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
伯仁是东晋名臣周顗,字伯仁。他出生在势力庞大的琅琊王家,14岁的时候就表现得天赋异禀。当时的一位名儒曾告诉他堂哥王敦:“王导容貌不凡, 志气高远, 将来必是将相之才!”果不其然,长大后的王导和司马睿过从很是亲密,立志辅佐他复兴大晋王朝。他一直追随司马睿从琅琊王到安东将军,然后利用琅琊王氏的身份和地位,帮助司马睿树立威信、招揽人才。
那么周顗的遭遇到底怎样呢,周顗后来是一直跟着王导的,因为行事过于正直,被王导王敦两兄弟猜疑,后有一次王敦王导两兄弟危矣,周顗有上述劝谏王导,但当时王导并未看到,且听信王敦谗言,认为周顗不忠,虽未明言说处死周顗,但其后周顗确被陷害致死。
之后王导在整理谏书才发现周顗的谏书,不禁悔道;吾虽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伯仁是谁为何说我不杀伯仁波却因我而死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我想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他的原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可是本不想杀他,可他却因为我的缘故而被杀,这与我杀得有什么分别?”那么这背后的典故究竟是什么呢?
历史上字伯仁的人还真不少,可是这个典故之中的伯仁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他的名字叫周顗,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历史上可谓鼎鼎大名,他就是帮助司马睿重建东晋的东晋名臣王导,而其兄就是发动“王敦之变”的王敦。
王周之交在东晋建立之后,司马睿和王导之间的关系便已经不正常了,司马睿为了将东晋朝堂的权力收割回来便有意开始疏远王导,并重用刁协、刘隗等一干寒门中人,同时为了对琅琊王氏起到牵制作用。
然而琅琊王氏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琅琊王氏可以说是遍布朝野:就拿地方上的势力来说吧,王敦被安排为荆州刺史,琅琊王氏的王彬、王含同样被安排在外;而在内部王导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所以要在这种局面之下司马睿想要仅仅凭借手中的力量战胜“琅琊王氏”谈何容易,所以在这种局面之下司马睿也做了几手安排:
将谯王司马承安排到湘州,从荆州侧背威胁王敦。 拉拢周扎等江东士族,利用他们在三吴地区的声望和琅琊王氏形成牵制。 重用戴渊、周顗等名士,利用他们的影响力以期达到和琅琊王氏抗衡。 面对司马睿的步步紧逼,王导采取的是忍,而王敦则不同,对于司马睿他已经恨上了,而同样的,被司马睿重用的周顗也进了他的“必杀名单”,因为周顗被司马睿安排为荆州刺史,荆州向来都是王敦的地盘,司马睿的这个举动明显是来抢夺琅琊王氏的兵权,而周顗也因此险遭杀身之祸。
在这种局面之下,周顗并没有因为此举而对王导针锋相对,相反他很聪明,开始主动接近王导,让王导成为了保护自己的砝码,同时也成为了调和司马睿和王导之间的“润滑剂”。
当时王导是录尚书事、刁协为尚书令、周顗为尚书仆射,从这官职安排上来看,表面上刁协和周顗都是王导的下属,听命于王导,可实际上我们也能够看出,这是司马睿采取的一种牵制手段,让刁协和周顗牵制王导并逐步架空他。
本来这是一个剑拔弩张的态势,可是由于周顗在王导和刁协之间互相调和,故而也让三人之间也不算有大的摩擦。
有一次王导枕着周顗的膝盖对着周顗的肚子说:“此种何所有?”周顗回答道:‘此中空无一物,然而,足以容纳像您这样的几百人。’
王导并没有因为这句话认为周顗冒犯了自己,而东晋初年的建康政局的大体平衡也是基于各方互相牵制又互相调和才不至于让“王敦之乱”提前爆发。
然而这种微妙的局势终究会被打破的,随着两人的相继离世,王敦在朝堂再也没有了牵制,而随着王敦之乱的爆发,王导和周顗的关系也随之开始破裂。
王敦之乱爆发,王周决裂在当时王敦没有提早爆发的缘故并非是因为他怕司马睿,相反对于建康的司马睿他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他当时忌惮的唯有两人:祖逖和周访。
这两人在东晋是司马睿最大的阻碍,因为他们和那些只知道“魏晋风流”的名士不同,这两人是和王敦一样经历过厮杀的:周访在东晋草创的过程之中协助司马睿“三定江南”,同时他担任梁州刺史,从荆州北部牵制了王敦;而祖逖当时驻扎在京口,他手上的北伐军更是可以和胡人对抗,他曾经更是方言若王敦敢有所异动,他必率军讨伐王敦。
这两人一内一外牵制住了王敦,所以王敦并不因此敢乱动,然而在公元320年,梁州刺史周访因病逝世,在荆州北部王敦再也没有了威胁,一年过后,司马睿安排戴渊牵制祖逖,也把祖逖活活气死了,这一下可郑重王敦下怀,公元322年,王敦起兵叛乱,王敦之变爆发。
王敦之变爆发后,琅琊王氏首当其冲的难辞其咎,王导等人率领宗族子弟跪在皇宫外面请求司马睿的原谅,此时司马睿对于如何处置王导也犯了难,在这种局面之下他火速召集周顗进攻询问其如何处置王导。
由于身家性命在人家手上,王导在当时顾不上避嫌,看到周顗大呼道:“伯仁。我一家老小百余口的命全在你手中了。”后来周顗出宫之后,王导再度呼喊想要询问结果,然而两次事情周顗都没有回应王导,也因为这两次不理不睬也成为了王导和周顗决裂的导火索,也为后来周顗的死埋下了伏笔。
王导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冤枉周顗了,周顗并未趁此机会对王导落井下石,想法他反而利用了长期以来处于三方之间的特殊地位尽全力帮助王导说了好话,他之所以不理睬王导并非是因为划清界限,相反,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此时的司马睿正处于杀王导和不杀王导的矛盾之间,而周顗平素和王导关系较好,在此时如果和王导勾勾搭搭,那么势必会祸及自身,一旦司马睿得知,那么自己的言辞还有什么说服力呢?那么不仅无法营救王导,相反会连累整个家族。
然而,周顗此举却成为了王导和周顗决裂的最大导火索,王导平素以君子自称,可是在生命危急关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周顗后来也因此举被王敦所杀。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公元322年三月,王敦攻破建康,面对着王敦的咄咄逼人,司马睿此时可谓战战兢兢,然而司马睿毕竟是皇帝,王敦虽然恨他并不能拿他怎么样,因为就算王敦想杀,王导也不同意。
然而这些事情总要有人负责,而司马睿的宠臣刁协、周顗等人自然成为这些事情的责任人了?而此时面对周顗,王敦则询问王导的意见,王导此时并没有作声,其实王导的默不作声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默许的意思,最终周顗被杀。
然而事情在不久之后出现了转机,王导不久之后发现了周顗曾经对司马睿的直言,到此时王导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然而此时后悔已来不及,所以才有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
从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之中可以看到,王导在这件事情上完完全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的话语或许是忏悔,或许是愧疚,但是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杀周顗的心,因为他的默不作声就是杀死周顗最直观的证据
这句话出自唐代房玄龄写的《晋书?列传三十九》 ,说这句话的是东晋司空王导,伯仁指周顗,字伯仁。
故事背景是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时期,王导是当时的豪门大族王氏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两晋时期,由于各方势力混战,各自争夺势力,琅琊王氏家族由于拥立晋元帝司马睿有功,家族势力十分庞大,庞大有力量可以撼动王权。
王氏除了王导之外,还有一个亲兄弟王敦,和王导忠心地为晋国效力不同,王敦很有一番野心,他在外掌管军队大权,渐渐地对司马睿产生不满情绪,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后王敦终于起兵进犯京师建康。
王敦起兵之后,便有人劝司马睿灭了琅琊王氏一族,当时王导还在京师,他对王敦的做法并不是很赞同,此时出了这种事,他便急匆匆地跑到宫门外向司马睿请罪,说自己和王敦没有联系,反叛的是王敦,王氏一族是始终向着他的。此时的司马睿还在观望,并没有马上做出回应,就这样,王导每天带着一帮族人在带宫外跪着,以表忠心。
某日,周伯仁要进宫见司马睿,周伯仁也出身世家大族,他为人耿直,在当时很有名望,王导见他从自己身边走过,便急忙呼喊,要让他替自己在司马睿面前多提一下自己。周伯仁是个典型的面冷心善,他直接无视王导,看似无情,但在宫中见到司马睿时,却极力为王导开脱, 说王导和王敦不一样,绝不可能背叛。司马睿也觉得他说的有理,便留下他吃酒。
等周伯仁吃醉出了宫门,王导便急切地询问,哪知周伯仁还是无视了他,王导一时心如死灰,对周伯仁不免心生怨念。可他不知道的是,回到家中醒完酒的周伯仁,第一件事就是写奏折继续替王导说话。
但此刻王导已经误会了,后来王敦领兵占领建康,大开杀戒,在处置周伯仁时,王敦刻意问了王导意见,但王导却默不作声,王敦以为周伯仁和王导有过节,于是就此杀了他。再后来,王导在查看宫中奏折时,发现了周伯仁当年的奏章,这时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周伯仁一直都是护着自己的,这时他痛哭起来,说?我虽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的!
这边是伯仁之死的过程,这桩惨案告诉我们,做了好事最好能当面讲出来,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傲娇,否则,冥冥之中可能就会改变事情原本的样子,让人产生误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关羽真的只用10分钟就把华雄斩杀了吗
下一篇: 一脸福相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