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手起家的皇帝,号称明太祖,也是有名的贤明君主。朱元璋称帝后分封天下,十几个皇子皇孙都被封为藩王。
朱元璋的三儿子朱棡被封为晋恭王,封地在山西太原。朱棡为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骂人。他对官员不仅大声呵斥,还会对其谩骂和殴打,群臣是敢怒不敢言,只好上书朱元璋诉苦。但朱元璋也没当一回事。后来,当他知道朱棡有一天因为饭菜不合味口,便将厨子用马鞭抽打了一顿后是大惊失色,马上给朱棡写了封信,并亲自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到朱棡手中。
这位厨子是谁,朱元璋为何如此做?
朱棡收到书信后十分疑惑,心想难道京城出了大事不成?打开信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打骂厨子的事。信中内容大概是:“老父我率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唯独对事我23年的厨子徐兴祖,从未折辱,还在信中对儿子是一顿臭骂。”
朱元璋这番话,有两层意思。
1、告诫自己儿子要对徐兴祖尊重一些,毕竟徐兴祖是身边饮食的厨子,万一因为小小的怨恨而有了异心,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2、告诫朱棡,年轻人要懂得一些道理,不能任意妄为,否则自取其祸。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小命是攥在厨子手里的,而且防不胜防,所以不可得罪了他们。
朱棡看完朱元璋的来信后,自然也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
朱元璋称帝后,给与儿子们册封,而在秦王朱?驹诘轿靼簿头?穆飞希?蛭?坏阈〔蝗缫猓?薮蛄顺?印V煸?爸?篮螅?泵ζ讨教岜剩蓝?铀?魉?盟?豢晌耆璩?ΑN?裁椿嵴庋/p>
老朱一生,杀人无数但他拿自己举例说,“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明史朱传》。记载,朱元璋教训儿子时说的这句话:“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之荣华富贵,不过吃穿住行,而以吃为首。
相比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来说,朱元璋对于厨师非常敬畏,让人可笑不得。
朱元璋让儿子们小心庖厨,敬重厨子,与牛羊无关,在他眼里,厨子就是潜伏在身边的忍者和杀手,一定要收买他,他的“不忍”,实际上是不忍心自己的孩子被厨子所毒害罢了。
厨子虽是小人物,你把他打狠了,他豁出去,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可就没了。“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
人家如果在你食物中撒点尿,吐点口水,也是极恶心的。虽然朱元璋的批评与分析有些龌龊和偏颇,但是可谓鞭辟入里,很是精辟。
可怜天下父母心,怕什么来什么,朱元璋害怕儿子们得罪厨师,而他的孩子们貌似都喜欢跟厨子过不去。
除了秦王朱?颈薮虺?颖宦盍艘酝猓?肭赝跬?荒昃头?慕?踔(老朱第三子),在去封国太原的路上,也笞辱了膳夫。
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又立刻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星夜传谕晋王(“驰谕”),让他一定要有优待厨子。熊孩子真是让人操碎心啊。
时代过去,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但是最重要的是,行业无贵贱,不应该以职业区分人群,你所在的行业如何?
197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一批明太祖朱元璋110篇亲笔密旨,其中有96份都是发给明朝第一代晋王——晋恭王朱棡。
在这批密旨中,小到养羊养马、屯田筑城,大到出兵作战、捕杀功臣,事无巨细,都有朱元璋的亲自指点。
相比仁厚的太子朱标,荒唐的秦王朱樉,作为明初实力最强大的藩王—— 晋恭王朱棡远不是电视剧《山河月明》里那般勇而无谋、风头都被朱棣抢走的形象。
相反他是朱棣最大的竞争者,如果朱棡没有早死,恐怕轮不到朱棣当皇帝!
正因如此,朱棣登基后对朱棡的子孙恨之入骨,百般打压。
直到朱棣祖孙三代皇帝相继驾崩,晋王府才恢复应有的地位。
晋王朱棡出生于元至正十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洪武三年受封为晋王,封地太原。洪武六年奉命迎娶太原卫都指挥使谢成之女为妃,生下长子朱济熺。
根据明朝官修史书《明太祖实录》记载,晋王朱棡少年时曾受教于大儒宋濂, 聪明英锐,颇有智数 。而且生得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在一众皇子亲王中格外出色。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五个儿子中,太子朱标仁慈宽厚,秦王朱樉荒唐跋扈,周王朱橚喜欢医术,而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是同类人,都是长于军事,也都是野心勃勃。
与朱元璋同时代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下了千古名言 “既生瑜,何生亮” 。
如果晋王朱棡有机会看到的话,那他恐怕也要感叹一句“既生晋,何生燕”了!
晋王朱棡一生只活了不到40岁,其中一半时间在南京当皇子,一半时间在太原当藩王,和北平的燕王朱棣互相较劲,想让自己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藩王。
洪武十一年,晋王朱棡和秦王朱樉一起去封地就藩。
相比二哥拖家带口,晋王朱棡显得形单影只,他的王妃谢氏已于洪武九年去世,儿子朱济熺被马皇后留在南京照料。
踌躇满志的朱棡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太原的路程。
太原在元末明初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朱元璋在朱棡临行前就告诫他到了太原之后要休 养生 息,不要透支民力。
然而晋王朱棡还没到太原,半路上就把厨师打了一顿,朱元璋听说此事后,连忙下旨训斥:
朱元璋这番话颇有深意,他告诫晋王不要随便和下人结怨。从最后结果来看,秦王死于宫人下毒,建文帝败于宦官泄密。
而燕王朱棣非常善于笼络人心,不仅在藩王勋贵中威望甚高,甚至连皇宫里的太监都为他所用,这让朱棡非常不满。
自古都是长幼有序,燕王作为弟弟却抢了自己的风头,性格骄纵的朱棡非常看不惯燕王的作派。
到了太原后,朱棡除了每天修城筑墙,操练军马以外,就是想着和燕王朱棣互相较劲。
有一次晋王进京朝见,恰好碰上了燕王。晋王出言讥讽,燕王也不甘示弱,兄弟俩在大庭广众之下吵了起来。最后竟把燕王气到径直回了北平。
兄弟俩人如此剑拔弩张的关系,让朱元璋也非常头疼。
虽然朱元璋有意让藩王互相制衡,但是晋、燕二王水火不容的关系,日后难保不会同室操戈。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派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一起出塞讨伐北元乃儿不花。
根据正史记载,朱棣兵不血刃招降了乃儿不花,大出风头,晋王朱棡畏敌不前,一无所获。归来后朱元璋却给两个儿子各赏赐了一百万锭宝钞。
难道是朱元璋赏罚不分吗?根据日本内阁文库收藏的《献园睿制集》记载来看,事实远非如此。
《献园睿制集》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所作的文集,其中有一篇《与晋府书》就是洪武二十三年发给晋王朱棡的信件,朱椿在信中写道:
在这封信里,招降乃儿不花的是晋王朱棡,而非燕王朱棣。相比极力粉饰朱棣的明朝官修史书,由蜀献王朱椿亲笔撰写的书信无疑更具有可信性。
此战之后,晋王朱棡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成为明朝出塞作战的主力之一,而另一个就是燕王朱棣。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当时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已经夭折,朱棡的长子朱济熺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孙。
为了打消晋王的野心,朱元璋强令他把留在南京的朱济熺带回太原,并册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同时紧锣密鼓地策划清洗淮西功臣。
朱标与原配常氏(常遇春长女)还生有一个幼子朱允熥,这位朱允熥的外戚关系非常显赫,开国公常升是他的舅舅,凉国公蓝玉是他的舅姥爷。
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常、蓝两家成为朱元璋的主要打击对象。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旨命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升等人立刻回南京议事,手中兵马全都交给晋王节制。
几个月后,蓝玉被朱元璋凌迟处死,其嫡系部队——府军前卫的大小军官都被诛杀殆尽,常遇春之子常升被秘密处死,常家流放云南。淮西勋贵几乎被朱元璋一网打尽。
根据朱元璋发给晋王府的密旨记载, 晋王朱棡也在蓝玉案中出了大力,带兵抓捕处死了众多公侯,其中甚至还有自己的老丈人永平侯谢成。
前文提到朱棡的原配谢氏早死,后来朱棡又续娶妻妹为妃,这位小谢王妃直到宣德年间才去世。也不知她看见丈夫抓了自己的父亲,会作何感想?
同样遭殃的还有朱棡的儿女亲家、也就是晋王世子朱济熺的岳父傅友德。
他虽然没有死于蓝玉案,但是朱元璋早已将他列入了死亡名单。
洪武二十七年,颖国公傅友德被赐死。
次年,周王朱橚的岳父宋国公冯胜也被赐死。
也是在这一年,秦王朱樉因虐待宫人被毒死。
晋、燕二王成为诸王之长,主持洪武末期的北方军务。
即使是皇太孙朱允炆对这两个叔叔也非常忌惮。
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乱。同室操戈在皇室并不少见。
秦王死后,朱元璋希望晋王、燕王能够互相制衡,若是一方有异心,那么另一方可以召集诸王群起攻之。
然而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太原晋王府传来一个噩耗——晋王朱棡突然去世,年仅39岁。
朱元璋非常悲痛,下旨追谥朱棡为晋恭王,并遣使册封晋王世子朱济熺为新一任晋王,告诫他 “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也” 。
可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失去了制衡的燕王朱棣已然势大,而朱元璋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让他再给皇太孙铺路了。
洪武三十一年六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元建文。
朱允炆一登基,就想解决掉燕王,在连削周、齐、湘、代、岷五王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
由于朱允炆的强硬削藩,包括晋王朱济熺在内的藩王全都选择作壁上观。
朱元璋生前煞费苦心让藩王互相制衡的设想变成了泡影。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进南京,登基为帝。
晋王朱济熺虽然也带着家人去南京朝贺四叔登基,但是作为朱棡的儿子,朱元璋的长孙,朱棣对他非常不待见,百般打压。
朱济熺的弟弟朱济熿看准了机会,联合其他兄弟一起诬告大哥。
永乐十三年,朱棣下旨废朱济熺为庶人,晋封朱济熿为晋王。
几年后,晋王府宫人不堪被朱济熿虐待,集体进京向朱棣告御状。
朱棣虽知道朱济熺是被弟弟诬告,却仍然没有为他平反的意思,只是下旨让朱济熺和儿子离开太原,搬到平阳居住,还册封朱济熺长子朱美圭为平阳王。
宣德二年,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被明宣宗朱瞻基平定。
与汉王过从甚密的朱济熿也被告发参与谋反。
明宣宗朱瞻基下旨废晋王朱济熿为庶人,但是没有册封新一任晋王。
按理说应该是让朱济熺复位,但是朱瞻基并不想违背爷爷朱棣的意思。晋王之位由此空缺了八年之久。
期间朱济熺一家想方设法要回太原晋王府,都被朱瞻基搪塞了回去。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
朝廷派使臣前往平阳册封朱济熺的长子朱美圭为新一任晋王。
然而使臣刚出发三天,朱济熺就在平阳怅然长逝,享年61岁,没能亲眼看到儿子成为晋王。
后来朝廷也恢复了朱济熺的王位,追封他为晋定王,以亲王之礼葬于临汾,没有归葬于太原祖茔。
虽然晋王府曾被朱棣百般打压,但是随着朱棣祖孙三代相继去世,曾经的恩怨也烟消云散。一百多年后的万历年间,晋王府已是仅次于周王府的第二大藩。
然而这时候的晋王府早已没了祖先的野心和实力,只是一群侵蚀明朝统治根基的寄生虫罢了。
如果晋恭王朱棡没有英年早逝,那朱元璋驾崩后究竟谁来当这个皇帝也是个未知数。
正因为朱棡早死,才让朱棣摆脱了最后一道枷锁,可以肆无忌惮地宣称“清君侧,靖内难”起兵造反。
朱棡若是泉下有知,恐怕会感叹一句“天命在燕不在晋”了!
朱棡打的是一个厨师但不是徐兴祖,徐兴祖是朱元璋的厨师而不是朱棡的,当时之所以朱元璋会大发雷霆是因为朱元璋觉得不可以打自己的厨师,因为他们平常吃的饭菜都是厨师所做的,可以说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他们的手上,厨师的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厨师宁死也要给他们下毒的话这样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当时朱元璋说他在管理天下的时候所有人犯错他处罚的都非常严厉,唯独他的厨师徐兴祖除外20多年来朱元璋对他几乎没有处罚,所以朱元璋才会打朱棡一顿希望可以借此警醒他。
一、残暴的朱棡
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也是马皇后的儿子,不过在历史当中朱棡的名声可以说是极差,甚至不仅仅是他一个人他儿子朱济熿也把他的坏名声给继承了下来,朱棡生性残暴曾经多次鞭打各种官员和自己的厨师,而且他还有一个特殊爱好他喜欢看人车裂也就是传说中的五马分尸,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情更加气愤当时差一点就要废了朱棡的王位。
二、朱元璋废朱棡
不过朱棡幸亏有一个好大哥朱标,朱标从中调节朱元璋这才算是原谅了朱棡,朱标是朱元璋的大儿子可以说是朱元璋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如果朱标不死能继承几年皇位无论他怎么削藩朱棣在后来都不敢发动靖难之役。
三、朱元璋其它的措施
当然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去警告一下朱棡,其实可以说朱元璋对他的这些皇子皇孙们做了很多的事情,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他们过于嚣张跋扈了,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御制纪非录》这本书记载了从汉代一直到明朝朱棡这一代所有有名藩王做过的坏事。
因为这个厨子对朱元璋说饭菜里面的头发是龙须,朱元璋龙颜大悦,也就没有怪罪厨子。朱元璋虽然杀伐果断,但是他对厨子却是十分宽容,因为担心厨子在饭菜里面下毒。
厨子的机智保住了他的性命朱元璋最爱吃的一道菜便是?珍珠翡翠白玉汤?,这道菜其实就是白菜豆腐汤,看似平平无奇,却在朱元璋快要饿死的时候救了他。所以朱元璋才会时不时吃这道菜,以感念以前艰难的生活。但是有一次朱元璋却在汤里看到了一根头发,朱元璋面色阴沉,叫厨子前来问话。
令人惊讶的是,御膳房的厨子都是光头,所以这件事情跟厨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朱元璋的气却没有消,厨子恐怕还是要人头不保,厨子突然灵机一动,对朱元璋说这不是头发,这可是皇上的龙须。朱元璋诧异,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发现貌似真的掉了几根胡须。再加上马皇后在旁边为厨子说好话,朱元璋最终并没有处置厨子。
朱元璋一直主张善待厨子朱元璋的儿子因为厨子做的饭菜不合他胃口,便暴打了厨子一顿,朱元璋听说之后非常着急,他是真的担心儿子的安危,于是急忙修书一封劝自己的儿子要善待厨子。因为主子随意打骂厨子,厨子如果怀恨在心,在饭菜里面下毒,那可就完蛋了。
朱元璋还说自己的手上虽然有很多条人命,但是他从来不会打杀自己的厨子,也很少训斥他们,即使他们做的饭菜不合朱元璋的胃口。朱元璋本来就对厨子格外宽容,再加上厨子自己机灵,所以厨子不仅不会被砍头,还不会被惩罚。这么看来在朱元璋身边办事,当厨子是最好的选择,既不用担心人头落地,也不用遭到朱元璋的猜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1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