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为什么在康熙一朝60年都未获重用,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康熙二十二年由监生出任福建长乐县县丞。当时康熙帝以宽仁为政,以恩德教化普天下的百姓,即使对于偶有过错的臣子也往往大度为怀,不忍心过于苛责。但田文镜的特点就是生性刚直,严于执法,这与当时的执政理念格格不入,因此直到康熙逝世,田文镜已经61岁了,依然不过是个五品的内阁侍读学士。
政局变换,出现契机
到了康熙末年,政治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朝廷内部,伴随着太子废立问题,诸皇子夺嫡之争日趋激烈,而地方官员也因康熙帝施以宽仁政策,“怠于公务,不勤厥职,徒知自守,苟且偷安”。不但如此,文武大臣向所属官弁索取陋规节礼”,滥征火耗,挪用库银,致使各省亏空动辄盈千累万,整个官场呈现出一片颓废景象。
雍正继位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一改康熙帝之“宽仁”,推行严猛政治,自谓“朕在藩邸四十余年,于人情世态,无不洞悉”,“凡臣下之结党怀奸,夤缘请托,阳奉阴违,假公济私之习,皆深知灼见,日以屈指可数者。”由于他深知吏治废弛的危害,因而认为“告今为政之道多端,究其根本,未有不以吏治为先。”同时他指出:“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如能得人,何事不理”。于是,雍正皇帝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澄清吏治、选贤任能的吏治整顿。
山西赈灾,平步青云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田文镜奉命赴陕西祭告华山。当时山西灾情严重,大臣年羹尧进京觐见,建议及早赈恤,但是山西巡抚德音却匿灾不报,谎称收成很好,无需赈济。时隔不久,田文镜回京复命,将目睹的灾情作了详细汇报。雍正皇帝深有感触,称赞他“直言无隐,深属可嘉,若非忠国爱民之人,何能如此”。
于是,雍正皇帝派田文镜前往山西赈济灾民。田文镜抵晋后,竭尽全力处理赈济,统筹策划,多方核查,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随即被任命为山西布政使,从此跨入了地方大员的行列。田文镜以其超出常人的干练,迅速厘清了长期积累下的公务,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使得山西吏治为之一新,进一步受到了朝廷的赏识。
力推新政,成为模范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将田文镜由山西调任河南,暂管河南巡抚之职,不久实授河南巡抚一职。4年后,即雍正六年,田文镜奉命兼管山东,领特设河东总督一职。对于雍正皇帝的信任,田文镜感激涕零,一丝不苟的在在河南、山东两省全面贯彻雍正的治国方针,忠实执行了雍正皇帝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士绅一体纳粮等新政策,使得河南、山东两省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得到很大改观。
为此,田文镜他受到了雍正帝的表扬,称他“实为巡抚之第一人”。
作为雍正的三大宠臣之一,田文镜的官自然是当得很高,多次担任地方重职,最后至太子太保。可见雍正对他的宠信之极。
然而晚年的他官场之路却是不畅,可谓是从平步青云到一落千丈。那么为何雍正为何要丢弃这位“模范疆吏”,宠信之臣呢?
先来说一说,为何雍正会重用不是科举出身的田文镜?与他的为官特点有关。
田文镜做官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偏心百姓,偏心穷苦人。这一点固然无错,是清官的必备。
他“清理积牍,剔除宿弊,吏治为之一新”,不过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就先后参奏了22人,收回了拖欠的款项40万两。
此外他还革除陋规,不许官员送礼,违者都会受到他的严惩,他如此清廉节俭,严酷执法,因此雍正才会称他为“模范疆臣”。
田文镜确实是大器晚成,康熙朝时默默无闻,到了雍正朝时平步青云,意气风发,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田文镜一味迎合、揣测雍正的意图,为人处事不够圆滑,而雍正最需要这样的人,对他恩遇有加,关怀备至,只因田文镜晚年犯下糊涂,因而失宠,他的仕途并没有一落千丈,一直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着。
田文镜在地方上遭到批评,雍正也是一味包容的,因为田文镜和雍正是休戚相关的。田文镜就是雍正皇帝树立的模范督抚,是当时雍正希望臣子学习的对象。当然,雍正还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个人关系,除了加官进爵以外,还对田文镜生活起居关怀有加,比如雍正七年田文镜生病,雍正提醒田文镜注意养病。甚至在第二年的时候,雍正考虑当地可能没有名医,于是专门从京城派名医去为田文镜治病。不过乾隆皇帝继位以后,改变了雍正“严猛为政”的治国方针,主张“宽严相济”,实际上就是尽力恢复康熙那个时候宽松的传统。
因此,乾隆对雍正的很多举措都进行了改变。比如对汪曾祺、年羹尧等案从轻改判,对效法田文镜的王世俊处以重罚。这个时候作为雍正朝作为积极的田文镜自然成了众矢之的,很多大臣开始对他群起而攻之。比如河南巡抚说田文镜在河南,百姓至今怨恨。乾隆本人也直接对田文镜进行批评,“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剥削成风”。这个时候田文镜失宠就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为何后来田文镜就突然不受重用了呢?这个也是与他为官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的。
前面已经说了他为官做事十分严苛,他为了完成皇帝交给他的任务,对下属和百姓十分刻薄。因为每年都有的皇考,也就是官员的施政情况考核。
他为了表现出众,因此常常匿灾不报,让百姓流离失所。而雍正喜欢祥瑞之事,他就常常写奏折说一些好话给雍正听,博得他的欢心。
到了晚年,他更加变本加厉,甚至还妄自揣测皇上的旨意,经常迎合皇帝的地步。
雍正八年时,河南出现水患,导致了境内一片荒凉,有一些官员就向雍正上报了此次河南的灾情。于是雍正就去询问了田文镜是不是如此。
而而作为主要负责人的田文镜却为了不让皇帝怪罪于他,就上奏折道:“士民踊?跃输将,所有特恩免之钱粮,?请仍照额完兑。”
意思是虽然河南有灾患,但其影响不大。雍正是放心了,但是就苦了河南的百姓们。
在黄河治理水患期间,他提出乡绅地主都要为治理水患出力,但是在康熙一朝时,清朝奉行的是乡绅不纳粮,不应工役的政策。
因此他这一举动导致了县的绅衿、武生等到衙门控诉,反对一律当差完粮,随后又赴学臣衙门控告知县。
闹到最后,诸生员们还发起了罢考,雍正得知后就下令田文镜严肃处理事,而他却施展铁腕手段,将一些生员处斩,可以说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
最后,田文镜的所作所为被雍正知道了以后,逐渐疏远了这位曾经的重臣。还曾当面说他年事已高,做事欠佳,不识大体。
田文镜太在意雍正的看法,担心自己做的事情没有让雍正满意,就开始隐瞒真实情况,让雍正以为田文镜还是一样有能力,可是他这样做,苦的是他管理的百姓和读书人,最后还是读书人忍不了他,罢考引起雍正的注意,雍正才知道田文镜干了啥,慢慢就疏远了田文镜。
田文镜前期偏心百姓
田文镜开始做官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什么事都是从百姓的角度出发,这点在当官身上是非常可贵的,雍正也是看到他这一点,就一直都重用他,把户部交给他管理,要知道田文镜为官不单单是清廉,他还敢揭发贪官。
就拿他户部上,短短的两年时间,经过他手下台的贪官就有22个人,他把这些钱都用在百姓身上,为百姓谋取福利,加上他还带头让官员不要送礼,要是他知道那个官员送礼,他都会出头收拾他,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也是因为他严酷执法,雍正慢慢对他非常放心,给他官位也越来越大。
田文镜隐瞒真实情况
田文境前期做官是非常好的,真心实意为百姓为国家着想的,可是他的权力越来越大,官也越做越大,他担心自己的官位会不保,只要是雍正安排下来的事情,他都想做到最好,不想雍正对他失望,所以他对手下也非常严格。
有一次河南发生水患,粮食收成都不好,百姓都没有收入,田文镜还上书让雍正不用赈灾,老百姓他们日子还过得下去,导致很多百姓活生生的饿死,更过分是他还看不起读书人,老是嘲笑读书人,最后读书人全部罢考,雍正下令调查才知道田文镜干了这么多错事,看在他之前的功劳上,没有太过责罚他,不过就是慢慢疏远他,田文镜自己也明白雍正的意思,就辞工回家养老。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继位后,在地方上主要靠两个人,一个是李卫,另一个就是田文镜。关于李卫的故事很多,但真正有历史依据的并不多。至于田文镜,则是有清洗历史轨迹的。不得不说,田文镜与李卫不同,在受到雍正提拔时,他已经60多岁了。那么,雍正为何要提拔田文镜?
一、由于没有功名,所以不可能得到重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宋朝之后,科举出身成为官员选拨、晋升的唯一通道。尤其是明清两朝,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当时,各级官员都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只是名次高的留在翰林院,名词低的分到各地做知县而已。很不幸,田文镜就没有正经的科举出身。田文镜仅仅是一个监生,在清朝有这样的规矩,在官员出行空缺之后,只有肯花钱,就会得到补缺。田文镜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官场,从八品县丞做起,经过20多年的时间,才做到了知州。因为按照清朝的规矩,没有科举功名的人虽然也可以做官,但很难进入高层。因此,田文镜在康熙时期,最高也仅仅做到了六品,连中级官员都算不上。但是田文镜把握住了一次机会,这对田文镜影响很大。
在康熙在位的晚期,康熙皇帝对两淮地区的盐税十分头疼。田文镜的官职不高,但是也上了一份治理盐税的奏折。康熙皇帝并没赞同田文镜的建议,但当时还是亲王的雍正却十分赞赏。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随后,按照他的遗诏,雍正继承了皇位。雍正在继位的第一年,就把田文镜提拔为陕西布政使,相当于山西的二把手。请注意,田文镜可不是什么年富力强的青年。当时田文镜已经61岁了,不比死去的康熙小多少。由此可见,雍正在用人方面确实有自己的办法。1年多之后,田文镜被任命为河南巡抚。当时雍正准备进行大改革,田文镜和坐镇江南的李卫都是主要的推手。顺便说一点,李卫和田文镜两个人相互看不起。
二、田文镜成为了特批的总督
当时清朝面临的情况是国库亏空,主要原因是大量拥有土地的乡绅可以不缴纳赋税。那些耕地很少的百姓,所能缴纳赋税的能力有限。河南地处平原,那些乡绅占有全省七成以上的耕地,朝廷的赋税征收困难很大。雍正将田文镜派到河南,就是为了应对这些情况。田文镜到达河南以后,首先清理了一些腐败至极的官员,然后开始清丈土地。这是为了掌握耕地的真实数据,经过这些努力,朝廷对河南的耕地数量有了根本的了解。接下来就是摊丁入亩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增加清朝国库的收入。最后是乡绅也必须服徭役,当然,如果自己不想去,可以花钱雇人去。在推行了这一系列的政策之后,河南地区普通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一些。
但是,田文镜在推进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操之过急的情况。以至于得罪了很多人,包括读书人。因此从乾隆朝开始,田文镜一直以酷吏的名声出现。雍正对田文镜是非常看中的,特批田文镜为河南、山东两省的总督。按照规矩,山西、河南、山东三省只有巡抚,为了嘉奖田文镜,雍正特别建立了总督。田文镜毕竟已经年近古稀,到了1733年,田文镜去世。田文镜去世之后,河南总督这个职位也废除了。又过了2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继位之后,上书弹劾田文镜的奏折如同雪片。乾隆皇帝对这些奏折留中不发,但也没有对保护田文镜的名誉。河南地方官员拆除了田文镜的祠堂,清朝最高层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3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