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事实却是如此吗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8:23:55

蜀汉灭亡姜维真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事实却是如此吗

对姜维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姜维,号幼麟,是诸葛亮的弟子兼政治接班人之一,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主掌蜀国军事,继承诸葛亮遗志十余次。在刘禅投降后,还计划复国,利用钟会的野心谋划叛乱,看上去,姜维应该是蜀国后期的顶梁柱。但实际上,姜维对蜀国的灭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诸葛瞻临死前曾自责说,自己罪有三,“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军不能守国土。”在这里,诸葛瞻把姜维放在了和黄皓同一水平的地位上。虽然从对蜀汉的忠诚度上而言,这两人不相上下。但是诸葛瞻所说的,确实反映了当时很多人的看法。

第一,蜀国国力凋敝,不宜频频用兵。三国之中,以蜀国为最弱,人口也最少,但这个国家却频繁使用武力。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比战场厮杀更重要的是粮草补给,所以战争自然耗费巨大。以蜀国的国力,实际上已经远远支撑不起连年的北伐了,过多的赋税,导致少数民族连年叛乱,普通老百姓也普遍面有饥色,生活苦不堪言。谯周为了阻止北伐,让百姓休养生息,写下了《仇国论》,但依旧没有引起姜维的重视。而姜维本身和魏国没有什么大仇,汉献帝也早已退位多年,姜维如此不顾国力的北伐,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

第二,姜维政治能力弱,间接造成黄皓专权。早期黄皓是没有机会接触权力的,只是作为一个阿谀谄媚的小人存在在刘禅身边,尽管如此,已经有很多意识到黄皓的危险了。但是自董允死后,继任者陈祗登场,他为了获取权力,怂恿支持姜维北伐,主要目的是把姜维调离中央,而且陈祗为了得到刘禅的宠信,勾结黄皓,造成蜀国政治后期的黑暗。可以说,姜维开始是被陈祗利用,在后来情况恶化的阶段又没有高明的手段,只知道明哲保身。

第三,军事能力不足,放弃之前正确的汉中防守方案,导致直接灭国。之前守汉中的,分别是马超,魏延,王平等人,可以说,姜维至少是比王平要强的,但是王平凭借不足万人抵挡住了十万魏军的进攻,靠的正是利用险要的地利,御敌于外。让敌人根本就不能进入汉中。而姜维认为这样虽然可以不败,却不能大胜。所以改变了兵力部署,收缩兵力,让敌人进入之后关门打狗。这个计划看上去不错,但是风险系数很大,一旦一两个据点被攻破,都可能被对方突袭成都。

而且在最后的决战中,姜维曾一度经过阴平,还在此地驻守等待廖化会师。但是他作为蜀中大将军,多次北伐,却没有完全熟悉这里的地形。以至于邓艾就是在阴平抄的小路直奔成都。哪怕他可以留下些部队,利用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都可以阻挡住邓艾。

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知道蜀国的国力如何,所以在死后才安排了几个稳当的接班人,董允,蒋琬,费祎,这些人基本都可以制衡姜维,控制姜维出兵的人马。这些人在位,蜀国还算可以。但这些人去世后,姜维就开始重兵北伐,这就是姜维急于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表现,如果这勉强可以解释为继承诸葛亮遗志的话,那么姜维为了获取更大战果,改变汉中防守布局,就是他急功近利的铁证了。可以说,姜维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功业,不经意间把蜀国带入了覆没的深渊。

姜维对蜀汉忠心不二,为何还有人说他是令蜀汉亡国的罪人?

诸葛亮曾说姜维对待事情忠心勤恳,在思想上和考虑事情上精心仔细,在总的方面比起来,就算是永南、季常等人也比不上他,称赞姜维是凉州特别厉害的将士。但即使这样,姜维还是受到刘禅的猜疑,再加上他自己本身所带的缺点,所以?罪人?一词,便扣在了他的头上。

一、 身份特殊姜维是以降将的身份来到蜀汉集团的。降将,这样特殊的身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难摆脱猜疑也难怪刘禅无法完全相信姜维。另外还有一点,据史料记载,在蜀汉集团里面有着三股势力,其中,诸葛亮属于荆州系,虽然姜维跟随诸葛亮,但他虽处的位置也特别尴尬因为荆州系的人不与姜维交好,而益州里面的人却又没把姜维当作是自己这边的人。所以,姜维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处理起问题、矛盾来也是相当麻烦。

二、 北伐结果不理想虽说姜维北伐总体上胜利的几率比较高,但他用兵时却没有仔细考虑国力,用兵时过于鲁莽,导致蜀国国力下降,最终落到了如此地步。而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人提醒过他:蜀国老将廖化曾对他的用兵方式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是,姜维并没有在意这个建议,一意孤行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最终导致惨败。

三、 具有刺杀费祎的嫌疑上文已经谈过姜维的特殊身份,这已经导致姜维在行使各种权力、调解矛盾、处理问题上已经有了诸多阻碍。而诸葛亮将军事权交给姜维之后,却将政权交给了荆州系的费祎等人来处理,导致姜维在进行北伐的时候,对于军队所需的补给物资没有很好的及时协调安排好。因此费祎的死,很难不和姜维扯上关系,姜维也因此更加受到刘禅的怀疑。

在历史上,谁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姜维身为蜀汉大将军,手握一国军权,征战、守国、退敌原本就是其应尽的职责所在。但是,由于他的策略不当,思维不密,造成了钟会大军破汉中,邓艾成功偷渡阴平,最终逼迫刘禅投降,导致蜀国灭亡。

无论世人如何声援,姜维不该背这个?黑锅?,但是他的失职之过,何人能担。所以,这个黑锅他不背谁来背。

可能有人会说,关于阴平小道存在的风险,姜维也曾上书后主,只是昏庸的蜀主刘禅没有进行防范而已。但是,为何诸葛亮在世时,阴平小道布有防御工事和防御军队,而到了他这里,阴平小道的部署已然不存。因此,当面临危机之时,这才想到要?亡养补牢?,岂不为时晚矣。

同时,关于汉中之失,也许有人会说,姜维的策略是想诱敌深入,利用地势之便,困歼敌人。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熟读兵书战策的姜维来说,怎么会忽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此简单的道理呢?

结果虽是如此,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姜维还真有点冤,因为这样的结果不幸被他所遇。如果他的这一角色,换为蜀国的其它将领,又有那个将领的军事才华能胜过他,蜀国就不会亡了吗?

其实,说了这么多,姜维也不过是造成蜀国灭亡的果(最直接的责任人)。然而,有果必有

因,而这个因的祸首又该由谁来担呢?

其因一:关羽为蜀国灭亡之源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之初,便确定了集团的发展核心思想:占据荆、益二州。安抚益州西北诸戎、南部夷越。整顿内政,外与孙权结好,

当孙权遣使欲与关羽结为亲家(目的应为离间?刘关?兄弟之情,便于图谋荆州),根据关羽当时的反映来看,其心中非常明白。所以,他对孙权的使者来了一句:?犬子焉能配虎女?。

当时,虽然尽显霸气,却一下将孙权气得不轻。而这时的刘备已取西川、汉中二地,孙权就更加担心刘备从荆州顺江而下攻取江东。所以,东吴对于夺取荆州之心就更加的迫切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6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