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王敦和桓温完全有自立为帝的实力,他们最后为什么都放弃了

以史为鉴 2023-06-22 16:25:58

王敦和桓温完全有自立为帝的实力,他们最后为什么都放弃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敦,桓温称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晋一朝,曾经出现过两位危险的枭雄兼权臣,一位是王敦,一位是桓温。说他们危险,是因为他们不仅手握重兵、觊觎皇权,而且也确实做出了篡逆的举动。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完全有实力问鼎皇权,自立为帝,但都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为何会如此呢?原来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东晋皇权的一种特殊性质——“股份制”分配格局,自带“防盗”属性。下面我们从两大权臣的篡逆行为说起,对东晋皇权的这种特殊属性进行仔细分析,从而找出王敦和桓温放弃称帝的原因。

两大权臣的危险篡逆

1、王敦

王敦素有野心,东晋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举兵反叛,从荆州起兵,进逼京师,司马睿派兵迎战,被王敦击败。王敦攻陷京城,控制皇室。元帝司马睿说:“想要我这个位子,应该早点和我说一声,我立即退回山东琅琊老家,何必让百姓受苦。”可见此时王敦如果想废帝自立,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王敦却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最终退兵,返回武昌。

王敦

有人说王敦不称帝是因为王导的阻止,其实这完全不能成立。一、王导当时没有兵权,对王敦构不成任何威胁。二、王敦向来心狠手辣,我行我素,根本不会听王导的,更不会顾及亲情,所谓“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何况王导只是他的一个族亲而已。

2、桓温

再来看看桓温,太和六年,大司马桓温废掉当时的皇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史称简文帝。当时的桓温虽然刚刚北伐失败,但仍然掌控着东晋的军政大权,司马昱只是他的一个傀儡。后来司马昱病重,下诏把国事、家事全部托付给桓温,并敕令新即位的司马曜“侍桓温如侍父”。桓温在晚年加快了篡位的节奏,诛杀大臣,索要九锡。但最终没有称帝,直到病死。

桓温(剧照)

可以看到桓温有多次机会废帝自立,但最终没有实现。有人说这要归功于谢安,其实根本不是。理由有三。一、谢安曾拜访桓温,而桓温此时埋伏了刀斧手,完全有机会除掉谢安,只是最终没有动手。二、根据《晋书》记载,谢安曾经向桓温行君臣大礼,说明谢安默认了桓温的谋逆行为并无可奈何。三、桓温晚年索要九锡,这个被认为是篡位的前奏,谢安以九锡诏书写得不好为由,一直拖延,直到桓温病逝。这里看似谢安的功劳,其实还是桓温自己没有下定决心,如果他真的想称帝根本就不会在乎一封诏书写得好不好。

正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分析的那样:

“谢安之待桓温,本无策。桓温来了,废了一君。幸而要讨九锡,要理资序,未至太甚,犹是半个秀才。若他便做了二十分贼,如朱全忠之类,更进一步,安亦无如之何。”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谢安其实对桓温本也无计可施,但是桓温太磨蹭,本来可以一步到位的,可他又要九锡,又要把各种法定程序走一遍,没有做事做到绝,如果他真的下决心做个大恶人,把那些繁文缛节都省略,直接篡位登基,谢安也根本无法阻止他。这段话分析得非常准确。实际上彼时是进是退,全在桓温自己。说到底他还是不想这么做。

谢安

以上内容,我们梳理了王敦、桓温篡逆及最终放弃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却最终主动选择放弃。似乎皇权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而这与东晋政权特殊的权力分配格局有关。

东晋皇权的“防盗”属性:“群臣共有”下的“股分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帝王是帝国的拥有者,在所有权上,向来没有与别人共享的习惯。换句话说,封建王朝是家族企业,大臣们不管多牛,只是为皇帝打工的,工资再高,也没有股份,权力再大,也是个总经理。

即便是两宋这样开明的社会,也只能说老板比较仁慈而已,尽管员工们的工资都很高,但君臣的本分并没有丝毫含混。但是东晋不同,不仅君王的管理权降到了极限,实现了君臣共治;而且君王对帝国的所有权也被分割,实现了“群臣共有”。从而形成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股份制”王朝。

整个东晋王朝好比是一个大型的股份公司。而南渡的北方士族和土著的江南士族就是这个公司的各大股东,持有大量的原始股份。王室只是股东之一,但最多算是个名誉董事,连执行总裁也算不上。皇权只是一个空壳的象征。即便你能轻而易举地取代王室,但从中获得的最多也只是个公司名誉主席的头衔,一个傀儡而已。真正的实惠还在各大股东那里,除非你逐一消灭所有的股东。否则这个位置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士族

我们可以用运钞车的例子来把这件事讲明白。运钞车上有钞票时是最危险的,最容易招来劫匪。但恰恰这时候也是抢劫难度最大的,因为运钞员必定荷枪实弹,严阵以待。运钞车在没有钞票的时候最安全,尽管这个时候运钞员的戒备意识薄弱,很容易被抢,但没有人会抢一辆没有钞票的运钞车。

帝国也是这样,一旦帝王高度集权,王朝相对稳定,想要取而代之难度较大。但是恰恰这也是王朝最具吸引力之处,因为一旦你取而代之,便能获得一个帝王应有的权力和利益。

但是东晋不是这样,它的权力是分散的,已经被各个股东分割拥有了。而这些士族的势力盘踞在全国各地。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一方面这些士族之间通过家族姻亲,利益抱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二,这些士族与东晋皇室之间也有非常复杂的姻亲关系,因为在东晋时代,皇室子女的婚配只能在各大士族的圈子里选择,东晋皇室的很多驸马、王妃甚至皇后都是从士族中产生的。王敦和桓温本人就是驸马。

也就是说实际上东晋皇室和士族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有点一家人的意思,这就是王敦和桓温迟迟下不了称帝决心的原因。对于王敦而言,现在已经是“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了,琅琊王氏已经拥有一半的股份了,而另一半的股份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分散在其他股东手里,而这些股东不仅是一个利益团体,而且和琅琊王氏自身也有利益关系,王敦动他们,不仅费劲,而且也等于在动自己的利益,而这个过程远比做皇帝麻烦得多。对于桓温来说,也是如此,几次北伐积累的资本已经让“谯国桓氏”成为东晋顶级士族,实权也早已超越皇室,这时候何必再去折腾,要那个空壳皇位呢。

我们看到东晋政权的这种君臣共有、股权分散的权利分配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皇权更迭的风险。皇室把鸡蛋放在了更多的篮子里,这种做法虽然让自己篮子里的鸡蛋变得很少,但至少保证了这些鸡蛋是安全的。这就是东晋王室如此羸弱却始终没有被权力更大的士族或权臣取代,而是稳固地延续了一百年以上的原因。

东晋的覆灭——皇权的“防盗”属性只对士族有效

东晋共产生了五个顶级士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谯国桓氏、颍川庾氏,此外还有不少次等士族。他们和司马王室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当士族存在的时候,就是王权最安全的时候。

换句话说,东晋皇权不可能被这些大士族推翻,对皇权的威胁只能来自士族的外部势力,这个外部势力和皇权与士族都没有复杂的利益关系。比如海盗孙恩。

孙恩部队

孙恩堪称海盗的鼻祖,他多次带领他的海盗部下们从沿海登陆,烧杀抢掠,就像一次次裹挟着暴雨和巨大破坏力的台风, 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对东晋东晋王朝的最大破坏有两点:一、引发了东晋末年的连年战乱。二、杀戮了大量东晋士族。 如陈郡谢氏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有六人被杀,会稽内史王凝之及其四儿一女皆被杀,其他士族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直接导致了东晋士族的衰落,士族的衰落就是王权的衰落,东晋皇权和各大士族形成的利益共同体遭到了本质的破坏。

刘裕

而这时候,刘裕的出现,更是彻底颠覆了东晋王朝。刘裕出身寒微,连庶族也算不上,和东晋的各大士族更是半毛钱关系没有。他和王敦、桓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东晋王朝这个股份公司的股东。如果说王敦和桓温的篡逆还是争夺股权的话,刘裕的目的就是直接推翻这家公司。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员工平时不管怎么吵架,都只是公司内部的事情。股东的势力之间互相制衡。这时,皇权的“防盗”措施是有效的。但忽然有一天来了一群真正的劫匪,股东们发现他们根本不玩什么心计,而是直接用刀说话,股东们的灾难就真正来临了。

结语:

综上所述,东晋王朝的“股权分散”和“君臣共有”的权力分配模式,使得东晋政权具有了一定的安全属性。因为“篮子”的鸡蛋太少,所以手握兵权的士族不再对皇权心存觊觎、虎视眈眈。这就是权臣王敦和桓温先后放弃称帝的主要原因。东晋王室和士族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不可能由士族内部打破,对皇权造成威胁的力量只能来自士族外部。

这也是为什么推翻东晋王朝的人不是王敦和桓温等野心勃勃的大士族,却反而是一个出身寒微的低级军官刘裕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晋书·王敦传》

2. 《晋书·桓温传》

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4. 朱熹《朱子语类》

东晋最后会一步步走向亡国的道路,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

西晋灭亡后不久,宗室子弟琅琊王司马睿便在江南一带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封建帝国。作为司马氏的后人,司马睿意在恢复西晋往日的辉煌。同时也是为了赋予自己统治的帝国合法性,于是在选择国号时仍然选择了晋。后世为了方便区分两晋,于是将司马睿在建康开创的晋帝国称之为东晋。


两晋时期的陶俑

东晋自建立之初就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权力结构存在着重大弊病,而且由于常年偏安于江南一地,对外事务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此时的中原已经被各割据政权分割殆尽,东晋想要一一收回又是难上加难,索性直接修改对外政策,从全面进攻转向防守。

北方割据政权前秦在统一了北方后,率先向东晋发起了全面进攻。东晋派遣谢玄率北府兵与前秦军在淝水展开了决定两国国运的生死大战,结果却出人意料,前秦完败而东晋完胜。在这场影响天下走势的大战结束后,前秦政权直接走向了崩溃和瓦解。但是获胜的东晋也并没有因此使国祚得以绵延。公元398年,东晋内部爆发了严重的大型内乱,直接加速了帝国的灭亡进程。直到公元420年,这个偏安多年的帝国终于走到了其生命的尽头,在刘裕登基称帝的那一瞬间宣告了灭亡。


东晋疆域图

权力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

东晋帝国在建立之初时,其权力结构就有着严重的问题。由于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的封地在琅琊,所以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借助当地士族的力量才能够建立起新的封建帝国,其中贡献最大的便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秦代,琅琊王氏的先祖王翦王贲就已经是朝廷的肱股之臣。在随后的几个朝代中,都能够发现琅琊王氏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身影。再加上琅琊王氏已经在琅琊此地经营几代,势力根深蒂固,十分雄厚,所以辅佐司马睿建立起东晋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画像

但问题是,由于司马睿并没有太大的势力,所以在东晋帝国建立后司马睿许诺与王氏共治天下,一时间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奇特政治景象。这种情况在古代封建王朝中非常少见,更为罕见的是司马睿竟然是自愿与王氏共分天下,这就为后俩的权力失衡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独特政治格局解读》一文中也曾经提到:

"'王与马共天下',不是指裂土分封关系,而是指在权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与一般君臣不同的关系。王与马的这种名器相予、御床与共的关系,发生在东晋创业、元帝壮年继嗣之时,不是末世权宠礼遇非凡。也不是阿衡(伊尹)幼主僭越名分一类不正常的情况。"

琅琊王氏的功绩是值得肯定的,毕竟在王氏的辅佐下,东晋帝国才能渡过脆弱的幼稚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氏在东晋内部的势力愈发强大,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凌驾于皇帝之上。王氏兄弟二人将东晋的内政和军事牢牢掌握在手中,成为东晋帝国的实际控制者。而司马睿则更像是一面旗帜,证明这个封建帝国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坐在龙椅之上。


东晋初期权臣王导画像

在笔者看来,东晋灭亡的原因之一便是朝廷的控制权一直被四大家族所垄断。这四大家族的目的都很明确,那就是彻底控制朝廷和皇帝。由于科举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朝廷想要征辟官员就必须依赖这些世家大族对朝廷进行举荐,这也就导致东晋行政系统中出现了严重的结党营私现象。在东晋初期,朝廷内外的官员有七成以上都是王氏家族的门生故吏,足可见当时王氏的势力膨胀到了何等地步。

但是这一局面仅仅维持了不长时间就被打破,起因便是王敦之乱。王敦之乱发生后,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三大家族快速崛起,逐渐接触到晋廷的核心,东晋便形成了被四大家族把持的局面。这四大家族并无心北伐,不断进行着权力斗争,使东晋陷入了严重的内耗当中,如此东晋又怎能不亡国?


东晋初期权臣王敦画像

帝国内部矛盾激化,爆发了孙恩起义公元383年,前秦君主苻坚举全国之力南征东晋,本想在淝水之战中一战定乾坤,但却因种种原因将这场"必胜"的战争硬生生输掉了。淝水之战的胜利无疑使东晋从濒危亡国的关头又重新走了回来,但却并没有因此淝水之战的胜利而使国祚得以绵延。

淝水之战结束后,东晋尚且没有从战争的后遗症中走出来,内部就发生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也就是孙恩、卢循起义。


前秦君主苻坚雕像

公元398年,东晋宗室成员司马元显为了补充军中残缺不全的兵员建制,于是征发了大量的官奴婢。五斗米教借此机会掀起了反晋旗帜,一时间得到了帝国各地的普遍响应,起义的浪潮很快就席卷了帝国全境。司马元显这一政策不但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还引起了官奴婢的普遍不满,这才会导致此次起义运动规模如此之大。

晋廷得知起义消息后连忙派遣北府兵奔赴各地镇压,但却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帝国内部却日益混乱起来。桓玄借助这一混乱的局面,加上晋廷无暇关注他,于是突然起兵发难攻向东晋京都建康。此时晋廷所掌控的最具战斗力的北府兵主力依然在各地平叛,并没有执行卫戍京都的任务,所以建康城就这样轻轻松松被桓玄所攻破,而桓玄也自然成为东晋的实际控制者。《晋书·桓玄传》中曾经记载:

"玄至新亭,元显自溃。玄入京师,矫诏曰:"义旗云集,罪在元显。太傅已别有教,其解严息甲,以副义心。"又矫诏加己总百揆,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又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甲杖二百人上殿。"


开创了桓楚政权的桓玄

第二年,不满足于此的桓玄选择篡晋自立,在东晋的版图上建立起了桓楚政权。但桓玄仅仅维持了不到一年的统治就被刘裕所诛杀,司马氏又重新回到了皇位之上。

孙恩起义对东晋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桓玄篡位。在起义发生后,孙恩利用百姓对于东晋朝廷的憎恨,放纵部下对已经被征服的地区百姓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劫掠,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真可谓是令人发指。在面对北府军的攻势时,孙恩自知不敌,选择退守海岛。在临行之前,更是掠走了二十余万百姓。而当孙恩兵败身死之时,这些百姓仅仅剩下了千余人。

这次起义运动使东晋本就为数不多的人口数量再次衰减,经济发展的趋势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凡是起义军所经过的地区,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无数家庭因为孙恩的残暴而破裂,许多地区的基础经济也被破坏殆尽,给本就脆弱的东晋帝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起义领导者孙恩

刘裕崛起,篡晋自立刘裕本为西汉皇室后裔,是刘交(刘邦之弟)的后代。在西晋帝国崩溃后,刘裕和家族成员一同南下,在东晋境内安家落户。

在孙恩起义爆发后,刘裕被派遣前往侦查起义军的动向,却不料和起义军发生了遭遇战。当时刘裕手下仅有数十人,而面对的起义军则有数千人之多。在这种情况下,刘裕依然选择迎敌作战,并支撑到了援军的赶来,最终几乎全歼这支起义军。战后,刘裕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也被晋廷所重视了起来。在随后的时日里,刘裕每战几乎必胜,成为北府军将领刘牢的得力干将。


宋武帝刘裕画像

在桓玄篡晋自立后,刘裕收集起北府军旧部并打出恢复晋室的旗号向桓楚政权正式宣战。桓玄不敌,连战连败,最终落得了兵败身死的下场。而刘裕则因战功卓著被晋廷提拔为持节镇军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此时的刘裕已经成为晋廷的肱骨之臣,实力已经可以轻松颠覆晋廷的统治了。

公元418年,刘裕被晋帝拜为相国,并受封为宋公。但刘裕仍不满足,在暗杀了司马德宗后扶持了司马德文这一傀儡皇帝,并获得了天子礼遇。公元420年,刘裕决定更进一步,取代晋帝自立为帝,以国号为宋,史称刘宋。自此,东晋终于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太平御览·皇王部·东晋安皇帝》中曾有相关记载:

"二年夏六月壬戌,刘裕至于京师。傅亮承裕密旨,讽帝禅位,草诏,请帝书之。帝欣然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去,为刘公所延二十载矣,今复何恨。'乃书赤纸为诏。甲子,遂逊于琅耶第。刘裕以帝为零陵王,居于秣陵,行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其旧,有其文而不备其礼。宋永初二年九月崩于内房,时年三十六。谥恭皇帝,葬冲平陵。"


刘宋疆域图

在笔者看来,刘裕之所以能够篡晋自立,这与晋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刘裕在平定孙恩起义和桓玄之乱中立下了卓越战功,但晋帝竟然没有采取任何制约刘裕坐大的手段来降低他对东晋的威胁。反而赐予他更多的兵权,到了后期甚至让他把持几乎全国的兵权。一旦刘裕心生二心,晋廷只能束手就擒,毫无抵御之策。所以这也是东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实际上,从东晋帝国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它的国祚不会太久。因为从一开始,东晋内部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便是权力分配出现了重大矛盾。司马睿为了感谢琅琊王氏的辅佐之恩,相许与王氏兄弟共治天下,这就导致皇权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并不利于皇帝施政。一旦这种现象成为了定局,那么皇帝想要重新强化中央集权时将会面临着极大的阻力,这就使皇帝与权臣之间的矛盾激化成为必然。

再者,时势的变化也对东晋的灭亡起到了一个加速作用。从淝水之战开始,东晋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内乱之中。无论是孙恩起义,还是桓玄变乱,还是刘裕掌控朝政,都使东晋帝国陷入了内耗之中。

同时,东晋帝国的外部还有这诸多强敌,时刻对东晋构成着莫大的威胁,这就让东晋帝国一直处于一个濒临崩溃的境地。此时的晋帝已经连东晋内部的矛盾都已经无法解决,更不要提北伐回收旧土了。在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晋廷对帝国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最终亡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帝位传到孙辈,为何又突然传回给他?

首先我们要知道谁是简文帝,他就是晋朝的第八位皇帝司马昱,虽说他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但是在他之前晋朝已经有了7位皇帝,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他是没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但是因为桓温的存在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桓温是历史上有名的权臣,他的地位就跟三国末期的曹操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说如果他想篡位的话,完全可以自己当皇帝,但这个时候桓温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依然选择尽心尽力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就把篡位的事情耽搁了下来。


但桓温是有这个野心的,于是他废了当时的皇帝司马奕,虽说这个时候皇帝被废了,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没有国君,然后桓温便把目光放在了司马昱的身上,不为别的,因为在桓温的世界里面,他认为司马昱是比司马奕更好控制的,以便后续可以方便做一些其他的事件。


其次就是桓温和司马昱在之前就认识,特别是司马昱在做相王的时候,他们两个就非常的熟悉,而且司马昱这个人还非常的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连一点生活的常识都没有,据历史资料记载,有一次司马昱带领自己的手下出行,然后路过一片稻田,还问手下的人这是什么草?可以说闹了一个大笑话,堂堂一个王爷连稻都不认识。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傻,使得他成为了桓温心目中最佳接替皇位的人选。

晋朝的历史

晋朝是中国最重要的朝代之一。随着三国时代的终结,晋朝重新统一中国,在280年304年间缔造了短暂的繁荣。但其间很多社会问题也在滋长,其中最紧迫的就是胡人部落内迁晋朝境内,到了在一些地区比汉族人还多的地步。
最终,这些胡人部落开始了五胡乱华,控制了北方、中原的大部分,将晋朝的控制范围缩减到淮河以南,终结了晋朝早期的繁荣。此后的晋朝被称为东晋。
东晋政府很大程度上由王敦、桓温这样的权势将领主导。这些将军常发起北伐意图从五胡手中收复北方。但军政的内部分歧和南方经济的欠发达使得这些北伐多无功而返。383年,晋朝受到已一统北方的前秦的威胁,晋朝不是要为收复北方而战,而是要为自身存活而战了。
但在淝水之战中,晋军打败了比自己规模大得多的秦军,导致了北方前秦的崩溃。晋军趁机先后在谢安、刘裕率领下发起一系列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即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但晋朝最终于420年被刘裕推翻而灭亡。西晋国祚五十二年,东晋国祚一百零四年。
建国晋朝由三国中最强大的曹魏的显赫家族司马氏建立。250年后,司马氏实际控制了曹魏军权,成为政权的实际统治者。265年,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给司马炎,司马炎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
灭吴晋武帝立即着手消灭三国的最后一国,控制中国东南的吴国。280年,二十万晋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从四川和北方侵入吴国。他们很快突破包括东吴丞相张悌意图以三万军队阻拦在内所有抵抗。很快,晋军包围只有二万守军的吴都城南京。吴国皇帝孙皓自知难免亡国,投降晋朝,中国重新统一。
太康之治晋武帝治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晋朝通过降低税率和出资建立堤坝扶助农事,鼓励恢复生产。中国重新统一也促进了贸易,刺激了经济。
这样的繁荣也在日益奢靡的皇帝身上得到反映。侍中王济曾用人奶喂养的猪的肉取悦武帝,左仆射何劭每天花在吃饭上的钱就超过二万钱。如此的腐化堕落也被其他为胡人愈发内迁而担忧的晋朝官员们批评。
八王之乱武帝认为魏亡是因为皇室家族失去权力和支持。为免此事在自己之后重演,他任很多兄弟和儿子为各州的藩王,实际在中央朝廷外建立了一系列有权势的地方政府。
随后在武帝死后,其软弱的继承人晋惠帝的控制权在灾难性的八王之乱中遭到地方诸王的争夺,严重削弱了晋朝和司马氏皇室家族力量。
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后,以五胡为首的北方的胡人部落趁机从中国的混乱中取利。由刘渊率领的胡人军队于304年起兵反晋。尽管晋军为了遏制五胡起事而奋战,还是在310年于苦县宁平城遭到大败,被歼大军十多万,从此不能控制北方。311年,五胡攻占晋都城洛阳,俘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晋的第二个都城长安也在316年沦陷,皇帝晋愍帝也被俘。
内部危机晋朝其余的追随者南撤,拥立远支宗室司马_,建立了东晋,控制范围仅限江南。在这一时期,司马氏皇室的力量被严重削弱,使得东晋被强势的将领王敦、桓温等主导。
桓温北伐于346年373年实际控制晋朝政权的桓温发起一系列针对五胡的北伐,试图同时加强晋朝和自身的声望。但因粮食缺乏供应和司马氏皇室对桓温的疑忌,这些北伐大多失败。
淝水之战376年,北方被前秦重新统一,使得东晋陷入严重的险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以三十万大军侵晋,而晋只能征募到八万军队。但晋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秦军却多由被征入伍者组成。在淝水之战中,秦军被晋军击溃。
此战得胜后,丞相谢安趁前秦崩溃之机,为晋朝收复淮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但桓温子桓玄作乱分散了晋朝的注意力,东晋直到刘裕崛起才将其击败。
刘裕北伐常被认为南北朝最好的将领的刘裕于406年消灭桓玄势力。他随后对后秦、夏、南燕、北魏发起一系列北伐,除了伐夏以外,都成功了。这些胜利使得东晋收复中原,将北疆固定于黄河。此后,刘裕声望日隆,以至于420年篡晋,建立南朝宋。在他和其子刘义隆统治期间,南朝将进入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直到宋明帝年间,鲜卑才再次占有北方。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一代枭雄桓温

公元328年六月,晋,宣城(今安徽宣城)内史桓彝战苏峻部将于兰石(今安徽泾县),兵败被杀。

这个消息远远地传了出去。一位少年此时年方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三年后,正逢仇人丧礼,少年以吊丧为理由入堂内,一气杀死仇人的三个儿子,仰天大笑出门去。

少年当婴儿时就为温峤所称,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 及闻其声,曰 “真英物也!”因温峤赏之,遂以自姓为其名,名曰:桓温。

东晋本就是乱世中的一叶扁舟罢了。

与这叶扁舟并存的,是一团乱麻。而这所谓的“扁舟”内部,也并不见得怎么安宁。

从八王之乱开始,西晋王朝就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随着内乱与外患的迹象愈发明显,皇帝在他的位置上坐得也是摇摇欲坠。终于在不久后的一天轰然倒塌,胡族人就像决堤了的潮水一般,涌入了他们觊觎良久的华夏大地,开始肆无忌惮地掠夺。

不过此时,具先见之明的王导也已协助司马睿,在富饶的南方重新点燃了晋文化的星星之火。

东晋,就在这片土地上,带着他的偏见与理想,开始艰难地向前跋涉。

东晋是个短命的王朝,这是由它的价值观决定的。

魏晋风度,这是我们本就十分熟悉的一个词。由于当时大地被鲜血、残暴、愚昧、混乱所笼罩,使文人们对所谓的自由、真实和美有着过度的向往与沉迷。这在这个并不美、并不真实也并不自由的时代显得有些矛盾,有些病态,尤其是当这种状态普遍存在的时候。

以祖宗何晏的话说,万物已无为本,无是最高的真实,不想虚伪,只能虚无。一无所有,当然真实;无为而无不为,当然自由。“无”,估计这也是当时的人所能获取的唯一了。

东晋的士族遍地都是,可以说他们的精神就是东晋的精神。一个单独的虚无的人并不会怎样,但一个虚无的朝代则注定短命。

而桓温在东晋的出现,就像一只大手——他本想抓起王座,最后却将王朝一把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桓温对晋王朝主要的影响,就是他的4次战役,以及废立司马奕、改立司马昱。

他的首次西征,朝廷都还没批准,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发。

当时康献太后临朝,朝廷认为蜀地险远,而温兵寡少,为他擅自领军攻敌而甚忧。蜀国似乎预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打得很是猛烈,西征军抵挡不住,败势即显。桓温也察觉到形势不妙,命鼓吏发出退军的信号。或许命运之神眷顾着这支队伍,鼓吏将退鼓误打成进鼓。军士们破釜沉舟、殊死一搏,大胜。

这次战役为桓温接下来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让他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微妙。朝廷需要他的军事才能和军功,却也惧怕他有不臣之心,滥用权力,所以很难安顿他在朝中的位置,常常尴尬地功高不赏。也正是因为如此,桓温与朝廷的对立关系是必然的。

征途中,有一个小故事:桓军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捕到一只小猿。母猿沿着江岸悲哀地号叫,一直跟着船走,怎么也不离开。最后终于跳上了船,一跳上就马上气绝身亡。剖开母猿的肚子一看,肠子都断开了。桓温听说此事后大怒,下令革除了那个人。由此可见,这位平日叱咤疆场的豪杰,也有一番柔情。

西征后,桓温又欲北伐。

此时朝廷已有一定戒心,对桓温北伐的请求置之不理,反而叫褚裒前去北伐,且立殷浩为朝内大将,欲以此与桓温抗衡。褚裒北伐完败,损兵折马。在此期间,桓温不断上书表明欲北伐,此时终于按捺不住,带兵威慑性地朝京城方向行进。腐败的朝廷惊恐万分,连忙对桓温做了大概解释,桓温忿忿不平,只得退回。

虽然如此,朝廷依旧不任用桓温,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予以殷浩很大的支持。但最好的北伐时机已过,再加上殷浩的军事才能也并不怎么出类拔萃,几次下来都是惨败,再让他出征似乎实在不怎么合适,桓温趁机弹劾,殷浩被贬为庶人。

“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 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 桓温开始在朝中独揽大权。

北伐,拉开序幕。

公元354年,第一次北伐浩浩荡荡地开始踏上征程。一切都很顺利。这支远征军还见到了故土的百姓,桓温想帮助他们过上以前的生活,老百姓们都很高兴能再见到故国的人,对桓温感激不尽。可是,当眼前与胜利只差一步之遥时,桓温不知什么原因却停驻原地,没有继续进军。随着双方的僵持,桓温本打算收割的麦子被敌人抢收,粮草和食物不够了。结果,桓温只得撤兵而退,这仗没有粮草可怎么打得下去呀。第一次北伐就此结束。

然而,桓温并没有放弃,继续计划第二次的北伐。两年后,公元356年,桓温就率兵到了洛阳。当时,敌军就埋伏在附近。虽然敌军早有谋略,但还是被桓温一眼看穿了,他早就预料到他们的计谋,这已经骗不了他了。桓温把他们打得卸甲投降,这次才叫真正的胜利了。

但可惜的是,就算桓温收了这片阵地,也没有一个人想过来。桓温都立了这么大的功了,皇帝怕自己保不住现在坐的位置,如果再去桓温收的洛阳,恐怕这个国家最后就得由桓温来统治了。桓温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请求皇帝,还是不管用。无奈之下,桓温只好率兵回国。辛辛苦苦打的仗,就这么“一夜回到解放前”了。他一走,敌军又回来了。

桓温还是无法死了这条心,也没有人能阻止他,公元369年,第三次北伐又开始了。此战前面倒是一直顺风顺水的,但打着打着,遇上了老将慕容德。桓温虽不缺计谋,但跟慕容德比还是忒嫩了点,打了几次败仗后还遭到了追杀和埋伏。这第三次,完败。

三次北伐,有成有败。虽说胜得也不怎么彻底,但还是大大提高了他的威望,也同时将他与朝廷中间的隔阂越拉越大,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第三次北伐时,桓温败得挺惨,当时又年寿已高,这一次的失败无疑对他无论在个人心理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有很大的打击,他躺在床上,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然后,开始谋划他人生中的又一件大事。

公元371,司马奕被桓温废立。年逾半百的会稽王司马昱登上帝位。

桓温本为废立奕编好了几百句理由想跟司马昱解释,结果登基当天,司马昱老泪纵横,桓温站在这位老皇帝跟前,不禁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其实司马昱和桓温也算是故交了:

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人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世说新语》)

可一切交情到了官场上都将变得脆弱不堪。如今,两人只能在泪眼与沉默中对望一眼,曾经的一切都已化为泡影,无能皇帝与野心权臣之间,只有恐惧、无奈、猜忌与争夺,其他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于是就这样,又一场无声的战争拉开序幕——简文帝VS桓温。

他们之间的战争很有意思,因为对一个意图篡位的权臣来说,桓温对简文帝的态度可以说是好得出奇。

简文帝对桓温来说,是完全手无缚鸡之力的。他年事已高,又毫无实权和政治才干,而且,常常动不动就老泪纵横……完全是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桓温在这段时间若想篡位,简直是易如反掌,可他并没有这么做。

为什么呢?

因为简文的精神。

简文帝其实挺适合当名士的。他入了皇宫,在后花园里转悠的时候,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这与老庄的“道法自然”,以及当时所崇尚的“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已经十分契合了,简文帝虽天天处在十分压迫的环境下,但还能悟到“会心处不必在远”,也是需要一份真功夫的。

一次,桓温,简文帝和司马晞三人同坐一辆车,桓温私下令人途中骚扰,其余人都乱作一团,唯有司马昱仍是仪态端庄,气宇轩昂,不禁令桓温肃然起敬。

司马昱很安定,有气量,这都是当时那个王朝最看中也最需要的,尤其是前者。它使司马昱从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将桓温稳稳地震住了,保了简文帝的一条小命。

虽然如此,这战争依然在进行着。

简文帝尽自己所能在自己身边聚集了一帮忠臣,以谢安、桓冲、王坦之为首,试图与桓温抗衡。或许吧,是因为这样无声的抗争实在太累,简文帝仅在位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享年52岁。

简文帝死前,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前,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王坦之接到这诏书后,极力反对,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沉吟良久,将遗诏改成:凡是国家大事都要禀告桓温,太子要像刘备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 不久,崩。

桓温此时也已近花甲,在得知帝位并未传给自己时,很是失望。于是申请九锡——这是他为争取这个位置做出的最后的努力。可惜此时的他已为时代所唾弃,这九锡礼一直申请到他死的那一天,也没有行成。

历史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晋王朝,在重演着曹氏的篡位。而这个由篡位开始的王朝,在饱经风霜、艰难跋涉了150年后,似乎注定也要由篡位而终结。而最后造成这个结尾的,桓温绝对是直接影响人物之一。

只不过不论是谁,都逃不过时代的激荡。

369年,第三次北伐,他再次路过金城。

这一年,距他出任琅琊内史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十七年;距他离开金城,升任徐州刺史的时候也已经二十多年了。岁月无情,当年意气风发的他,现在却抚着当年种下的柳树,不得不感慨万千。史载: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桓温,一个野心家,一个战略家,一个政治家,几乎打遍了当时的天下。

他收复蜀地,三次北征,获得很大的成功。当时无人质疑他,权力甚至一度高过皇帝。

他在东晋的版图上纵横一时,飞扬跋扈。最后,却同无数枭雄一样,渐渐隐没在了历史的滚滚长河中。

参考文献:

1、《世说新语》

2、《晋书》桓温传

3、《资治通鉴》

4、《魏晋风度》易中天著

其它参考: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百度学术网

知乎网

知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4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