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古代打仗真的是乱砍就行了吗,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队伍都不能乱

众妙之门 2023-06-22 23:02:33

古代打仗真的是乱砍就行了吗,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队伍都不能乱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场景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剧中看到,古代两军对垒都是这样一个模式,双方主将先单挑,打完之后,士兵们冲上去乱打一通,然后就决出胜负了。

那么,历史上士兵打仗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就错了!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讲究的是4个字,“排兵布阵。”在作战之前,将领都要按照地势、士兵情况安排出一个阵型。

当然,排兵布阵是肯定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神奇,一般来说都是要保持队伍的稳定性。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队伍都不能乱!

至于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吧,就跟地震逃难一样,如果大家井然有序的一个一个走,速度自然很快。但如果有人慌了,不顾其他人仓皇逃窜,那么必定会出现大问题。

行军打仗亦是如此,如果乱了,不但士兵会失去锐气,变得畏战起来,对面也会痛打落水狗,形成一个多对单的局面。

所以古代行军打仗肯定不可能跟电视剧中那般,每个士兵各打各的,毫无纪律可言。古人军中有严格的编制,五人为一队、五十人为一大队,以此类推上去。

战后清点人数,如果有人当了逃兵,那么,这一队人都一起死吧。

另外,在一支军队中必定藏有一把“尖刀”,也就是精锐部队,在关键时刻用来捅敌军心脏的。

所以说,古代士兵是不可能像电视剧中那般单打独斗,跟普通人打架一样砍杀的。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兵,估计早就被主帅干掉了。

古时候打仗的士兵都穿铁甲,那他们的身体受得了吗?

说实话,受不了。这里面我们假设的情景是穿着厚重铠甲的武士,考虑到大部分士兵其实是很难装备上全部铠甲的,但是我们仍然还是做一个假设情景吧。穿着厚重铠甲,基本上就会有以下几种事情发生。

一、 士兵体力劳损过大,损耗战斗力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所穿的盔甲都不太一样,其穿在身上的感觉应该也不太一样,例如说其中有布甲、皮甲、铁甲、指甲、藤甲等,因为其材质不一样,穿在身上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我想了一下,这些铠甲穿在身上,应该都是重、热、累。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宋代步兵穿着步人甲,步人甲由铁制甲叶用牛皮和铆钉做成,重量有多重呢?据说一件步兵甲上有1825枚铁片,重量高达29公斤。

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公斤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公斤;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公斤;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公斤。传说,宋太祖穿的镀金甲有60公斤重。

这么重的铠甲,防御性一定很好,但是也非常笨重,恐怕士兵会活活累死。这种笨重的铠甲,非常重要的作用便是结成长枪方阵来对抗北方胡族的骑兵。士兵的铁甲极重,搭配上长枪,那就是一个个的“铁甲乌龟”,这样接成方阵便可以用来对抗胡族骑兵。

但是在实际战争之中,这种方阵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用处的。一般来说面对着宋军的铁甲方阵,骑兵都不会主动攻击,而是采用小股部队不断骚扰,让步兵方阵不得安生,然后大部队进行休息。因为装备实在是太沉了,导致了步兵部队难以主动进攻,只能被动防守,接连几轮防守战下来,士兵就是因为身上沉重的铠甲而疲惫不堪,这个时候骑兵再趁机进攻,步兵方阵便不攻自破了。

在《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作者曾经描写戚家军进攻倭寇的场景,其中作者这样写到:

明代士兵身上的盔甲装备是十五公斤中,戚家军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强悍精锐的部队,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戚家军一样非常疲惫,我们可想而知铁甲对于士兵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了。

因此综上来看,穿着铠甲很热也很累,士兵们真的受不了。

二、 大将最怕得病:卸甲风

我们接着上面来说,穿上铠甲之后非常热,打仗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活动,运动量巨大,然后两个因素加在一起,士兵就会疯狂出汗。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在剧烈运动出汗之后不能马上脱衣服或者是洗凉水澡或者是喝冰饮料,不然很容易“闪着”,就是被冷风一激,就会得病。在古代,也有这种病,被人称为“卸甲风”,说的就是卸了铠甲之后受到风寒,最终得病。


卸甲风有中医与西医的解释: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按照西医的说法,由于寒冷的刺激,引起了肌肉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叫''腰背肌筋膜炎''。

在各种古代的小说、传说之中得了卸甲风而死的大将真不少,例如说在传说之中,大将李存孝一日大战二十八将,斩杀十五人,之后回到军营之中,脱掉铠甲,饮了满满三大杯冷酒,之后便得了卸甲风,差点死掉。在里面,李存孝脱掉了铠甲,受到了冷风吹,而且还喝冰凉的酒水,这些对于身体伤害都是很大的。(这让我想到了温酒斩华雄,可能温酒的举动也是为了避免关羽直接喝冷酒而损伤身体吧)

另外一人即大明开国大将常遇春,常遇春在史书记载中是在征讨完蒙古人之后在返回途中暴亡,年仅四十岁。在民间传说之中,常遇春打完仗后返回军营,因为太热便卸下了铠甲,结果被草原上的冷风一吹,便一病不起,之后就得了卸甲风而死。

其实穿盔甲,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铁甲一波就完事了。穿盔甲的时候,一般都是里面穿个内衣,外面穿个袄,然后再披上铠甲,有着袄里面甚至是棉花,你想想这穿上去多热啊,因此卸甲风也是这么来的。

我们可见在很多史籍记载中,很多大将都是在打完某一仗后便一病不起或者是没了记载,究其原因,很可能便是卸甲风在作祟。

古人打仗时能随地大小便吗?士兵扎营的地方,真拉得遍地都是吗?

《孙子兵法?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胜败关乎的是一个国家的盛衰,就像人在和别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如果失去了战斗的能力,那么就会任人摆布。所以自古以来用兵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而如果当兵打仗又是一门深刻的学问,除了体现在整体局势的掌握上,也体现在其中一些细节和技巧之中。


我们知道只要是人就都有?三急?,这三急分别就是尿急、便急以及屁急,第三个?屁急?还可以忍,如果是在比较重要的场合突然?屁急?了,咬咬牙就忍过去了。但是呢尿急和便急却是忍不了的,而且是越忍越难受。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厕所这个问题好解决,但是战场上就不一样了,安营扎寨,和行军布阵都有很多的讲究,而且没有一个定所,今天在这里第二天就不知道在哪里去了。那么士兵们大小便又该如何解决呢?能随地大小便吗?


很显然,这是绝对不允许了,如果士兵随地大小便一旦被查到甚至会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因为随地大小便会暴露太多的信息了。如果我方撤军的时候,士兵随地大小便,敌军便会跟随这些粪便一路追赶,这简直就是留下了一条很明显的线索。

不仅如此敌军还可以根据粪来判断我军的伙食如何,粮食是不是充足,有多少人是健康或者是处于虚弱和疾病的状态,这些都是用来判断进军或者撤军十分有利的条件。


如果是和敌军产生对持,安营扎寨打持久战的时候那就更不能乱拉了。一场大战下来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士兵,这么多的人如果都乱拉的话,可以直接把大营变成粪堆。那味道就不说了,粪便中的细菌也足以要人命。

如果卫生太差,那么很容易产生瘟疫,这对于军队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因此一个好的统兵将领,一定能把军队管理的井井有条,哪怕是上厕所这方面。也是如此当年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不仅设定如厕的地方,还有人专门搞卫生处理粪便,以避免瘟疫的发生。

古代打仗是乱砍吗

古代人打仗的时候乱砍。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如此。几十万人在几十平方公里内用刀枪乱砍。这种战争真的很恐怖,到处都是断肢断臂,血流成河。冷兵器时代,也用战术。比如若干干将组成战斗小组,前面的士兵用盾牌挡住箭和矛。后来士兵通过缝隙攻击对方人员或者砍断骑兵的腿。这种战术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对日作战时使用的。 冷兵器的生成,士气是关键,所以使用奇兵很重要。想象一下,当双方正在厮杀的时候,一个敌人的新生力量突然进入。自己经验不足或者训练不足,一下子就乱了,自己的部队互相践踏,不战而溃。古人说兵败如山倒,一支军队失去了士气,再厉害也一定会输。

古代打仗不是拿刀乱砍

别被电影骗了,古代打仗不是拿刀乱砍,排兵布阵非常严谨!

电影里描写古代战争,总是三通鼓罢,双方大将或单挑一番,或来一通战场动员,然后双方士兵一拥而上,捉对厮杀,砍翻一个再找下一个对手,一片混战。每个人都从头打到尾,不知疲倦,好生厉害。真的是这样吗?

不,当然不是的。真正的古代战争,除了武器不如现在,其他诸如战略战术,排兵布阵,通信指挥,围追堵截,后勤补给等和今天是一样的。甚至由于武器装备不如今天,所以在计谋策略的使用上更加高明!

古代行军打仗讲究队形阵法,五人设伍长,十人设什长,小队组成大队,大队组成军团。每一名士兵都持有相应的武器,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小队中有长枪兵负责进攻,有盾牌兵负责防守,有弓箭手负责远程杀伤,整个小队在进攻和撤退中都要保持队形,一旦队形乱了,很快就会被消灭。

而更大的方阵中,士兵的排列都很有讲究。比如罗马重步兵方阵,方阵排成三个横队,每队横20人,纵6人。

第一横队列先进攻,距离敌人20米远时投掷重标枪远程杀敌。随后方阵散开,士兵开始冲锋,与敌人展开短兵交接。打上一段时间后,第二横队替换第一横队,第一队后撤休息。战力较差的轻步兵负责掩护两翼,同时打扫战场,找回可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队。

一场战役打下来,第一二队之前会进行数轮替换。第三横队是全军的精锐部队,也是后备队,平时很少用,关键时刻才会加入战斗。中国的军团打仗也是类似的安排,各种兵种都有不同的用途,要搭配合理才有战斗力。

所以,古代打仗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处整个队列之中,如果你进攻,就会有战友为你防守,你只需全力去输出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幸受伤或者太累了,那么队列的指挥官也会将你替换下来,不会让你一直战斗,否则会影响整个方阵的效率与安全。

先人们在数千年的战争中,创造出数不清的兵法与阵法,而后辈却小看先人的智慧,以为前辈只会逞匹夫之勇,大规模群殴。影视剧的导演们把战争拍成闹剧,负有主要责任。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把战争当成游戏的人,一定会身处危险之中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