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南平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南平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嫁给王敬直,后来王敬直受太子李承乾谋反牵连被流放,南平公主改嫁刘玄意。永徽元年薨逝,陪葬昭陵。
在古装影视剧中,时常能看见公主为了朝中百姓远嫁和亲,以求朝中太平。而在历史书上,对这一类和亲公主也是大为称赞,赞她们舍己为人,有家国大义。但是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为了和亲而生,并不都是养于深宫之中娇滴滴的金枝玉叶。
大唐时期,人杰地灵,繁盛的社会氛围孕育出了很多能人将士。有这样一位女子,能战于沙场,号令千军万马,丝毫不比男子差,她就是唐高宗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姐姐——南平公主。这位女将军是历史上第一位统领军马,战于沙场的女子,军中无人不服。其谋略、其勇气堪比天下英雄。
在李渊还是唐国公时,南平公主就已经展现出了她非凡的才智谋略。他趁着众人眼光都聚焦在父亲唐国公起兵一事,便私底下暗自招兵买马,变卖了家中所有产业,用做集结军队。起初无人来应,无非就是觉得她身为一个女子,理应在家相夫教子,不可抛头露面,而且他们认为跟随一个女子应当没有什么前途。
但是这位不比寻常的平阳公主倒是不担心,只是一次次地加大资金的投入。于是在短短三个月,很多奔着唐国公的名号的义士纷纷赶来,组成了一支四五万人的军队。等到了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女将军,众人才发现在她的带领下,军中纪律严明,行伍之间义气相待,也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这一四五万人的军队在李渊攻破长安一战起了巨大的作用。南平公主与驸马柴绍各带一军,攻打一处,很快就就攻破了长安城。此次一战也加大了平阳公主在百姓与将士们的威望。李渊便下令将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三女儿封为“平阳公主”。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南平公主受父命赶往苇泽关镇守。派一位公主赶往镇守边关,这在历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事情,可见南平公主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多高,能力多大,而且皇帝也十分信任自己的三女儿。毕竟苇泽关是山西要地,一旦有所失误导致失守,这对于大唐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
在镇守苇泽关之时,有一叛军来攻打边关,若是在往常,南平公主肯定率领军队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当时关内兵力不足,救援一事有略有耽搁,眼见敌方就已经要攻打到边关了,南平公主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安排将士们做好防御之事,自己也想了一条堪比诸葛亮的妙计。
南平公主派人立即收割大量的谷物,放入滚烫的开水里,煮了一大锅的米汤。将士们虽然疑惑为何公主在大迪来临之际有这一奇怪的动作,但也没有多问。随后南平公主又命令将士连夜将这些米汤倒入关外的沟壑里。第二天,大军来袭。正当唐朝将士担忧于兵力不足难以为战之时,南平公主却略显沉着,只是时刻令人盯着关外敌军们的动作。
果然敌军来袭,看道米汤,便觉得是马尿,以为援兵赶来,便在关外按兵不动,也使唐朝军队有了可乘之机。南平公主这一“空城计”可谓是用得恰到好处,不费兵力便镇压住了边关叛军。而她这一有勇有谋的好名声也从边关传到了长安城。因为平阳公主的镇守,苇泽关也被边关百姓们称为“娘子关”。
唐高祖武德六年。南平公主不幸逝世,唐高宗以军礼下葬公主,且谥号为“昭”。南平昭公主是历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公主,也是以军礼下葬的深宫女子。
唐太宗传:唐太宗是如何解决朝鲜问题的 他没能解决
唐太宗在贞观后期提出:要报中华子弟之仇! 这句话的意思是,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时,有上百万中华子弟在辽东丧生。而他李世民作为隋炀帝之后的中国皇帝,有义务为那些中华子弟报仇,灭掉高句丽。 然而,李世民犯了和隋炀帝同样的错误,军队动员规模过大。 唐军在野战中顺利击败高句丽军队,但是过大规模的东征唐军在某座坚城下难以攻克,因补给压力过大,唐太宗不得不撤军。 唐太宗死后,气魄小得多的唐高宗也继续了对高句丽的攻击。唐军动员十多万军队长期与高句丽作战,最终灭亡了高句丽。 . 补充一点,后世儒家对于李世民这一价值观极度不满。 就好比,新中国不去和日本友善,反而记着抗日战争那点和新中国无关的低层次仇恨,整天和日本为敌一样可笑。 没有高句丽打败隋炀帝,李唐哪里有机会拿到天下。结果李唐拿到天下之后居然忘恩负义去打高句丽,这种做法真的太LOW了。 你看我们的新左多记恩?日本侵华让共产主义抓住机会占领了中国,所以新左一直坚持对日友善,坚定反美。 唐太宗传令点兵 唐太宗传令点兵,若一千零一卒为一营,则剩余一人:若一千零2卒为一营,则剩余四
设1001人的有a营,1002人的有b营,利用总人数相等建立关系式: 1001a+1=1002b+4 1001a+1=1001b+b+4 1001a-1001b=b+4-1 1001(a-b)=b+3 a b为正整数,b+3必为1001的倍数 当b+3=1001时,可求出b=998,至少有1002b+4=1000000人 当b+3=1001k时,可求出b=1001k-3,有1002b+4=1003002k-3002人(K为正整数) 1000,000人 唐太宗传一书的部分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贞观”时期唐帝国的“董事长”。李世民当了二十三年唐帝国的“董事长”。他这个“董事长”当得很出色,政绩十分突出,贞观之治十分成功。唐代中叶宰相、史学家杜佑曾经在描述贞观盛况时说:“自贞观以后,唐太宗励精图治,一心一意治理国家,贞观之治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是贞观时期,农业连年丰收,米很便宜,到贞观八、九年的时候,每斗只花四、五钱就可以买到。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米每斗只值两钱。二是贞观时期,畜牧业十分兴旺,马牛羊漫山遍野都是。三是贞观时期,治安状况十分良好,好到了夜不闭户的水平。”据网上资料介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石为120斤,亦即一斗米的重量是12斤;一钱即一文钱,约合0.2元人民币。照这样算来,那贞观八、九年的时候,如果用现在的人民币来计价,买1斤米还花不到0.1元钱,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1斤米只值几分钱。这种米价是不是有“米贱伤农”之嫌暂且不说,但这种粮价足以说明当时的粮食确实是丰收了,当时的粮仓确实是充盈的。富余的粮食,再加满山遍野的马牛羊群,在农业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当时,肯定是民富国强的重要标志。至于后来有人说杜佑的评价中有歌功颂德的成分,尤其有人认为杜佑用“夜不闭户”来描述贞观时期的治安状况更有言过其实之嫌。这些都史学家的事,我们这些粗人没有必要介入这种争论。我们只知道,“贞观之治”的确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为突出的太平盛世,使得中华雄居世界之首、让西方世界只能望其项背的1000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这一点,好象历史上没有人质疑过。贞观之治之所以能成功地实现天下大治,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毛主席说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李世民这个“董事长”,作为当时最大的“干部”,当然是贞观之治成功的决定因素中的决定因素了。据《唐太宗传》说,李世民之所以能让贞观之治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他在抚民以静、求谏纳下、贞观法制和任贤致治等四个方面做得特别好,其中又以任贤致治这个措施最为关键随笔(二)中说到,李世民之所以能让贞观之治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他的“抚民以静”、“求谏纳下”、“贞观法制”和“任贤致治”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一、关于“抚民以静”何谓“抚民以静”?李世民的“抚民以静”有点象现在的“让老百姓休生养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这就是“不扰民”和“存于民”。李世民特别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做到不扰民,1、尽量不发动战争,以此来减少百姓的兵役负担;2、尽量不干扰农民的农事,让农民安心务农。尤其是在农忙时节,更是注意这一点,尽量避免因官府和官员的干扰而导致农民误了农时。“存百姓”的主要措施是“去奢省费”“轻徭(义务工)薄赋(农业税)”、“选用廉吏”、和“使民衣食有余”二、关于求谏纳下一是求谏,即“恐人不言,导之使谏”。早在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刚被立为太子时,就令百官“上封事”。所谓“上封事”,就是文武官员提出治理国家的意见与建议。八月正式即位后,又号召百官“上封事”,短短的几个月里,上书的奏疏象雪片一样飞来。为了打消臣僚的顾虑,李世民上朝时和颜悦色,诚恳地听取意见,即使是直言忤意,也决不加以怒责,甚至会赐给重赏。诚意如此恳切,臣僚们也就乐意开口言事了。由于唐太宗的积极倡导,谏诤风行一时,当时犯颜直谏的事例屡见不鲜。上自宰相,下至小吏,甚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于直谏。其中最杰出的当推魏征。魏征敢于直谏,敢于据理力争,有时不留情面,把李世民弄得很尴尬。有一天,唐太宗正在玩耍一只漂亮的鹞鸟,远远地望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鸟儿藏在怀里,惟恐被魏征知道又招来批评。魏征奏事故久不已,唐太宗只好静听,最后那只鹞鸟竟闷死在衣怀里。即使如此,李世民不但记恨魏征,反而对他赞赏有加,倍加信任。二是兼听纳下。唐太宗赞同魏征所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和“人君兼听广纳,则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的道理。唐太宗深知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不在臣下面前炫耀聪明,不傲视臣下,这样臣下就能踊跃谏诤。三是勇于检点过错。唐太宗不把自己当作“尽善”的完人,不以一贯正确自居,而是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不少,只是别人提出后,方才觉悟,把事情办好。因此,他希望大臣们“每见有不是事,宜极言切谏。”三、关于贞观法制李世民比较重视法制,他所倡导的贞观法制对贞观之治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首先,在立法方面,唐太宗亲自主持,并任命长孙无忌、房玄龄和一批“学士法官”,以隋《开皇律》为蓝本,对李渊时期所制订的《武德律》进行完善,经过十年努力,修订并颁布了《唐律》即《贞观律》和一系列的配套法令。《唐律》十分严密,并具有划一性、稳定性和简约性的特点,不仅奠定了“贞观法制”的基础,又为兹后五代、宋、元、明、清制订律典提供了依据。其次,在执法方面,李世民比较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尊重司法机关执法的相对权力。唐太宗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因此,他较为尊重司法机关执法的相对权力,不以自己的“言”来妨碍“法”的实施,从而使司法机关具有执法的相对权力。2、完善死刑的审批程序。唐太宗说:“死者不可再生”,他提倡:判处死刑,要由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共议。3、禁止逼供,注重求实。4、实行诬告反坐。四、关于任贤致治所谓任贤致治,是指任用贤才,将国家治理得安宁有序。在李世民治理国家的四大措施中,任贤致治是最重要、作用最大的一个措施。我们可以想象,没有贤才,抚民以静的治国方略提不出来,即使提出来了也不能准确地实施;没有贤才,你李世民再想求谏纳下,谁有胆量来谏?又有谁能提出好的建议?没有贤才,贞观法制不是夭折于立法阶段,就会走过场甚至扭曲于执法过程。所以,《唐太宗传》在对贞观之治进行总结时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贞观之治”,实际上就是任贤致治。时至今日,这世界不知道变了多少遍。与贞观时期相比,当今的治国之道,其内容当然不知道丰富了多少倍。但有些事情,无论你怎么变,变来变去,其基本的东西没办法变,也许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吧。贞观时期,李世民认为人才很重要,一千多年,好象没有谁,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说人才不重要。特别是现在,几乎所有政要与精英都在说: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因此,李世民的“任贤致治”这个“古董”,不仅仅可供人们观赏,更可以也更应该供我们借鉴效法。 明清思想家王船山曾经高度评价过贞观时期人才济济的盛况,他说:“唐朝的能臣很多。唐前有汉,唐后有宋,都比不上唐”。他还认为,贞观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人才济济的盛况,贞观能臣之所以能为“贞观之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主要原因是唐太宗的卓越人才观与用人政策起了重大的作用。应该说,王船山的话是讲得比较客观的。一、致治之本 惟在得人可以这样说,贞观时期一系列任贤致治的措施,都是源于唐太宗李世民“致治之本,惟在得人”的人才观。李世民十分重视人才,他深知,要把国家治理好,任用贤才是至关重要的。他始终把“致治”与“任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唐太宗即位之初,就把任贤致治提上议事日程,他反复强调,“致治之本,惟在得人”。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我住在深宫之中,不可能看到很远的东西,不可能听到很远的声音,任命官员只能任命到都督、刺史这一级。我任命的这些官员属优属劣直接关系到致治能否成功,所以一定要任用贤才。” 即位初,唐太宗就指示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举荐贤才。几个月过去了,封德彝那里没有什么动静。唐太宗掩饰不住求贤的急切心情,批评封德彝失职。封德彝辩解说:“皇上,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因为当今没有奇才呀!”唐太宗驳道:“难道古代那些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的人,是借用其它朝代的人才吗?明明是你自己不识才,不去努力发掘人才,怎么能够诬蔑当今的人才呢!”李世民的这句话应该说是说到底了。如果我们那些终日里干吼身边没有人才的“封德彝”们看了这句话并认真地琢磨一下,也许能悟出一些有益的道理。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再次指出:“要使国家进一步安定清平,只有任用贤才”。贞观晚年,唐太宗总结了大治天下收到成效的经验,其中第二条就是“进善人,共成政道。”为了教育和勉励太子李治能吸取任贤致治的成功经验,他在《金镜》一文中总结说:“任忠良则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则受更进一步之祸。”如果是一位正直且想干点事业的领导,肯定对李世民的这句肺腑之言感受很深。综上所述,致治必须任贤,是李世民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才观。正因为有这么一个人才观,所以李世民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正因为李世民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贞观时期才会出现人才济济的盛况。
唐太宗李世民传的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传》将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唐太宗李世民的传奇人生。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唐太宗的传记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通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容许百姓休养生息,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早年】唐太宗于开皇十八年(599年)在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后称长孙皇后)。 炀帝大业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 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此后,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起,秦王李世民亲自指挥了三场大战役:一、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军事集团,取得了唐代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武德四年冬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俨然形成一个小 *** 机构。 【玄武门之变】此后,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寂、谋士王圭、魏征、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后来高祖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贞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九年,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依附于突厥的各族执行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拥戴,因而被尊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 【贞观之治】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7月病死于长安含风殿。葬于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于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征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唐太宗还精擅书法,以行书写碑,为后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等。死后更以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兰亭集序为陪葬品。 【修改历史疑云】终李世民一生,都担心日后史家如何评论“玄武门之变”,于是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阅读《起居注》和《实录》,打破历代皇帝不可阅读的先例。虽史书记载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书其事”,但已引来种种推想并举证,认为李世民曾修改两书。 【家庭】 妻妾 长孙皇后 韦贵妃 徐贤妃 杨妃(隋炀帝女) 阴妃 燕妃 杨妃 王氏 杨氏(李元吉之妻) 武才人 【子女】 子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楚王李宽(母不详,早薨)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文武兼备,唐太宗一度考虑立李恪为太子,但遭长孙无忌反对。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为专权,对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开迫害,两人被控谋逆,双双被害)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 齐王李佑(母阴妃,后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杨氏) 女 襄城公主 汝南公主 南平公主 遂安公主 长乐公主(母长孙皇后) 豫章公主 比景公主 普安公主 东阳公主(母长孙皇后) 临川公主(母韦贵妃) 清河公主李敬 兰陵公主李淑 晋安公主 安康公主 新兴公主 城阳公主 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 晋阳公主李明达(母长孙皇后) 常山公主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评传txt全集下载 下载地址私信你了,点击右上消息可以看到。
关系唐太宗传记 一般,这本书就是一本传记题材的书,和小说差不多,只是在一个事件后,有作者的一点观点。建议你要看书的话,还不如去看百家讲坛——李世民篇
朝鲜(76)太宗(51)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以后他们的部下,要么被李世民收编了,要么就被流放了。你市民对于这些忠实的人也没有进行为难,依然对他们很器重,他们也得到了善终。
其一、魏征。
魏征这个人大家都知道,就是太子李建成的首席官员。在没有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就对李建成说此人有危险。虽然李建成死了,但是魏征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面镜子,他敢于犯上直谏,而李世民也善于纳谏,君臣之间,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魏征最终被封为郑国公,谥号“文贞”,并且还被列入凌烟阁中。这样的结局,的确是一个很完美的解释。
其二、王珪、韦挺。
王珪是李建成的太子中允,也是李建成的心腹。他一直跟随在李建成身边,深受李建成的器重。韦挺则担任太子左卫率,是负责宿卫东宫的,他和王珪构成李建成的一文一武。后来他们两个人也都被李渊流放他处,不过等到李世民上台以后就把他们召会长安,任用职位。甚至还把儿子李泰认王珪为老师,自己的三女儿南平公主嫁给王珪的儿子,也可以看出王珪非常受到李世民重用和信任。韦挺还担任过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御史大夫等官职。
其三、薛万彻、冯立、谢叔方。
这三个人经过玄武门之变以后,就纷纷逃跑了。不过薛万彻最终还是被李世民召回,担任了将军。冯立和谢叔方两人经过玄武门之变以后,第二天就选择了自首面见李世民。不过他们俩都没被害。甚至冯立最后还跟随唐军进行南征北战,薛万彻还成为了李世民的妹夫,成为了皇亲国戚。这些人虽然都曾经是李建成,李元吉的部下,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下毒手,反而让他们得到了善终,这也是一种千古佳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5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