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大唐战神薛仁贵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语道“杀降不祥”,无数的事实证明,但凡有过杀降污点的将帅,的确很难落得好下场。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唐高宗时期的名将薛仁贵便曾坑杀过十余万降卒,最后却得以善终,实在是个奇迹。那么,薛仁贵为何要这样做?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薛仁贵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河东薛氏,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彻底沦为白身。薛仁贵因生计困难,于是在老婆的鼓励下,在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期间从军,结果在辽东战场一战成名,从小兵一下子被提拔到右领军中郎将的高位,回朝后又奉命防守玄武门。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战功赫赫
唐高宗时期,薛仁贵多次奉命领军作战,曾参与过两征高句丽、平定契丹叛乱等战事,并因功进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薛仁贵在战场上不断磨砺自己的心志,锻造军事技能,逐渐成长为唐朝最可倚赖的军事奇才。薛仁贵在战场上曾取得过诸多辉煌战绩,而最传奇的一次,莫过于“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661年),先前对唐朝态度恭顺的回纥首领婆闰病死,其侄比粟毒嗣位后,转而采取对唐朝敌视的态度,率同罗、仆固等部南侵,严重威胁唐朝在当地的统治机构-燕然都护府的安全。唐高宗闻讯后,为尽快扑灭叛乱,便派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帅、薛仁贵为副,领军北征九姓铁勒(回纥、同罗、仆固同属九姓铁勒)。
唐高宗对薛仁贵的箭术赞叹不已
大军启程前,高宗在内殿设宴壮行,在席间为检验薛仁贵的射术是否依然稳准狠,便跟他讲:“朕听闻古代善射之人,一箭能射透七层铠甲,爱卿射术精湛,不知道今日是否已经荒废?姑且为朕展示一下,试着射穿五层铠甲如何?”薛仁贵慨然领命,置甲取弓箭射去,果然一箭便射穿五层铠甲。高宗见状既惊又喜,对薛仁贵连连称赞,并命人取更加坚固的铠甲来赐给他。
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将行,高宗内出甲,令仁贵试之。上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卿且射五重。”仁贵射而洞之,高宗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见《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薛仁贵》。
九姓铁勒合兵十余万作乱
九姓铁勒听闻唐朝前来征讨,便依凭天山(今蒙古国杭爱山脉)险地跟其对峙。郑仁泰、薛仁贵率军抵达天山后,九姓铁勒合兵十余万前来进攻,并派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在唐军阵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薛仁贵知道要想打击敌人的气焰,必须要露一手“绝活”,让其感到震慑,由此来激励本方士气。
于是薛仁贵来到阵前,拈弓搭箭,根本不用刻意瞄准,随手连发三箭并射杀三名骑士。敌军见薛仁贵射术如此精湛,全都吓得面无血色,纷纷下马投降。薛仁贵虽然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但考虑到将数量如此众多的降卒留在军中,终究是个心腹大患,于是在和主帅郑仁泰商议后,决定在欺骗降卒交出武装后,将他们全部围歼、坑杀。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并坑杀十余万降卒
就这样,薛仁贵用背信弃义地方式坑杀九姓铁勒降卒,数量多达十余万人。随后,薛仁贵又率军越过碛北追击铁勒残军,一战便擒获叶护兄弟三人(叶护是突厥、回纥等民族的官名,地位仅次于可汗),基本上肃清漠北的叛乱。此后,九姓铁勒衰败,不再成为唐朝的边患。薛仁贵得胜回师时,士兵们为颂扬他的神勇,便纷纷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一时间传为美谈。
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引文同上。
薛仁贵戎马一生,在战场上取得过无数骄人成就,“三箭定天山”无疑是最出彩的一次。此后20多年时间里,薛仁贵又参加过消灭高句丽、出击吐蕃、征讨突厥叛军等战事,为唐朝开疆拓土、稳定边境立下汗马功劳,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岁。薛仁贵坑杀十余万降卒,最终却能得以善终,的确是个“奇迹”。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真正的薛仁贵征西也是非常厉害的,大概到了青海省那边,行军到那么远也是非常有能力的。
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将,其中薛仁贵就是最出名的一位。那么,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最远打到哪里?现在给大家全面的分析一下:
一、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是怎么样的?
薛仁贵是隋朝末年的时候,一个名门贵族的后人,可是家道中落之后,薛仁贵开始从事军事活动,之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薛仁贵作为一员猛将,他的军事才能确实非常的厉害,所以唐太宗对于他十分的信任。唐朝刚建立的时候,西方的各个游牧民族以及分裂势力并没有完全的臣服大唐。为了保障唐朝首都的安全,薛仁贵开始向西面讨伐,当时薛仁贵出征的时候,唐太宗专门送行,薛仁贵后来不负众望赢得胜利。
二、薛仁贵最远打到哪里?
薛仁贵历史上的功绩绝对不次于任何一个名将,当时薛仁贵征西的时候,最远打到了乌海城,不过需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乌海城唐朝的时候是在青海省的中部以北,基本上等于薛仁贵占领整个青海省!现在的乌海城在内蒙古,跟薛仁贵的乌海城完全不是一个地区,这点大家要分清楚,千万不要混淆在一起!
总结起来薛仁贵为唐朝立下巨大的功勋,可是薛仁贵最终,也因为这场战争而解甲归田!原因是后来的军事行动,由于薛仁贵自己的部下嫉妒他,导致军事上的失败,虽然不影响战局,可是还是被唐太宗撤去官职!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征西,最远打到了哪里? 据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有真实记载,薛仁贵向东征战,攻打到的最远的地方是乌海城,也就是今天的青海玛多县东北黑海乡。薛仁贵东征虽已达青海,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并不那么理想,因为在乌海城,薛仁贵被吐蕃的40万大军围困,此次战役薛仁贵带领的军队大败,在吐蕃提出议和时,被迫答应。
说到西征,就不得不说一说东征,因为东征是薛仁贵崛起的起点。正是有了此次东征的崛起,也才有了后面的薛仁贵带领军队西征的情况。李世明东征高句丽时,薛仁贵还是一名没有名声的将领,而正是这次东征,他真正崛起了。当时薛仁贵身着一身白袍子,驾轻就熟地穿梭于军阵之中,如同苍鹰般英勇。他表现之卓越,深得李世民之欣赏,获得破格提拔之赏赐,从此直上青云之端。他确有军事之卓越才能,曾随程名振、梁建方、契必何力等将领,多次攻打高句丽,并于李劢灭高句丽一役中表现卓越。之后,他携手辛文陵,于黑山击败契丹。
历史上真正可以算是征西,只有一场败仗,那就是大非川战役。咸亨元年(也即公元670年),吐蕃派军骚扰西边,薛仁贵受命出征,时任逻莎道行军总管,率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前往吐谷浑,展开援救,逼退吐蕃之军。于西征军入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之时,薛仁贵以部队统领之位,做详细之战略部署,郭待封率两万人于大非岭之上筑营固守,护大军辎重、粮草之安全,薛仁贵率大部队主攻鹉海(今苦海),断吐蕃军队之后路。
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势险要而且多瘴气乌海地险而瘴,是一条较为危险的道路。只能快速把它攻下,拖得越久越难攻克。而大非川道路宽且平,可以设置阻碍,由重兵把守,你带领上万人马守住这里。我另外带兵去突击敌军,合力把他们灭了。”郭待封甘愿率众下属于大非川留守,薛仁贵多番嘱咐其勿轻举妄动。
薛仁贵降临乌海之时,吐蕃率二十来万之部队,支援吐蕃军,半路截击,郭待封败走,逃于山中,军械、粮草、被服之物全归吐蕃军囊中。于是薛仁贵只能带兵撤退,驻扎在大非川。吐蕃增加了军队的数量,再派四十万的军队来抵抗薛仁贵带领的军队,薛仁贵率领的军队大败,于是薛仁贵与论钦陵议和。 此次薛仁贵被困主要是因为郭待封违反命令。
这一场战役可以说是薛仁贵显赫功绩中的一个污点。不过战争本来就是有胜有败,谁也无法永远做那常胜将军。
薛仁贵征西几岁?几岁死亡?历史 薛仁贵征西43岁,69岁死亡。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薛仁贵征西指的是哪里 薛仁贵征西
小说里指西凉国。架空历史,博人一笑 历史上指少数民族之地 薛仁贵,唐朝名将,龙门(今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薛仁贵是唐朝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左威卫大将军、安东都护。终生喜穿白袍,因之,白袍即薛仁贵,薛仁贵即白袍。他为了保卫大唐社稷巩固和百姓安居乐业,戎马一生,出生入死,大战40年,功勋卓越。在朝鲜和象州的政绩也非常突出,他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一貌退万敌”、“良策息干戈”、“仁政高句丽国”、“爱民象州城”等等赫赫功勋。其子薛讷,官至大元帅、宰相;孙薛嵩,官至六州节度使、高平郡王;重孙薛平,官至太子太保、韩国公;玄孙薛从,官至上将军、河东县子。所有薛仁贵衍传的十二世裔孙四十七人和其它河东薛氏裔孙三百三十余位文武官员,为唐朝立国的二百八十九年,相继的二十一位皇帝尽忠报国,为中国历史的著名的“大唐盛世”建功立业。因此,“薛家将”是中国古代“爱国为民”的光辉典范。整个显示了以白袍薛仁贵为代表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跃着“白袍文化”的光辉.薛仁贵,一个让华夏民族骄傲的子孙,一个必须让人尊重的英雄,“白袍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 历史上的薛仁贵征西到了哪里,死在哪里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
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 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 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 贞观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 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第二年,薛仁贵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土,战后他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特在内殿赐宴,席间唐高宗对薛仁贵说;“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位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全部坑杀。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衰败,不再为边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两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这时,唐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之后,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吐蕃渐趋强盛,击灭了羌族建立的吐谷浑,又侵略唐西域地区。为此,唐高宗调任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薛仁贵奉命西行,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将趋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吾人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又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前往乌海,及至河口,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斩获殆尽。薛仁贵收其牛羊万余头,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城,然后派千余骑兵回大非川接运辎重,但这时郭待封已被吐蕃击败。薛仁贵因无辎重接济,退军大非川。至此,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进攻,唐军抵敌不住,大败。但吐善并不穷逼,以唐军不深入为条件与唐议和,薛仁贵不得已应允,然后率败军东归。战后,他因败绩被免为庶人。 不久,高丽地区相率叛唐。唐高宗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 薛仁贵晚年,吐蕃势力向北发展,阻断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沙(治今甘肃敦煌),同时,突厥也不断侵扰唐北境。这时,唐高宗念及薛仁贵功劳而召见他,之后,任用他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击突厥。突厥闻薛仁贵复起为将,都非常害怕,不敢当其锋,一时奔散。薛仁贵乘势进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唐朝名将,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建立了赫赫战功,从而为唐前期的强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他在战争中有时治军不严,纵兵掳掠,收受赂贿,又往往斩杀过多,失之残酷。薛仁贵还忠于职守,从他任安东都护时的情况看,也有一定的理政才能。 薛仁贵征西的时候,是谁在位 历史上薛仁贵几次征西,都是在唐高宗时期。
显庆二年(657年)闰月,薛仁贵随右屯卫将军苏定方进军西突厥。 龙朔元年( 661年),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咸亨元年(670年),以薛仁贵为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打击吐蕃和光复吐谷浑,不过唐军大败。 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阿史德元珍率军入侵云州,薛仁贵奉命征讨。 最远(1)打到(1)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龙朔元年( 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李治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临行,李治特在内殿赐宴,在席间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李治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首领)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扩展资料:
薛仁贵宗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河东薛氏为蜀汉蜀郡太守薛永之后,薛永之子薛齐因蜀亡而迁至河东汾阴。薛齐长子薛懿生有三子,分为三房,其中次子薛雕号“南祖”。薛雕的四世孙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薛安都的六世孙即为薛仁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薛仁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