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章帝的皇后窦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要说古代是一个封建制度森严的社会,全然不假,尤其是体现在皇室家族中,那时候,人人都羡慕皇帝的位置,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人说了算,而作为在古代社会中地位低的女子们,则羡慕六宫之主的皇后,要说在皇宫中,除了皇上的权力大以外,就要数皇后了,但据说,皇后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她们虽身居高位,但很多都被皇帝冷漠无视,一生孤独终老在皇宫,我们今天说的就是这样一位皇后,她天生丽质,但无宠无子,夺其他妃子的儿子,将其捧上皇位,却反被灭族。
她就是窦皇后,她可不是窦太后,而是汉章帝的皇后窦氏,剧记载她从小聪明过人,天赋异禀,6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写文章,并且长着一张漂亮的脸蛋,人人喜欢,长大后被送入宫里,由于她天生丽质,谈吐气质有佳深得马太后的喜欢,第二年就被立为了皇后。
在马太后去世后,她就成了后宫名副其实的主人,有说话的权力,可那时皇上的妃子很多,尤其宠爱宋贵人和梁贵人,她虽身为皇后却遭到冷落,她也深知自己的婚姻本来就是被家族利用的工具,所以她也就没往心里去。
可不久后,宋贵人生下了一个皇子,皇上将其立为太子,随后又眼看和其他妃子一一生下儿子,唯独她没有生育。要说她不能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皇家最看重的就是延绵子嗣,女子进入后宫也是经过层层选拔,不能生育的女子是进不了后宫的,而皇帝却和别的妃子生了又生,所以她一直不孕的理由便皆知了,那就是不得宠。
因为没有子嗣这就让她产生了嫉妒之心,就想办法陷害别的妃子,在皇上面前说宋贵人的坏话,使得皇上远离,还将原本的太子废除,宋贵人因此抑郁自杀,她还不便罢,又将梁贵人的儿子刘肇抢夺过来抚养,立为太子,梁家因此觉得很自豪,暗中庆幸,还放言日后定不会亏待了梁家,这话传到了窦氏耳朵里,十分愤恨,又想法陷害梁贵人,不久,梁贵人也自杀。
所以窦氏和刘肇之间的关系无疑就是杀母仇人的关系,再加上她对这个养子也并不上心,但刘肇绝对是一个隐忍的人,他将窦氏所作所为记在心里,待他长大后,有了自己足够的实力,直接反过来灭了窦皇后的势力,将她家族所有做官人罢免官职,窦皇后也被软禁起来,不久抑郁而死。
要说这位皇后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以说很悲哀,将养子推上皇位,反被杀害,但也都是自己作死,不知她有没有后悔曾经收养了这个儿子,害得如此下场。
窦漪房是很有魄力,但同时也手段毒辣。她一直都是最喜欢她的小儿子刘武,然后在一次宴会上向刘启提出要他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结果被她的侄子窦婴打圆场给岔开了去,之后她对窦婴一直记恨在心,想法设法地迫害他。她主张黄老思想,即无为而治,而她的儿子刘启和部分官员主崇尚儒学思想,她施加手段,逼得一些官员上吊自杀。
窦漪房,从出身贫寒的赵国少女到吕雉的侍女,到代王妃,到皇后、太后,直至太皇太后,似乎世界上所有的好运气都被她撞上了,甚至连宫廷里最难得的爱情也拥有了。汉文帝似乎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好女色的皇帝,历史上有文字记………
窦漪房,从出身贫寒的赵国少女到吕雉的侍女,到代王妃,到皇后、太后,直至太皇太后,似乎世界上所有的好运气都被她撞上了,甚至连宫廷里最难得的爱情也拥有了。汉文帝似乎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好女色的皇帝,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与汉文帝有关的女人屈指可数,与他的孙子汉武帝比起来简直是少得可怜,这对窦漪房来说应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中年失明的她却惊讶而又悲哀地发现,她的情敌不是同为女人的后宫佳丽,却是一个她怎么也想不到的没有一点本事的小男人--邓通。
历史上的窦漪房
窦漪房,又称窦太后(公元前205-前135),西汉景帝之母,名讳未详,传说有曰:漪、猗房、漪房,现代影视剧中多称作“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 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
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十二岁的代王刘恒喜欢,先与其生长女刘嫖(馆陶公主),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汉景帝)和梁王刘武。窦后帮助刘恒成就了“文景之治”。她以善德服天下人。一生都为了他人,忘怀自己的得失。
汉朝皇后窦漪房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
刘恒和窦漪房真实的爱情故事
窦漪房有一个悲惨的童年。
在窦漪房当上皇后的时候,她都不忍心回忆她的童年往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此。已经荣华富贵的她却无法与自己的双亲共享,每每想到这一点,她都心怀愧疚,潸然泪下。其实,这又怎能怪她?
窦漪房是一个孤儿。
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乱世,再加上连年的天灾,窦家生活的困顿已经达到了极限--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一连两天没有任何东西吃。
窦漪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当哥哥弟弟们哭着闹着说肚子饿要吃的时候,她总是低着头,默默地忍受。
爹娘问她肚子饿不饿,她总说不饿,其实她饿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孩子,这种性格与她日后成为皇后有很大关系。
爹感动得热泪盈眶,抚摸着窦漪房的头,说要出去为他们找吃的。
庄稼旱死了,飞禽走兽跑完了,野菜挖尽了,野果采光了,不得已,窦漪房的爹决定去大山深处的一个深渊,那里因为地势险要很少有人敢去,他去那里做什么呢?钓鱼。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悲剧发生在钓完鱼的返家途中,窦漪房的爹沿着陡峭的悬崖攀登,抓在手中的一块石头突然滑落,一脚踩空,窦漪房的爹直直地掉进了万丈深渊,葬身鱼腹。
当窦家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全家痛哭,窦漪房的爹的去世对这个破败不堪的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疾病缠身的母亲支撑了几年,也终于熬不下去了,含恨离世。
现在,只剩下窦漪房和她的兄弟三个相依为命了,窦漪房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小弟弟。
哥哥弟弟在母亲去世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她却没有哭,只是默默地流泪,她在心里暗暗地发誓,要挑起生活的重担。
为了生活,为了能够让哥哥弟弟吃饱,窦漪房卖身为奴,为一个财主打零工,什么活都得干,一天下来精疲力竭,但当她看到哥哥弟弟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她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
而这时候,窦漪房自己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姑娘,放到现在,还是温室里的花朵,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
命运就在窦漪房十三岁的时候发生了改变。
刘邦已经打下了江山,饱暖思淫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广招天下美女,美其名曰:充实后宫,以显示大汉江山的繁荣富庶。说白了就是供他老人家无聊的时候消遣。
说是选美,其实没有选,就是一个字:抢。
神气活现的选美官像是鬼子进了村,走到哪哪里哭成一片。选美官看见稍微长得有几分姿色的姑娘,不容分说,强行带走。不愿意去皇宫的,如果你有银子还好说,贿赂一下选美官,就把你放了。如果没有银子,除了哭泣毫无办法。但这时候女人的眼泪是没有用的,那些选美官的心肠比铁石还硬。
窦漪房以及她的哥哥弟弟,还有村子里的父老乡亲,谁也不会认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是一场幸运,只会认为是一场厄运。
在井边打水的窦漪房被选美官发现了,生活的困顿并没有磨去她天生的丽质,她被抓走了。窦漪房当然拿不出银子来贿赂选美官,但她也没有大哭大闹,少年早熟的她知道事已至此哭闹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她只是恳请选美官让她见哥哥弟弟最后一面。
选美官看在窦漪房确实是个美女的分上,动了恻隐之心,答应了她。
哥哥劝她逃走,她说不,为了能让哥哥弟弟吃饱穿暖,她甘愿进宫,然后把每月的月钱寄回来。
写到这里,纳兰秋真为窦漪房叫屈,她的哥哥是干什么吃的?是饭桶吗?后来也证实,窦漪房的哥哥确实没有多大的出息,只会沾妹妹的光。
这一别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见面,也许永远也回不来了,坚强的窦漪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和泪水,和哥哥弟弟抱头痛哭。
对于年幼的小弟弟,窦漪房更是割舍不下,她最后一次为弟弟洗了一次头,最后一次为弟弟做了一顿饭,看着他吃完,才在选美官的催促下,三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哥哥弟弟。
一入宫门深似海,也许那时候的窦漪房无法有这样的体会,那时候的她,只是不愿意离开她的亲人。我们常常说,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但对于古时候的女人来说,更多的是被命运扼住自己的咽喉。窦漪房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只不过扼住她咽喉的不是厄运,而是幸运。
按照规定,新进来的宫女要验身,本来这等烦琐的事情是不用皇后出面的,但作为后宫之主的吕雉不想再看到第二个戚夫人,于是所有的宫女必须先过了她这一关。
吕雉把姿色最好的宫女截住,直接留在了自己的宫中,充当各种各样的杂役,把一批次货假惺惺地送给了刘邦,当然这些次货刘邦是看不上的。
这样,窦漪房连刘邦的面都没见上,就直接做了吕雉的侍女。这对大多数渴望被皇帝宠幸的宫女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对窦漪房来说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可没有什么当皇后的野心,她只不过想挣点银子,好供哥哥弟弟衣食。
接下来的日子,窦漪房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侍女,她也听闻了吕雉的厉害之处,不敢有半点差池。她的心灵手巧,她的善解人意,她的细致周到,和吕雉相处久了,吕雉也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丫头。
窦漪房也奇怪,宫女们都悄悄地说吕雉如何的恶毒,但她却并不觉得,觉得吕雉最多只是脾气暴躁了一点,没干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有时候还发现吕雉行善,比如释放一些思乡心切的宫女回家,并给足够的盘缠。对窦漪房,吕雉也时不时赏赐她一些东西,这一切在窦漪房看来,吕雉这个娘娘并不像别人所说的那么坏。
这只能说明,人性是复杂的,吕雉对某些人来说也许是魔鬼,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成了天使。
吕雉常常告诫窦漪房,女人要安分守己,要有自知之明,要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越轨,不要异想天开,宫女就要做宫女的事,你是妾就别想着做妻。
窦漪房就这样在吕雉身边波澜不惊地过了几年。
巨大的丧钟在宫中响起,刘邦驾崩了。
宫女们哭哭啼啼,不知道今后的命运会如何。
这时候吕雉开始飞扬跋扈,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邦的儿子们送到他们各自的封国,她好独掌大权。
当时刘邦有八个儿子,除了太子刘盈之外,其他七个都要离开。吕雉给这七个亲王每人配了五个侍女,窦漪房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直接影响了窦漪房今后的命运。
窦漪房听说有个叫刘如意的亲王,被封为赵王,封国正好就是自己的家乡。好几年没有哥哥弟弟的消息了,太想念他们了,于是窦漪房哀求负责分配的太监把她分给赵王刘如意。但是太监并不理会窦漪房的哀求,理由是窦漪房偷偷塞给他的银子太少,不够他塞牙缝。
窦漪房不死心,大着胆子,找了一个机会,跪在吕雉的面前,哭诉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恳求吕雉网开一面,把她分给赵王,这样她就离家乡近一点,好打听哥哥弟弟的消息。
不料,吕雉听了她的哭诉后勃然大怒,只说了一句,说跟着赵王没有好果子吃,然后就命人把窦漪房拖开了。
多年以后,直到她做了代王姬,直到戚夫人"人彘"惨案的消息传来,她才明白吕雉对她说的那一句话是一个暗示,假使她跟了赵王,刘如意死了,她还能活吗?
窦漪房分给了代王,代王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窦漪房和其他四个宫女登上了马车,被送往代国,山西的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离窦漪房的家乡河北武邑相隔甚远,窦漪房悲伤地想,也许一辈子都回不了家乡了。
马车一路颠簸,窦漪房一路落泪,而其他四个宫女却一点也不悲伤,她们无法理解窦漪房的心情,在她们看来,做宫女在哪里做不一样,有什么好伤心的?她们嘻嘻哈哈,还时不时拿出胭脂水粉,给自己补妆,以期被新任的主子代王看上。
这四个女人把窦漪房视为异类,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她们打死也不会相信,代王会看上这样一个落魄的女人。
窦漪房也没有想这些,她完全沉浸在远离家乡的悲痛之中,她的哥哥弟弟过得怎样?是死是活?
事情就在代王第一次接见这五个宫女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代王刘恒的口味令她们咋舌。代王不喜欢花枝招展,不喜欢浓妆艳抹,不喜欢妖娆妩媚,不喜欢自满骄横,却偏偏看上了面容憔悴、素面朝天的窦漪房。其他四个宫女傻了眼,这一路上她们所花费的心思全打了水漂,早知如此,她们也好挤点眼泪出来,把面容弄憔悴点。
一个人的气质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只能说明,窦漪房身上流露出来的与世无争、弱柳扶风的气质吸引了代王。刘恒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看见可怜的人就动心,觉得有义务有责任要保护这个女人。
刘恒叫退了其他四个宫女,留下了窦漪房。
而此时的窦漪房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更不用说抬头看一眼刘恒了。
刘恒在她周围走了一圈,然后在她面前站定,叫她抬起头来,声音那么温柔亲切。
她不敢,虽然她非常想。刘恒又说了一遍。她才缓缓地抬起头来,她看到一张清俊的脸,微微笑着,清澈的目光里夹杂着淡淡的忧伤,这惊心动魄的一瞥激发了她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所有期冀。
而刘恒也被窦漪房朴实无华的美深深地打动了,朴实无华,这符合刘恒的天性禀赋。
刘恒与窦漪房,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人,在机缘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
这就是缘分,你不得不相信的缘分。
几个月后,其他四个宫女还是宫女,而窦漪房却成了代王的王妃,虽然不是王后,但实质上等同于王后。刘恒只恨和现任的王后结婚之前没有认识窦漪房,如果认识窦漪房,那么王后的位置绝对是窦漪房的。
其他四个宫女再一次见到窦漪房的时候,不得不向她行跪拜之礼,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窦漪房的好运气让她们妒忌得要死。
但窦漪房还是以前的窦漪房,没有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连性格也改变了,要是换作其他的宫女,也许尾巴早就翘上天了,但她不,她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绝不骄横。
我们来简单地说说刘恒的第一任妻子代王后,之所以简单,因为实在没有啥可说的。
史书上连她的名字都没有记载,只说她是王后。这位王后除了是一个女人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她太普通了,既不漂亮也不丑陋,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矮。她注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注定要被刘恒遗忘。刘恒不喜欢她,对她没有感情。她也不在乎,只是尽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职责。
这位王后生育能力比较强,在窦漪房来到代王府之前,就已经为刘恒生下了四个儿子。当时,刘恒不过二十出头,她也不会超过二十。如此频繁的生育必将导致身体的衰弱,他们生下来的儿子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为王后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不过我们庆幸这位王后没有成为吕雉那样的女人,面对突然冒出来的窦漪房,王后似乎并不在乎,即使有了窦漪房后刘恒不再与她同房,她也不计较。她形同一个木头人。可怜可悲又可叹。于是,我们不得不怀疑,这位王后是不是真的爱刘恒,还是身体有毛病?或者她的天性就是如此?
有了窦漪房,刘恒的王宫等于虚设,这个专情的男人只进窦漪房的房,只上窦漪房的床。
一个女人,尤其像窦漪房这样的宫女,能够得到如此的宠爱,死也瞑目了。
窦漪房确实很知足。她的知足、她的谦卑、她的谨慎、她的朴实、她的贤淑、她的守礼,为她在代王宫赢得了一片好名声。代王自然不用说,代王的母亲薄太后,甚至连被挤兑的王后都对窦漪房印象奇好。
刘恒的发妻终究没有当皇后的命,几年后,患了麻风病而去世了。
刘恒的后宫并没有因为一位王后的去世而增添几分悲戚之色,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代王早就与王后没有了感情,刘恒只是象征性地为王后举行了葬礼,王后的来去匆匆,仿佛就是为了衬托窦漪房的与众不同。
王后尸骨未寒,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刘恒迫不及待地想立窦漪房为后。窦漪房没有立即答应刘恒的要求,聪明的她对刘恒说,王后刚死又立新王后,难免有不利于代王的流言飞语,等过一阵子再说。
刘恒把窦漪房的话转告了母亲薄太后,薄太后听了满心欢喜,夸她确实是当王后的料。
假使窦漪房也表现出迫不及待想当王后的样子,那么薄太后对她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这并不是窦漪房的虚伪和心机,而是知书达理的表现,任何事只有合适才能圆满。
这事以后,刘恒越发珍爱窦漪房。
更何况,窦漪房的肚子也很争气,与刘恒缠绵悱恻的结果是,为刘恒生下了二男一女:长子刘启,次子刘武,长女刘嫖。
唐玄宗生母窦德妃简介 窦德妃为什么被处死 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93年),唐睿宗李旦的德妃,唐玄宗李隆基生母。将作大匠窦抗曾孙女。祖父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润州刺史窦孝谌。窦氏被称之为姿容婉顺,动循礼则。
李旦为相王时,窦氏为孺人,甚为礼遇。光宅元年(684年),李旦继位,她被册封为德妃。第二年,窦德妃生李隆基,另有两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载初二年(690年),武则天废李旦,贬为皇嗣,迁居东宫。 长寿二年(693年),户婢团儿诬告她与皇嗣妃刘氏以厌盛巫蛊诅咒武则天。正月初二,皇嗣妃刘氏和窦氏在嘉豫殿朝见则天皇帝,既退之后,同时遇害。人们都不知道她们的遗体所在。唐睿宗复位,为太子生母窦氏上谥号昭成皇后,以招魂的形式葬在都城之南,陵号靖陵。又在京师立庙,号为仪坤庙。唐睿宗驾崩后,因为窦氏是皇帝的母亲,被追尊为皇太后,谥号依旧,祔葬桥陵,把神主迁到太庙。 唐玄宗的妹妹是不是有一个叫玉善 唐睿宗李旦共有6子,11女,其中第三子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6个儿子: 1、让皇帝李宪,母刘皇後 2、惠庄太子李撝 3、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母窦德妃 4、惠文太子李范 5、惠宣太子李业 6、隋王李隆悌 11位女儿: 1、寿昌公主(母刘皇后,下嫁崔真) 2、安兴昭怀公主(早薨) 3、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 4、淮阳公主(名花山,下嫁王承庆) 5、代国公主李华(字华婉(墓志铭记为花婉),母刘皇后,下嫁郑万钧) 6、凉国公主(字华庄,先封为仙源公主,下嫁薛伯阳) 7、薛国公主(先封为清阳公主,下嫁王守一,又嫁裴巽) 8、鄎国公主(母崔贵妃,先封为荆山公主,下嫁薛儆,又嫁郑孝义) 9、金仙公主(母窦德妃,先封为西城县主) 10、玉真公主(字持盈,母窦德妃,始封崇昌县主) 11、霍国公主(下嫁裴虚己) 您说的或许是玉真公主。玉真公主(690年代-762年)是唐玄宗的同母之妹,法号无上真,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公主年幼时,母亲窦德妃即遇害(693年)。初封崇昌县主,景云元年(710年),父亲睿宗复位。获封昌隆公主。景云二年五月辛丑,由昌隆公主改封玉真公主。后入道,改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天宝年间又赐号“持盈”。天宝三年(744年),公主向兄长唐玄宗上书:“当年先帝睿宗愿意让我出家入道,但至今仍居住在旧时为公主的府第中,吃着天下百姓所缴纳的租赋,愿削去公主名号、不再收受天下百姓之租赋,并将公主府第归还。”玄宗不许。公主又说:“我,是唐高宗孙女、唐睿宗之女、陛下的妹妹,这样的身分在天下之间并不卑贱,既然如此,何必使用公主名号,领有汤沫邑并且自以为贵?请让我归还家产,乞求能以此延长十年之命。”唐玄宗于是应允,遂削公主号、归还家产。唐肃宗元年(762年),公主逝世,唐肃宗元年建巳月十二日(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四月)葬万年县宁安里凤栖原。 希望能够帮到您! 唐玄宗为什么 叫唐明皇 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为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时期,为避讳康熙帝的名字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李隆基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李隆基
中国是有一位皇帝叫做李弘基吗 李隆基,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刘弘基,雍州池阳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贞观年间,刘弘基拜卫尉卿,改封夔国公,世袭朗州刺史,并以辅国大将军致仕,后曾随军远征高句丽。永徽元年,刘弘基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曰襄。李弘基?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太平公主 韦皇后 李隆基都是什么关系啊? 唐太宗是唐高宗的父亲,太平公主的祖父,李隆基的曾祖父;唐高宗是武则天的夫君,太平公主的父亲,李隆基的祖父;武则天是太平公主的母亲,李隆基的祖母;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李隆基的姑姑;韦皇后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媳。
1、唐太宗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2、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3、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4、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5、韦皇后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武则天和李治的儿子)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生母。
6、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公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则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隆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阿里山在哪里它有哪些传说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