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如果是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词语并不会感到陌生,古代历史上,最先干这个事情的其实是齐桓公,他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会盟诸侯,受到了周天子的赏赐,成为了春秋中称霸的第一人。
而三国历史上,董卓和曹操先后都干过这一件事情,然而结果大家也是知道的,曹操没有什么事,董卓却遭到了天下人的痛骂,这是为什么呢?不妨让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
有人或许会认为,难道是董卓的实力不足?董卓当时拥有凉州并州,麾下精兵强将,常年和羌人匈奴交战,更是精锐无比,而在此之外,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以及拉拢人心,册封韩馥为冀州牧,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等等,当时天下诸侯虽多,但是单独拉出来,恐怕没有能够和董卓相抗衡的。而当时诸侯组建义军,大多都是一些游兵散勇,攻不下董卓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真的要这么比的话,曹操迎接汉献帝的时候,手上刚刚拥有三十万投降青州兵(,大多都是混饭吃的黄巾农民,想来战斗力也不会好),北有袁绍,又得罪了徐州的刘备和吕布,他的情况,比起董卓算不上乐观,更何况董卓失败后,他的部下李傕郭汜依然能够拉起来那么多人马,劫持汉献帝,这都说明,压根不是军队的问题。
那是什么原因呢?第一点,应该出在地盘上,要知道,董卓的并凉二州,可是在关外,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董卓距离自己的势力这么远,统筹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0年,在诸侯组织联军后,董卓第二个月就提出从洛阳迁往西边长安的原因,无非也是想离自己地盘近一点,而曹操在迎接汉献帝得时候,做了同样一件事情,将天子接回许都。但是凉州军团和西安之间的联系,依然是比较疏远的,董卓还得分兵,提防西方的胡人,以至于他的势力并不集中,反倒是曹操就没有这个顾虑。
第二点,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反对,董卓出身行伍之间,他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虽然后来董卓势力迅速扩大,然而他并不是汉朝士大夫的门阀集团所瞧得起的,董卓也没有得到汝南袁氏、弘农杨氏等名门世家的支持,十常侍等宦官还未曾诛杀的时候,董卓和这些士大夫还有共同的目标,而当董卓入主朝政之后,便遭到了杨彪袁绍等人激烈的反对,董卓的态度是提拔一批,比如蔡邕,再杀一批,比如袁隗,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效果。至于曹操期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士大夫反对他了。
而第三点,就是董卓的一系列迷惑行为了,董卓进京之后,无比残暴,出尔反尔,虐杀降卒,这些都无需多说,然而他挟天子之后,只是因为诸侯反对他,就杀掉了14岁的汉少帝刘辨,以堵人口舌。这种操作定然是大逆不道了。反而给了天下人反对他的借口。
我们不妨来看看曹操,历史上关于汉献帝究竟写没写衣带诏,是一个问号,但反正袁绍。董承以及刘备都是拿这个名义来攻击曹操,跟汉献帝离不开关系,到了后来,汉献帝的国丈伏完预谋刺杀曹操,也被侦察了出来。
这几件事情后曹操并没有为难汉献帝,只是将他身边的国戚该杀的杀,该贬的贬 ,并且将自己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加强对皇帝的控制而已。对天子的礼数基本都是做足的,如果换成是董卓,汉献帝恐怕十条小命都不够死的。
因此,董卓虽然挟天子,却没有掌握到精髓,他用天子名义册封的一大半人都不服从他,反而充分暴露出了董卓自己掌控力不足的短板,加上和曹操战略眼光的不同,两人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结局。
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最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人,无完人,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曹操,他疑心很重,但也有勇有谋。
他在逃难过程中住在吕伯奢家中,人家热情款待他,他不领情,还把吕伯奢全家都给杀了,就因为他天生的猜疑心使身边有些人离他远去。一代名医华佗,就因他的猜疑心太重,不相信华佗能够医治得了他,也把人家给杀了,结果任由病情发展,导致最终死亡。
就因为他不相信身边的人,疑心太重,这也是他的极大性格缺点。更值得关注得是他身上的闪光点,说到曹操的优点,就是爱惜人才。曹操本人十分具有野心,把汉献帝抓住好吃好喝对待,但实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曹操十分高明,还让汉献帝继续当皇帝,但他但自己做什么事情从没有请示过皇帝,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事,下面的人不了解事实的人都会听从曹操的命令,所以说他有勇有谋,也是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董卓却不同,也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候,为什么曹操能够成功而董卓却以失败告终,这两人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曹操比董卓聪明,两人之间还发生过一个故事。董卓在镜子中看见曹操举刀向自己砍来,便大声询问曹操,曹操一看大事不秒,便灵机编了个谎子,董卓便将其放走。
等曹操走后,董卓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这就是两人的差别,董卓可没有这么聪明,就一介莽夫,还生性残暴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董卓挟天子之后,把人家汉献帝结废了,重新立了个皇帝,这跟谋权篡位没什么区别,但是这朝中有很多是汉献帝的忠臣。
董卓这么做这些大臣们心里肯定不舒服的,既使有个傀儡皇帝,没有这些大臣的支持,也是没有一点作用的。董卓还有一个原因生性残暴,强抢民间女子,奸淫摅掠,横行霸道,杀害无辜百姓,百姓都对董卓十分痛恨。
董卓十分好色,王允只用了一招美人计成功离间了吕布和董卓的关系,为了一个女子竟要与吕布反目成仇,这也足以说明董卓成不了大器。再一个原因董卓手下没有像曹操手下那样有出众的人才,为其出谋划策,再加上个人的判断能力也不及曹操的会使用人才,利用人才这方面。为什么这样说呢?曹操能成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手下有谋之士,为其出谋策划!和自身的判断力都大有关系。
但董卓说白了,就一个莽夫,自己没脑子,只会动刀动剑去解决,也不考虑后果,自己蠢,手底下的人也没头脑。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说起来简单,但后果严重,董卓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反之曹操就知道掩人耳目,董卓在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时,大张旗鼓,得意忘形,又生性残暴,失去人心的拥戴,肯定会失败的。曹操便十分有头脑,在成功之后也没有骄傲自大,所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也不是都能成功的!干大事,必须要沉得住气!
三国时期曹,刘两家相互厮杀了数十年,两者势不两立,但彼此又互相欣赏。在董卓乱政以后,曹操和刘备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但是两人的结果却天差地别。原因是因为曹操在军事上更具有才能,并且后期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刘备军事才能相对平庸,还是从基层做起。
董卓乱政以后,在以袁绍为主的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之时,曹操与刘备都选择了起义,并有幸相识,虽然刘备当时除了关、张两位兄弟以外一无所有,但是曹操早就看出了刘备的非同凡响。在后来两人谈心的过程中,曹操更是对刘备敬佩不已。后来两人的煮酒论英雄也被传为佳话。
董卓覆灭以后曹操与刘备实力便相距甚远。当时的乱世曹操无疑是一个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枭雄。而相对军事天赋较为平庸的刘备,只能一味地忍耐挨打。当时刘备也对诸葛亮说起过对曹操的忌惮。自认为自己的军事天赋是比不上曹操的。
但其实曹操同样忌惮刘备,他也知道刘备如果放弃任其坐大不管,将是自己以后最大的后患,并且虽然刘备被打败过很多次,但是他仍然有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跟随他。当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天赋早已经打下一方天地的时候,刘备仍然是漂泊不已,后来曹操一直追击刘备之时,刘备大败只能被迫投靠了袁绍。
一直到之后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之下,总算在西蜀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但曹操一直挟天子以令诸侯,早就占据了一半天下,实力也最为强劲。而刘备只有在诸葛亮的建议下,选择联吴抗曹。曹操因为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办起事情来也就更加得名正言顺。而并非像刘备那样,要顾及皇室尊严以及皇亲贵族的面子,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也总是束手束脚。
只因为这重要的两点,在董卓乱战以后,曹操和刘备虽然同时选择了起军,但是两个人的实力却天差地别。
之所以把曹操也称作汉贼,就是把曹操看作与董卓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形式上看,曹操与董卓的确相同,但根本而言,还是不一样的。
至于说曹操成功,董卓失败,这个说法很不确切。如果董卓心眼再多点,不被王允利用吕布把他杀死,从董卓个人角度来看,也是很成功的。但这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抛开个人成败不说,看一下二者的区别吧。
第一,董卓入京之时,汉朝廷还是天下之主,中央政权还是完整存在的。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是专权跋扈,作恶多端,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废少帝立献帝,最后把少帝杀死,招致天人共怒。
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献帝已经成为天下的弃主,汉室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曹操不奉迎天子,也不会有人去责备他。反倒是奉迎天子后,一些野心家趁机诋毁,并以讨伐曹操的名义,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收买人心。
曹操不奉迎天子,董承之辈没有能力废献帝立新君,献帝的生命恐怕是安全的,但起码的生活却没有着落。最大的可能就是河东太守张杨奉迎天子,但其势力太弱,并不能保障献帝的安全。最后的结局,献帝恐怕会落到袁绍手中。如果献帝在袁绍手里,应该不会好于曹操。
第二,最根本的区别还在于,董卓立献帝的目的,就是看一下大臣们的态度,他早晚会称帝的。
之所以天下诸侯一起讨伐董卓,不仅在于董卓作恶多端,而且天下还尊献帝为共主。
曹操奉迎天子时,汉室已经名存实亡,这时候曹操站出来,是忠义之举。而且曹操自始至终尊奉汉室,没有自立称帝。
虽然董卓也没有称帝,跟曹操还是不同。是由于董卓很快被杀,没有等到称帝的机会,否则,董卓恐怕就废掉献帝自立了。
朝代的世袭罔替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规律,没有一个腐败王朝的灭亡,就不可能有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不能因为曹魏代替了汉室,就诟病曹操,把曹操看作是董卓一类的逆臣贼子,这不公允。曹操奉迎天子,还是正能量的体现。
第三,董卓除了剪除异己,搜刮财富之外,对于朝政和社会无任何作为。
而曹操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对社会和历史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第四,“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而言,都是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但区别就在于号令天下做了何事。
初平元年(190年),荆州刺史王睿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关东诸侯讨伐董卓,刘表就没有参与。但刘表单骑赴任,坐镇荆州十几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对于朝廷和当地百姓来说,都是有益的。
但这并不能说明董卓此举,就对朝廷、社会做出了贡献。根本而言,董卓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即便他做了皇帝,也需要有人去替他镇守四方。
这也是曹操经常采用的套路,以天子的名义封赏天下,但都明白是个套路而已。曹操就以天子的名义拜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但刘备也并不买账。
地方诸侯出尔反尔,也是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无非都想借此扩充自己的实力罢了。
因此,董卓与曹操都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从是维护国家统一还是在分裂国家来看,董卓的行为是邪恶的,曹操的行为是进步的,这或许是董卓与曹操根本不同所在。至于成功与失败,自有后人评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9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