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为什么要将其灭族呢

以史为鉴 2023-06-22 16:45:11

乾隆征服准噶尔部后,为什么要将其灭族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明末清初,清朝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嘉峪关以东的中原汉族地区。后来,旧金山起义爆发了。清朝又花了八年时间平息叛乱。然而,在西北地区,一个强大的蒙古部落悄然崛起。那是准噶尔·汗·加尔丹。加尔丹是准噶尔领导人巴图尔·亨泰吉的第六个儿子。早年与达赖喇嘛在西藏学习佛教,并与桑杰嘉措交上了好朋友。当时,准噶尔部落名义上隶属于清朝。1671年,加尔丹被提升为准噶尔部落的首领。1672年,嘉丹到清政府要求照常派使者进贡,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1678年,加尔丹统一了天山以北的草原地区,而率各部落都听从他的命令。在加尔丹的请求下,康熙授予他“博学图汉”的称号。此后,嘉丹东征哈密、吐鲁番,西进哈萨克部落。1682年,他率领一支大军摧毁了天山以南的叶尔羌汗国。1685年,他占领了安集延并向吉尔吉斯投降。

此时,清康熙对准噶尔的崛起十分警觉。他着手处理三件事:旧金山、台湾和沙皇俄国。最后,在1681年,旧金山的叛乱得到平息。1683年,康熙皇帝派遣施琅率领福建海军征服台湾。1685年,康熙皇帝派彭淳率领清军,1686年,双方同意和谈,并签署了《内布条约》。在条约中,康熙不仅将黑龙江省左岸和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大片土地划归中国,还要求俄罗斯不再支持准噶尔部。以在北京设立大使馆和在中国进行贸易为条件,双方签署了《内务条约》。

此时,1688年卡尔丹的天布珠格尔丹(Tianbuzhugerdan)出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在击败卡尔卡首领图克汗后,他以追捕图克什图汗部落剩余成员为借口,进军内蒙古,威胁蒙古部落。此时,留守总部的侄子扎瓦·阿拉布坦趁机占领了准噶尔当地领土。加尔丹的后路被切断,无奈与清朝争夺水草丰沛的沙漠地区。为了保证首都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康熙皇帝于1690年4月出兵内蒙古乌兰浩特地区。在第一次准噶尔军和清军的战斗中,清军被打败了。6月21日,嘉丹率军兵士直指距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拒绝了清朝的和平提议。他对使者说:“皇帝在南方,我在北方。”。最后,乌兰布通爆发了一场大战。

在乌兰布通战役中,嘉丹把骆驼围成几英里,用箱子堆起来,被称为“骆驼城”。士兵们依靠盒子堆和火弓箭。清朝时,清朝国叔童国刚率左翼士兵绕行湖边,沿江冲锋。他们袭击了骆驼城,被准噶尔军队用俄罗斯步枪打死。弟弟童国伟从山腰冲进来,炮轰骆驼城。骆驼吓了一跳,准军事部队被打败了。加尔丹士兵跑到山顶上的营地,当晚逃走,并派人去讨论和平问题。福泉正处于谋划之中,让各行各业的主要部长“暂时停止追击”。加尔丹设法逃回科布多只有几千人。1691年,加尔丹突然遭到泽瓦亚拉布坦的袭击,损失惨重。后来,他和他和好了。1695年,经过几年的休养,加尔丹再次进入卡尔卡。1696年,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军队在昭摩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康熙率军一路向西北进发,加尔丹不顾一切,最后牺牲了。

作为伽丹的侄子,他于1699年首先征服了哈萨克,随后在西域建立了强大的统治力量。与此同时,1717年,他从和田派遣6000名士兵进藏,白天伏击,突袭拉萨汗。最后,拉萨被攻占,西藏被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西藏喇嘛在蒙古部落中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康熙于是1718年,清廷自四川出兵,但是被大策凌敦多布击败。1720年,清廷再度发兵平叛,以恂勤王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领各军,年羹尧为四川总督负责后勤保障,出兵三路。10月16日,大策凌敦多布兵败逃走,清军夺回了西藏。

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爆发瘟疫,噶尔丹策零病死,准噶尔部陷入了内乱, 原本附属于准噶尔的各部落纷纷投向清朝。1752年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继承汗位。不久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反目相攻。阿睦尔撒纳投奔清朝,并将准噶尔虚实悉数禀告清廷。乾隆皇帝认为攻灭准噶尔时机已到,谓之“天与人归,机不可失”,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发兵出征准噶尔,其后清军进占伊犁。达瓦齐众叛亲离,准噶尔降臣阿玉锡带领清军二十五人夜袭达瓦齐大营,准军惊溃,数千人不战自降。达瓦齐仅带少数人仓皇南逃。六月,达瓦齐被清军抓获,准噶尔汗国灭亡。达瓦齐被送往热河朝觐乾隆皇帝,被封为“绰罗斯和硕亲王”,居于京师。

清军平定伊犁后,西征大军陆续撤回内地,仅留少量兵力驻防伊犁、乌鲁木齐等地。阿睦尔撒纳野心逐渐显露,最终发动反叛,而投降的各个准噶尔部落多有响应。 清军迅速回调部队,将准噶尔部依次平定,乾隆二十一年三月,阿睦尔撒纳被清军击败,同年冬,在俄国支持下阿睦尔撒纳称汗于塔城。次年阿睦尔撒纳再次为清军击败,走投无路下进入哈萨克汗国寻求庇护,后因为哈萨克汗归降于乾隆,再流亡俄国西伯利亚,被西伯利亚总督窝藏在一个酒厂中,不久中天花病死。乾隆的这一政策虽然短期内阻止了分裂势力,但是大量的穆斯林迅速填补了藏传佛教的地位,导致天山南北的佛教文化不到30年就消失无踪。在道光之后形成了非常麻烦的民族冲突问题。

太平天子乾隆为什么要发动准葛尔之战?

乾隆是个有福气的皇帝,是个?太平天子?。他平静地接管了。他统治的前20年,清朝风平浪静,边疆没有警察。除了不必要的金川战争,清朝已经20年没有听到士兵的声音了,但这一年乾隆却颁布谕旨,要对准葛尔发动战争,乾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准噶尔是蒙古古老的游牧部落,长期生活在新疆和青海。到了明朝,正是这一部分蒙古人,在先帝的带领下,创造了著名的?改土木堡?,攻占了明英宗。



《土木堡之变》攻取明英宗


清朝入关后不久,在传说中的噶尔丹领导下,准噶尔部再次在天山南北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他野心勃勃,很快征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如果没有遇到康熙皇帝,加尔丹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蒙古统治者。


康熙两次率军亲自参加与准噶尔的战斗,最终在乌兰布通和昭武都两次击败加尔丹。加尔丹也死在沙漠中。事实上,这两次打击并没有打败准噶尔,但很快又变得强大起来,重新找回了加尔丹的旧梦。



Galdan


雍正九年,双方再次交战,与同坡展开激战。清军大败,副将军以下皆亡。三万人被标记,只有2000人逃回科多。这是清朝建立以来最惨痛的失败。雍正十年,准噶尔部再次入侵。由于卡尔卡部的顽强抵抗,准噶尔部被击败。


这两次战争双方打成平手,清帝国和准噶尔握手言和,双方划定了边疆,开始了贸易,中国西部出现了二十年的和平。


准噶尔的重要性


准噶尔地势险要,南面可以控制西藏,东面可以统一蒙古。这个国家的存在关系到西藏和东蒙古的稳定。如果这个汗国不被消灭,西藏和蒙古永远不会有和平。




准噶尔的地理位置虽然双方缔结了和约,但这样的条约并不可靠。准噶尔一旦强盛,就会撕毁条约,重燃恢复大源的梦想。


部长们为什么反对


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师无名?,清朝趁准噶尔内乱大破条约,大举入侵。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始终积极挑战中原王朝,基本以中原王朝的失败而告终。这样的恐惧形成了中原王朝的集体意识。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和平共处20年,边境没有摩擦。双方都实现了贸易往来,双方都在这次和平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清军也撤到大陆,20年节省了几千万军费。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人民不用背负沉重的军粮,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大臣们都想保持这种和平繁荣的状态。


二十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争,全国都习惯了和平。人们不愿意改变这种状况。而且打架是要花钱的,钱不小,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如果战争失败,准格尔肯定会进攻中原,这样的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乾隆为什么坚持出兵


乾隆作为皇帝,背负着康熙雍正的重托,对自己的能力无比自信,永远不会满足于统治一代的安危。他从?万年清国之本?的角度考虑一切,希望国家长治久安,所以需要排除内外不稳定因素。




满族本身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这让他们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思考边疆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乾隆对准噶尔问题看得很深很透。虽然目前天下太平,但准噶尔一直虎视眈眈内陆。只要清朝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进攻的速度可能和老虎一样快。


当时的准噶尔正处于历史上最虚弱的时期。准噶尔汗国前领导人加尔丹凌泽病逝后,他的三个儿子为争夺可汗的地位而相互残杀,导致了汗国的解体和国力的大衰退。


自乾隆二十年即位以来,中原王朝国力强盛,而准格尔部正处于历史上最薄弱的时期,这是一次绝对的胜利,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生活中的机遇往往转瞬即逝,尤其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所以这是清朝出手的最好时机,乾隆的政治眼光和对问题的专注度也远高于这些大臣。现在回想起来,乾隆当时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在他的坚持下实现了统一,虽然这个胜利并没有乾隆想象的那么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4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