过一些对百姓有利的好事,也有他英明的地方。
在他亲自执政后,在政治上,他为了改变冗官大量存在的现象,在每次科举进士数量上有所限制,规定为450人,较之前少了150人。而且他规定朝中大臣不能私自推荐官员,没有担任过州县官员的一律不能担任朝中职位。在经济上,他任命洪咨夔等人为监察御史,弹劾众多无用之辈,回收纸币,想要控制物价飞速上涨。在文化,他认定理学为国学,重用朱熹等人,创办众多书院,想要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在社会上,他希望对那些贫困人有所救济,让道路两旁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有所归属,至少在临安一带,他是做到了。
所以说看待一个人要从多方面去考虑。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他的呢
人物生平
赵与莒七岁时,父赵希逝世,生母全氏带他及弟赵与芮返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家寄居,一直到赵与莒十六岁。
宋宁宗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宁宗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余天锡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于是认识了赵与莒兄弟。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也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史弥远接两兄弟往临安亲自考量,也认为兄长赵与莒为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故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将赵与莒选入宫内,赐名 贵诚 ,继承 沂王 王位。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f为济王,立沂王赵贵诚为新帝,是为宋理宗。
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王v来到京湖,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中央,当朝大臣大多表示赞同,认为此举可以报靖康之仇,只有赵范不同意,主张应借鉴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训。一直胸怀中兴大志的理宗把这看作是建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让史嵩之遣使答应了蒙古的要求。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为后来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也派使者前来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说:“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意思是支援金朝实际上也是帮助宋朝自己保家卫国。理宗拒绝了金哀宗的请求。
理宗任命史嵩之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主持灭金事宜。绍定六年,宋军出兵攻占邓州等地,于马蹬山大破金军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十月,史嵩之命京湖兵马钤辖孟珙统兵二万,与蒙军联合围攻蔡州。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为乱兵所杀,金国灭亡。
“端平入洛”的失败,使南宋损失惨重,数万精兵死于战火,投入的大量物资付诸流水,南宋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蒙古由此开始了攻宋战争。朝野上下对于出兵河南的失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议论纷纷,而对这种局面,理宗也不得不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以安定人心。
之后阎贵妃又与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等奸臣勾结,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史称“阎马丁董”,恃宠乱政,结党营私,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与贾似道明争暗斗,打击谗陷,把朝政搞得乱七八糟。
宋理宗只有一个儿子赵维,是1238年9月19日生,但在当年的11月21日就去世了,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下儿子,只得立他的侄子赵Q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为政举措
除淳v四年(1244年)理宗赵昀为朱熹在考亭创办的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外,宝v三年(1256年)五月,理宗从蔡杭口中闻悉朱熹与蔡元定在云谷和西山点灯为号,对榻穷研理学的事迹后,大为感动,不仅御笔亲书“西山”巨字赐其孙蔡杭刻石于西山龙岩山上,还亲绘朱熹与蔡元定二贤对榻讲道神像。理宗制词云:“蔡元定卓绝之才,精旨之识,贯天地人物之理,博学而无所成名。志气豪迈,性秉高明,赋材卓绝,道德取法于当时,造诣精纯,模范仪型于后世。”当年,敕赐“庐峰书院”匾,还创建书院规制:左立尊道堂,祀孔圣四配十哲像;右立思敬堂,祀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邵雍、杨时、游酢、罗从彦、李侗、朱熹、吕祖谦和蔡杭之曾祖蔡发等像。
理宗还先后为游酢、黄干、叶味道等名儒敕建书院。被朱熹誉为“道南首豸山”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游酢,是被传为千古佳话的“程门立雪”的主人公。他与杨时拜学河南程颢、程颐为师,成为最早将儒学传到南方的第一人。游酢在为父守孝的三年中,在故居对门的D山脚下,筑起一座草堂授徒和研究学术,四方学子慕名而来,一时名声鹊起。1123年,游酢去世。为表彰其学术成就,理宗于嘉熙二年(1238年)敕建“D山书院”。当年,建宁知府王阜钰于长坪富垅敕建,迄今遗址门墙犹存。
慈幼局可谓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孤儿院。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这是一项古老的制度安排。“慈幼”最早可见于《周礼》。到宋代时对孤幼的救济呈现制度化、普遍化、专业化的特征,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
轶事典故
史弥远听理宗这么说,立刻就放心了。理宗提及蝗灾,可谓一语双关,安抚史弥远,暗示自己与史弥远是拴在一条绳上的两只蚂蚱(蝗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否定史弥远就等于否定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重不治,理宗终于脱离了史弥远的挟持而得以亲政。
宋史全文:四十一年之间,日恒月升,谨终如始。
王夫之:①“故理宗虽,早岁之设施,犹有可观者。”②“理宗无君人之才,而犹有君人之度。”
李贽:”理宗是个得失相半之主。“
张溥:”理宗少慕道学,尊崇濂闽,以义制欲,明训克闻,而倦勤志荡,佚豫 无节,不解之惑反甚多欲之主。“
康熙帝:天下之大,待理于一人断,宜读书明理,使万几洞察于中,可以当前立决,自然权不下移。若中无定见,不得不委任臣下,渐致乾纲解弛,太阿旁落,鲜有不败者,如宋理宗可以为鉴。
邹元初:”但(赵)昀乃一庸才,嗜欲甚多,怠于政事,崇尚道学,虚谈经筵性命,只图偏安,无复国之大志,因之权移奸臣,朝政日非。“
刘子健:”南宋虽然没有暴君,而从孝宗以下,多半昏庸。最大的例证是理宗。理宗是常常溺于酒色,并未改善当时的政局。“
林天蔚:”理宗非有能之君,浸淫于逸乐。“
林瑞翰:”理宗在位四十年,大抵而言,初期委政于史弥远,中期委政于郑清之、史嵩之,晚期委政于贾似道。清之在位,颇引用正人,故端平间,贤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皇、洪咨夔等并见进用,时称端
平更化,以比元v。”
黄宪重:”(端平更化)俨然中兴景象。“
家庭成员
贾贵妃,贾涉女,贾似道姊
阎贵妃
周汉国端孝公主,封瑞国公主,改升国公主 。 母贾贵妃。后嫁恭圣皇后侄孙——杨镇。终年二十二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8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