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画像门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孔子作为中国至圣,与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被追认为人类文明的四大精神核心,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至今很多学堂、商社及庙宇等中依然供奉着孔子的画像,如果您细心查看,会发现孔子的画像都毫无例外地露着两颗硕大的门牙,而且牙缝很大,特别引人注目。那两颗硕大无比的龅牙,难道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成?难道是古代画家故意而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对孔子的外貌做一下了解。
庄子最早记录了孔子长相,其描述为: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可以看出,孔子是上身长下身短,还有些驼背,并且耳朵向后。
总体感觉,孔子身体不是很匀称,此外脑袋据说也很难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生而首上圩顶”。“圩顶”又叫做“反宇”,就是说孔子的头顶中间有凹陷,四边高,中间低,其状如鲁国的尼丘山,所以孔子得名丘,字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
孔子不仅体型让人不敢恭维,面貌也奇丑无比。《荀子》记载:“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上古时代人们用于避魔驱邪的一种神兽,面目极其狰狞可憎。
由于大多数古籍对孔子相貌记载基本一致,所以后世就将孔子的相貌这样定位了: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奇丑无比。
下面在重点聊聊孔子的两颗标志性大门牙!其实,这种牙齿就是“骈齿”,是一种缺陷,通俗讲就是长得比较整齐的龅牙,不过因为整齐还重叠,所以在古代是很少见的一种龅牙,这就如同古代重瞳之人,如仓颉、虞舜、晋文公、项羽、李煜、高洋等,都算是天生异相。
古代很多圣人都有这种面貌特点,比如古籍记载的帝喾、周朝的武王、南唐后主李煜,因此“骈齿”在古代被看作是一种圣德的象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像!其实这个理论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随着人类进化程度越高,食物就越精细,牙列会向前挤压,导致前面的门牙最终进化为“骈齿”,这也许就是进化着急的一种表现吧!
为此,孔子画像中外露的两颗门牙并非意味丑陋,而是象征着圣人降世,历代画师严格遵循此道,故而孔子画像的门牙越露越大,越来越醒目,然而今人对圣人像并没有一定的概念和标准,故而对孔子外露的大门牙感到大惊小怪,实际上是我们少见多怪了罢了!
孔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儒家学说,并提出“仁、义、礼、智、信”思想,可见,一个人的成就与外貌长相没半毛关系。如古代朱元璋、刘墉、晏子等,现在的马云也很励志!
众所周知,在华夏民族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出了非常多名垂青史的智者,他们为华夏文明增添了一笔浓厚的色彩,而我们也习惯称这样的伟大先贤为“圣人”。而一提到圣人,相信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至圣先师”孔子,他创造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我国后世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力。
而到了如今,孔子的儒家思想不仅仅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就连很多的海外地区,也都有着儒家文化的身影。不过,大家在翻阅儒家典籍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不论是孔子的画像还是雕像,孔子都毫不例外得露着2颗大门牙,并且牙缝还很大,非常引人注目。按道理来说,人们往往会对一些历代先贤进行美化,不说画得气宇轩昂、仙风道骨,但也不至于画得如此“狼狈”吧。难道是古代的画师故意这么做吗?这2颗门牙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孔子样貌的描述。最早记录孔子样貌的人,应该就是庄子了,他对孔子的样貌是这样描述的: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意思就是说,孔子的上半身要比下半身要长,还有一些驼背,并且耳朵还是往后的。也就是说,孔子的身材比例不仅不匀称,头型也异于常人。
而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是: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其中的“圩顶”又被叫做“反宇”,意思是反过来的屋顶。也就是说,孔子的头顶中间有凹陷,中间低,四边高,有点像是鲁国的“尼丘山”,所以孔子也被叫做孔丘,字仲尼,而“仲”是第二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有点像是“尼丘山”的翻版。所以,孔子的样貌确实是由异于常人,比较特别。
其次,就是孔子的那2颗门牙。这样的牙齿也被叫做“骈齿”,原本是一种缺陷,是牙齿相互重叠产生的。说简单一点,就是长得比较整齐一些的龅牙,但就是因为整齐而重叠,所以非常少见。而在一些古籍的记载中,很多古代圣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像周武王,南唐李煜等等,都有着“骈齿”的情况。而且,在古代“骈齿”还是一种有仁德的象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相”。
因此,总得来看,孔子从外表上,就已经显得和一般人不一样了,这样的样貌,往往就是古人所说的“天赋异禀”,是一种圣人的象征。所以,古代的画师在画孔子画像的时候,都不会遮掩,反而会突出这些特征,将孔子异于常人的圣人一面,给表露出来。
所以,在古代,古人们对于这样的相貌,并不会排斥,反而会认为这是一种仁德的象征,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也是历代圣人们梦寐以求的一点。或许,这样的相貌会有很高的辨识度,更容易让大家记住吧。不管怎么说,孔子对于中华文化,乃至是整个世界文化,都有着非常大贡献,将“仁、义、礼、智、信”的优秀思想传达到了世界各地,对于教化百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孔子也证明了一点,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和外表和相貌没有半点关系,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学识。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即使过了两千多年,仍然被世人称为“圣人”,纵观历史,能让后人铭记两千多年的人真的不多,而孔子的影响力丝毫没有因为时间而消磨,反而原来越大,现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知道,我国先古时期有一位伟大的圣人,他的名字叫“孔子”。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其人必有意向”,在许多历史典籍的记载中,有更多的名人长着奇特的相貌,尤其是皇帝诸侯,将相名臣,他们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异象”,长相亦多有特点,不可否认其中有夸张的特点,但多数都有寓意。
就拿非常出名的朱元璋“鞋拔子脸”来说,许多人觉得朱元璋长得奇丑无比,画师为什么敢画出来?难道就不怕被杀头吗?其实古人对美与丑的定义并不狭隘,所谓的“鞋拔子脸”,其实是古人面相中一种极为富贵的面相:“龙脸”,而且有些画像上朱元璋的嘴边还长着两根长长的“龙须”,难道我们就能认为他本人就长这样?
光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中,我们很难确定一位历史人物的真实样貌,必须还要根据历史,孔子的画像许多都是千篇一律,给人一种慈祥睿智的感觉,和朱元璋一样,他的样貌也可归类为“奇人”,而且诸多历史典籍中对其样貌都有记载。
“史记”中说他“生而首上圩顶”,因此名丘,司马迁离孔子的时代肯定比我们要近的多,能够得到的资料也比我们要多的多,毕竟有些线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所有关于孔子样貌的描写很有说服力。
所谓的“圩顶”,就是顶如反宇,像是屋顶反过来,中间地四周高,所以光是这一个特点,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所不具有。
孔子身九尺六寸,换算成今天的身高大约是一米九,即使放到现代,也是属于个高的一类,此外在其它许多典籍中还有许多关于孔子容貌的线索,说他眼睛长,颧骨高,有点像是寿星,是一种长寿像;荀子又有将其相貌与驱鬼辟邪的神像相比就,样貌狰狞恐怖,可见孔子长得并不美,却很有特点。
史料中亦有一段加在,说孔子逃出宋国,到了郑国和门人走散了,有人见到他可怜兮兮的站在东门的墙根下,就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到了东门果然找到了孔子,并将这段话告诉了孔子,说他的上身和尧一样修长,隆起脑袋,肤色是青色,腰不及禹三寸,其实是说他的腿很短,如此说来孔子就是身长腿短,青色皮肤隆着额头的人。孔子听了莞尔一笑,还拿“丧家之狗”这句话调笑自己,可见其胸怀之大。
如此多的相貌特征,可以说孔子的形象其实比较好画,只要突出其特点就行,但我们如今看孔子画像的时候,最突出的却是他那两颗分开的门牙,这是为什么?
有学者解释,其实孔子的那两颗门牙并不简单,有着特殊的意义,叫做“骈齿”,所谓的“骈”有对偶的意思,而骈齿即两颗门牙重叠在一起,这种相貌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圣人之相。除了孔子之外,史书记载周武王也是天生的骈齿,后人是为了突出孔子“圣人”的形象,故而夸张的将骈齿画成两颗分开的门牙,对孔子的形象来说,有着重大的象征意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6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