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何炎帝陵人是“中国第一陵”而不是黄帝陵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8:11:08

为何炎帝陵人是“中国第一陵”而不是黄帝陵呢

炎帝的陵墓有两个,一在陕西宝鸡,一在湖南炎陵县。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为华夏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现两个陵墓,是否为两地的人们都想争抢着纪念他?有人认为,宝鸡的炎帝陵是第一代陵,炎陵县的炎帝陵是第八代陵,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炎帝和黄帝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姜姓,父少典氏,母女登。传说中的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个先进氏族部落的首领,约距今五千多年,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相传他始教民稼穑,故称神农氏。以火德王,故又称炎帝。一般认为,炎帝生于今湖北随州,长于姜水,游于陕西宝鸡,后沿渭河东下至黄河中游地带,再南去江汉平原及湖南。据史书记载,他始作耒耜,教民耕作;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之琴;削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首创者,使人们由游猎走向农业,由蒙昧走向文明时代。他和另一个先进氏族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先后创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大厦奠定了基石,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同尊为华夏人文始祖。

炎帝陵人称“中国第一陵”,留传至今的共有两处,一在陕西宝鸡,一在湖南炎陵县。

宝鸡的炎帝陵在天台山,至今尚有神农遗迹和传说。天台山上,原有停放炎帝遗体的骨台寝殿.寝殿已湮没,柱础石、墙垣基础依然可见,汉白玉的“骨床”仍然嵌在寝堂殿址中央。按当地的传说,神农曾上天台山,尝百草辨药性,不幸误食了断肠草,因为没有及时找到解药,肝肠断裂而死,就地安葬于莲花台。据史料记载,宝鸡民众祭祀炎帝活动,始于春秋,盛于汉唐。每年七月初七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涉及到炎帝的古建筑大多毁损,宝鸡兴建了两处炎帝纪念地,即炎帝祠和炎帝陵。

另一个炎帝陵在湖南。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炎帝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最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一些人认为就是今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自汉代开始,人们就在这里奉祀炎帝,建造了炎帝庙,唐代继为奉祀。967年,宋王朝下旨,在鹿原陂寻得陵墓,建宗庙祭祀炎帝。宋朝的炎帝陵殿仿皇宫式样建造,午门、丹墀、龙陛,一应俱全。此后,历代帝王都视此为圣地,并不断派官员前往朝拜,举行大典进行祭祀。人民群众则在此烧香、宰牲祭祀,终年络绎不绝。一千多年来,炎帝陵殿曾多次被焚毁,又经多次修复。建国以后,炎帝陵即被湖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国家决定重新修建炎帝陵,1988年工程完工。重新修复的炎帝陵较前稍有扩大,陵区面积达1000平方米,陵殿建筑群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壮观。主殿共分四进:一为午门。午门左右分列戟门和掖门。二进为行礼亭,是奉祀时宰牲敬香烛拜祭处。三进为正殿,大型祭祀典礼场所,殿内正中置炎帝金身坐像。四进是墓碑亭和墓冢。

有学者指出,《国语》上说,黄帝和炎帝是兄弟,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就已经否定。炎帝和黄帝根本不是什么同父母兄弟,他们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首领。一般人认为,炎帝生长在姜水,黄帝生长在姬水,两人都生活在渭河流域,这其实是不可能的。炎帝族和黄帝族在生活习性和生产形态上是两个互相排斥的民族,不可能同时适应于一个环境,更不可能在同一环境获得各自的发展。两族因为生存引起竞争,虽然一时成为仇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婚、同化的结果,使他们已经浑然一体。炎帝最先发展的领地在哪里?炎帝的领地就在今湖南南部、罗霄山脉以西、南岭以北的湘江上游,包括今衡阳以南的耒水、湘水、潇水诸流域,直至沅水、资水上游,然后逐步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发展,特别是经湖北向北发展。《竹书纪年》是最早说炎帝葬于长沙之茶乡的书,在唐代就有祭炎帝的仪式。今天的炎陵所在具体位置是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派人重新勘定的,自此以后,历宋、明、清诸代祭礼不辍,其事除见诸各种方志外,留存墓地的祭文碑刻便有自明洪武四年至清光绪元年历次祭祀所立共53块。炎陵所葬不一定是炎族的始祖,可能是炎族势力北上以前某一个于民族有重大贡献的英雄,他是炎族的象征和旗帜。炎陵不可能是孤立的,应与炎帝生前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炎陵所在之地就是炎帝生前活动之地,也是炎族发祥之地。

两个炎帝陵,给后人带来了不少困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否是两地的人们在争抢着纪念他?是否两个陵墓都是后人所说的衣冠冢,仅是人们的纪念地?而且,说长期在黄河流域活动的炎帝最后崩葬于湖南的炎陵县,是否可信?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而宝鸡和炎陵县各有一个炎帝陵的局面一直存在着,自古以来两个地区的人们用各自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华夏族的始祖。

在学术界,一些学者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对出现两个炎帝陵的原因进行解释。近年来,较为新颖且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见于杨东晨先生的一些文章中,这些观点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足够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炎帝与黄帝

  362566382 初学弟子 一级(96) | 我的贡献 | 我的消息(0/1) | 百度首页 | 退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百度百科 > 浏览词条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完善相关词条

  轩辕
  开放分类: 中国文化、游戏、神话、历史、族徽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编辑本段]

  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 ,故名曰轩辕 。曾战胜炎帝于阪泉 ,战胜蚩尤于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 ,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因此,公孙并非一族一姓的后人。黄帝初始并非姓公孙,从《说文》、《国语·晋语》、《史记·三代世表》、《汉书·文帝纪》、《史记·齐世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陈伯之书》等都有记载黄帝久举于姬水,故取姓姬,这是在黄帝在历史中第一次也是正式的起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
  相传黄帝诞辰是二月初二,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在郑州进行祭拜。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因他长在姬水,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相传中华文明发端之始,黄帝就开始造车,并因此被称为轩辕氏。轩辕二字指的就是车。神话传说时代和往古的神话传说史实中,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灵物之一(另三大灵物为龙、凤、麟)就已经渗入到与农耕民族极为相关的水文化之中。
  中国第一帝王黄帝,号为轩辕氏,轩辕二字,即天鼋,即力天,意思是神化了的大龟。轩辕这两个字,大家都不会解释,研究古书以后,发现轩辕可能就是天鼋,在古代,轩辕和天鼋读音是一样的,鼋,就是水族动物。黄帝以天鼋作图腾,说明他的图腾是水族动物。”(见<<中国古代史讲座>>上,第128-129页,求实出版社1987版)。他还就此进一步论证说:估计夏、周两个王朝与黄帝是一个系统,有血缘关。.因为夏的图腾和黄帝的图腾接近,周也自称出自天鼋,都是以龙蛇之类水族动物作图腾。这一论说,从远古社会的图腾上寻出轩辕的含意。科学地阐释了中华民族为什么是所谓的“龙的传人”。
  在远古神话里,黄帝是稍后于炎帝出现的一个大神。传说他长有四张脸,可以监视四面八方。他是中央的天帝,统治着整个宇宙。在民间,还有种种关于他和他的臣子们创造发明的传说。有书上说,黄帝发明了车,所以人们叫他轩辕氏。

  轩辕生平
  很久以前,在大地西北方的姬水河畔,生活着两个古老的部落,有熊氏族和有虫乔氏族。他们世代以水为姓,通婚融合,不断发展。某年,有熊氏族的首领少典,娶了有虫乔氏族中的女子附宝为妻。一天晚上,附宝观看北斗七星时,天枢之处忽然白光闪耀,照得四野通明。附宝受到感应怀孕了,后来,她在寿丘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公孙轩辕。轩辕生来神奇灵异,很小就开始说话,少年时反应迅速,长大了品质敦厚才思敏锐,成人以后更是聪明绝顶。少典死后,轩辕成为有熊氏族的首领,娶西陵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为妻,嫘祖教人们种桑养蚕。他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轩辕之丘。那时候,由于姬水河流域人口越来越多,轩辕决定率领部落向东迁移。在东进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已经迁移过来的炎帝部落,双方发生冲突。在阪(bǎn)泉的旷野上打了三次仗后,两个部落合并结盟,统一归轩辕领导,尊称轩辕为"黄帝"。炎帝自己则去了南方,教化那里的人们。经过这次融合,黄帝所率领的氏族空前强大。于是,黄帝决定在泰山之上聚会鬼神。适时,黄帝驾乘宝象车,由六条蛟龙牵引驶向泰山;鹤形、人面、一足的神鸟毕方在车旁侍奉;风伯打扫道路,雨师淋洒净水;炎帝的下属蚩尤率领虎狼走在车的前方,鬼神们跟在车的后方;兴云驾雾,无翅能飞的腾蛇伏在地面,而凤凰则飞在宝象车的上面......

  泰山聚会的场面宏大而威严,黄帝感慨万千,亲自创作并演奏了一首名叫《清角》的乐曲。看到黄帝志得意满的样子,炎帝的下属蚩尤非常不服气。回来以后,他联合风伯、雨师、夸父等部落首领,兴兵作乱,不再听黄帝的命令。蚩尤是苗蛮九黎氏族的首领,好战喜乱,非常厉害。他铜头,能吃石头,飞空走险如履平地。另外,他还有八十个兄弟,都是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吃沙石。同时,他们还会制作棍棒、刀、戟、大弩等兵器,因此威震天下。阪泉之役如果不是炎帝主和,胜负结果很难预料。

  蚩尤起兵反叛黄帝,不讲仁慈,滥杀无辜,使万民遭殃。人们都希望黄帝能够重整天下,结束战乱。黄帝生性仁义,不好战伐,因此,一心劝说蚩尤罢兵休战。可是蚩尤不听忠告,屡次进犯。黄帝仰天长叹:"如果我失败了,蚩尤掌管了天下,民众就要受苦了。姑息迁就蚩尤,就是养寇为患。这种情况不能在容忍下去了。"

  于是,黄帝亲自率部征讨蚩尤。他派应龙在冀州的原野上发起进攻,应龙生有双翅,会飞,还能从口中喷水。应龙把江河的水吸入口中,飞上高空,向蚩尤的阵中喷水。顿时,汹涌的波涛从天而降,直奔蚩尤冲去。蚩尤派风伯和雨师出阵迎战。风伯和雨师,施展神威,一个纵风,一个集水,反过来把暴风骤雨向黄帝阵中打去。应龙不会收水,结果黄帝阵脚大乱,溃败而归。后来,更是九战九败。

  没有办法,黄帝率部退到泰山,躲避在昏暗的雾气中。他三天三夜不吃不睡,冥思苦想退敌之策。正在的时候,一个人首鸟形的女子出现在黄帝面前。黄帝用最高礼节稽首再拜,伏在地上不敢起来。这个女子说自己是"九天玄女",问黄帝有什么要求。黄帝说自己总是打败仗,欲求万战万胜之法。于是,九天玄女向黄帝传授了"玄女战法"。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战法之后,黄帝又请来旱神女魃助战。女魃会收云息雨,住在昆仑山上。为了振奋低落的士气,黄帝派人去东海之外七千里处的流波山,捉来体壮如牛、苍身无角、吼声如雷的一足怪兽"夔",剥下它的皮做战鼓。同时派人捉来雷兽,用其身上最大的骨头当鼓槌,敲一下夔皮战鼓,声音能传出五百里,足以震慑四方。另外,黄帝又用九首馗牛的皮做了数十面战鼓,与夔皮战鼓一起组成鼓阵。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黄帝率部重出泰山,在涿鹿的旷野上,与蚩尤展开激战。蚩尤派出魑(chī)魅等山林中害人的怪物进攻黄帝,黄帝让手下吹牛角发出龙吟的声音以御之,结果魑魅应声而亡。蚩尤又运用神术,升起漫天大雾,笼罩黄帝的队伍。由于三天三夜分不清方向,士卒们充满恐惑。黄帝命令风后效法北斗天机制作指南车,用来分辨方向,顺利撤出包围圈。

  黄帝命应龙再次腾空喷水,应龙张开巨口,江河之水冲向蚩尤的军阵。蚩尤急派风伯、雨师应战,狂风裹着暴雨又向黄帝的军阵袭来。黄帝马上派旱神女魃上阵,女魃施展神力,刹那间烈日当头,热浪滚滚。她走到哪里,哪里就风雨全消。风伯和雨师无计可施,慌忙败走了。蚩尤见状,亲率八十个兄弟冲杀上来。蚩尤兄弟强悍勇猛,几乎无人能敌。黄帝手持雷兽鼓槌,擂击夔皮战鼓。顿时鼓声震天,蚩尤的八十个兄弟被吓得失魂落魄,很快就战死了。蚩尤见状纵身飞向空中,迅速逃离了涿鹿的原野。黄帝命令手下布好鼓阵,一声令下,数十面馗牛皮战鼓同时敲响,连擂九下,地动山摇。已经飞到冀州中部的蚩尤应声落地,再也逃不掉了。捉住蚩尤以后,黄帝命人给他戴上枷栲,在黎山之丘处死了他。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作:"解州",解州产池盐,盐水是红色的,当地人说这是蚩尤的血化成的。对于跟随蚩尤叛乱的苗蛮九黎氏族,黄帝把其中愿意归顺的人们迁到邹屠之地,不愿意归顺的迁到有北之乡。

  为了防止蚩尤死后作怪,黄帝命人把他的头埋在了东平寿张的阚地,坟高七丈,当地人每年十月祭祀的时候,都有赤气直冲天际,被称为"蚩尤旗";把他的身体埋在泰山南面的矩野。蚩尤身上的枷栲,取下来后被抛掷在大荒之中的宋山上,后来化作一片枫树林。打败蚩尤之后,黄帝又派应龙杀死夸父。一时间蠢蠢欲动者闻风丧胆,无不归顺臣服,各部落一致承认黄帝取代炎帝神农氏,成为天下共主。

  从此,天下有作乱者,黄帝就会亲自去征伐,平定之后再离开。黄帝还派人用蚩尤的画像昭示四方难以教化之地,告诫那里的部落不要忘记蚩尤作乱的教训。

  黄帝为百姓披荆斩棘,开山通道,自己却没有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他的足迹东到渤海,登丸山和泰山,西边到崆峒,登鸡头山,南到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北边驱逐荤粥,与各部落首领在釜山合符。他在涿鹿的广平山下建立都邑,周围守卫着军队;用"云"来命名官员的职位,设五种官职分别管理天、地、神、祗和物类,使各司其序,不相混乱。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大监,以监察数以万计的大小部落;亲自主持对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禅之礼;立宝鼎,用蓍草推算历法,预测未来的节气朔望;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贤能之人治理国家;顺应天地四时的轮回,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服从生死存亡的道理。

  黄帝和妻子嫘祖身体力行,带领百姓开垦田地,播种百谷草木,植桑养蚕,用德行教化天下,勤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使人民安居乐业。轩辕黄帝有"土德"之瑞,死的时候,大地都裂开了,人们把他安葬在桥山。黄帝生前,天下百姓都得其利;死后泽被万代,百年之内余威犹在,百年之外,人们还在遵从他的教导。
  豢龙氏曰:
  黄帝的有熊部落生活在姬水河流域,所以,黄帝"姬"姓,被称为"有熊氏";由于黄帝居住在轩辕之丘,因此又被称为"轩辕氏"。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则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虽然至今仍有冥顽不化之辈,比照西方的考古学否认"黄帝"的存在;但是,黄帝作为中华文明的基石而存在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在上古的"三皇五帝"中,黄帝是第一个在正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伟人。西汉?司马迁在其著作的《史记?五帝本纪》中,把黄帝作为开篇之作。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悠久历史也由此开端。

  黄帝平定蚩尤的故事,是中国上古社会第一场惊天动地、鬼神助阵的战争。这场战事与人类最初的使用石制、木制等原始武器的混战不同,已经开始有了阵法、战术和节制,并且开始使用新式的武器和工具。

  据《龙鱼河图》一书中记载:"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可见,当时的蚩尤的九黎氏族应该已经掌握了青铜武器制作和使用。

  而《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以及《志林》一书中记载的"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这些描述表明:曾经作为炎帝属臣的蚩尤,在长期的"刀耕火种"实践中,不但会纵火弥漫烟雾。而且已经掌握了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游牧氏族出身的黄帝氏族则不善于此,所以战争开始的时候,黄帝一方始终处于被动。但是,黄帝一方善于根据战事变化,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了自己面临的困境,如:发明指南车、制作战鼓作为联络信号等等。

  黄帝与炎帝、蚩尤等部落的冲突融合,以及对其它氏族的同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基础。从此以后,历代中国人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帝成为无可争议的中华民族始祖。蚩尤虽然战败被杀,但是仍被后人奉为"兵主",也就是"战神",受到广泛祭祀。今天,生活在贵州一带的苗族,在他们传唱的史诗中,依然认为蚩尤是自己的远祖。

  在后代子孙的心中,作为始祖的轩辕黄帝无所不能。因此把各个行业的发明创造、著作《黄帝内经》、修道成仙等等传说故事,都附会在他的身上。

  在陕西黄陵县的桥山有黄帝陵,自春秋以后两千七百多年来,赴黄帝陵祭祖者络绎不绝。从秦文公(公元前756年)一直到清朝,历代帝王祭陵昭祖的史录有七十六次,立碑文三十余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祭文,向轩辕黄帝宣誓:"......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监临之,皇天后土......"

  现在,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数万华夏子孙前来拜祭。

  2.借指中华民族。

  3.指车辀。

  4.星座名。
  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

  5.运行。

  6.传说中的国名。

  7.复姓。
  唐有轩辕集 ,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在《黄帝内经》发现之际,台湾著名史学家、台湾轩辕教会会长王寒生老先生还曾对他女儿预言,国内应有一家姓轩辕的,并应于1994年找到。这一预言还真地被应验了。这家姓轩辕的主人叫轩辕耀,家住江苏省淮阴市泗洪县。1993年中华黄帝陵基金会成立时,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姓很 "高贵",应该寻根间底弄个清楚,于是他将自己的姓氏情况写信告诉了陕西省黄帝陵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得到这一情况后很惊奇,因为他们从没听说过有姓轩辕的,经过深入调查,全国姓轩辕的只此一家。王寒生的女儿、台湾轩辕教会总干事王丽霞听到这一消息后,于1994年4月专程来到陕西黄帝陵与轩辕耀会面,并将她父亲著作的有关黄帝姓氏的图书赠给轩辕耀。

  8.相关游戏
  轩辕剑
  发布日期:1990年10月13日。
  女娲造人后才开创人类与神魔共存的时代。人类地快速发展和大量开垦缩小了神魔地生存空间。这种激进地行为触怒了神魔界。妖魔突然开始攻击人类,并摧毁村庄和一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此时出现一位拿着轩辕剑的侠士,组织众人成为一支抗魔军,压制住妖魔的攻势。然而好景不长,在善恶两神亲率妖魔联手夹击之下,抗魔军全部惨遭杀戮,无一幸免。从此人类只有生活在妖魔威胁的阴影下,以残余的力量和神魔抗衡,直到十六年后的某一天......《轩辕剑壹》的情节较简单,就是解开人、魔、神之间的纷争。不过作为轩辕剑系列关于人,魔,神种族争斗的大背景却是在这里就已经决定了。游戏剧情几乎没有什么转折,也没有悬念,在轩辕剑系列中,“轩辕剑壹”的剧情是最平淡的。整个游戏非常短,其结局给人以没有完成的感觉,剧情一直是到“轩辕剑贰”中才交待完。
  1990年,轩辕剑的第一个作品问世。简单的画面,并不是很丰富的剧情,而且是类似早期日式RPG的界面风格,若不是其内容的革新,恐怕也是湮没在当时众多其他类型游戏中间,或许,也就没有后来那么多的中式RPG了。
  应该说,第一部作品并不完整,描述了一个被命名为壶中仙的神仙(妖怪)妄图占领人间世界但是被一个手持轩辕剑的英雄少年阻止……到一半的故事。说实话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没有什么新意,基本上面就是打败大魔王拯救世界的故事基调。不过在这个游戏中间,有一点是其他游戏所没有,也最终成为轩辕剑系列的一个重要标志的,那就是中国古典神话的运用。
  这个故事,在我们的英雄少年走上了讨伐大魔王的时候,结束了。作为DOMO一个试探市场的作品,从某种角度上面,可以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作品。但是在当时极其贫瘠的中文游戏的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影响。

  轩辕剑2
  发布日期:1994年2月8日
  主角何然,原本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因为某种巧合而被卷入一场人魔之战中,也因此得知自己是轩辕剑侠的后代,开始追查当初人魔大战的经过,同时探究这名恶神的真实身份。何然在旅途中遇见了年纪与自己差不多,且满怀正义之心的年轻黑衣侠--杨坤硕(《轩辕剑壹》中名为宁采臣),接着又认识从小在凤凰塔长大,且被妖咒附身的美丽小姑娘-江如红(《轩辕剑壹》中名为小倩)。三人在机缘之下巧遇,又难得年纪相当,于是便结伴同行,共闯江湖。《轩辕剑贰》在剧情方面紧接《轩辕剑壹》,任务甚至就是完成上代没有终结的任务。甚至在主角方面,古月圣是唯一出现的新人物。结局处的转折处理,使游戏升华了很多。而其中关于对壶中仙的矛盾认识,又已经为后续作了铺垫。果然,《轩辕剑肆》涉及到了这一点。轩辕剑系列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在这代开始有的:“敌人的观点不一定是错误的,主角的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的,取决于角度和立场。”这个思想在后面几代中是被发扬到了级至的!支线剧情在这代也有了,不过简单并且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作为轩辕剑系列一大招牌的“DOMO小组秘密处”也就从这代开始在游戏中出现。当时,只要找到地点就行了。DOMO小组会教玩家一些奇异招式及送一支手枪。找寻过程远远没有现在那么变态。
  正是因为前作良好的影响,时隔4年之后,DOMO推出了轩辕剑故事的完结篇,英雄获得了胜利,打败了大魔王,拯救了世界。其中中国本土元素更加丰富,并且也开始了中式RPG自己风格的创立。此时的轩辕剑已经开始成为一个品牌,台湾大宇公司DOMO工作组的品牌,也是中文RPG游戏的品牌之一。
  准确地说,轩辕剑+轩辕剑2,才是一个完整的游戏。
  轩辕剑,获得了成功,中式RPG,从这里开始慢慢的占据市场,成为电脑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在轩辕剑系列中的第二主道具在本作中也开始出现,炼妖壶。
  1994年11月,轩辕剑2日文版发布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
  发布日期:1995年1月6日
  时逢战国初年,群雄割据天下,动荡不安的战乱不时骚扰百姓,许多能人智士纷纷在这舞台登场,有些人立志终止乱世;有些人只为求名利……也有些人为了实践理想,不惜血洗天下!战国初年,一些神奇的思想家在设计战争武器时, 发明了一种称为“机关人”的自动士兵,一个名叫“蜀桑子”的野心家却利用这种利器想发动前所未有的革命……墨子爱徒辅子彻,在鬼谷子、公输般等异人的协助下,阻止蜀桑子用练妖壶吞没世界。
  在看到轩辕剑市场反应一片大好的情况下,DOMO在一年之后,就推出了轩辕剑系列的第一个外传——枫之舞。可以说,枫之舞是轩辕剑前三个作品中成就最高,效果最好的一个,其剧情的张力,内容的表现以及各类设定,都是当时,甚至于之后几年中间占据最高位置的。不过很可惜,或许是生不逢时,1995年,中式单机RPG的王者——仙剑奇侠传上市,其中正是将感情因素作为中式RPG的第一重点,在赚取很多眼泪的同时,也赚取了更多的钞票。最重要的,是仙剑的光辉,从某种角度来说,至今也没有被掩盖。而当时枫之舞的优秀,很大程度上面就这样做为了陪衬。
  枫之舞把背景拉到了现实的历史之中,由于DOMO对墨家的思想比较推崇,所谓兼爱非攻的思想在作品中体现很多。这也是轩辕剑系列中第一次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加入到游戏中间。可以说,这个外传中除了轩辕剑和炼妖壶之外,和正传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是本作对后续轩辕剑作品的影响,却要远远超过前面的两部作品。
  本作中,轩辕剑,炼妖壶两个主道具继续登场,壶中仙的反面角色也开始有了深层丰富的铺垫。另外,轩辕剑中间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设定也在本作中出现,那就是机关术。机关术的出现,让轩辕剑的世界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可以说,轩辕剑的辉煌,是从枫之舞开始的。

  轩辕剑外传——天之痕

  发布日期:2000年12月2日
  DOMO对于《天之痕》的广告是打的很早的,早期的说法是为了弥补《云和山的彼端》在中国部分的不足。而剧情也和正传呼应,称为其前传也未尝不可。交待了炼妖壶流传到欧洲的原因,交待了正传两位主角的因缘。所以,《天之痕》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云和山的彼端》的缺陷美,轩辕剑系列3正传和外传的结合有驰有度,令人拍案叫绝!
  在云和山的彼端推向市场之后,很多人评论反应此作品中国部分的情节太薄弱,而且感情戏基本没有。为了迎合市场,DOMO推出了外传天之痕。业界对此作品评价极高,认为是轩辕剑系列甚至为整个中式RPG游戏的集大成之作品。
  天之痕将轩辕剑的时代又从云和山的彼端的时代向前推了一百多年,隋朝时期。将国仇家恨压到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稚嫩的肩上。不过后来的n角恋就落入了仙剑系列的俗套,使得这样一个优秀的游戏最终不能够到达一个义理的高度。在这个方面,天之痕并没有把轩辕剑系列的特点表现得很充分,反而有点像仙剑的形式靠拢,不过考虑到狂徒工作组主要成员集体离职,DOMO入主仙剑系列,也就情有可原了。当然了,作为一个游戏,好玩是第一位的,市场的评价是最能够体现游戏价值的。
  从技术上面来看,天之痕的技术可以说是达到了二维游戏的极致,各个方面表现近趋完美。而且,天之痕也是二维轩辕剑系列的最后一作。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圆满的收尾。
  从此之后,轩辕剑系列跨入三位时代。
  以下是轩辕剑外传——天之痕所获得的奖项
  2000Gmestar最佳国产RPG
  游戏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游戏金像奖最佳国产游戏

  。

炎帝陵的发展由来

5000年以前的上古时期,有一支姓姜的部落生活在这里的姜水一带。部落首领--直至今天,在世界上好多的地方,中东、非洲、南美洲的雨林里,都还有不少这样的大人物,唤作“酋长”--叫神农,身号炎帝。炎帝与其后续世系生活在姬水一带的邻居黄帝,共为而今的洋洋大族中华民族的始祖。宝鸡也因是第一代炎帝的源生地,号称“炎帝故里”,当然,也是名副其实。史书载:(神农)母任姒游常羊,感生帝……,在宝鸡市南郊的常羊山上就有一座炎帝陵,相传炎帝死后葬于此地。此外,市区中心地带还有一座炎帝祠。
宝鸡为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
《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我们可以理解为炎帝族最早活动的地方在姜水。古之姜水,据《水经·渭水注》所载是在姜氏城南,即今岐山县周原一带,但不知道确定地点。不过,据《大明一统志》:凤翔府宝鸡县南七里有姜氏城,城南也有姜水,此姜氏城今名姜城堡,往南即益门堡,堡西有一水名今仍名清姜河。古代传说,本来难得考实。以上两说孰是孰非,不必过于拘泥。但总是在凤翔府地,即今宝鸡市区之内。姜城堡为新石器遗址,1958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姜炎族在宝鸡的最早故居是在今清姜河流域。为了生存和发展,一部分迁居今岐山、扶风一带,所以,在这里也出现了带“姜”的水名和城名,即“姜水”和“姜氏城”。有研究者考证认为,在今宝鸡市区渭河和清姜河的交汇地带,曾发现过多件刘家文化(姜炎文化)的典型器物——高领袋足鬲。据测定,这比在岐山、扶风境内发现的同类器物要早。这说明岐山、扶风境内出现的刘家文化是宝鸡市区姜炎族向东迁徙、推进的结果。
正因为炎帝诞生于今宝鸡地区,所以,历史传说,早在黄帝时代,宝鸡地区就开始了对炎帝的祭祀。《路史·后记》记载:“黄帝所崇炎之祠于陈”。罗萍注说:“黄帝所崇疑在陈仓”。《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是指今宝鸡市区北的吴山(今陈仓区境内)之东南面,即今凤翔的“三畤原”。秦国开创了以朝廷名义祭祀炎帝、黄帝的先例。迄今为止,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献记录。自此以后,宝鸡祭祀炎帝相沿成习、经久不衰。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自称“赤(炎)帝之子”,设“畤”祭祀炎帝及黄帝、青帝、白帝、黑帝。这种祭俗一直延至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到“雍”地设“畤”祭祀“五帝”。隋唐以降,宝鸡地区开始设庙宇祭祀炎帝和黄帝。
随着炎帝部落不断繁衍壮大,炎帝部落沿渭河不断向东南方向迁徙。炎帝及其后续世系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 炎帝魁隗氏发祥于秦岭常羊山,兴盛于赤水(今贵州赤水市),建帝都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传七帝而失政,被炎帝神农氏取而代之。  炎帝魁隗氏政权起于公元前5008年,讫于公元前4766年,历六任帝,传国虚记二百四十三年。这六任帝是:  1、 魁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八年(公元前5008——前4951年)。
2、 炎居,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951——前4918年)。
3、 节并,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4918——前4876年)。
4、 戏器,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年(公元前4876——前4827年)。
5、 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827——前4781年)。
6、 共工,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公元前4781——前4766年)。 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zhǎng),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全国有多处炎帝陵,原因是什么,哪一处才是真正的炎帝陵?

炎帝,华夏始祖,是中国人共同的祖先。

/6d81800a19d8bc3ef07f5203898ba61ea9d3458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讨论炎帝的居住地。也就是炎帝究竟是哪里人?

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

《水经注渭水》条下说:“歧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歧水即今西出岐山、东过武功、折南流入渭河的小水。

《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即有虫乔氏),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姜氏城即在今宝鸡;二是《帝王世纪》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的记载,今宝鸡炎帝陵所在地即有常羊山之称。这一观点在史学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按照历代记载,主流观点认为炎帝是哪里人是有争议的,争议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但均在陕西宝鸡。

有人说这不是学术界主流观点,是陕西人自己的学者这么说的,那么来看看清末民初及现今各地大历史学家的观点

/9e3df8dcd100baa195fb13724c10b912c9fc2e2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上图是中央电视台对于此观点的科教片。

章太炎民国浙江杭州人在《中华民国解》明确论述:“然神灵之育自西方来,以雍梁二州为根本。宓牺生成纪,神农产姜水,黄帝宅桥山,是皆雍州之地。”

徐旭生清末时期河南省荣阳人,他所著《中国古史传说的时代》中叙述:“大约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原上,陆续东迁,走到现在河南、山东、河北连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东夷集团相接触。始而相争,继而相安,血统与文化逐渐交互错杂”。

徐旭生得出炎黄出自陕西这一具体、明确的结论并非只是孤人孤证,在同时代的研究学者中,蒙文通(四川省盐亭县)、傅斯年(山东聊城人)也有类似的结论。

白寿彝(河南开封人)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册)》明确记述:“炎黄族属集团在传说中,炎黄部族最早发祥于渭水流域。”

王钟翰(湖南东安县)主编的《中国民族史》明确记述:“古公父(周人先祖)以前活动范围集中于泾水上游。这一地区正是黄帝集团发源之区,而距此不远泾水以南,渭水上游以北今陕西陇县的吴山,又称岳山,据考定即姜姓四岳集团发源之区。”

人众多不一一列举,以上均为清末到今历史学界重大影响的历史学家,他们不是陕西人,没必要为陕西人站台。民国出大师,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人都有着做学问的心。

另外去年陕西雍州血池也已发掘,这是历史有载人们发掘的最早祭祀五帝的场所,距今2700余年。

/bf096b63f6246b60d02ee6bde0f81a4c500fa2d3?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另外凤翔民间对于祭祀炎帝及其母亲的活动和场所都有超过千年的习惯,保留至今,比如西北最大的灵山,供奉的是炎帝的母亲。

凤翔民间流传这炎帝寻母的故事,并对这个故事有延续千年的几年活动,规模巨大。下图是举着的古老排灯,凤翔每年正月二十五晚,近三千户人间每家一灯,祭祀民间传说的炎帝寻母,延续千年。

/cc11728b4710b91294b6a237c8fdfc0393452287?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按照道理来说,炎帝是宝鸡人应该没有疑问了,那为什么国内还有众多争议炎帝是他们那里的人呢?

本人认为众多年来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对于炎帝有很多以讹传讹的误解。

炎帝很大的可能就不是一个人,而且炎帝很大的可能也不是神农氏。

炎帝不是神农氏有多处疑点可以佐证,《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这里分别提到炎帝和神农氏,可见二者不是一回事。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可见炎帝和神农不是一回事。

另外《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等里都有能佐证这一点观点的资料。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炎帝本身的认识不清楚。

有人认为炎帝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

两脉各历数代。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炎帝后期就会有更多的政权分支,在当时游牧时期,各政权分支游牧到各地,但以后均以炎帝正宗为居,或者留下一些传说也是正常。

结合上述我认为,炎帝出生地和发展壮大地应该在陕西宝鸡,而现今多地均有其传说,应该是其后世子孙散落各地而成。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地方将神农和炎帝部落混淆造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6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