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严嵩为什么要与太子朱载垕作对原因是什么

以史为鉴 2023-06-22 22:05:17

严嵩为什么要与太子朱载垕作对原因是什么

严嵩与太子朱载垕作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明朝,一直被誉为汉人脊梁最硬的朝代,可是却被文人误国,和宋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宋朝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明朝却是由于各位“奇葩”皇帝,皇权似乎一直被文官集团所制约,使得明朝皇帝无法真正掌控文武百官,发号施令。

列数明朝的皇帝们,似乎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可以牢牢的掌控手下百官。但细细想来,还有一位“内敛”皇帝完全不亚于自己的祖辈,他就是嘉靖皇帝,只因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手段。

嘉靖皇帝拥有当时最全面的情报网络,所谓的权臣严嵩在嘉靖皇帝眼里也只是如同棋子一般。可以这么说,嘉靖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只不过为了平衡朝中势力才独宠严嵩这位权臣。

可问题也就来了,当时裕王朱载垕是嘉靖皇帝唯一的继承人,为什么严嵩父子还要与之为敌呢?这让人很疑惑不解,瀚海就此简单分析分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朱载垕只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与嘉靖皇帝在一些政务上有着分歧,在他未当太子时,嘉靖皇帝很反感这位皇子。可是后来嘉靖皇帝接连失去两位太子,太子之位才最终落到了朱载垕身上。

嘉靖皇帝擅长权衡之术,虽说独宠严嵩,实际上严嵩在嘉靖皇帝眼里却并没有那么重要。前文说了,严嵩是嘉靖皇帝的棋子,嘉靖皇帝是为了利用严嵩父子敛财和制约那些忠义之臣。

因为一个王朝不管清官也好,还是污吏也罢,只要一方得到绝对的优势,那么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嘉靖皇帝深谙此道,所以嘉靖皇帝想出来利用严嵩父子制衡那批忠义之臣。

而当时,以徐阶为代表的忠义之臣恰恰是与裕王朱载垕一个阵营,严嵩父子与当时的太子属于一个阵营,嘉靖皇帝为了权衡各方势力,采用亲近严嵩一派,毕竟当时严嵩党派对嘉靖皇帝用处要比徐阶一派要大。

在相继失去两位太子后,嘉靖皇帝明面上依然宠爱严嵩,实际形势却早已发生了变化。此时的朱载垕成为了嘉靖皇帝的接班人,嘉靖皇帝自然选择开始亲近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对于朱载垕的亲情大于了严嵩的君臣之情。

但矛盾也就产生了,嘉靖皇帝表面上仍是不能表现出偏袒朱载垕的迹象。倘若朱载垕作为太子,再顺势打压严嵩一派,徐阶等人的势力会越发庞大,嘉靖皇帝难以驾驭,甚至造成国家动荡。不得已的情况下,嘉靖皇帝选择继续宠幸严嵩,继续让其站在朱载垕对立面。

严嵩既然能够被嘉靖皇帝宠信多年,很自然地明白了嘉靖皇帝的用意。明知裕王朱载垕是皇位继承人,严嵩仍要与之作对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这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

帝王心,深似海。倘若严嵩不与朱载垕对立,那么在嘉靖皇帝眼里,严嵩已没有存在的价值。

再深层次挖掘原因,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明朝,首辅有着拥立皇位的能力,万一嘉靖皇帝驾崩后,严嵩有着称帝之心,他完全可以拥立藩王为与朱载垕一争高下,严嵩为了自己的权欲之心选择与裕王朱载垕对立到底。

当然这有点太厚黑学了,这在嘉靖皇帝眼皮底下是万万行不通的。

只能说,严嵩从开始到最后都只不过是嘉靖皇帝帝王之术的一枚棋子,徐阶等人亦是。严嵩也是深知此道,无奈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身不由已。

严嵩明知道皇帝之位必定属于朱载垕,前期为了在嘉靖皇帝面前自保才与其对立,后来同样为了自保与朱载垕对立。

严嵩的资料

严嵩--奸横权臣 2003-6-21 严嵩,生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字惟中,号介溪,分宜(今江西分宜)人。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久之进为南京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嘉靖(1522—1566年)时,受到世宗皇帝朱厚熄的宠信,在内阁二十年,专擅国事,贪鄙奸横,是明代有名的奸臣。 谄媚阿谀 以图高官 严嵩并无特殊才干,惟能谄谀媚上,以图高官厚禄。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为礼部右侍郎,奉世宗朱厚熄命祭告显陵(世宗生父陵地,在今湖北锤祥附近)。事后,严嵩向世宗朱厚熄献媚说:“臣恭上宝册和奉安神床时,应时雨止。又产石地枣阳(今湖北枣阳),有许多鹳(gufin)鸟绕集;碑运入汉江(今湖北汉水),河流突然水涨。这些都是上天眷爱之意,请命辅臣撰文刻石予以记载。”世宗朱厚熄听后十分欢喜。不久,严嵩便改任吏部左侍郎,后又升南京礼部尚书,继改为吏部。世宗朱厚熄是武宗皇帝朱厚照的堂弟,封国在湖广安陆(今湖北安陆)。武宗朱厚照没有儿子,死后由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定策,以遗诏的名义由世宗朱厚熄弟继兄嗣皇帝位。 “世宗朱厚熄登上皇帝位后,即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祜杭为兴献帝。嘉靖十七年(1538年),世宗朱厚熄又准备将兴献帝庙号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开始,严嵩与群臣一起表示反对,世宗朱厚熄很不高兴,著《明堂或问》给众廷臣看,意在责问群臣。同时,将力言不可之吏部侍郎唐胄下狱。严嵩见此情势,惊恐不已,尽改前说,并精心筹划兴献帝朱佑抚神主人太庙礼仪。礼成后,深合世宗朱厚熄心意,得到了金币等物的赏赐。从此,严嵩越加钻务巧言媚上,阿谀逢迎。世宗朱厚熄追尊太祖朱元璋高皇帝谥号时,大学士夏言、顾鼎臣等奏称见五色吉祥云,严嵩便奏请皇上受群臣贺拜,并仗着历年学问,撰著了《庆云赋》及《大礼告成颂》阿谀皇上。世宗朱厚熄读后大喜。次年,严嵩便晋升为太子太保,赏赐也与辅臣(内阁大臣)同等对待。明代冠制,皇帝与皇太子是用乌纱折上巾,即唐朝所称翼善冠。世宗朱厚熄崇尚道教;不戴翼善冠而戴香叶巾冠,并将五顶香叶巾冠赐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认为这种香叶巾不是大臣应戴之冠,有违祖制而不戴。但严嵩却不放过这一逢迎皇上的机会,他在世宗朱厚熄召见时不仅头戴香叶巾冠,而且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世宗朱厚熄见状,越喜严嵩而渐嫌夏言。阴险的严嵩趁机在世宗朱厚熄面前谗言夏言傲慢犯上,世宗朱厚熄勃然大怒,当即罢了夏言的大学士职。而严嵩也就在这一年(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八月,补了夏言去职后的空缺,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予机务,开始掌握内阁重权。当时,严嵩已六十余岁,但精神溢发,不亚少壮,朝夕在西苑侍奉世宗朱厚熄,越发得到世宗朱厚熄的宠眷,不久,又晋升为太子太傅。 排斥同僚 结党固权 严嵩虽然入阁,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又千方百计打击和排斥同僚,以独揽朝政。大学士翟銮资历、名望都在严嵩之上。严嵩为了排挤翟銮,便暗中嗾使给事中王交以翟銮二子同举进士为由,疏论翟銮二子在科举上有作弊行为。结果,在严嵩的构陷下,翟銮父子均被世宗朱厚熄削职为民,而严嵩越发得志。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亦入阁与严嵩一同参与机务。但世宗朱厚熄遇事只召严嵩商讨,严嵩遂不把他二人放在眼里,凡事独断专行。对此,许赞略露不满之词,居心叵测的严嵩便上奏世宗朱厚熄说:“臣子一同侍奉皇上,应当协力同心,不应互相嫌恶。往年,夏言与郭勋同为朝中大臣,却互相猜忌,有失做臣子之道。臣严嵩屡次蒙皇上单独召见,於理未安,恐怕同僚生疑,致重蹈前辙。以后,请照祖宗朝蹇(义)夏(原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故事,凡蒙召对,应阁臣一同入见。”严嵩在这里以退为进,明为显示自己能厚待同僚,实际是说其他阁臣对自己之妒。这样,严嵩通过诋毁别人,又进一步获得了世宗朱厚熄的宠信。不久,严嵩便晋升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朱厚熄因许赞老病去职,张璧死,又起用夏言入阁。夏言入阁后,位仍在严嵩之上。严嵩心中很是不甘,表面上对夏言谦恭,暗中却伺机陷害夏言。世宗朱厚熄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他经常派宫监暗中窥视大臣们的行动。严嵩每次在宫监来窥视自己时,都故意做能够讨好皇帝的事情,例如夜晚在灯下阅看青词稿等。所谓青词稿,就是道士设坛上奏天神的表章,因以青藤纸朱字书写,故叫做青词。由于世宗朱厚熄崇尚道教,夏言和严嵩都以善写青词得宠,因此当时就有人讥讽夏言和严嵩是“青词宰相”。夏言再次入阁后,年迈体衰,每到夜晚入睡很早。当世宗朱厚熄得知严嵩夜晚阅看青词稿而夏言已经入睡的情报后,对严嵩越加宠眷,而对夏言渐生嫌恶。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在夏言的支持下,提出了收复被蒙古鞑靼部占领的河套地区的计划。河套地区(今宁夏和内蒙古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区)东、西、北三面濒河,南面临近明朝的榆林(今陕西榆林)、宁夏(今宁夏银川)、偏头关(今山西偏关)等边镇,土地肥美,灌溉便利,适宜农桑。控制河套地区,对于明朝北面的边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严嵩为了陷害夏言,利用世宗朱厚熄害怕蒙古鞑靼军的心理,攻击夏言、曾铣等收复河套地区的计划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这时,恰巧内宫失火,皇后去世,世宗朱厚熄对以上变故颇为惧怕。严嵩趁机进谗言说:“灾异发生的原因就是由于夏言、曾铣等要收复河套地区,混淆国事造成的。”世宗朱厚熄信以为真,便把夏言罢职,曾铣下狱,其他支持收复河套地区计划的官员也给了贬谪、罚俸和廷杖的处分。不久,鞑靼军进扰延安(今陕西延安)、宁夏(今宁夏银川)等地,严嵩又趁机对世宗朱厚熄说,鞑靼军是因曾铣要收复河套地区而发的兵。世宗朱厚熄又按开边事之衅罪把曾铣处死。严嵩虽然害死了曾铣,但是夏言还在,严嵩不把他置之死地是不甘心的。于是,又捏造了夏言曾经受过曾铣贿赂的罪行。结果,夏言也被世宗朱厚熄处死。夏言一死,严嵩便爬上了首辅(内阁中为首的大臣)高位,完全掌握了内阁大权。 严嵩在排斥同僚的同时,还极力培植死党,并安插亲信掌握机要部门,以固权势。严嵩以子严世蕃为爪牙,聚类养恶,朋好比党,仅干儿子就有三十余人,尚书关鹏、欧阳必进、高耀、许炝等都是严嵩党羽。通政司是负责呈送奏章的重要部门,严嵩为了控制这个部门,便由其义子赵文华任通政使,凡上疏奏章,必由赵文华将副本先送严嵩阅看,然后才上奏。吏部文选和兵部职方是二个低微的官职,但由于吏部文选负责办理官吏的升迁、改调,兵部职方负责军制等具体事宜,都比较机要。因此,严嵩也牢牢控制在手中,由亲信万窠和方祥分别担任文选郎和职方郎。他二人经常拿上文簿由严嵩任意填发,时有严嵩“文武二管家”之称。 贪污纳贿 渔肉百姓 严嵩倚仗权势,贪污纳贿,侵占民产、作恶甚多。严嵩柄政期间,朝中官员的升迁贬谪,不是根据其人的贤愚廉耻和能力大小,而是凭他们对严嵩贿赂的多寡。因此,每天到严府有贿的人络绎不绝,相望于道;馈赠之物,鱼贯联珠,斗量车载。礼部员外郎项治元贿赂严嵩一万三千金而升任吏部主事。举人潘鸿业贿赂严嵩二干二百金得任山东临清知州。犯罪军官仇銮,被革职后为了复官,以重金贿赂严嵩父子后,竟当上了宣府、大同总兵要职。当时,南北给事、御史等监察官吏都认为,朝中贪污大臣首推严嵩。 严嵩父子侵占的民间田产仅在北京附近就有庄田一百五十余所。另外,在南京、扬州等地豪夺、强买之良田、美宅也有数十处。这些田产每处价值均有数千金,但严嵩父子强买时,卖者往往只能得银十分之四、五。严嵩父子在原籍侵占之民田更是惊人,袁州(今江西宜春)一府四县之田,竟有十分之七被严家侵占。 由于严嵩父子大肆搜刮民财,渔肉百姓,其家财可与皇帝比富。严嵩的府第都是雕梁画柱,峻宇高墙,其巍峨壮丽不减朝堂,至于金银珠宝更是难以计数。严嵩子严世蕃曾自夸说:“朝廷不如我富。”后来,严嵩事败被抄家时,抄出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多万两,其它珍珠宝玩价值数百万两。就连严嵩的家仆严年,家财也以数万两计。严嵩父子的生活相当奢侈糜烂。特别是严嵩子严世蕃,美妻爱妾,列屋群居;衣皆龙凤之纹;饰尽珠玉之宝;张象床,围金帐;朝歌夜舞,荒淫无度。对这种腐化生活,严世蕃自鸣得意地说:“朝廷不如我乐!” 倒行逆施 废弛边防 严嵩的奸贪和倒行逆施,还直接削弱了明朝的边防力量,造成了北方鞑靼贵族军和东南倭寇对明朝的严重威胁。 明中叶,蒙古瓦刺部渐衰,鞑靼部乘势兴起。不久,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达延汗死,其孙俺答汗势力独盛。在此期间,蒙古俺答汗屡次率军骚扰内地。但是明政府自严嵩柄政以来,边将为了保官升职,把诸边军粮大半贿赂了严嵩,以致军士饥疲,边防大坏,无力抵御蒙古鞑靼贵族统治者军队的骚扰。特别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长驱直入北京郊区,北京城已处于万分紧急状态。但严嵩不顾军情紧急,只考虑如果在京郊战事失利难以瞒住皇上,自己作为内阁首辅难脱干系,便千方百计阻止抗战。国子司业赵贞吉等主张出兵保卫京师,严嵩却污蔑他狂诞,致赵贞吉被世宗朱厚熄廷杖、贬谪。严嵩还授意兵部尚书丁汝夔说:“京郊不比边塞,在边塞战败还可掩饰,而京郊战败人所共知。俺答军抢掠够了就会离去,我们惟有坚壁是上策。”于是,兵部发令,不得轻易出战。各路勤王军到京,严嵩又荐举其党羽仇銮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勤王兵马。在严嵩、仇銮的节制下,各路勤王军队只是坐观俺答军杀掠人口,抢夺财物。仇銮所率军队甚至尾随俺答军后趁火打劫,烧杀抢掠比俺答军还凶狠。一直到俺答军在北京城郊烧杀抢掠数日,押运着大批男女、金帛、财物志满得意地离去,仇銮才率军佯作追击,杀了几十个百姓的头来冒功。世宗朱厚熄不加核实,竟加封仇銮为太保,并赐金币。不过,世宗朱厚熄对于俺答兵临城下还是感到有失皇帝的面子,他为了泄愤,便把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严嵩怕丁汝夔在这个时候揭发自己曾经授意他不出战的罪行,便宽慰丁汝夔说:“有我在,一定不会让你死去。”可是当世宗朱厚熄发怒要处死丁汝夔时,严嵩又噤若寒蝉,一言不发。丁汝夔临刑时方知受骗,大呼“严嵩误我!”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是庚戌年,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庚戌之变”。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严嵩倒行逆施,废弛边防有着直接的关系。 东南倭寇是日本海盗集团。早在明初,倭寇已经在中国东南沿海出现。但当时明朝国力强盛,海防巩固,所以尚未酿成大患。到了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于世宗朱厚熄的昏愦,严嵩的奸贪,明王朝的沿海防务已经十分空虚。如地处海防前线的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诸卫所的士卒仅有原额的三分之一;沿海战船十存一、二,遇警只好募渔船充数。每当倭寇大举进犯时,因无抵御能力,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惨遭倭寇屠杀和掠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倭寇杀害的就有数十万队。所以,倭寇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方面最严重的祸害。但是操纵内阁大权的严嵩却包庇、纵容通倭官僚,打击、陷害抗倭将领。如福建巡抚阮鹗通倭案发后,阮鹗以重金贿赂严嵩,竟免治罪。相反,抗倭将领张经曾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于浙江大败倭寇,俘斩倭寇二千人,取得了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但由于没有贿赂当时任东南督军的严嵩义子赵文华,竟被严嵩和赵文华以冒功罪陷害致死。 抗倭名将俞大猷,为人耿直,不会逢迎拍马。严嵩恼怒他不奉承自己,就制造事端把他逮捕入狱。朝中许多官员爱惜俞大猷的将才,凑了三千金贿赂严嵩,才保住俞大猷的性命改为发配大同戍边,由于严嵩及其党羽颠倒功罪,倒行逆施,东南海防将吏解体,纪,律大坏,以致倭寇愈加猖獗。 颠倒黑白 陷害言官 对于严嵩父子贪鄙奸横、误国误民的行径,许多正直的官员都非常愤慨,纷纷上疏揭露其罪行。其中最著名的是锦衣卫经历沈练和兵部员外郎杨继盛的疏论。嘉靖三十年(1551年),沈练上疏指出:俺答军能长驱直入京郊,都是由于严嵩贪婪愚鄙、废弛边防造成的。沈练还在疏中历数了严嵩的纳将帅之贿,揽吏部之权,索抚按岁例,陷害言官,专擅国事等十大罪。请皇上诛杀奸臣严嵩,以谢天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就严嵩的罪行进行了全面的揭发。他把严嵩的罪行主要归纳为十大罪、五奸。这十大罪主要是:俨然以丞相自居,坏祖宗成法;假皇上之意,以售其奸;冒朝廷军功,子孙无功而官;纳贿营私,引用贪虐奸邪之臣;废弛战备,贻误国家军机。杨继盛还指出,严嵩正是依靠兜售五奸而得逞的。这五奸的大略是;厚贿交结皇帝侍从宫监,使之成为自己的间谍;严加控制掌管奏章的要害部门通政司,使之成为自己的鹰犬;勾结厂、卫(皇帝的特务组织)官员,使皇上的爪牙也能为自己服务;百般笼络言官,使之成为自己的奴隶;网罗各部臣僚,使之成为自己的党羽。 显然,这些疏论都是对严嵩罪行尖锐的揭发和批判。但是,由于严嵩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利用世宗朱厚熄拒谏护短的毛病,激怒世宗朱厚熄,以致严嵩毫发未动,而言官本人却遭到了各种迫害和打击。如锦衣卫经历沈练受到了廷杖、贬谪的处分.。沈练到了被贬地保安(今河北怀来西北)后,又扎捆了三个草人当作李林甫(唐代奸相)、秦桧(宋代奸相)、严嵩,经常以箭射之泄愤。严嵩听说后恼恨不已,不久,就捏造罪名把沈练杀死了。又如兵部员外郎杨继盛被世宗朱厚熄以诬陷大臣罪廷杖一百下狱后,严嵩仍不甘心,必欲置之死地,又把杨继盛无中生有地牵扯到所谓张经冒功一案中而加以杀害。除此以外,先后上疏弹劾严嵩的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王宗茂、何维柏、王哗、陈桤、厉汝进、徐学诗、周夫、吴时来、张冲、董传策等,都由于严嵩的诬陷而遭到了廷杖、贬谪、下狱的迫害。这样,由于严嵩的淫威,朝中一度无人再敢上疏弹劾严嵩。 恶贯满盈 可耻下场 严嵩之败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往,严嵩遇事多依靠其子严世蕃,甚至让严世蕃偷偷入直代为票拟(内阁接到奏章后用小票写出批答,再由皇帝批出,称之票拟),由于严世蕃晓畅时务,颇通国典,奸猾机灵,善揣人意,票拟多能迎合世宗朱厚熄心意。可是,当严嵩妻子病故,严世蕃居丧期间不能入直代父票拟,而由严嵩自行票拟时,由于严嵩已经八十余岁,票拟往往言词不清,甚至前言后语相互矛盾,经常不合世宗朱厚熄心意,严嵩便渐渐失去了世宗朱厚熄的宠眷。这时,又有方士兰道行以扶乩得到世宗朱厚熄的信任。一次,世宗朱厚熄问兰道行朝中大臣的奸贤,兰道行便假借乩仙之意说:严嵩是最大的奸臣。世宗朱厚熄又问:上仙为何不降灾除奸。兰道行又借乩仙之意说:留待皇帝正法。之后,当御史邹应龙上疏揭发严嵩父子罪行时,世宗朱厚熄便把严嵩罢职,其子严世蕃谪戍边地。这件事是发生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可是,目无王法的严世蕃在去戍地的半途逃回了原籍,继续在乡里横行霸道,夺人子女,掠人钱财,甚至私通倭寇,潜谋叛逆,民愤极大。后来,御史林润掌握了以上材料,就将严世蕃逃回原籍,诽谤朝政,专横乡里,图谋不轨等罪行上疏给皇上,世宗朱厚熄见到奏章后大为震怒,立即把严世蕃逮捕入京,并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将严世蕃斩首。当恶贯满盈的严世蕃临刑时,市民们纷纷持酒观看,无不拍手称快。次年,严嵩也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终年八十七岁。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于严嵩柄政,朝政腐败,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社会恶果。首先,由于国家岁入已不能充岁出之半,财政濒临绝境,国家已经到了几乎不能支持的地步。其次,由于国力削弱,边防废弛,造成北方俺答贵族军骚扰和东南倭寇猖獗,从而给人民招致了深重的灾难。再次,由于边防费用大增和世宗朱厚熄斋谯(请道士设坛)、营建之费有增无减,到嘉靖三十年(1551年)岁用银已达五百九十五万两。于是增派赋银一百二十万两,加派从此始。此外,盐课也大量增加,两淮盐课达百万银两之数。这些加派、增赋又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总之,严嵩专权柄政的二十年,是明代朝政大坏的二十年。严嵩的一生,是一个贪鄙奸横、误国误民的一生。所以,一代权臣严嵩,只是一个被人唾骂、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

大明王朝裕王本来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为什么还要多次冒险参与倒严斗争呢?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严党的最终灭亡,其导火索就是严嵩指出了张三丰血经有假,嘉靖帝大呼?欺天了?。

这个?欺?字意义深广,既可以理解成裕王的欺骗、欺瞒,也可以理解成严嵩的欺负、欺压。这个?天?字同样意义深广,既可以理解成上天,也可以理解成嘉靖帝。

总而言之一句话,严嵩这次玩过了,不上贺表,还直接攻击裕王是欺君。这个势头压到了裕王头上,更是不把上天放在眼里,嘉靖帝又岂能容他?

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严嵩又不是傻子,为什么明明知道裕王是下一任皇上,还要跟他作对呢

一、

在《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是不近女色的,甚至见不到一个宫女和皇后。

这样就会给人们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剧中嘉靖帝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是不是他不好那事呢?

其实不然,第85期我们就讲过,嘉靖帝还是相当好S的,甚至他的三任皇后,一个比一个死得惨。后来因为他过于变态,最终导致了宫女暴动,差点没勒死他,从此之后,他就搬离了皇宫,一心修道了。

也就是说,嘉靖帝并不是仅仅有裕王这么一个儿子,他也曾立过太子朱载壡,只不过后来在嘉靖二十八年去世了。

而跟裕王同岁的还有一个王,叫景王,此时他不在京城,而这个景王,才是严嵩曾经靠拢的对象。而这些内容,在剧中并没有体现,所以,严嵩跟裕王不对付,也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但严嵩不能向裕王靠拢,究其原因还在于嘉靖帝的帝王之术,皇权之下,哪有你靠边站的选项?

在剧中,嘉靖帝驾崩之前,他曾经跟裕王讲过这么一句话:

?朕御极四十五年,从来是一个人独治,你太弱,没这个本事!?


随后,裕王反问嘉靖帝,大明朝,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贤臣?

嘉靖帝一句话点了题:

?没有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二、

嘉靖帝的这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严嵩的一生:

首先我们要明白,严嵩所在的角色是什么,真的像表明上看到的那样是内阁首辅吗?

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剧情走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清楚了,大明朝真正的问题在哪?就在于大明朝日益枯竭的财政,满足不了嘉靖帝日益增长的欲望。

而他的这种欲望是以侵吞国家财产为手段,已到达自己修仙的目的。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很好理解,剧中的三派,也就是以裕王为首的清流、以严嵩为首的严党、以嘉靖帝为首的宫里,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谁发现的呢?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只是没有人指出来而已,而这个弊端最终还是由海瑞讲出来的:

?自陛下登基初年,亦有之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天下因即陛下曰:嘉靖嘉靖,言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

甚至海瑞更是直指问题根源,那就是嘉靖帝家国不分,以国库为私库,用全民的财力来供自己挥霍,这才是根源所在!

懂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严嵩为什么被软禁在家,他会冲严世蕃大喊,不仅是皇上离不开你爹:

?大明朝也离不开你爹!?

三、

也就是说,嘉靖帝要想实现把国库的钱,掏进自家的腰包,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是两套系统在运转,一套是宫里的系统,包括司礼监啊、巾帽局啊、针织局啊等等。这一类属于嘉靖帝的皇家产业,里面工作的人员也以?奴婢?自称,这类人只效忠于皇上,不过问政事。

裕王被立为太子后来严嵩为何不选择依附他呢?

明朝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十分类似,两个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也跟皇帝的关系最好。可是这两个人都没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和珅一直吊着乾隆皇帝,就算嘉庆登基了,和珅依旧只看太上皇乾隆的脸色行事,结果落得个抄家的厄运。

严嵩当时也是嘉靖皇帝的心腹,位居内阁首辅,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但是他裕王被立为太子以后,严嵩却也没有向他靠拢,最终被嘉靖皇帝清算。那么严嵩分明有机会向裕王示好,他为何不这么做呢?

01裕王那边有自己的心腹,徐阶、高拱、张居正。

裕王朱载坖其实很晚才坐上太子的位置,因为嘉靖皇帝的儿子中,他排行老三,老大老二都死了,这才轮到他来做太子。

而裕王朱载坖本身是有一套自己的心腹班底的,在没有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得到了三位高人的相助。

严嵩、徐阶递当国,以拱他日当得重,荐之世宗。拜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四十一年,擢礼部左侍郎。寻改吏部,兼学士,掌詹事府事。进礼部尚书,召入直庐。撰斋词,赐飞鱼服。四十五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与郭朴同入阁。拱与朴皆阶所荐也。---《明史》

裕王的亲信分别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三个人按照次序,也相继在大明王朝担任首辅大臣的职位。

裕王这边有如此多的能臣,严嵩又怎么可能进入裕王的核心圈子呢?当时严嵩和徐阶等人针锋相对,一个是当朝首辅,一个是当朝次辅,两个人在朝中都有自己的势力。

既然严嵩和徐阶闹得不可开交,那么严嵩自然也不可能归顺裕王。在徐阶的推荐下,高拱成为了裕王的老师,如果严嵩要来,那位次还要排在高拱后面。

要知道在嘉靖时代,严嵩可是一手遮天的大人物,就算他要选择皇位继承人来辅佐,也一定要成为下一代皇帝的首辅大臣才行。

很显然裕王这边座次已经排好了,晚一点到的张居正,都必须要靠边站了,更别说迟迟没有入场的严嵩了。

02严嵩作恶多端,早就跟裕王闹掰了,后来就靠不上了。

严嵩贪污腐败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四方。就连嘉靖皇帝都有所耳闻,嘉靖不处理严嵩,那是因为严嵩能给他捞到好处,只要他自己有好处,他也就不会为难严嵩。

这种风气之下,严嵩手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都开始贪污腐败,这是正直的裕王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为此裕王和严嵩之间,其实是有很深矛盾的。严嵩至少有三次得罪了裕王。

第一次,在嘉靖32年的时候,嘉靖皇帝打算安排裕王和景王的婚礼,让他们在各自的府里举办。可是严嵩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储君还没有定好,而他们两家是连在一起的,到时候请客吃饭的时候,就能看得出谁更得人心了,这样不好。其实裕王更得人心,严嵩是清楚的。第二次,嘉靖做皇帝的时候,明朝的经济负担已经很重了,这个时候皇帝应该励精图治,给大家做个表率,这也是裕王以及徐阶等人的愿望。可是严嵩却不断给嘉靖上奏,他认为皇帝就应该可以为所欲为,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约束。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严嵩天天在做。第三次,成为内阁首辅的严嵩,一边拍着嘉靖的马屁,一边给自己捞钱,还要把自己的儿子严世蕃拉进内阁处理政务。大明朝那段时间,所有的事务,基本都被他们父子垄断。就连嘉靖的饮食起居,严嵩父子都了如指掌。这些事情,彻底触怒了裕王,也使得裕王和严嵩之间,压根就没办法调和。严嵩与其花大力气跟裕王和解,倒不如想其他办法。

03嘉靖不喜欢裕王,更喜欢景王,这是严嵩有底气的重要原因。

嘉靖皇帝特别喜欢道教,甚至为了道教禁止宣传佛教。他早年没有生孩子的能力,后来通过丹药调理生了不少儿子,为此他对道教充满了信任。

嘉靖十八年册立太子,同日封穆宗裕王、载圳景王。其后太子薨,廷臣言裕王次当立。帝以前太子不永,迟之。晚信方士语,二王皆不得见。载圳既与裕王并出邸,居处衣服无别。载圳年少,左右怀窥觊,语渐闻,中外颇有异论。四十年之国德安。居四年薨。帝谓大学士徐阶曰:?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明史》

可惜他的大儿子、二儿子都相继早逝,道教的说法是二龙不能相见。所以嘉靖把仅有的俩儿子裕王和景王都送出了宫抚养,这才保住了他们的小命。

所以说嘉靖皇帝跟这俩儿子的关系其实一直都很一般,而这两个人当中,嘉靖皇帝是更加喜欢景王的。

聪明的严嵩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早早就投靠到了景王的麾下,帮助景王对付裕王,这也是严嵩给自己找的一条后路。明朝是讲究嫡长子继承制的,没有嫡长子就按照次序往后排,谁岁数大谁就能做接班人。为此裕王按照道理就是接班人。这也是徐阶等人理直气壮支持裕王的重要原因。那么裕王是什么时候被确立为接班人的呢?其实是在公元1565年,这一年很关键,因为这一年景王朱载圳去世,嘉靖皇帝就剩下裕王这一个儿子了。这一年也是严世蕃被杀头的时间,与此同时,严嵩也被罢免归家,在第二年去世。所以说景王朱载圳的去世,才是严嵩集团倒台的重要原因。

总结:裕王捡了个漏,这是无疑的。

嘉靖皇帝就是喜欢小儿子景王朱载圳,就是希望把他立为接班人。这一点严嵩早就看在眼里了,但是按照长幼有序的说法,嘉靖皇帝一时间还不能公然和徐阶这帮人闹翻了。

为此早就该立太子的嘉靖,迟迟没有立太子,谁敢上奏要立储君,那就只有杀头的份。严嵩知道,嘉靖在等一个机会,好把景王朱载圳推到前线来。

结果万万没想到,景王朱载圳居然猝死了,这件事对嘉靖的全盘计划打击非常大,这么一来嘉靖就没得选了,只有裕王是合适的接班人,这是无疑的了。

为了帮儿子扫清障碍,嘉靖便将严嵩一党给处置了。其实徐阶这些人,真的斗不过严嵩,他们斗了那么多年,始终都是严嵩占上风,足以说明一切。要不是景王朱载圳死了,严嵩是不可能倒台的,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1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