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乾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对于心腹李卫,雍正曾直言“嘉许之怀,笔莫能罄”,君臣相知程度可见一斑。雍正去世时,李卫身兼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直隶总督数职,是最为炙手可热的封疆大吏,故而乾隆即位后,也对这位父辈老臣给予重用。然而,乾隆与雍正不同,他虽赏识李卫的干练敏达,却忌讳其出身。正史中,李卫非科举正才,而是捐资入仕。
乾隆元年,李卫继续督管直隶,并且被拖入乾隆与三叔诚亲王胤祉的角力中。李卫会意,出面弹劾揭发胤祉的护卫,得乾隆赏赐团龙补服,此事之后,李卫忽一改常态,托病在府,多次请辞被拒,后于乾隆三年病死,李卫死后,乾隆下令以总督之礼厚葬。
常言道“人死魂灭”,令乾隆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之后,他竟然能重遇早已入土的“李卫”。乾隆南巡,非常醉心江南景致,尤其是游览西湖时,好好的当了一回游客,一口气就住了12天,沿着西湖不停逛吃,不停吟诗作对。
《清史稿·李卫传》记载,一时,乾隆走到西湖的花神庙,出于对花神的倾慕,乾隆进庙上香。说到这座花神庙,就不能不提李卫,因为这庙正是他在雍正九年修建的。乾隆虽然知晓此事,但步入庙堂后,却大惊、大怒。因为在这座花神庙的诸多神像中,竟然有李卫自己的塑像,旁边还有他的妻妾。
也就是说,李卫一家子都成神仙了,都在这花神庙受众生香火,臣子做出这等事,乾隆如何不惊诧。再搭眼细看,李卫自己的塑像上,还刻着“湖山神位”几个字,还真把自己当成神了,乾隆立时大怒,命左右扑倒李卫一家的塑像,全部砸碎烧毁。
出了花神庙,乾隆越想越生气,专门下了一道招数,怒斥“李卫讬名立庙,甚为可异!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本非公正纯臣……”。可以想见,张廷玉年逾八十,还被乾隆抄家,若李卫跟其一样长寿,日子也不会太好过,只是这讬名立庙之事,还真是李卫不知高低深浅
乾隆这个人虽然活了八十多岁,但是却不懂得识人,对雍正一朝的重臣极为打压,而到了自己在位后期的时候,反而宠信起和珅那样的宠臣,造成王朝统治的糜烂。在雍正的宠臣中,以鄂尔泰最为突出,却也遭受乾隆的打压。
鄂尔泰的先祖早年归顺努尔哈赤,到其祖父一辈已经官至户部郎中,其父为国子祭酒,鄂尔泰作为满族人,早年攻读四书五经,在康熙朝考中举人,是满人中读书比较少的一小撮人之一,但是鄂尔泰在康熙一朝并未获得重用,一直到四十来岁,也只是一个内务府员外郎,在一首诗中,鄂尔泰写道?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应该也是预感到自己不会有什么成就了。
即使是鄂尔泰也没有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够在他的身上完美的诠释,康熙死后,雍正皇帝火速提拔鄂尔泰,在雍正元年担任云南乡试副主考,随后就被提升为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晋升为云南巡抚,兼管贵州、广西三省(地位比一般的总督还要大),鄂尔泰在西南主持?改土归流?获得巨大成效,从而成为雍正一朝名副其实的宠臣。
在雍正十年,鄂尔泰担任保和殿大学士,成为清廷屈指可数的正一品大员之一,居内阁首辅地位,在乾隆元年,更是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等职务,权势之高,令人难以置信,李卫因为参了鄂尔泰弟弟一本,结果后来害怕遭受鄂尔泰报复,忧惧而死。
当然,不管怎么说,鄂尔泰作为雍正的宠臣,对雍正一朝作出了巨大的作用,在雍正去世后,为乾隆平稳接替政权,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乾隆十年,六十六岁的鄂尔泰因病去世,当时乾隆还亲临丧所祭奠,以示优宠,按照雍正的遗诏,鄂尔泰得以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鄂尔泰去世十一年后,就被乾隆从贤良祠中挪了出来,实在是令人想不通。
其实,如果梳理雍正一朝的宠臣的话,基本会发现,这些被雍正帝信任的人,在后世都遭受了乾隆各种各样的刁难,最终结局都不太好。
比如说雍正年间三大宠臣,还是鄂尔泰、李卫、田文镜三人,其中,田文镜是最幸运的人,因为他是死在雍正之前,跟乾隆打过的交道不多,还是因病死在任上,属于那种累死的,雍正赐予其模范疆吏,但是乾隆上任之后,在涉及到田文镜的时候,评价说?河南自从田文镜上任督抚以来,严格治理,他的下属官吏竟然剥削民众,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镜隐匿河南灾情不报,百姓流离失所?
言语中,也可以看出对田文镜的不屑。
而李卫则死在乾隆初期,当时乾隆对李卫的一生给予了正面的评价,然而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乾隆晚年的时候再回想其李卫,就说李卫?并非公正纯臣,其在浙江亦无甚功德于民,并闻其仰藉皇考恩眷较优,颇多任性骄纵之处。?在其南巡的时候,看到有人祭祀李卫,让人把李卫在西湖花神庙中的像给烧毁了。
而鄂尔泰死后被批,竟然是因为他的侄子和门生犯案,乾隆一怒之下将其从贤良祠给挪了出来。
可见,不管你死还是没死,乾隆整你的心始终不变。
这也体现了乾隆和雍正用人原则的差距,雍正给人的感觉是铁血皇帝,实则是外冷而内热,跟臣子的关系处的很到位;乾隆自诩?十全老人?,认为自己是尽善尽美,其实是往往越缺什么,越要表现什么,他一再声称仁义治国,实际上下手最黑,作为中国帝王史上当政最长的皇帝,却连一个交心的臣子都没有,说到底也是乾隆的悲哀。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徐茂娜
1738年12月3日,那天是初冬,天气已经凉下来了。李卫躺在自己的床上,大口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像要耗尽全身力气一样,他的胸腔也好像一只剧烈拉动的风箱,跟随着呼吸拉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明明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他的皱纹像是刻在肉里,他的头发也布满了雪色。
他所在的房间并不豪华,但是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床边还有丫环端着药,旁边的凳子上坐着几个面容哀戚的人,这好好的屋子里,无端散发出一股即将腐朽的味道。
突然房门从外面打开了来,伴随着屋外吹来干燥的寒风,一个身着清朝太医服饰的人走了进来。这人焦急地放下药箱,冲到床边,细细给那床上的人把了一脉,最后,只有闭上眼睛,摇摇头:?准备好后事吧。?说着,他离开了房间。
突然,床上之人的呼吸更加剧烈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最后也没有发出声音。渐渐风箱的声音小了,又渐渐地,他的胸口不再有了起伏。一旁的人都痛哭起来,李卫终于结束了自己光耀又辛劳的一生。
这位去世的老人,前面交代过了,他叫做李卫。他的一生丰富多彩,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1717年走入仕途,见过花开花落,帝王更替,一生宠辱不惊,难得的受到帝王和百姓的双重喜爱。
李卫虽说是在康熙年间入仕,但是真正得到赏识,却是在雍正年间。在雍正年间,他先后出任过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等职务。虽说他最后一路担任各种要职,但是从背景看,他并不出生于显赫世家,没有家族扶持,但是他最后却成了一品大员,不得不说他的确有为官才干。
雍正
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曾经派遣李卫去缉查私盐,当时的食盐走私十分严重,盐匪队伍强大气焰猖獗,对于当时刚刚继位的雍正来说,真的是一个棘手问题。
到任后的李卫与盐匪们斗智斗勇,几经波折,最后顺利拿下匪徒们,这样一来他由此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同时他发现当地的百姓因为官盐过于昂贵,只能去买私盐,这也是私盐猖獗的原因。于是,他疏通当地的水路,让官盐的运入有更低的成本,同时也在水路上狠狠堵住了私盐的运输。
李卫可以说是,从根上把缉查私盐这件事情办漂亮了,雍正对他也越发器重,之后,李卫还自筹了资金去修筑海塘,去弹压地方的反动势力,比如当时仍然存在的?反清复明?势力,这些事情,都被李卫一桩桩一件件仔细地近乎完美的办成了。
雍正对这位能臣,可谓是爱极了。但是在帝王眼里,怎么会有绝对没有错误的大臣呢?雍正认为,李卫此人为官的确妙极,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此人太重义气,还有些骄纵,怕日后生出事端来。
曾经,雍正赏赐给他一批礼物,李卫直接下令名目张胆地使用起来。后来果然遭到了帝王训斥:?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
历史也是相似的,等到乾隆掌权,这位能办事的重臣依旧能受到帝王重用,但也遭到过天家的批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位太久,乾隆年间李卫已经有一些飘飘然了,在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撞见了花神庙中摆着李卫和妻妾的神像,受人香火朝拜。
乾隆
自己堂堂帝王还没有这个待遇呢,一个臣子怕是恩宠太盛,恃宠生娇了吧。于是,李卫也遭遇了严厉批评。
可是帝王对李卫还是恩宠的,李卫卧病在床时,他也派遣了御医关怀。可是最终,李卫还是在51岁那年,离开人世。
回看李卫的一生,雍正评论他是:?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嘉许之意仍然大过批评的,而乾隆也是?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这两位帝王对于他的评论都是正面居多,李卫从小小的闲职官员走上一品大员,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帝王也对他充满了嘉奖,真的,他是一位好臣子。在对于他的批评方面,我认为一个普通人能够为皇家做到如此地步已经是十分忠心贤能了。
如果说他的飘飘然,或者本性的直接曾惹恼了帝王,我觉得也不甚重要,毕竟帝王再怎么恩宠,你也只是他的一条狗而已。
李卫的一生,无论风雨,始终为了这个国家,这个王朝耗费了许多心血。而他51岁便因劳累发病,最终药石无灵,无疑是认真为官最好的证明。
参考资料:雍正宠臣中唯一善终的李卫,去世之后,他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夫子说历史
百科词条?李卫 ?
李卫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宠臣,一生宦海沉浮,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
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李卫这个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没文凭,没文化,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无法阻挡其名留青史,可见其并非一般人。
李卫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也需要感谢他的贵人——雍正皇帝。我们都知道,清朝开国之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共同努力之下,开创了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相对于康熙和乾隆,雍正皇帝的在位时间比较短,仅有十几年,但在这十几年中,他却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十分耀眼的成绩,比之康熙也不遑多让。
雍正在用人方面也是不拘一格,清朝是外来户,许多清朝皇帝在用人上面都比较忌讳汉人,但雍正不一样,他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
雍正朝有四位宠臣,分别是李卫、田文镜、张廷玉、鄂尔泰,其中李卫和张廷玉都是汉人,而田文镜则为汉军旗人,可见雍正是极为了解和重用汉人的。
李卫不识字,是一个文盲,按理说在政治清明的时期,是不可能进入官场的。但在他快三十岁的时候,康熙为了缓解财政赤字,于是在官场中打开了一个缺口,那就是捐官。也就是考不上科举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财富,换取官职。李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买了一个员外郎的小官。
从此之后,李卫就开始了他的开挂人生。
李卫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在社会的摸爬打滚,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能够看到许多事情的本质问题,在任上做了不少的实事,稽查私盐、修筑海塘、弹压地方等等。
虽然李卫是在康熙时期进入官场的,但雍正看到了李卫的闪光点,给了李卫许多的权力,重用李卫,使其成为自己改革的急先锋。
十几年的时间里,李卫凭借着自己的冲劲与智慧,很快就在官场中混得风生水起,成为雍正极为宠信的大臣。
雍正死后,乾隆接过了清朝的大棒。那时候的李卫已经是官居一品,理论上讲,一朝天子一朝臣,短时间内,似李卫这样的大员,乾隆是不会轻易动他的,但时间一场,被清理出朝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是古代的政治。
乾隆元年,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李卫请以营田交诸州县收管,分辖通永、霸易、天津、清河、大名五道,统率经理。乾隆二年,疏发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安州民争淤池,赴州嘱讬。上命治库克罪,嘉卫执法秉公,赐四团龙补服。乾隆三年,疏劾总河朱藻贪劣,朱藻弟朱蘅挟制地方官,干预赈事。上命尚书讷亲、孙嘉淦按治,夺朱藻官,并如律治罪朱蘅。
按照古代的正常政治秩序,李卫虽然在乾隆朝仍然大放异彩,但过不了多久,或许就会被乾隆找个由头,将其赶出庙堂,然而这些事情还未来得及发生,李卫却因病去世了。
如此一来,李卫带着荣耀离开人世,乾隆并未对李卫做什么。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乾隆也似雍正一般信任李卫。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以为自己是全天下最牛的人,晚年还给自己封了一个十全老人。但他的这种内心的骄傲却被李卫给打破了。
一次,乾隆南巡,他见到了在西湖花神庙里面居然立着李卫极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这下乾隆心中的醋意瞬间飙升,他发现居然还有人影响力比自己还大,而且这个人竟然还是自己曾经的臣子。
于是,乾隆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命撤像烧毁。
对于李卫,乾隆心中或许压根就看不上,首先,李卫是汉人,乾隆一生搞了太多的文字狱,对汉人打心底就存在蔑视的情绪。其次,李卫的官是买来的,出身不好,雍正是一个改革家,喜欢李卫的才能。但乾隆不一样,他不需要李卫这样的人,而是忠臣的人。
李卫凭借着过人的才干,能在雍正朝混得风生水起,但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几乎可以预料到,如果李卫再多活几年,或许根本无法善终,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性命不保。李卫虽然五十一岁就去世了,对他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不得不说,李卫是一位传奇人物,但他这样的人,能够在雍正这样的实干家手下能够位极人臣,但若是在乾隆这样的人手下,或许连出头的机会都不会有。
历史上的李卫,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李卫自康熙晚年混迹官场,因才干卓越屡获升迁,后来更是深得雍正器重,可谓平步青云。及至雍正死后,乾隆表面上对前朝老臣优待重用,实则却伺机打压。概言之,李卫虽看似善终,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过得倒也比较苦闷。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家境相对殷实,通过?入赀?(按:即俗称的捐官)进入官场,康熙五十八年时已经升任户部郎中。由于李卫是京官,故而有机会获得了胤禛的赏识:
世宗在籓邸,知卫才,眷遇至厚,然察卫尚气,屡教诫之。《清史稿?李卫传》
据《清史稿》所载,康熙朝时,雍亲王便已经看中了李卫的才干,并多次调教点播,以期日后重用。正史中的李卫,与影视剧演绎的差异较大,其早期虽然不算显达,倒也不至于如同胤禛府中的家奴。
及至到雍正即位后,李卫深受器重,历任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浙盐政使、浙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跻身封疆大吏。雍正朝的李卫,曾做了不少事实,在管理盐道、修筑海塘和肃清盗匪等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
不过,李卫也绝非就是一个完人。雍正后期,朝中党争现象已经开始滋生,甚至有公开化的苗头,当时除了张廷玉和鄂尔泰两党外,李卫的势力也不容小觑。雍正十年时,李卫十年,入京为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成为督抚之首,权势日盛。
雍正十一年,李卫上奏弹劾鄂尔泰之弟鄂尔奇,此事被史家视为李卫与鄂尔泰党争的一大表现。不过,当时鄂尔泰正得宠,故雍正并未予以严惩,而是在两者中间?和稀泥?:
疏劾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上为夺鄂尔奇官,命果亲王及侍郎莽鹄立、海望按治,得实,请罪鄂尔奇。上以鄂尔奇为鄂尔泰弟,曲宥之;奖卫,命议叙。《清史稿》
时任步军统领的鄂尔奇确有贪赃枉法,但雍正碍于鄂尔泰的情面,并没有对其严惩。不过,对于检举揭发的李卫,则还是进行了褒奖。
到乾隆继位时,雍正曾经器重的股肱之臣中,唯张廷玉、鄂尔泰和李卫尚在,其中尤以张、鄂两人最受重用,李卫则稍逊于前者。乾隆初年,李卫又同时兼任直隶总河(按:清代职官名,主要负责治理水患),但在治理永定河过程中并未太大成效,一度引乾隆不满。
总体而言,李卫在乾隆刚登基时,尚较受重视,有时还因弹劾官员有功而获得褒奖。比如乾隆二年时,李卫因参劾库克(按:诚亲王府护卫)有功,被乾隆赐予了赐四团龙补服。但是,随着乾隆皇位的稳固,李卫似越来越不受重用。
尽管李卫生病后,乾隆还特命御医前去诊治,可晚年的李卫却今非昔比。他一度祈求辞官,但不幸很快于乾隆三年十月病逝。李卫死后,乾隆赐谥号敏达。
值得注意的是,乾隆南巡时,曾在西湖花神庙见到了李卫与其妻妾的之像,勃然大怒,随即命人将其毁掉:
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清史稿》
在乾隆看来,李卫仗着先帝的恩宠,任性骄纵,殊为可恶。从乾隆的态度可以看出,其实他对雍正所留下的几位老臣,并不是十分看重,甚至有种厌恶之感。其实,日后乾隆给鄂尔泰定案和打压晚年的张廷玉,均可佐证这一感情倾向。
世人多以李卫善终,且重病时获乾隆派御医诊治便是善终。但却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一度受宠的元老,在新君即位后渐受冷淡,并不时地遭受训斥,这未免也是种折磨。不过,李卫倒也是幸运的,未及乾隆发难,便已因病去世,没落得个特别凄惨的下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6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