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光鲜外衣下却是百姓在受苦

众妙之门 2023-06-22 20:45:14

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到底是什么样的,光鲜外衣下却是百姓在受苦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文景之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汉王朝历经前几任帝王的努力,终于不辱使命,交出“文景之治”的“漂亮成绩单”。

然而,潜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实历史,是否名副其实?

司马迁描述文帝时的老百姓是——“无内外之繇,得息肩于田亩”。而且,他的《平准书》,也歌颂了景帝末至武帝初时社会繁荣的景象。

从司马迁笔下的“盛世图”看来,国家的政策是奏效的。对老百姓而言,“民则人给家足”;对国家的经济而言,“都鄙廪庾皆满”、“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然而,如果细究,似乎便能让潜藏的问题浮现出来。

司马迁画像

疑问

《平准书》中歌颂的文字,有个大的前提,那就是——“非遇水旱之灾”。

如果当时社会真的普遍达到“民富”,那何以“遇水旱之灾”,老百姓便无法“人给家足”?

按理说,如果国家的财富累积到史书所言般的殷富,老百姓也丰衣足食,那么偶尔仅“遇水旱之灾”,断无无法自给之理。

假设,农民积存不足以应急,但是以国家太仓“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的现象来看,绝对有办法度过一时的水旱灾问题。

如此看来,汉初以来到武帝初年所建立的社会经济,似乎有重新商榷之处。

汉武帝剧照

司马迁的解释

其实,司马迁早已在文中说出了原因:

“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

这一句,太史公将国家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如实道出。这些“役财骄溢”,以及横行乡里的“兼并豪党之徒”,不但日益严重,而且成为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支撑汉代经济的最主要力量,来自于大多数劳动的农民。西汉政府的重农政策,也是为了照顾这一群人。

不过,在这一时期,西汉政府的安抚流民、轻薄徭役政策,似乎只使得国家、地方官吏和农村里的大地主得利,加以“网疏”,所以更造成这些“兼并豪党之徒”,肆无忌惮地吞并农民的土地,为所欲为。

所以,在“文景之治”的背后,正是一批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无穷灾难与痛苦。

贾谊雕像

贾谊和晁错的解释

如果再对照贾谊的文字,便可发现大多数由国家给予土地的小农,究竟处于何种境地。

贾谊说,经过四十多年的生聚,到文帝继位之初,国家和百姓仍然缺少粮食储备,所以,天旱歉收时,百姓就会感到畏惧;若年成不好,老百姓就必须卖掉爵位和孩子。

由此可见,这四十多年的努力,还无法在大多数人身上收到成效。

这种情景又延续了十年,这群靠着“土地和老天”吃饭的农民,其贫苦似乎不见改观。

晁错在上文帝书中,说得十分明确——普通人一年辛苦所挣的血汗钱,根本不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汉景帝剧照

事实上,“文景之治”时期农民入不敷出的境遇,与战国李悝变法时魏国农民的情况并无二致。

可见,西汉经过40多年的休养生息,似乎并没有使广大的一线农民,在生活品质上有相对的提升。若是再加上“不幸疾病死丧之费,及上赋敛”,那势必更惨。

赋税和徭役

西汉赋税徭役名目十分繁杂,农民的负担十分沉重。

政府对于百姓,均按照民户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加登录成册,严格控制,即所谓“编户齐民”。

政府以此作为征收租赋、征调徭役和兵役的依据,而且,编户后便不可无故迁移,如果丢掉户籍逃亡,被逮捕就得入官奴。

汉文帝剧照

依此,国家规定的赋钱和徭役,均以“人头”为依据。7岁到14岁的人,出“口赋”20钱;15岁到56岁的人,出“算赋”120钱;还有“献赋”,原无定额,自高帝十一年起,定为每人每年63钱。

除此之外,成年男子每年要为政府提供繁重的徭役,包括劳役和兵役。

服劳役,不但要负责国家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如修陵、营造宫室、治理河渠等,还包括地方性的小役。

而西汉兵役的期限为两年,第一年在本郡县当正卒,第二年轮番上京师当卫士,或到边地当戍卒。

一个西汉普通人,其一生中服劳役与兵役的时间,至少有1600多天,可见当时普通人的负担有多沉重。

汉景帝剧照

玲珑说

在“文景之治”的光鲜外衣下,那些真正处在底层的普通人,该如何度过无以为继的困顿生活?

国家的荷包赚足了,面子也有了光彩,但“里子”,却是百姓勒紧裤腰带来支撑的。史实也证明,虽然有人逐渐成为像陈平那样的大地主,但这种情况,对普通人而言,诚属少数。当时绝大多数农民,在国家赋役、自然灾害和生产量不足的情况下,逐渐趋于贫困,甚至破产。

「 ”文景之治”盛名下的真实汉景帝

欢迎关注「 ”刘刘看世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 唐朝诗人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有诗云: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贾谊在盛世汉文帝朝因各种原因不得重用,反复成为后世文人骚客为文作诗的题材,但是纵观汉文帝的一生,要说他「 ”恩犹薄”还真是冤枉了他。 这「 ”恩犹薄”三字,倒是特别适合「 ”文景之治”的另一主角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不信?那我们就来说说汉景帝一生中那些「 ”恩犹薄”的故事。 一、青少年时代误杀吴国太子 在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进京参加朝会,闲暇时两太子一起喝酒下棋,下棋过程中由于棋路相争,互不相让,结果太子刘启抓起棋盘就打刘贤,最后竟然把刘贤打死了。 当时,刘启可能并没有要致刘贤于死地的主观,但他焦躁暴戾的个性从此事件中可见一斑。 发生了这样不幸的惨事,真是没法收场了。最终汉文帝只得派人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去埋葬,结果吴王拒绝接收。从此吴王刘濞恨上了刘启,也为他继位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贰、是非不分,对先帝旧臣睚眦必报 邓通是汉文帝的嬖臣,文帝生前对他宠幸有加,使他富可敌国。 邓通虽无特别的能力才华,但为人恭谨低调,行事规矩老实,对文帝更是忠心耿耿,曾在文帝患毒疮时不顾污秽腥臭,数次用嘴为文帝吸出脓血减轻痛苦。 后来文帝叫太子刘启给他吮脓,太子的表现让文帝大不高兴。 后来太子听说邓通曾为文帝吮疮,心里感到惭愧,也因此生恨,并从此怀恨在心。 等到文帝驾崩,太子一继位(即汉景帝),就把邓通革了职,又追夺铜山,籍没家产,甚至不允许长公主刘嫖等人接济他。 可怜富可敌国的邓通,旦暮间身无分文,最后竟贫饿而死。具体可参阅链接文章马屁拍到马脚上,后果真的会要命 其实,邓通真没有得罪太子的地方,这太子恨邓通恨得好没道理,邓通既没有做对不起太子的事,更不是什么乱臣贼子,只是对太子他亲爹过于忠心罢了。 对于自己故去亲人的忠仆,一般人的心理应该是爱屋及乌,元稹在对他妻子韦丛的悼亡诗《遣悲怀》 中就有一句「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 这汉景帝倒好,一继位,就把他老爹并无过错的宠臣逼迫致死。 对于没有得罪过自己的先帝嬖臣邓通如此,对于得罪过自己的名臣张释之也好不到哪去。 张释之,文帝朝名臣,历任骑郎、谒者、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廷尉等职,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甚至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时人称赞「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张释之任公车令掌管宫门事宜时,有一次,太子刘启与梁王刘揖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宫卫令。 张释之追上太子和梁王,阻止他们进宫,并以「 ”过司马门不下车为不敬”的罪名,向汉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 面对张释之的公正执法,汉文帝摘下帽子陪罪,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亲自下达特赦令,这样太子、梁王才得以进入宫中。 就为了这样一件区区小事,汉景帝继位后,竟将一代名臣张释之贬为了淮南国的国相。 照汉景帝这以我为中心的行事作风,若当年视察细柳营被拒之门外的是他,估计周亚夫可能会在汉景帝的暴怒中人头落地。 叁、冷酷无情,错杀恩师兼谋臣晁错 文景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晁错,不仅是汉景帝身为太子时的恩师,更是景帝即位后最受信任和最重要的谋臣。 到了景帝时期,那些汉初受封的刘姓诸侯王屡有作奸犯科、私蓄武力等不受中央辖治的事件发生,特别是吴王刘濞,更是在自己的封国内大肆私自铸钱、煮盐贩卖,为了收买人心积蓄力量,他还招纳逃犯、免除课赋,谋反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面对诸侯王这尾大不掉的棘手形势,晁错多次向汉景帝陈述诸侯的罪过与危害,请求削藩,并上疏《削藩策》。 汉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下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削藩这件事历来都是你死我活的利益争夺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次削藩:汉景帝削藩、明建文帝削藩、清康熙帝削藩,哪一次不是生死存亡的双方互搏?最惨的数建文帝,一着不慎丢了皇位丢了小命。 这不,汉景帝刚一动手,诸侯王们就联起手来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 战争历来讲究师出有名,诸侯王反对中央重分蛋糕这个真正的造反理由自然是拿不上台面的,那就整一个冠冕堂皇的呗:清君侧,诛晁错。就是说,皇帝我们是拥护的,可是皇帝身边的晁错是个坏人,为了国家安定,我们要除掉他。 面对来势汹汹的七国之乱,汉景帝陷入了慌乱,先后招各路大臣商量对策。 袁盎认为吴楚七国造反不足为患,在请求景帝屏退旁人后献策说:「 ”吴楚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兵不血刃。” 袁盎这个人也是文景时期的名臣,行事多狡黠邪魅,素与晁错有过节,不知道他的这个计策是出于对七国之乱本质的认识不清呢还是想借刀杀人。 而晁错这个人呢,同事关系处得确实比较差,就在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 *** ,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最后,景帝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退兵,批准了这道奏章,此时的晁错还毫不知情。 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当场腰斩晁错,可怜当时晁错还穿着朝服。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七国之乱并未斩晁错而停止。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杀晁错反倒替诸侯王拔除了个眼中刺,叛乱并不会平息。 汉景帝这才知道错杀了晁错,然后降诏讨伐,派周亚夫、栾布、窦婴等人出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彻底平定。 七国之乱中错杀晁错,不仅把汉景帝处事莽撞草率、思考问题欠缜密的缺点暴露无遗,更是把汉景帝翻脸无情的冷酷展现得淋漓尽致。 肆、冤屈名将重臣周亚夫,致其狱中绝食而亡 周亚夫一代名将,以细柳营严于治军和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汉室江山而名垂青史,他不仅善于治军打仗,为人为官更是耿直忠正,官至丞相。 对于这样一位劳苦功高的名将重臣,就因为他屡次坚持原则顶撞了汉景帝而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要说周亚夫也是太忠心了,景帝要废刘荣的太子之位,周亚夫提了反对意见。 景帝要封新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周亚夫搬出汉高祖的白马之盟「 ”非刘不能王、非功不能侯”反对。 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一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周亚夫又反对说:「 ”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景帝听了很不高兴,说:「 ”丞相的话迂腐无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 这几件事,在周亚夫都是出于公心、坚持正义,但在汉景帝眼里却成了屡逆上意、难以驾驭的表现。 此后,汉景帝又在宫中设宴试探周亚夫,想看看他的脾气是否改了。 宴餐时景帝故意让人不给周亚夫的餐位放筷子,见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 ”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 周亚夫羞愤不已,怏怏地向景帝跪下谢罪后不等景帝发话,就自己走了。 汉景帝叹息着说:「 ”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想必当时景帝就下了要整治周亚夫的决心。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见父亲年老,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后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物品,周亚夫因此被人告发,汉景帝派人追查此事,最终周亚夫以谋反罪下狱。 下狱后,周亚夫绝食 *** ,五天后,吐血身亡。 伍、逼杀废太子刘荣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立的第二任太子,最终继位登极,皆大欢喜。 汉景帝立的第一任太子刘荣可就太惨了。 刘荣是汉景帝的庶长子,景帝四年(前153年),在景帝无嫡子的情况下被立为太子。 前151年,汉景帝废黜了二十多年的原配薄氏的皇后之位。 景帝七年(前150年),刘荣生母栗姬在宫廷斗争中失宠,被打入冷宫,景帝废刘荣为临江王。同年,封王美人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具体参阅链接文章西汉宫斗高手另有其人 前148年,废太子刘荣因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 汉景帝派当时最著名的酷吏郅都负责审讯,刘荣恐惧,请求给刀笔意欲写信向景帝直接谢罪,郅都不许。 后窦太后堂侄窦婴派人悄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 虽然汉景帝没有直接杀死刘荣,但从事后窦太后盛怒、汉景帝对郅都的种种庇护看,刘荣的死应该就是汉景帝的旨意。 都说父子至亲、舔犊情深,汉景帝连自己的儿子都能下手,其刻薄寡恩可见一斑。 纵观汉景帝的一生,充满了对兄弟、亲长、妻儿及功臣旧属的无情无义,虽然人常说无情最是帝皇家,但那是从政治选择客观理性的角度而言,而汉景帝的无情则基本都出于个人情感的狭隘。 汉景帝的「 ”景”字,在《逸周书·谥法解》中的意思有三个方面: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对照汉景帝的一生,实在难与这个「 ”景”字相匹配。 当然,评价皇帝的标准与普通人不同,汉景帝虽然对身边人刻薄寡恩,在国家大政方针上还是与文帝一脉相承,因此才成就了「 ”文景之治”的盛世。 对于汉景帝的为人,个人比较赞同苏辙的评价:汉之贤君,皆曰文、景。文帝宽仁大度,有高帝之风。景帝忌克少恩,无人君之量,其实非文帝比也。

西汉初期,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文景之治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两父子开创的治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第一个治世。经过文帝和景帝两代人的努力西汉王朝迅速的从战乱中恢复,为后来的汉武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那么文景之治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一.饱经战乱,人心思定

春秋战国时期本来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乱和大变革时期。那个时期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直到战国末年秦国以绝对的实力花了十年的时间发动了统一战争灭掉六国,从而一统天下。

中国实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似乎和平的曙光开始降临。但是暴秦所实行的暴政并没有让普通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反而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秦的短暂统一之后,国家再次陷入了动乱之中。先是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再到后来的四年楚汉战争,好不容易汉高祖刘邦重新统一了中国,但是国家依然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汉初的异姓诸侯王叛乱及诸吕之乱让这个新生的王朝摇摇欲坠!

可以说数代人都没有真正享受过和平时光。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广大的普通劳苦大众真切的盼望着能够国泰民安。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必须充分考虑底层百姓最朴素的愿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二.汉初的统治者充分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曾经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突然间轰然崩塌给后世的西汉王朝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训,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制定了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汉高祖刘邦的继任者以及一帮文武大臣很好的延续了这一基本国策,这其中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萧规曹随

虽然西汉初期统治阶级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不稳定性,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汉王朝想要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不管是略显懦弱的汉惠帝刘盈还是心狠手辣的吕太后,在争夺权力的同时也不忘韬光养晦并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北方之强大匈奴的外部威胁

公元前200年,成为新生王朝开国之君的汉高祖刘邦曾经踌躇满志的率领三十二万精锐汉军讨伐匈奴,却不曾想被匈奴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万草原铁骑围困在白登山,最后汉高祖刘邦采纳陈平之际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以逃脱。

文韬武略的开国之君以及手下无数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兵猛将竟然遭受如此奇耻大辱,这让汉帝国的统治者认识到了匈奴实力的强大以及汉帝国恢复和提升国力的迫切性。

知耻而后勇!面对强大的外敌,汉帝国的统治者一方面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另一方面不忘兵败之耻而采取务实的措施休养生息提高国力。直到后来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汉武帝刘彻开始全面反击匈奴正是在这种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四.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的贤明

西汉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明君最多的时代,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也不例外。文帝和景帝父子以身作则,崇尚节俭,轻徭薄赋,努力发展生产力。

你一定听说过文景之治吧,可为何西汉会出现文景之治那?你了解吗?

  在古代帝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凡是历史上的某个盛世都是由某个帝王所造就的,但是只要这个帝王驾崩,如果继承者不能很好的继承前人伟业,那么盛世王朝很快就会衰落下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在这个时期,汉朝的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

  汉文帝被称之为“仁德之君”,他自己的生活过得极为简朴,做出了好的表率,深受百姓官员的爱戴。他改革法律,废除秦朝的株连,关心民众疾苦,用笞刑取代某些伤残肢体的肉刑。

  由于诸吕叛乱大大消耗了国力,在刘恒继位就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和徭役,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他还准许了私人开采矿山,促进了农民副业生产的发展,使得汉朝逐渐的恢复了元气。

  汉景帝继承了汉文帝的改革措施,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而且再次减轻刑罚,各级官吏亦断狱从轻。提倡节俭,对地主商人中正兴起的侈靡之风,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

  文景之治”减轻了刑罚,缓和了矛盾,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使得人民能够安心生产,并且对生活有了盼头,能够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社会建设之中。更重要的是,汉景帝能够继承汉文帝的诸多措施,使得社会始终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由两代贤明仁厚的帝王的共同努力,最终才缔造出了“文景之治”!

为什么汉朝会出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在汉文帝(公元前179年)和汉景帝(公元前140年)两代帝王的统治下所出现的那段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时期。“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史书上有这样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可见它是在黄老“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指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也被称作“黄老之治”(注:“黄老之治”是古代道家中的一个学派,黄指的是黄帝,老指的是老子。因为老子继承了黄帝的基本思想,两人都主张不争、清静、无为等,所以后世把他们两人的学问并称为黄老之学。司马迁在《史记》里多次把黄帝和老子以“黄老”并称)。

在汉朝建立之初,社会经济极为衰弱,朝廷推崇道家的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这种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汉土朝的物质基础也大大增强,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更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景之治”说明道家“黄老之学”对恢复社会生产,迅速提升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