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朱翊钧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关于明朝的历史,一直都有一句话,那就是“明之亡,实亡于万历”;这万历就是指的明神宗朱翊钧,朱翊钧在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他三十年不上朝,也因此,历史上很多人将朱翊钧当成了一个昏庸的皇帝。但这真的是有点冤枉朱翊钧,其实纵观明朝历史,朱翊钧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皇帝了,前期外有张居正,内有冯保,名将辈出,国泰民安。
但是在朱翊钧还没来得及享受自己的盛世帝国时,打击就接踵而至,极大的透支了明王朝的国力;而这里就来盘点下其中导致明王朝衰落的五次无法逃避的大战,来看看都是哪五场战役吧。
第一场:宁夏之役
在公元1592年时,蒙古族人哱拜叛乱,这哱拜早年投降明王朝,成了一名小军官,后来官职越来越高,在万历初年时升为游击将军,统标兵家丁千余,专制宁夏;后来越来越骄横,目中无人,而当时的巡抚党馨又几次对他施加压力,并以冒领军饷罪弹劾他,哱拜可就受不了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加上他本来就看不起明王朝的那些军队,所以干脆就带着儿子、义子一起反了。
在起兵初期,打了明王朝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在前期的时候,连续攻城略地;但是明王朝很快就反应过来了,先调魏学曾前去围剿,并派名将麻贵支援;而后又李如松为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虽然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但代价却是不小,耗费饷银近两百万,而且整个宁夏地区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第二场:万历朝鲜战争
如果说宁夏之役的爆发还有点明王朝自身的原因,那万历朝鲜战争就真的是无妄之灾;当时日本正处于丰臣秀吉统治时期,这丰臣秀吉虽然出身低贱,但在掌权之后,却是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为了平息国内大名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大名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丰臣秀吉的目标是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有可能的话,他还想拿下大明王朝。
在公元1592年时,丰臣秀吉共计调动15万大军入侵朝鲜,不到一个月,朝鲜就几乎被灭;无奈之下,明王朝只得派兵来支援这个铁杆小弟,在第一次打退日本军队后,本以为就和平了,但没想到在1597年时,卑鄙无耻的日本再次挥兵14万入侵朝鲜;最终,明王朝在付出惨痛代价后终于再次击退日本。为了庇护朝鲜,明王朝不仅所有的积蓄都被掏空了,而且辽镇兵额削减过半,以至于女真人趁势崛起……
第三场:播州之役
播州大概位于今天四川、贵州、重庆交界处,地域辽阔且复杂,加上远离中原,属于教化,所以民风彪悍,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的心病;唐朝、宋朝至元朝时,播州这块地区基本都处于自治的状态,让统治者颇为头疼。从唐末的杨端到明初的杨铿,杨家已经统治播州之地长达二十九代了;到明神宗时期,按照惯例,杨家后代杨应龙继任播州宣慰司使,但这个杨应龙骄横跋扈,作恶多端,后干脆公开作乱。
但讨伐播州实在太艰难了,所以朱翊钧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剿灭杨应龙,但没想到这杨应龙越来越嚣张,竟然领兵劫掠四川、贵州、湖广等地;在公元1593年时,朱翊钧终于下令决心去剿灭杨应龙,但由于此时明王朝的主要精力放在朝鲜战场上,所以在播州接连战败,直至1599年,明王朝集结24万大军(7万正规军)发动全面围剿,最终在付出惨痛代价后终于平定播州,而且是一劳永逸。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明王朝在辽东的危机。
第四场:明缅战争
在朱翊钧时期,缅甸的东吁王朝强盛起来,四处征战扩张,从公元1576年到公元1606年,双方爆发大小战事数十起,总体来说明王朝胜多败少,但明王朝期间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宁夏之役、朝鲜战争和播州之役,极大的耗费了明王朝的国力,所以在后期时,面对缅甸方面的进攻显得有心无力,尤其是在1606年时,缅甸方面发动30余万大军进攻木邦,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
总的来说,明缅战争,应该算是以明王朝战败而告终,战败的因素开始也说了,实在是明王朝分身乏术,毕竟辽东的战事更为重要。但缅甸方面也没有讨到好处,为何呢?因为在缅甸进攻明王朝之前,算得上是中南半岛的霸主,但在与明王朝作战时,云南巡抚陈用宾以上国身份联络中南半岛的暹罗等国反抗缅甸,极大的削弱了缅甸国的实力,在战争后期时,虽然缅甸赢了明王朝,但内部却开始分裂,所以此战真正的结局是两败俱伤,甚至可以说,缅甸才是真正输家,因为云南边患,输赢对明王朝影响都不大。
第五场: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爆发于公元1619年,此战以明王朝惨败而告终,称得上是明王朝真正开始衰落的一战。很多人将明王朝的战败归咎于指挥失利,指挥失利的确是一方面原因,但更深的原因还是由于此时的明王朝真的是已经精疲力竭,接连这么多场大战下来,真的是国困民乏,库中无银兵无战心;很多人说朱翊钧贪财,朱翊钧为何贪财?实在是穷啊!
萨尔浒之战,明王朝集结十一万军队进攻努尔哈赤,结果被努尔哈赤的六万军队击败,死伤约五万。在战争还没开始时,由于明朝朝廷财政紧张,无力长期供养辽东集结明军作战部队,明神宗朱翊钧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这才有了分兵四路围剿后金的荒唐事情出现;时也命也,如果萨尔许之战爆发在1592年,财大气粗的朱翊钧,可能就不会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也就不会有之后的惨败了吧。
其实,并不是努尔哈赤有多强,只能说努尔哈赤的运气真的很好;如果明王朝不是在接连多次大战中消耗过大,或许努尔哈赤起兵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打赢萨尔浒之战了。其实如此看来,还真的不能说朱翊钧就是个昏庸皇帝,如果他是一个昏庸皇帝,又岂能打赢那么多场大战,但朱翊钧绝对是个倒霉皇帝,至少朝鲜战争、播州之役、明缅战争都属于很意外的战争,尤其是朝鲜战争,如果日本没有入侵朝鲜的话,女真人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自称禹斋,庙号神宗。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明神宗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张居正这样的贤士应对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
明神宗晚期统治日益腐败。明神宗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而且此时东北的满族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从此明朝在辽东的控制陷于崩溃。
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外国传教士也纷纷来华,例如利玛窦就觐见过明神宗,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终年56岁。死后由长子朱常洛继位,明神宗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明神宗在位期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始终“魁柄独持”,可谓操权有术,从这一点说,他不是一个庸人之辈。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样的雄才大略。
他即位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当时,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新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也同样处于由古代社会向着近代社会转型的剧变前夜。
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他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绝境,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70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曹丕为什么要刁难曹植他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