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实力强劲的神策军,为何没能阻止唐朝的灭亡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8:52:09

实力强劲的神策军,为何没能阻止唐朝的灭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神策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903年,大唐天复三年。在这一年朱温进入长安,彻底的消灭了自“安史之乱”后遗祸唐朝百年的宦官势力。这一点对于当时的宰相崔胤与唐昭宗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却使得皇帝与宰相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那就是朱温在彻底消除了宦官的威胁之后,随后便彻底的解散了唐朝神策军。这对于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因为神策军是唐朝皇帝当时唯一能够有效控制的武备力量。

历史上神策军的黯然离场,虽然没有宦官之乱被根除那么吸引人注意,但神策军被解散这个历史片段,对于唐朝的历史来说,还是起到了极大的震荡作用。因为,唐朝皇帝在失去神策军后,彻底的沦为了受军阀摆弄的傀儡,直至唐王朝彻底灭亡。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神策军的发展史时,能够发现,这支鼎盛时期人数达十八万人之巨的皇家禁军以及野战部队,虽然实力碾压各大藩镇,却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败亡。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的是,神策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扮演着唐王朝的守门人。这是因为,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这支戍边的军队完全成为了唐朝的直系部队,并担当着重大责任。当时,神策军除了替代了唐朝皇帝的禁军外,神策军还是唐王朝重要的野战部队,以及边防力量。可见,神策军对于中晚唐这段历史时期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即便如此,这支军队却最终也没能挽救唐王朝的败亡,并先唐王朝一步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神策军没有挽救唐王朝,很大一部分原因同神策军本身有关系。“安史之乱”结束之初的神策军,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因为,神策军本身就是防备吐蕃的边军,战斗力自然要强过内地的军队。再者,经过“安史之乱”的打磨,神策军也成为了一支颇有实战经验的军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优势却最终全部化为了乌有。

唐朝为了维系神策军,可以说是倾尽财囊。当时一个神策军领导的钱粮是其他军队的三倍之多,并且,每逢新皇帝登基或有其他喜事,皇帝都会大力犒赏神策军,并且这一情况在后来则成为了常态,可正是这一系列丰厚的待遇却最终葬送了神策军的战斗力。因为神策军待遇优厚,使得大量的商贾,甚至地痞流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神策军。这样神策军的战斗力自然会产生严重的下滑,更别说如何挽救唐王朝了。

并且,在唐德宗时宦官完全掌握了神策军,这无疑加快了神策军的退化过程。这是因为宦官控制神策军后,卖官鬻爵成为了神策军中的一个常态。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神策军内部平时文恬武嬉,以至于到了上战场打仗的时候一触即溃。在黄巢起义军兵锋直指长安的时候,神策军便一触即溃,除了被消灭的外,残余的神策军大多被地方藩镇吸收。

当然,神策军难以挽救唐王朝,还在于唐王朝本身。唐朝国势最为衰败的阶段,莫过于唐懿宗、僖宗两位昏君在位的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唐王朝内政萎靡,官员大多也文恬武嬉,而神策军的溃败也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所以,我们很难不将神策军的衰败同唐朝的衰败联系在一起。因为,即便神策军有在强的战斗力,也不可能内政萎靡的局面。

历史上的神策军,可以说是中晚唐历史的一个见证者。这是因为神策军的由兴盛到最终被解散,同唐王朝由苦苦支撑到最终灭亡的过程,近乎完全的一致。以至于,在朱温解散神策军没过几年,唐王朝也完全没了。

唐朝的禁军主力“神策军”,为何从百战雄师沦为宦官打手呢?

历史上,东汉和明朝是宦官专权的重灾区。其实,唐朝中后期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相较东汉和明朝,唐朝的宦官除了抓权,还控制着皇帝。自唐穆宗后的九位皇帝,有七位是宦官所立,敬宗、文宗甚至被宦官所杀,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宦官哪来这样的底气呢?一窥神策军的发展,便能知晓答案。

神策军的成立,与吐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吐蕃在七世纪强势崛起,对唐朝的西北边境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六月,名将哥舒翰率军攻陷了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地石堡城,以此为契机,占据了黄河九曲,取得对吐蕃的战略优势。

图1 河西走廊示意图


天宝十三年(754年)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上书获批,成立西北边防军,以此为战略支点,持续碾压吐蕃。神策军在洮水南岸的磨环川成立,首任神策军使由洮阳太守成如缪担任。神策军最初编制只有两千人,相当于现在一个团的兵力。

次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反唐,攻势凌厉。朝廷抽调边军,驰援赴难,神策军也是其中之一。公元759年,神策军将卫伯玉率领千余人,参加了相州之战。尽管唐军占据了人数优势,但相互之间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结果一败涂地。

卫伯玉败逃陕州(今河南省三门陕西),不久前神策军原驻地已落入吐蕃之手。无家可归的卫伯玉只得暂驻陕州,站在了抵挡史思明叛军的第一线。此时,深受唐肃宗李亨信任的宦官鱼朝恩也在陕州督军。神策军第一次与宦官有了交集。

上元二年(公元760年)二月,叛将史朝义率军夜袭陕州,卫伯玉主动出击,在永安大破叛军。肃宗大喜,褒奖神策军,命其镇守陕州,卫伯玉受命入朝,鱼朝恩乘虚掌控神策军,原先的边防军变成了藩镇军。在鱼朝恩的运作下,神策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陕州节度使所属的军队,统统被其纳入神策军,军队规模扩大到万余人。

图2 吐蕃的地理位置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犯边,直驱长安。代宗李豫出逃陕州,鱼朝恩率神策军充当禁军,保护代宗的人身安全。随后,代宗在神策军的护卫下,回到长安。两年后,吐蕃再次侵扰关中,神策军驻军苑中,并分设左右两军,从此确立了中央禁军的地位。

神策军分立之后,各设大将军一人、将军四人、统军两人,屯驻京畿和关内要地。为统一指挥,设立护军中尉,节制神策将吏,同时以左右神策行营的名义,统率京畿和所在地的驻军, 由此可以看出,神策军具有拱卫京畿和野战的双重职责。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鱼朝恩获罪身死,神策军恢复了由兵马使统率的先例。然而建中年间爆发的?泾原兵变?改变了神策军的命运。建中四年(783年),原凤翔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长安失陷。德宗带着妃子、太子、宗亲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紧追不舍,轮番围攻奉天一月余。关键时刻,神策军及时救驾。叛军人多势众,神策军顽强作战,敢打敢拼,迫使叛军无功而返。随后,神策军收复长安,迎回德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7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