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丕为什么临死才立太子,简单就是曹丕很不待见曹叡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6:48:26

曹丕为什么临死才立太子,简单就是曹丕很不待见曹叡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立太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已经沦为傀儡,真正的当家人是贵为魏王的曹操。其实依照曹操的权势和能力,要称帝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曹操没这么干,当然不是他不想,只是时机不成熟,南边那两位老冤家--刘备和孙权--是时刻准备着,只要曹操一称帝,这二位会毫不犹豫的,以最快的速度扯起“讨伐曹贼”大旗,这种赔本买卖曹操是不会干的。但是夺天下是曹家人的梦想,这事儿还是得尽早落实,于是曹操在“临走”之前把一切路子都铺好了,就等着曹丕去走完这“最后一程”。

曹丕果然没让老爹失望,在曹操去世自己继承魏王位的同年,就逼着刘协禅位给自己了,这场禅位大戏整整表演了一个多月,终于曹丕在“无法推辞”的情况下,接受了刘协的禅位。你说这曹丕多矫情,怎么就不能跟孙权似的,劝谏称帝仅“一个回合”就欣然接受了。

不管怎么样,曹丕当上了皇帝,完成了曹操的遗志,建立了大魏国,只可惜曹丕才干了七年就一病呜呼,撒手人寰了,享年40岁,真是英年早逝!就在去世的前一天,曹丕才决定册立嫡长子曹叡为太子,同时任命陈群、曹真、曹休和司马懿辅政。为什么曹丕到临死之时才确定册封曹叡为太子呢?答案就是曹丕其实很不待见曹叡。可以说曹叡这个继承权真是来之不易啊。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那么为什么曹丕不喜欢曹叡呢?

这个要从曹叡两个母亲说起,你没看错是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母甄氏(具体名字不详,一说名叫甄宓),和后母郭女王。甄氏出生在官宦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而且文化素养也很高。东汉末年战乱四起,老百姓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甄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战乱期间利用家里的谷物低价收购了大量财物,甄氏当时只有十几岁,于是劝说母亲(甄氏父亲在其三岁时便去世了)“战乱期间,收获这么多金银身外之物,可不是一件好事儿,眼下外面到处都是饥饿的灾民,不如我们将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赈济四方灾民,这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啊”。于是,家里人开仓赈济,无偿接济灾民。这件事可以看出来,甄氏这个人很善良,而且不贪图富贵。

后来,甄氏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便留在冀州家里照顾婆婆。

建安九年,袁家遭到灭顶之灾,袁绍被曹操打败,都城冀州邺城失守。接下来一段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发生了,曹丕进入袁府,发现一名蓬头垢面的少妇坐在地上,曹丕好奇地帮她擦了擦脸,发现是位绝色美女,当时就走不动路了,这位少妇就是甄氏,于是便迎娶甄氏为妻(实际是纳妾)。

也有野史记载这段故事就更有意思了,话说曹丕率先进入袁府,发现甄氏,随后曹操也进了袁府,也被甄氏的美貌迷的不行(老曹好色是公开的秘密),打算纳甄氏为妾,旁边随从告诉曹操,说你儿子曹丕已经“预定了”,于是只好恨恨作罢,还开了句玩笑说“这场战役,都是给曹丕那小子打的啊”,嫉妒之心溢于言表。可见,这位甄美女是位真美女啊!

甄氏初嫁曹丕很是受宠,先后生了曹叡以及女儿曹氏(东乡公主),曹叡小的时候很被爷爷曹操宠爱,曹操曾经当面夸奖曹叡,并“指定”曹叡为第三代接班人,所以此时曹叡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然而,当他的第二位“母亲”出现在他父亲的世界里之后,曹叡的命运便急转而下,不但接班人位置不保,就连自己的生母都“死于非命”。他的第二位母亲名叫郭女王(取字女王),一个无比霸气的名字,实际上这位女子也确实足智多谋,甚至在“夺嫡”这种高级别政治“游戏”当中,郭女王也常常为曹丕出谋划策,所以这个女人的智商可见一斑。

▲(央视版三国演义)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丕继承魏王位后就更加宠幸郭女王而冷落甄氏,并同时将郭女王和甄氏册拜为夫人。曹丕当上皇帝之后,迁都洛阳,将郭女王册封为“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而甄氏依旧为夫人,显然郭女王已经踩在了甄氏的“头上”了,并且更加过分的是,曹丕带着郭女王到了洛阳,而把甄氏留在邺城,于是备受冷落的甄氏难免有些怨言。

郭女王想要当皇后,甄氏这块“绊脚石”是一定要踢掉的,于是一场后宫斗争大戏上演了,郭女王先是一顿汇报甄氏在邺城的怨言,进而把甄氏和小叔子曹植的绯闻汇报给了曹丕,于是曹丕大怒,三尺白绫“快递”到邺城,甄氏香消玉殒,据说甄氏死后以发遮面并嘴中塞糠,可怜贤德淑惠的甄夫人竟落的如此下场,曹叡也因此由齐公(公爵)被降为平原侯(侯爵),此时曹叡只有17岁,仅仅是为少年。

黄初三年,郭女王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皇后,你一定以为这女人是“心机婊”,当上了皇后,还不得鸡犬升天。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郭女王不但孝顺婆婆,还经常给其他妃子掩饰错误。不但如此,她对自己家人也很有约束,经常告诫他们不可以因为是我的亲戚,做事情便可以破格甚至不讲原则,所以人民群众对她评价还是颇高的。

虽然郭皇后母仪天下之形象工程做的可谓完美,可是她的“肚子”就没有那么争气,迟迟不见有喜,废长立幼的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曹丕见郭女王没有子嗣,就下诏令让曹叡称郭女王为母并奉养郭女王,这个曹叡当然不情愿,而且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曹丕知道曹叡态度如此恶劣,“废长立幼”四个字瞬间又闪现在了脑海里(其实这四个字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脑海),曹丕打算立曹礼为太子,曹叡知道这个消息后,赶紧转变对郭女王的态度,母亲长母亲短,对他的后母极为孝顺,郭女王毕竟是女人,又没有子嗣,见到曹叡对自己如此恭敬,便对叡儿疼爱有加,有了后妈这个够大够强的后盾,曹礼当太子是甭想了。当然曹丕是有主见的,不是什么事儿都老婆说了算,虽然曹礼没当上太子,你曹叡也不见得有戏。

年轻的曹叡就这样一直侍奉着郭女王,如同对待亲生母亲一样,曹叡不是不记得杀母之仇,而是他非常清楚,郭女王对自己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这是他咸鱼翻身的唯一希望。要知道,如果曹叡不能够继承大统,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政治地位,是极有可能小命不保的。所以,此时的曹叡必须学会忍辱负重,必须学会韬光养晦,更重要的他要学会持之以恒。还好,曹叡把一切都做的很完美,更好的是曹丕考验曹叡的时间不长,因为没过几年,魏文帝曹丕就Gameover了。曹叡登基,成为曹魏第二位执政皇帝,史称魏明帝。

▲魏国(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曹叡当上皇帝就为母亲甄氏平了反,追谥母亲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为母亲补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并专门为母亲修建了陵寝庙。出于对母亲的思念,曹叡对舅舅们也是大为关照,各种封爵称侯不在话下。也许有些读者会问了,是不是曹叡当上皇帝就该“收拾”后妈郭女王了?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曹叡尊郭女王为皇太后,将其奉养宫中,对这位后母中规中矩。

也许有人又会问,难道曹叡忘记杀母之恨了吗?笔者认为不然,曹叡这么做恰恰显示出他的高明,假如曹叡对郭女王痛下杀手,那么登基前后对待母亲的巨大反差势必会被很多人非议,引起诸多老臣(这里面不可能没有郭女王的人)不满,搞不好自己会身败名裂,甚至帝位不保,所以说曹叡对郭女王的好,恰恰显示出这位年轻人的城府和令人不敢小阙的政治头脑。

事实上曹叡也很快的在大臣面前露了一手,小小的证明了自己的高智商。年轻皇帝刚刚上位,常年被动挨打的东吴,趁曹丕尸骨未寒之际,主动反击魏国,主攻方向是江夏城。魏国群臣对孙权这一很不讲究的做法极为厌恶,纷纷商讨出兵反击,然而曹叡却不以为然地说“孙权向来擅长水战,这次敢从陆路进攻我们,无非是趁江夏守备不严想捡个漏洞。只是此时文聘(江夏太守)已经做好防备,孙权必定不会与我军持久对峙”,然后看看群臣,又补充道“我已经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戍边将士,沿途召集兵马,等荀禹一到,孙权必定撤兵”。如此清晰冷静的分析,群臣们在赞叹之余也不约而同的感觉到,上面坐着的这位年轻人很不简单。那么事实果然不出曹叡所料。

老臣刘晔对这位少主的评价那是相当的高,刘晔是曹操时期二代谋士中的佼佼者,此人聪明程度不在郭嘉之下,只可惜不太懂得政治,也不大会溜须拍马,因而在曹丕时代不大得志。有一次曹叡单独召见了他,与他交谈许久,交谈之后刘晔给曹叡的定位为“有秦皇汉武一般的能力与胆识,只是人年轻了些”,很多人都认为刘晔的评价未免过高了吧,这个耿直的老头儿也学会拍马屁的了?事实上,刘晔还是那位耿直而又聪明的老头。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辅政大臣,真是让新皇帝欢喜也让新皇帝忧,辅政就必然会干政,随着曹叡皇位坐的越来越稳,“大权独揽”四个字在他的脑海里出现的频次越来越多了。而同时,这四位大臣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说白了都是权力那点事儿。这其中怨言最大的就是曹休,作为四位辅臣中唯一的、正宗的宗室皇亲,由于坐镇江东,没能够参加曹丕的托孤大会,导致自己地位偏低,这的确让曹休十分不爽,尤其是低于那位“假”宗室曹真(曹真是曹操养子,本性秦),着实让曹休愤懑不已。而这一切,早就被政治嗅觉极其敏锐的曹叡所熟知。

曹叡本着有矛盾就得调和的原则做了一次人事大变动,而且变动也十分突然,具体如下: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司空并录尚书台事而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大司马是全国军队总司令,武将类官职之第一把交椅,所以曹休的官职一下子超越曹真,心里顿时舒服了,而曹真也别郁闷,自己也是连升五级坐上二把交椅,结果也很不错,所以二曹之间的矛盾化解了。至于陈群,那就是明升暗降没了实权。不过这一切只是刚开始。

没过几个月,就将升任大将军的曹真调配到大西北去镇守雍凉地区;而司马懿也被委派到荆州一代镇守,请注意,司马懿手里有兵了,摸着枪杆子了;曹休继续镇守江东,只是升了个名头。被曹叡这么一弄,四大辅臣,三位被曹叡调离首都政治中心,一位被架空,所以曹叡自然而然地将大权独揽于手中,而这才是曹叡的终极目标!

然而年轻就是年轻,容易冲动,更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太和二年,年轻的曹叡准备开始统一全国了,率先被征讨的还是吴国,那么曹休自然是一马当先,为了稳妥起见,曹叡特意安排了司马懿替补支援曹休,这场仗虽然着急了些(魏国并没有完全准备妥当),但是并非没有胜券,只可惜打仗并非“比大小”之类的游戏,拳头大就一定会赢。

东吴成功的玩了一把苦肉计+反间计,这可是东吴“压箱底”的技能。以“折磨”太守周舫为引子,成功的骗取了曹休信任,然后曹休兴高采烈的扎进了敌人的包围圈,要不是贾逵的及时增援曹休真的就小命休矣。曹休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心里那个郁闷可想而知,没几天背后就长了痈疽,然后就饮恨离世了。曹操三代人经营的淮扬兵团,这一仗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曹叡再也没有主动伐吴。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大司马这个“萝卜坑”空出来了,曹真补了上去,曹真的主要工作还是抵御蜀汉。在郝昭成功地阻击了诸葛亮的北伐大业之后,曹真的自信心也爆棚了。曹真提出要主动伐蜀,而且计划的是从斜谷进军,这是个极为冒险的行军路线,司空陈群提出反对,可是最后曹真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因为曹叡想伐属,所以谁的反对都是无效的,事实证明,曹真的这个计划简直就是臭棋一招。

诸葛亮得知这个好消息简直高兴坏了,早早就做好了歼灭曹真集团军的一切准备,只是蜀军将士们眼睛都望穿了也没看见魏军。原来连连大雨将曹真军团死死的困住,走了一个多月也没能翻越秦岭,曹真迫不得已只能收兵回家。没想到曹真的心理素质和曹休一样的差劲,一股火儿,也追随曹休去也。曹叡为了他的狂妄梦想失去了两员宗室大将,从此曹叡只能倚重司马懿,这一切都为司马家族的篡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到目前为止,曹叡还算是一位比较出色的帝王,头脑还是那么的灵光,眼光还是那么的犀利,虽然失去了对外战争的战果不太理想,但这并不是什么大的败笔。青龙三年,曹叡后母郭太后去世了,这下子热爱建筑学的曹叡,更没有掣肘之人,一心一意的扑在了修建宫殿这项大事业上。劳民伤财这种事儿是干不得的,无数大臣劝谏,可惜曹叡根本听不进去。因为这段历史,曹叡一直被后人诟病,甚至将其定义为荒淫无度,不管这个评价是否过分,这都绝对是曹叡执政的最大污点。

谁也没想到,景初二年,年仅35岁的曹叡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同年底便已经病入膏肓,在弥留之际听信了奸臣中书刘放、孙资之言,立曹爽(曹真长子)为大将军,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曹爽这个草包哪里斗得过司马懿,致使司马懿独揽大权,曹家皇帝沦为傀儡,当年曹丕篡汉的一幕即将再次上演。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晋国,史称西晋。公元279年,司马炎完成统一,结束了三国分立。

曹操、刘备和孙权之间的恩怨纷争,都是在给司马懿做嫁衣,这个“玩笑”开的是不是有点大啊。

为什么曹丕曹睿父子都那么短命呢?

在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最为强盛,原本最有希望统一全国的,结果笑到最后的却并不是曹家,而是司马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曹丕曹睿父子短命。那么为什么曹丕曹睿父子会那么短命呢?

首先来看曹丕,他33岁篡汉自立,建立曹魏政权,在位才7年,死的时候才40岁。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他死前咳嗽的厉害,有吐血的症状,很有可能死于我们现在常见的一种病肺结核。可是这只是外因,那是如何促成他短命的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他的社会关系,他老爸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正室卞氏育有4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丕是次子(曹操的长子曹昂早年战死)。另外,曹操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了。曹操晚年挑选接班人主要在曹丕、曹彰、曹植等3人中间,其中曹彰主要兴趣在打仗方面,早早地被淘汰出局了。经过反复考察,曹操发现曹植文采出众,但恃才傲物、缺乏政治手段;反观曹丕文武兼备,比较孝顺,处事果断。最终,曹操决定立曹丕为接班人。

曹操

公元220年正月,一代枭雄曹操去世,曹丕成为魏王丞相。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曹丕加快了篡位的脚步,他一改曹操对待士族打压的政策,而是采取妥协的政策(他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便是最好的例证),以换取支持;另外对待兄弟,全部收缴兵权,待在封地不准乱动,变相软禁。当年年底,曹丕取代汉献帝而称皇帝,建国号大魏,年号黄初。然而,曹丕志大才疏,在政策上接连失误,刘备伐吴,他坐观成败;伐蜀不成,他又亲统大军伐吴又惨败。接二连三的失败,导致这位年轻的皇帝身体不行了,再加上后宫家庭生活屡有不顺。据说,曹丕即位后,把他父亲曹操生前留下的未生育孩子的妃妾全部纳入后宫,因此事,其母卞太后骂其猪狗不如;曹丕又无故赐死皇后甄氏(因原配甄氏说了一些对曹丕不敬的话),导致后宫更加不安宁。因此,曹丕的真正死因是家庭生活不和谐,政策失误,耽于享乐,心情郁闷导致患病而死。

黄初七年,即公元226年,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即位。说起曹睿即位与曹丕倒有点像,原来曹丕一共有9个儿子,曹睿是皇后甄氏所生,也是长子。在黄初二年的时候,宠妃郭氏在曹丕面前说皇后甄氏的坏话,说曹睿可能是遗腹子,不久甄氏被曹丕下诏赐死,宠妃郭氏被立为皇后。曹睿伤心欲绝,作为一个十六七岁的青春期孩子,眼睁睁看着父亲赐死母亲,小三插足,他对父亲曹丕和后妈郭氏充满仇恨,言谈举止也不是很恭敬。这是曹睿得到一个信息,曹丕非常喜爱第五子曹霖,准备立他为太子。曹睿思来想去,只有自己当了太子,即皇位才有机会报仇。

曹丕

于是,曹睿改变了风向,变得非常孝顺起来,不仅对曹丕非常孝顺,对待皇后郭氏像亲生母亲一样;郭氏因为自己无子,也把曹睿当亲生儿子一样,她常常在曹丕面前夸耀曹睿孝顺,就好像战国末期秦国的华阳夫人对待子楚一样。终于,曹睿的孝心感动了曹丕,他将曹睿过继给郭皇后并在临死的前一天,他下诏立曹睿为太子,还给他配备了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等4位辅政大臣。

曹睿即位之后,展开了对郭太后的报复,他向郭太后逼问自己亲生母亲甄太后的真实死因,最终逼死了太后。由于他内心的扭曲,导致心理极为偏激,暴怒无常。公元234年,经常北伐曹魏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曹睿松了一口气,从此开始大肆享乐;他一方面大肆盖宫殿,另外一方面广选美女充实后宫,还派人炼丹追求长生不老。没过几年,他的身体就累垮了,公元239年病死,年仅34岁(《三国志》裴松之注解曹睿死时34岁,勉强可算35岁,陈寿可能夸大了其寿命1-2岁)。曹睿的真正死因是后宫不宁,耽于享乐而病死。

总而言之,曹丕曹睿短命的共同原因是后宫不宁、政策失误、耽于享乐而导致身体累垮后病死。如果他们能寿命长一点,哪怕5-10年,就没有后面的司马氏篡魏了。

为什么曹丕至死都不肯立太子?魏吴三国争司马懿嫁衣



反正曹丕当了皇帝,完成了曹操的遗志,建立了魏国。不幸的是,曹丕仅仅过了七年就去世了,享年40岁。多么不合时宜的死亡!就在去世的前一天,曹丕决定立长子曹锁为太子,任命陈群、曹真、曹秀、司马懿为侍郎。曹丕为什么在临终之际决定授予曹锁太子的称号?答案是曹丕其实很讨厌曹锁。可以说曹操的继承权来之不易。东汉末年,汉武帝刘协已经沦为傀儡,真正的一家之主是曹操,贵为王维。其实按照曹操的权力和能力,当皇帝不在话下,但是曹操没有做到。当然,不是他不想,而是时机不成熟。南方的两大宿敌——刘备和孙权——时刻准备着。只要曹操是皇帝,这两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以最快的速度举起“讨伐曹贼”的大旗,曹操不会亏本的。但是,夺取天下是曹家的梦想,还是要尽快实现。于是曹操走之前把所有的路都铺好了,等着曹丕走完“最后一程”。


曹丕果然没有让老爹失望。就在曹操去世,继位魏的同一年,他逼迫刘勰给自己一个禅位。这场禅戏演了一个多月,最终曹丕在“无法拒绝”的情况下接受了刘勰的禅位。为什么不能说曹丕那么矫情,就像孙权一样,而你只是接受了劝谏,称帝“一圆”。


那么曹丕为什么不喜欢曹索呢?


先说曹操的两位母亲。关于两个母亲,你是对的。一个是生母甄氏和继母郭女王。甄氏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受过良好的教育。东汉末年,战乱不断,老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甄家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战争期间,甄氏利用家里的粮食,低价购买了大量的财产。当时才十几岁,就劝母亲“战争时期收获这么多金银,不是什么好事。目前,外面到处都是饥饿的灾民,我们不如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帮助四面八方的灾民。这也是积累的。”于是,家里开了救济仓库,免费给灾民发放救济。由此可见,甄士隐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并不贪财。


后来,甄士隐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西。建安四年,袁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照顾婆婆。


建安九年,袁家惨遭灭门,袁绍被曹操击败,冀州邺城失守。接下来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发生了。曹丕进入傅园,发现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女子坐在地上。曹丕好奇地擦了擦她的脸,发现她是个绝色美女。她那时不能走路。少妇是甄氏,于是嫁给了甄氏。


有野史记载这个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据说曹丕率先进入傅园,找到了甄士隐。后来曹操也进了傅园,也被甄士隐的美貌迷住了。他打算以甄氏为妾,随从告诉曹操,你儿子曹丕已经“有所保留”,只好恨之入骨,作罢。他还开玩笑说“这一仗是为了那小子曹丕。可见这个甄美女是真正的美女!


甄士隐刚嫁给曹丕的时候很受宠。先后生下曹操和女儿曹氏。年轻时,曹操受到祖父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当面夸赞过曹操,并“指定”曹操为第三代接班人,所以此时曹操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当第二个“母亲”出现在父亲的世界时,曹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不仅他的继任者失去了职位,就连他的生母也“意外身亡”。他的第二个母亲的名字是郭女王,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其实这个女人真的足智多谋。甚至在“走马上任”的高层政治“博弈”中,郭女王也经常为曹丕出谋划策,这个女人的智商可见一斑。


曹丕继位后,更是偏袒,冷落甄氏。同时,他又拜郭女王、甄氏为妾。曹丕称帝后,迁都洛阳,册封郭女王为“贵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而甄氏仍是他的妻子。显然,郭女王已经踩到了甄氏的“头”,更何况曹丕带着郭女王去了洛阳,把甄氏留在了邺城,被冷落的甄氏难免怨声载道。


郭女王想当皇后,甄氏这个绊脚石必须踢掉,于是一场后宫斗争的大戏上演了。郭女王先在邺城告发了甄氏,后又向曹丕告发了甄氏与妹夫曹植的私情,于是曹丕大怒,三尺白绢“送”到邺城,甄氏死了。据说甄士隐死后蒙着脸,嘴里塞着糠,可怜贤惠。


黄大三那年,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后。你一定以为这个女人是“诡计多端的婊子”,当了皇后就不准她升天。相反,郭女王不仅孝顺婆婆,还经常为其他妃子掩盖自己的错误。不仅如此,她对家人也很克制,经常告诉他们不能因为是我的亲戚就乱来甚至没有原则,所以老百姓对她评价很高。


郭母仪皇后在天下的形象工程虽然完美,但她的“肚子”却没有那么争气,也没有什么幸福感,所以废老养幼的计划不得不推迟。当曹丕看到郭女王没有孩子时,他命令曹操称郭女王为他的母亲,并支持郭女王。当然这个曹操是不情愿的,他的不满是可想而知的。


曹丕知道曹操态度如此恶劣,脑海中瞬间闪过“废长养幼”四个字。曹丕计划立曹礼为太子。曹操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快改变了对郭女王的态度。他母亲长得矮,他对继母极其孝顺。郭女王毕竟是个女人,她没有孩子。当然,见曹丕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是一切都由妻子说了算。虽然曹礼没有成为王子,但你不一定有机会。


就这样,年轻的曹操一直为郭女王服务。曹操和自己的母亲一样,不记得杀母之仇,但他很清楚。不用说,郭女王对自己的重视是他唯一的希望。要知道,如果曹不继承统一大业,他不仅会失去政治地位,还会丢掉性命。所以这个时候曹操一定要学会忍辱负重,学会韬光养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持之以恒。好在曹操做的一切都很完美。更好的是,曹丕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试探曹操,因为几年之内,魏文帝和曹丕就有了胜负。曹操登上皇位,成为曹魏的第二位执政皇帝,史称魏明帝。


曹操称帝后,维护母亲甄氏,追封母亲甄夫人为赵文皇后,为母亲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为母亲建了一座陵墓。出于对母亲的思念,曹操对叔伯们关怀备至,各种封爵称侯不在话下。也许有些读者会问,曹当了皇帝,是不是该“收拾”后母了?很抱歉让你失望了。曹锁尊郭女王为皇太后,留她在宫中,对后母也很公平。


可能有人会问,曹操是不是忘了杀母之仇了?我不这么认为。曹操这样做恰恰说明了他的聪明。如果曹操痛宰郭女王,他登基前后对待母亲的巨大反差,势必会受到很多人的诟病,引起很多老臣的不满。也许他会名誉扫地,甚至丢掉职位。因此,曹操对郭女王的仁慈恰恰显示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和才干。


其实曹操很快就在大臣面前摊牌了,证明了自己的高智商。吴栋,一个刚刚继位的年轻皇帝,常年被动挨打。曹丕尸骨未寒之前,主动反魏,主攻方向是江夏城。郭玮的大臣们对孙权的轻率行为极为反感,他们商量出兵反击。而曹操却不以为然地说:“孙权向来擅长水战,这次敢从陆路进攻我们,不过是想趁江夏守备松懈之际,捡个空子罢了。此时只有文聘有备,孙权不会与我军长期对峙。”又望群臣曰:“吾已遣御史荀_,安抚边关之兵,沿途集结兵马。荀_一到,孙权一定会退兵。”有了这样清晰而冷静的分析,大臣们都佩服坐在上面的这个年轻人不简单。然后事实果然如曹所料。


老大臣柳椰对这位少爷的评价很高。柳椰是曹操时期第二代谋士的领袖。他没有郭嘉聪明,但是对政治不太了解,对阿谀奉承也不太了解,所以在曹丕时代也没有太大的成就。有一次曹友单独召见他,和他谈了很久。谈话结束后,柳椰给曹友下的定义是“有秦皇汉武的能力和胆识,只是年轻了一点”。许多人认为柳椰的评价太高了。老实人里的老人学会自作多情了吗?事实上,柳椰仍然是那个诚实坦率的聪明老人。


侍郎真是让新皇帝又喜又忧,侍郎势必要插手。随着曹操在皇位上越来越稳固,“独揽大权”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同时,四大臣之间也有很多矛盾。说白了,都是权力。其中抱怨最多的就是曹秀,四辅大臣中唯一正宗的皇族。身在江东,无法参加曹丕的遗孤会议,导致自己地位低下,实在让曹秀很不爽,尤其是比“假”皇族曹真还低,实在让曹秀很生气。这一切,早就被有着敏锐政治嗅觉的曹友知道了。


曹锁本着矛盾要调和的原则,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变动也很突然。具体如下:曹休为太上皇,曹真为大将军,陈群为蜀台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将军。大宗师是国军总司令,在武将军衔中排名第一。所以,曹秀的官位一下子超过了曹真,心里一下子舒坦了,而曹真并不抑郁。至于陈群,那就是他没有实权了。但这一切只是开始。


不出几个月,升任将军的曹真将被部署到西北,镇守凉和谐地区;司马懿也被任命为荆州代守。请注意,司马懿手里拿着一个兵,摸着枪管。曹秀继续镇守江东,只是获得了一个头衔。到了曹操,四个辅臣,三个是从京城的政治中心调过来的,一个是架空的,那么曹操自然就垄断了手中的权力,而这才是曹操的最终目的!


但是,青春年少,容易冲动,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太和二年,年轻的曹操准备一统天下。吴是第一个被征服的,所以曹秀自然占了先机。为了保险起见,曹操特意安排司马懿支援曹秀。这一仗虽然打得匆忙,但也不是没有胜利,战争却不是。


吴栋成功地打了一场苦战,这是吴栋的“压箱底”之术。以“折磨”太守周舫为引子,成功骗取了曹秀的信任,随后曹秀意气风发地投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要不是贾逵及时救兵,曹秀真的会死。曹秀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可想而知他心里的郁闷。没几天,他背后长了痈,然后就死了。曹操经营了三代的淮阳兵团在这场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再也没有主动进攻过吴。


傅这个“萝卜坑”空出来了,曹真把它填上了。曹真的主要工作是抵抗蜀汉。赵昊成功阻击诸葛亮北伐后,曹真的自信心也爆炸了。曹真主动提出伐蜀,计划从进军,这是一条极其冒险的行军路线。司空陈群反对,但最终曹真毫不犹豫地走上了不归路。因为曹操要伐蜀,任何人的反对都无效。事实证明,曹真的计划根本就是一招烂棋。


诸葛亮得知喜讯非常高兴,早早就做好了歼灭曹真军的一切准备,可是蜀军将士却看不到魏军的踪影,原来是大雨困住了曹真军团,走了一个多月也没能翻越秦岭。曹真别无选择,只能撤退回家。没想到曹真的心理素质和曹秀一样差。他大怒,跟着曹秀。曹操为了狂妄的梦想,失去了宗室的两位将军。从此曹操不得不依靠司马懿,这一切都为司马氏篡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到目前为止,曹操仍然是一个杰出的皇帝,他的头脑仍然是那么明亮,他的眼睛仍然是那么锐利。虽然对外战争失利的结果并不理想,但也不算大失败。青龙三年,曹的后母郭太太死了。现在的曹,热爱建筑,没有约束,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建造宫殿的伟大事业。不能浪费人民的钱,无数大臣都训诫他。可惜曹操根本不听。因为这段历史,曹某一直被后人诟病,甚至定义为奢靡。不管这个评价是否过分,这绝对是曹某执政的最大污点。


谁曾想,荆楚二年,年仅35岁的曹操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到同年年底,已经身患绝症。临终之际,听信奸臣刘芳、孙子之言,立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曹爽这个草包打司马懿打到了哪里,导致司马懿大权独揽,曹皇帝沦为傀儡?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燕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国,史称西晋。公元279年,司马燕完成了统一,结束了三国的分裂。


曹操刘备孙权的恩怨,都是为了给司马懿做嫁衣。这个“玩笑”是不是有点大了?

历史上曹丕和曹叡这对父子为什么都是个短命鬼?

在三国中,曹魏最强,但是最后曹操几代人忙了一辈子,都给他司马懿一家做了嫁衣。归根结底并非是他老曹家的子孙不争气,而是在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和孙子曹叡都是一个短命鬼,这才导致大权旁落,给了司马懿一家机会。那么,曹丕、曹叡父子为何如此短命呢,难道他们有什么家族病吗?实际上,其中有着难言之隐。

历史上曹操的儿子曹丕,33岁继位,做了6年皇帝,39岁就一命呜呼了!而曹操的孙子曹叡在曹丕死后,他23岁继位,做了13年皇帝,36岁就死了!曹丕39岁去世,曹叡36岁去世,他们的年龄即使在寿命比较短的古代,都属于短命。他们都不是死于刺等人为或者意外原因,而是因病去世。因此,很多人都猜测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家族病。实则不然,曹操可是65岁高龄去世,这就否定曹家有家族病一说。那么,为何曹丕和曹叡都是个短命鬼呢?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二大点:一是工作压力大,摧毁了身体。历史上曹丕和曹叡这对父子早期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使他们长期都精神处于压力巨大的状态下。我们先说曹丕,曹丕是曹操的二公子,对于曹操储嗣候选人除了曹丕外,还有曹昂、曹植、曹冲这三位强有力的竞争者。虽然曹丕很像曹操,但是曹操就是一直都喜欢曹丕这个儿子,但是曹丕不甘于放弃,为了权力,他可谓煞费苦心。

在立嗣之争中,曹昂和曹冲早逝,直接出局,剩下就只有曹植跟曹丕竞争了。曹植文采好,深得曹操喜爱,对此曹丕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巨大的状态下,虽然最后他在司马懿的筹谋下将曹植踢出了局,但是曹丕也在长期的争斗中劳心劳力,耗尽了自己的精力,摧垮了自己身体,甚至有传言,他患有肺结核,一直都是强忍着,掩人耳目。


而曹丕的儿子曹叡也有着惊人的相似经历,曹叡是曹丕和甄宓的儿子,甄宓因为怨言而被曹丕赐死,曹叡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废为平原侯。曹丕更是认为曹叡先前既有不满,想立曹礼为嗣。为此曹叡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如履薄冰,生怕被责罚。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后来在曹叡的隐忍下,曹丕还是将其立为太子。曹叡从小失去亲生母亲,还遭到自己父亲的嫌弃,为了皇位,他也是耗尽了心血,损坏了身体。

第二点原因是曹丕和曹汝这对父子太好色,色字头上一把刀。曹丕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就比较好色,攻占冀州后,他抢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做老婆。而在曹操去世后,他更是变本加厉,不顾人伦纲常,连曹操的女人都不放过,纳为己有。他的生母卞夫人看见他将曹操的女人们收入后宫后,气得骂他:?猪狗不如!?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曹叡继位后,也是荒淫无度,后宫佳丽三千人。这还不完,他还是心理畸形,喜欢男色,何晏相貌很美,脸非常白,曹叡甚是喜欢。同时,曹叡也很有可能大量服用五石散等有毒的丹药。

色字头上一把刀,本来曹丕和曹叡父子身体就不行,又好色,最后是酒色彻底掏空了他们的身体,身体弱不禁风,抵抗力下降,一场小病,就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了。正是曹丕、曹叡如此短命,司马懿才有机会把控朝政,最后夺了他老曹家的江山。这一切都跟东汉曹操夺汉朝的江山有着惊人的相似,可以说就是历史的重演,这可能就是报应吧!各位,你们认为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4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