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人喝酒都是十分的豪爽的,古人的酒相当于现在多少度

以史为鉴 2023-06-23 02:54:22

古人喝酒都是十分的豪爽的,古人的酒相当于现在多少度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喝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而“酒”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类,从古代开始就受到众人的喜爱,中国酒的品类也非常之多。从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人喝酒都是大口酒,完全像喝水一样,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难喝醉,他们喝的是“假酒”,当然不是,只不过是他们喝的酒度数比较低而已,那么古人喝的酒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度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古代的酒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不像我们现在的酒,动不动就是40度、50度,稍微喝点就直接被放倒了,古代的酒都是由粮食酿造的,而且酒的原料也基本农家物,完全绿色无公害,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不过当时他们的酿酒术受到了限制,不像今天,我们喝的酒都是非常清的,而古代的就看上去很浑浊。

粮食酿造的酒喝着是有甜味的,比如唐朝时期的酒,甜味就非常足,白居易曾经有一首诗就是写招待韩愈时候的情况,白居易开玩笑的说到,韩愈最近一直在疏远他,原因就是白居易招待他饮用的酒太甜了,而韩愈的酒量又大,所以嫌弃白居易招待不周,从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唐朝的酒确实甜味十足,甚至一直到了宋朝,他们喝的酒依然是甜味十足,而且酒精度非常低,这也是他们主要饮用的酒水,所以要把古人放到现在,估计喝一杯我们的酒直接就趴下了。

而且那时候酿酒需要用到糯米,乙醇的含量非常之低,口味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葡萄酒吧,所以让我们喝的话估计也丝毫无压力,当时武松打虎的时候,直接就干了8碗酒,但是度数也就和现在的啤酒差不多吧,喝完照样打虎,丝毫不马虎。

虽然古代的酒度数低,但是一想到那种甘甜的感觉,还是想试一试古人酿的酒的,现在,酿酒的技术已经非常纯熟,度数想要多高就有多高,但是喝起来却没有酒的感觉了,竟是一股辣味,这样的酒试问谁喝完后不扶墙。

所以,我们看着古人喝酒从不含糊,其实他们喝的酒完全和我们如今的啤酒差不多,度数高的也不过是10度左右,但是看他们喝酒的感觉确实是豪爽至极啊。如今的酿酒技术越来越纯熟了,反而是让我们丢了那种品酒的感觉。

古代酒的度数有多少?为何古人喝好几坛通常都不会醉呢

古代酿酒分为两个阶段,以元朝为分界线,因为元朝有蒸馏酒技术的发明。元朝之后蒸馏酿出的酒,其度数在30到60度之间,和现代无异。在此之前酒的度数最高不过20度,低度数的酒喝起来当然不会醉。

家里酿过粮食酒的朋友都知道,酿酒师傅会带全套工具根据主人家的要求酿制美酒。这套酿酒工具即是蒸馏器具,和现代化学实验室中的蒸馏装置原理相同,只是更加实用、精确度稍低。虽然蒸馏酿酒工具在现代很常见,但在元代以前却是没有的。由于没有蒸馏酿酒的操作,所以古代自然发酵后简单加工,?靠天吃饭?酿出来的酒自然度数不高。

关于古代喝酒的猛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武松。当初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前还喝了十八碗酒,那可是号称?三碗不过冈?的?烈酒?。可武松连喝十八碗还有精力打死老虎,足可见武松英勇。抛开武松个人武力值不谈,这?三碗不过冈?的招牌完全是夸大其词,是为吸引消费者准备的。试想,爱喝酒的旅客看到?三碗不过岗?的招牌当然会被吸引,会产生好奇心想尝试一下。从客观角度分析,武松喝的十八碗酒肯定不是度数高的白酒,是类似现代的啤酒。

再者,先前我们已经说直到元朝才出现蒸馏酿酒技术,元代之后酒的度数才达到30度以上。所以,客观条件决定武松喝的酒读数在20以下。如果是20度以下的白酒就和现代的度数较高的啤酒类似,换一个酒量好的人连喝十八碗根本不是问题。

综上所述,古代的酒一般在20度以下,直到元代后才有烈酒。属于低度酒的,古人喝好几坛不会醉也是正常。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在元代以前,就是到南宋为止的酒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就过滤而得;故有"李白斗(十升)酒诗百篇","绿蚁新醅酒"之类的诗句,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几度左右。

  《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
  自北宋时期辽国、金国、元朝等蛮子进驻中国以后,才有蒸馏酒的首创,因为他们世代祖居北国的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必须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而蒸馏酒正是元朝这个彻底统治中原的杰作,通过蒸馏提高酒度。后来满清入关,因为也是由于东北天气酷寒,所以再次引起一股高度蒸馏酒的热潮,类似烧刀子。而我们现代人忽视了华夏文明的发酵酒,过度重视以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蒸馏酒,所以才导致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酒度数高,难喝,其实这是一种对我们自己国家酒莫大的误解。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西夏等地的蒸馏酒还没有完全火起来,或者是说当时由于宋朝的高度文明使得他们觉得发酵酒好喝,没有高浓度烈酒的辛辣苦涩,所以还是将发酵酒作为高级宴席中的御酒,其蒸馏酒没有在王公贵族里流行,只是老百姓因为买不起发酵酒,还是喝以前世代祖辈流传下的蒸馏酒。

  而到了元朝因为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他们生于雪国,所以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8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