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朝房价到底是什么样的,买房需要积攒261年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7:50:29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朝房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高房价”的问题一直是大众最关心,也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其实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两宋时期”。在宋朝“高房价”顶峰时期,甚至连当朝宰相等一品大员也要在京城租房子住,据史料记载,宋朝的“房价”之高非但不输与现今的高度发达社会,甚至买一套普通住宅的金额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从历史中追溯“高房价”的问题,或许大多人都会说“肯定是当今社会”,毕竟现如今要比古代发达的多,人口也要比“农耕社会”时集中的多,因此“高房价”的出现理应在当今社会。这种观点其实说的也是事实,不能称之为“错”;但历史的车轮无时无刻不在前行,社会的发展也从未停歇。诸如两宋时期,今天我们称之为“古代”,但按照当时的发展进程来看,宋朝其实已经是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顶峰时期之一。

“宋朝”相较于之前的各个朝代,其“市场经济”发展的尤为迅猛,各类商品的交易率更是超越了之前的各个王朝;“市场经济”的鼎盛势必会促使人口流动,或是经商转卖,或是物流运输。当然,宋朝的“市场经济”如此发达也会催生一批有钱人;此时也同样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庄宅牙人”,说白了就是今天的“房屋中介”。

当时的房屋换手率极高,史料中这么描写“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宋朝的“房地产”行业为什么如此活跃?其实跟现如今差不多,简单点说,“市场经济”活跃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也势必会造成“超大城市”的出现;而人口过于集中在某地,但凡手中有些积蓄的“宋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某城市中拥有一套自己的房产,以此来证明自己在此地的“存在”。

这么想的人多了,此地房屋必然供不应求,也势必会推高“房价”;“房价”高了就又会回归到市场经济中,简单点说,就是会顺势出现以“房屋交易”来从中牟利的商人。宋朝所谓的“市场经济”当然不会像今天一样有各种完善的监管制度,既然没有“监管”,“粗旷式”的市场肯定也会出现很多“囤地捂盘”的恶意牟利行为,这就又间接推高了“宋朝”房价。

其实早在“赵匡胤”时期也曾出现过“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次问四邻,他人次得交易”的法令,但诸如《宋刑统》这类遏制房价的法令也只是间隙性实施而已;早在北宋前期,京师“汴梁”的一套比较上档次的房屋标价至少“万贯”以上,而一套相对普通的房屋,有史料记载,最低标价也在“一千三百贯钱”。这还只是北宋前期,到了后期更加离谱,一套规模比较大,庭院比较宽敞的房屋价格竟然直接飙升到“数十万贯”;这样的价格不仅超出了一般老百姓的购买力,甚至普通的“有钱人”也望而却步。既然这么多人都买不起房子,那么“房屋租赁”业务就被推向了市场经济的最前沿。

在当时也有一定“遏制房价”的措施,只是比较简单而已;“朝廷”不再给官员分配房屋就是其中的一条法令。但这对于疯涨的宋朝“房价”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虽然“高房价”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却害苦了众多在京城为官的人;历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当时在京城官拜“御史中丞”,说起来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可就是“苏辙”这么一位在京城颇具影响力的大人物,在当时也不得不在“京城”中租房子住;直到“苏辙”奋斗了一辈子,在晚年时才下狠心买了一套普通住宅,其费用还算是比较低廉“九千四百余贯钱”。

9400贯是什么概念呢?做个简单的对比,在“宋徽宗”时期,同样隶属朝廷的低级官员“抄录官”,这类人员的俸禄是“月三千五百文”,换算一下相当于3贯半左右;简单点说,以“抄录官”的俸禄想买“苏辙”同等价位的房子,他至少要不吃不喝积攒261年以上才行。当然,“抄录官”至少还是隶属于朝廷的公职人员,由此可以想象,比“抄录官”更加普通的老百姓想要买房是种什么体验;因此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就曾在书中这么记载“且如祖宗朝,虽宰执亦是赁屋。”这里的“祖宗朝”指的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时期。

连“宰相”也买不起房子?这个可不是“朱熹”的夸张比喻,史料中确有记载;在“宋真宗”时期,当时有一个朝中重臣叫“杨砺”,官拜“枢密副使”,按照当时的官制,差不多相当于“副宰相”的级别。这个宰相级别的“杨砺”生前“僦舍委巷中”;到了他死后,因为贡献颇多“宋真宗”亲自登门吊念,结果到了“杨砺”租住的房子附近,皇帝的车驾竟然进不了狭窄的胡同。

无可奈何之下,皇帝也只得下车“步至其第,嗟悯久之。”看来宋真宗是被“杨砺”的房子触动了内心,于是马上命令在“右掖门”前建了一批专供朝中高官居住的官邸;当然,这批房子仅提供给诸如“宰相”、“枢密使”、“参知政事”这样的一品大员们居住,至于其他官员,恐怕仍旧得“僦舍而居”。

看到宋朝的“高房价”再回头对比如今,忽然有种莫名的“幸福感”,还好买房子不至于积攒261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6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