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此人临死之前说出自己的祖先名字。皇帝立即赐他免死金牌

以史为鉴 2023-06-22 18:51:19

此人临死之前说出自己的祖先名字皇帝立即赐他免死金牌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范从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朱元璋他是乞丐出身,即便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也是眼里不容沙,对官员贪赃枉法一概不忍。而且朱元璋也不搞特殊待遇,有一次他的女婿欧阳伦因为指使手下走私茶叶导致朱元璋大义灭亲,将他赐死。要知道欧阳伦的妻子是安庆公主,安庆公主又是马皇后的女儿。

当时安庆公主还特意找马皇后说清,但是朱元璋为了整肃吏治还是将其女婿赐死了。朱元璋一生从不搞特权,但是有一次朱元璋却为一个死囚犯开了特权,并且还赐给他五次免死的机会。为什么事情会这样,我们来看看此事。

在明朝洪武年间的时候,当时朱元璋的刑罚特别重,对那些稍微犯点错的人都使用极为严重的刑罚。当时的御史大夫范从文在执行圣旨监察官吏的时候发现有的罪不至死,不应该使用这么严重的刑罚。但是范从文也因此被弹劾抗旨不尊之罪,按照当时的刑罚范从文被判处死刑。

在范从文临近行刑的时候,当时朱元璋看到他姓范而且还是苏州人,其做事风范和北宋名臣范仲淹有所相似,于是便问范从文和范仲淹有什么关系。当时范从文回答自己就是范仲淹的十三世孙,并且还当场对朱元璋陈述了一系列建议。

此时的朱元璋听后深受感动,于是当场免除了他的死罪,当场写了五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送给他。并且对他说:“你的先祖是北宋名臣,朕送你五幅文正(范仲淹)警言可以免除你五次死罪。”

范仲淹可是北宋名臣,因为自己忠言不讳遭到了多次贬斥,无沦是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朱元璋是一个乞丐出身,特别崇拜范仲淹。为了不伤害伟人的后代,自己还赐给范从文五次免死机会。

历史上的皇帝免死金牌到底是什么?

免死金牌 民间所称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唐以后铁卷不是丹书而是嵌金,《辍耕录》记载唐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卷,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由来典故 丹书铁契,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或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但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 追溯铁券制度的形式,最早滥觞于战国时的铜节。“铁券”一词始于见于史籍《汉书·高帝纪》和《祭遵传》,其曰“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程大昌《演繁露 》中云,铁券壮如圆筒瓦形,铁质金字,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发给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检验真假,防止伪造。不过从现存最早的铁券来看,至唐代后期,铁券的分藏制度已有所改变,圆筒瓦形已为覆瓦状,不再对分收藏。 据史料载,早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当时的铁券还无免罪和免死等许诺,仅作为一种封侯的凭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给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到宋元明清时期,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明代起就规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次,各依品级颁发给铁券,不得逾越。 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铁券上的文字在汉时用丹砂填字,即“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现存最早的铁券,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五代吴越国王钱缪铁券,已千余年历史,据报道,这道铁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为嘉奖吴越王钱缪讨伐董昌有功,特颁赐于钱缪的。铁质铸成,形如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 米,厚2.41厘 米,重约132两,上嵌金字350个,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现金字多有剥落。铁券的主要内容是记载被赐者征讨董昌的功绩,因其对朝廷有如此功劳,所以“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意即皇帝可免钱九次死罪),是皇帝赐给臣下的一种奖赏和信物。 由此以来,我国古代的铁券无论其形制如何演变,内容如何丰富,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率世历俗”的范畴,这与现代 的勋章、奖章的涵义是吻合的。 历史演变 始于汉高祖,后代沿之。原以丹书于铁板,故名。涌进仅为颁发给臣下的一种封侯及荣誉凭证。 南北朝以后,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西魏还密赐予欲归附者,作为归附后享有特权的保证,并听世相传袭。 唐朝在制度上作了明文规定。形制历代不一,所世基本上仿唐制。 金朝铁券状如卷瓦,刻字画栏,以金填之,半予功臣,半留内府,以御宝为合。 明洪武二年(1369)封功臣,因唐制有所损益,形亦如瓦,分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所赐功臣履历、恩数,中镌免罪,减禄之数。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难推诚;余则为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给功臣,右藏内府,有事则合之,以取信。洪武三年,赐铁券者公六人,侯二十八人;二十五年,改制铁券,又赐公及故公共八家。永乐初,靖难功臣亦有赐者。

历史上的“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去死刑吗?

其实免死金牌这个说法多半来自于我们平时看到的古装剧,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皇帝对功劳卓著的大臣或者他的宠臣就会赏赐免死金牌,这样在这个大臣以后要是犯了什么重罪之后,就可以凭这个金牌免除一次死罪。


其实这样的免死金牌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并不叫做免死金牌,这种叫法只在我们的民间流传,历史上真正的免死金牌叫做“丹书铁券”,又或者叫“丹书铁契”,是古时候的皇帝颁授给功臣重臣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一种凭证。

那么既然这种免死金牌之类的物品是真实存在过的,它们真的可以免死吗?实际上答案是依旧还是要看皇帝的心情。

比如说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就给很多功臣都颁发了金书铁券,李善长就是其中一个,然而到了他77岁高龄的时候,朱元璋却把他一家70多口全部都杀了,面对这种血淋淋的事实,你还能说这种免死金牌有用吗?

事实上最开始丹书铁契还是有一些公信力的,在汉朝最初确定这种制度的时候,丹书铁契会从中分为两半,一半给功臣,一半留在皇宫内部,以防假冒。

只是到了后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即使拥有免死金牌也还是被处死的例子,这种情况很常见,毕竟皇帝才是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并且有时候前一个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在下一个皇帝那里并不通用。

丹书铁契一直发展到了隋唐时期,丹砂被更换成了金子,被后世称为金书铁券,这也就是后世的民间传说中都将其称为免死金牌的原因。并且免死金牌并不是所有的罪都可以豁免,谋反罪就是不能够免除的,所以皇帝一般想要处死哪个拥有免死金牌的大臣的话,都会用谋反的罪名。

古时候君王承诺“免死”的免死金牌,真的管用吗?

基本不管用。

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丹书铁券,是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奖赏。在这些铁券上通常写着用此物可以减免甚至免除刑罚,其中就包括减免死罪。

最早发放铁券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不过刘邦发的铁券上还没有写明可以用来抵消死罪,只是承诺持有该铁券的人可以享受世代荣华富贵。

这种承诺看似美好,实际上却不太靠得住,刘邦不要钱似的一口气发了一百多个铁券,但是拿到这些铁券的人最终基本被刘邦杀了个干净,只有五个人得以善终。

到了唐朝,武则天担心自己死后家人遭到清算,于是要求李姓皇族立下誓言,以保武氏族人平安,并将誓言以铁券的形式固定下来。结果呢,武则天刚死去不久,武氏一族就遭到屠戮。

从实际结局来看,这些人拿到丹书铁券不仅不能免死,反而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丹书铁券都这么不靠谱。拿赵匡胤来说,他建立大宋后,就曾经发给柴氏一块丹书铁券,承诺可以减免柴氏子孙的一切罪行,哪怕是谋逆大罪,也只赐死谋逆者,不株连九族。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丹书铁券的持有者虽然可以减免一定罪责,但对于谋逆这种滔天罪行来说,也仅仅只能免去家人不受牵连,至于谋逆者本人,该死的还是得死

等到赵匡胤死了,丹书铁券的效力更是大打折扣。我们熟知的《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就不止一次向人炫耀自己拥有的丹书铁券,可结果呢?照样被关进死牢里被折磨得半死。

所以说,丹书铁券这种东西管不管用全看皇帝心情,皇帝说它有用它就有用,皇帝说它没用他就是块废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7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