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雍正的宠物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所熟知的雍正皇帝,区别于清朝其他皇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勤政。雍正是个工作狂,全年无休,只在生日那天给自己放个假。纵观历史上的皇帝,雍正的勤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说自己“以勤先天下”,从来不休息。
有这样一个统计,雍正朝现存的汉文奏折共计35000多件,满文奏折共计6600多件,他在位时间是12年零8个月,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有的批语竟然高达1000多字,且批阅的时间多在晚上。雍正帝的嫔妃们只好独守空房,想必也是非常寂寞。
除了勤政,雍正皇帝还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狗奴。他非常爱狗,爱到什么程度呢?他亲自给狗设计狗窝和衣服。他最宠爱的两只狗,他取名为“造化狗”和“百福狗”。
雍正元年七月,传旨:给造化狗做一件麒麟衣、一件老虎衣、两件狻猊马衣,材料都要用上好的鼠皮等毛来做。
雍正三年九月四日,传旨:做两个狗窝,下面铺上羊皮,里外用氆氇(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毛织品)做帘子。
雍正五年正月,传旨:给造化狗做一件纺丝软里虎套头,给百福狗做一件纺丝软里麒麟套头。过了一个月,雍正说之前做的麒麟套头太大太硬了,不舒服,你们再用棉花软衬套头重新做一件,要收小一些,别太松松垮垮的。又过了一个月,麒麟衣做好了,外面是白绫缎,里面是蓝纺丝衬棉花,雍正帝的狗穿得也太奢侈了吧!
雍正帝还亲自设计狗窝、狗笼。“做圆狗笼一件,径二尺二寸,四围留气眼,要两开的。”后来狗笼有点大,雍正又让人缩小两寸,重新做一件。就这样一个狗笼,从雍正帝下旨到完全令他满意,竟然花了整整1年零21天!雍正帝可真是个完美主义者!
雍正帝对狗的宠爱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后来还给这两只狗做了各种各样的狗笼,具体到各种细节:“竹胎红氆氇面、白氆氇里小圆狗笼”“狗笼上见方四幅、深蓝布挖单一块”“小狗笼红布帘一件”……
造化狗的虎皮衣太硬了,重新做个软的!虎皮衣上面的托掌不好,得拆了,狗衣上的钮绊钉得不结实,重新钉!
除了虎皮衣和麒麟衣,雍正帝还下令做了:猪皮狗衣、貂皮狗衣,且因为圆明园年久失修,夏天虫多毛多灰尘大,再做一个盛放貂皮衣的小木匣……
做雍正帝的狗狗太幸福了吧!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你不知道清朝的这些满清皇帝们,除了斗蝈蝈,养鸟还有别的嗜好。比如关于雍正的嗜好,有说:?雍正帝勤于政务,很少出巡游乐,但是闲暇之余,他对声色犬马也颇感兴趣,并且玩得想当在行。他在即位后,对于声色犬马并非无动于衷,而且对雕虫玩物,西洋奇巧都深有所好。对于中国上层社会传统的玩意,如吸鼻烟,香袋,盆景,养宠物狗等,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对雍正帝生活、情趣、饮食习惯等研究,一个活灵活现且男人本性十足的雍正帝呈现在我们面前。?
据资料介绍,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欧洲人的一项重要发明。雍正帝很喜欢西洋眼镜,倒不是雍正帝附庸风雅,确实是他已经眼花了,需要眼镜的帮助。不仅如此,雍正帝还把眼镜发放给泼灰处的工匠,作为一种实用的福利待遇。
据宫中档案记载,雍正帝所佩戴的眼镜多种多样。雍正帝佩戴的眼镜,都是由内务府造办处奉命专门制作的。造办处档案详细记录了这一情况。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奉旨:?按12个时辰,做近视眼镜2副。再,哪个时辰看得多的,重做6副。?
十月二十日,郎中保德又奉怡亲王允祥传谕:?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每样多做几副,俱要上好的。?十一月初五日,这批眼镜做好,由郎中保德进呈御前。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初十日,奏事太监刘玉传旨:?照朕用的眼镜,再做10副。?这类旨令接连不断。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十四日,首领太监王辅臣又传旨:圆明园的四宜堂如意床上安眼镜一副。
造办处立即将早先做好的一副备用的茶晶眼镜交太监刘进义拿去。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太监张玉柱给造办处送去一副西洋人戴进贤进呈的一副眼镜,传旨:着照朕戴的眼镜式样装修,再将盒内西洋字白纸签着西洋人认看。造办处官员拿着这张写有西洋文的字条找到西洋画师郎世宁,认出是?70岁?等字。
原来,在当时是用年龄来表示老花镜的度数。这年雍正帝51岁,已用上?70岁?的花镜,看来他的视力的确不太好。这副西洋镜,经造办处精心改装,又换成玳瑁圈银捏子皮盒,于十二月初二日,由太监李久明去转交雍正帝。自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据不完全统计,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多达35副之多。雍正帝把这些眼镜随处安放,每到一地,随手可取。这也是他作为封建帝王的一种奢侈了。
雍正皇帝全名是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扩展资料: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这并非那个年代的人思想觉悟高。反腐这事儿主要还得靠当权者的手段。雍正的反腐手段其中有一招叫“即时候补”。什么意思呐?大家都知道古代官位有限,但符合做官资格的人太多,后来的人便只能哪儿凉快先在哪儿呆着,这就是“候补”。(类似于明朝时的做法)“候”个三五年的,挺常见;“候”个十年八年的,也不少。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能“扶正”。
针对这个难题,雍正将其与反腐倡廉联系在一起。每次派大臣下去查账,后面必定跟着一大群候补官员。只要查出一个贪官,就地免职,再根据罪状审判。而且立刻从随行的候补官员中,选出一个和贪官同等级的候补,补上贪官免职后的空缺。
第二个好处就是这也能减少贪官卸任后留下的巨额亏空。大家都知道多数贪官一旦即将卸任,总会竭尽全力大捞一笔,留下的大坑就留给后来的继任者来填补。(毕竟以后没机会了)继任者,填补亏空自然得大费力气,而后自己再接着贪,又继续留下大坑给后来者。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贪污不绝。
雍正的这招“即时候补”让贪官无处可逃,堪称是反腐一大奇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5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