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永结秦晋之好,为何最终走向决裂

说历史 2023-06-08 17:13:49

永结秦晋之好,为何最终走向决裂

秦晋之好,为何注定走向决裂

首先,崤之战便是秦国和晋国正式走向决裂的重要标志。在这场战役之后,晋秦联盟破裂。在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和郑文公先后去世。之后,秦国在公元前627年派遣大军潜越晋国桃林、崤函,远程奔袭郑国国都。郑国是晋国的盟友,秦国想要偷袭郑国的意图和行为,意味着前者决定和晋国决裂。

针对秦国和晋国从结盟走向对抗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希望图谋中原,而晋国在称霸中原之后,自然不愿意秦国来和自己平分霸权,所以双方的冲突可谓在所难免了。但是,晋文公经多识广,才智出众,争霸雄心较秦穆公有过之而无不及。换而言之,一山不容二虎,晋文公既然要和楚国一决雌雄,自然也不会真正奉秦穆公为中原霸主。

从战略格局上来看,晋国正好处在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上,也即秦国想要东进中原的话,晋国就是一只拦路虎。晋国越来越强大的话,不仅会吸收中原之地的人才,也会让秦国和中原之地越来越疏离。,因此决裂是必然的。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永结秦晋之好,为何最终走向决裂

崤之战:秦国和晋国第一次大战,为何是秦国惨败呢?

在春秋时期,齐国、晋国、秦国、楚国是实力比较强大的四个诸侯国。其中,就秦国和晋国来说,虽然一度结成了“秦晋之好”,却在很长时间内互相攻伐,爆发了多场战役。秦穆公在位时,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臣,国势渐强,从此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希望可以称霸中原。为此,秦穆公主动和晋国搞好关系,先后支持晋惠公、晋文公二位国君即位。并且,在城濮之战中,秦国还出兵帮助晋国对付楚国,以此将晋文公推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但是,晋文公称霸之后,却不愿意和秦国平分霸业。于是,秦穆公决定和晋国决裂。在此背景下,秦国和晋国爆发了崤之战。就崤之战来说,可以说是秦国和晋国第一次大战。那么,问题来了,在崤之战中,为何是秦国惨败,晋国大获全胜呢?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去世。趁着这一机会,秦穆公令百里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准备袭击晋国的盟国郑国。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军袭郑,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肴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而这,一定程度上为秦军被晋军俘获埋下了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秦军在奔袭郑国的途中,正好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后者得知秦军的意图后,用计是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有了防备。秦军统帅孟明视觉得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顺手偷袭并消灭了滑国,并满载战利品而还。对于春秋时期的滑国,是一个靠近晋国、郑国的小国,而秦军消灭滑国,自然是晋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得知秦军偷袭郑国不成,又顺手消灭滑国的消息后,晋国决定发兵袭击秦军。为了确保崤之战的顺利进行,晋国还联合姜戎一道行动。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姜戎比较熟悉崤山一带的地形,所以能够更好的埋伏秦军。公元前627年,刚刚即位的晋襄公亲自督军,晋国大军和姜戎大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肴山之间设下埋伏,等到即将返回的秦军。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在崤之战中,晋军已经提前掌握了秦军的动向,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军则对晋军的动向一无所知。正所谓敌暗我明,信息上的差距,成为影响崤之战走向的重要因素。当然,这很可能也是因为秦军比较顺利的消灭了滑国,所以骄傲自满,从而忽略了对晋军动向的侦察。

历史上的秦国和晋国真的那么好吗?

“秦晋之好”现在指的是两家联姻,出自春秋时期秦晋两大国之间互相联姻。那么秦晋两国之间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呢?首先,秦晋之好主要是晋文公时期。当时,秦穆公帮助晋文公继位,有恩于晋国。加上,秦国帮助晋国在城濮大败楚军,因此两国关系正处于蜜月期。但是晋文公死后,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双方爆发了七次大规模的战争。

晋文公死后,晋襄公继位。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听信杞子的话,妄图兵进中原。于是他派孟明视偷袭郑国,郑国早有防备,秦军攻之不下。在秦军回师途中,乘机灭了滑国。晋襄公大怒,派兵阻击秦军。孟明视毫无防备,秦军在崤之战中大败,几乎全军覆没。秦晋之间由此开始互相仇视,战争不断。

公元前625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三将攻打晋国,与晋军统帅先且居战于彭衙,秦军再一次大败。先且居乘胜联合宋、陈、郑军再度攻秦,相继攻克秦邑汪(今陕西澄城西)及彭衙后撤兵。通过崤之战和彭衙之战,晋国不仅基本上遏制了秦国向东扩张的势头,也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秦国屡败于晋,秦穆公于是励精图治。公元前624年,秦穆公派孟明视率军攻打晋国,秦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军攻占去的城池收了回来。晋襄公不敢出战,秦军收回了失地。从此,秦国开始倒向楚国,妄图联合楚国对抗晋国。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病逝,晋灵公继位。晋军统帅赵盾率军进至令狐。令狐之战,秦军毫无防备,一溃千里。晋军乘胜追击至刳首方才回师。此战,晋国一雪前耻,维护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为了复仇,又派兵进攻晋国。秦军曾连续攻占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及瑕(今河南灵宝西),企图夺取桃林、崤山,控制东进中原的战略走廊,但最后还是被晋军击败了。

公元前594年,晋国被楚国打败,国力衰落。秦桓公乘机派兵攻打晋国,秦军兵至辅氏。当时的晋国正在忙于和赤狄、潞氏作战,对于秦国大军的进攻,暂时还没有获得相应的消息。晋国攻灭潞氏之狄后,晋景公下令在稷(今山西稷山南)集结大军,并且使灭亡于潞氏的黎国(今山西黎城东北)复国。晋军回师辅氏,双方大战。晋军主帅魏颗生擒秦军大力士杜回,大败秦军。

由此可见,秦晋两国虽有过蜜月期,但大部分的时候都处于交战状态。双方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晋国基本都取得了胜利,在春秋时期,晋国经常把秦国按在地面上摩擦。

永结秦晋之好.要如何理解?

秦晋两国联姻。后比喻两姓联姻。
周末分封诸侯时,诸侯国的大小强弱,本来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选择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来周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诸侯国才利用这个机会强大起来,直到公元前六百六七十年,以绛(今山西翼城)为都城的晋强大了起来,其国君晋献公迅速扩展疆域,把原来的“百里之封”扩张到方圆数千里。山西大部分与河北、河南及陕西的一部分都被他占据了。
与此同时,已把国都迁到雍(今陕西凤翔)的秦国在秦穆公努力下招贤纳士,也大大地扩展了疆域。所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就是指的这件事。
秦与晋两国是邻居,又都强大了起来,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加上不是同姓(晋是周室同宗,姓姬,秦是西戎边野,姓嬴),就通起婚来,晋献公把他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因此,后来人们就叫她“穆姬”(古人没有姓,都是以封地或官职、职业为姓,有的也没有名字,女性更是如此)。秦穆公的大儿子,后来即穆公位的弘就是穆姬生的,继位后称秦康公。
几年以后,晋国的骊姬设计害死太子申生,申生有两个向来有贤名的弟弟一个是重耳(即后来继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晋文公)、另一个是夷吾,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他们以及夷吾的儿子子圉(yǔ即后来的晋怀公)都分别先后到秦国住过,也都娶了秦国宗室之女。以后,尽管有时免不了打仗,可仍是不断地通婚。

[秦晋之好]
此成语的详细解释是:指古代秦国和晋国间两姓联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

婚礼祝福语 祝愿两人两家和好美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