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为什么明朝两百多年都始终没能彻底摆平蒙元的残余势力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2:11:06

为什么明朝两百多年都始终没能彻底摆平蒙元的残余势力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1368年,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而是一度企图再次入主中原,不断发动对大明的反攻。但无论时朱元璋时期的七伐蒙元,还是朱棣的五征漠北,都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此后,大明和蒙元进入了相当长时期的对峙和拉锯阶段。为什么明朝200多年都始终没有能够彻底摆平蒙古北元残余势力?

明朝在整个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都一直在和蒙古军队死缠烂打,北方边境上从来没有平定过。说起来,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不是一直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在打。就算是宋朝,军事力量十分孱弱,也没和北方民族一直打仗。“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和辽国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竟然还保持高度的和平稳定。那么,为何明朝在两百年间都无法摆平蒙古呢?

我们讲明朝无法摆平蒙古,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前后八次北伐蒙古,朱棣又前后五次北伐蒙古。接着,明英宗率50万大军打蒙古,却全军覆没,自己还当了俘虏。后来明武宗又亲自率军和蒙古人达延汗作战。一直到明朝末年,蒙古依然是威胁明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和后金联合起来,对明朝发动了最后的进攻。

如果明朝当时把蒙古摆平了,蒙古成为明朝的盟友,那么后金就不敢肆无忌惮地打明朝了。因为明朝可以和蒙古联合起来,夹攻后金。这样一来,后金就会腹背受敌,不可能是明朝的对手。可惜最终的结果是,蒙古和后金结成了联盟,明朝遭遇了农民起义、后金、蒙古三层夹击,最终灭亡。

而且,整个明朝期间,为了对付蒙古,所付出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数。明朝重修万里长城,所耗损的人财物力,并不比秦朝时候少。明朝在北方囤积了数量庞大的兵力,并且还建立了九边军镇。这个九边军镇对明朝国力的耗损,是不可小视的。明朝最终亡于无钱打仗,可以说,在北边对付蒙古人问题上,实在是透支太大了。

提起明代的蒙古族,其实蒙古分为两大族,一个是鞑靼,还有一个就是瓦剌。这个瓦剌最开始的时候是黄金家族的部下,后来因为黄金家族的势力越来越弱,尤其到了后来黄金家族的势力一下子衰败了,最终成了空架子。

就在明永乐年间,明代的顺宁王击败了顺义王,最后终于把整个土尔扈特部都收编到自己的帐下,因此统治了瓦剌。虽然顺宁王并没有一下子统一蒙古族,但是他却统一了瓦剌,并且鞑靼族那时候也不敢轻易的采取行动。直接为顺宁王的儿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明朝有几大军事失败,其中有一个就是土木堡之变。大明朝的这次惨败,很少有人来分析惨败的原因。瓦剌部的实力千万不能小看了。其实在很早的时候,瓦剌部的实力就已经不局限在蒙古了。后来通过把黄金家族的孛尔只斤·脱脱立为可汗以后,最后就已经把鞑靼各部落都收入自己的帐下了。

与此同时,他们又对东察汗国发动了很多次的大型攻击。那个时候东察汗国的大汗是乌韦斯汗,他也曾经多次对瓦剌发动了攻击,但是两方一共打了61次了,而在这么多次的战争中,乌韦斯汗就打胜过一次。

而且乌韦斯汗还被抓住过两次。就因为瓦剌太强大了,所以东察汗国后来才会和大明和好。想通过这种关系压制住瓦剌。而事实上,受到瓦剌压制的可不仅仅只有大明和东察汗国。瓦剌占领的范围已经到了哈萨克斯坦附近了,还攻破了哈密,直接向东了。

瓦剌还经常攻打女真各个部落,兀良哈三卫以及朝鲜这几个地方。所以瓦剌在进入明朝的时候,他还有足够的实力去进攻辽东,宣府等多个地方。那个时候瓦剌的实力完全可以对明朝发生正面攻击了。因为他们已经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

就在后来瓦剌逐渐衰落以后,蒙古也并没有失去信心。因为鞑靼下面的土默部又一次的起来了。从而东亚的历史又一次的发生了改变。达延汗率领这个部落,直接打败了蒙古的瓦剌族。并且把很多的瓦剌部落收入自己的帐下了。

基本已经完全的统治了蒙古。在史书中也有记录达延汗,这个人就是朱厚照在大捷打败的那个王子。不过可笑的是达延汗在大捷时就已经死了,两者之间不知是否有联系,因为缺少证据所以很难验证。

就在达延汗死了以后,他的孙子俺答汗便成了整个蒙古的统治者。俺答汗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他的地位仅次于成吉思汗。在俺答汗的时代,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土默特管理下的察哈尔部,他们不得不去了大兴安岭的南部。这个动作让大明的辽东地区有了很大的压力。也让女真地区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为后来的后金政权埋下了伏笔。

俺答的另外一个路线就是向南,来到了青海湖附近,还把青海湖草甸占为己有,成为了蒙古的草场。这让蒙古的势力更加的扩大。与此同时也让新疆的叶尔汗国和大明都受到了威胁,土默特族起来了以后,瓦剌的各部已经不如从前了,但是也不能小看瓦剌。

他们仍然把南边的南麓草场占为了己有。而且瓦剌族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部落就是土尔扈部。就在他们往西走的时候,所有的俄国的部众都对土尔扈部的人有严重仇视。伊斯兰教的人也对他们没有好感。

就在1630年的时候,土尔扈人和俄国人打了足足有三十年的仗。后来又因为形势的变化,土尔扈人也有时与俄国人合起伙来攻打里木和巴尔人。尽管这样,又方还是不间断的在打仗。

土尔扈人和伊斯兰的游牧人打起来时,土尔扈人也同时非常的厉害。在1681年,土尔扈人和里海的伊斯兰人打了起来。土尔扈人打败了特缅人以后。并在1708年还进入了高加索地区。打败了当地的人民,还洗劫了库班这一地区。

到了18世纪初的时候,土尔扈汗国终于衰落下来了。总体来说,虽然现在常常有人来指责明朝收服不了蒙古。但是如果细细的来研究下蒙古的历史,你其实可以发现在长城北面的蒙古族,是不容小觑的。

为什么明朝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都不能摆平蒙古呢?

其一,北方没有可利用分化的力量。

古代中国为了对付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除了打击以外,一般会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来对付。比如当年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就努力和匈奴背后的国家,比如大月氏、车师之类的联合,以期两面夹击。唐朝的时候,为了对付突厥,就和吐蕃这些民族联合。或者与突厥联合对付吐蕃等等。

这样一来,北方各民族之间,为了自己利益,都不会和汉朝、唐朝拼命打,也因此容易和汉朝、唐朝建立朝贡关系。但是明朝时候却不一样。那时候,中国北方经过蒙古所建立的元朝的大统一以后,北方基本上就只剩下蒙古一个民族了。

因为只有一个民族,因此明朝就没有可以分化瓦解的力量。虽然说当时北方的蒙古也分成很多部,比如分成鞑靼、瓦剌等好几个部,但是这些部毕竟都是蒙古人,他们都有更切近的血缘关系。明朝想要分化瓦解,就不是太容易,所以,明朝对付起来很费劲。

其二,明朝太过于强调武力打击。

从明朝最初的两个皇帝朱元璋、朱棣开始,就对蒙古就施行强力打压的办法。前面咱们谈到的朱元璋的八次北伐及朱棣的五次北伐,都是一种强力打击的表现。后面的皇帝也依然延续这种方式,包括明英宗与明武宗和蒙古作战,都是张扬武力。而且,皇帝们还都要御驾亲征。朱元璋、朱棣、明英宗、明武宗,都是以御驾亲征的方式和蒙古作战。

明朝皇帝还非常得意他们对蒙古实施强力打击这种方式。朱棣自己都得意地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一味炫耀武力,造成的结果,就是被打击一方,自然而然生出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他们更加难以被打败。

其三,蒙古与明朝有世仇因而不容屈服。

蒙古人的元朝,是被蒙古推翻的。这使得蒙古人在潜意识中,是很排斥明朝的。因此,他们并不那么容易被驯服。就算他们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从明朝获得更大的赏赐。“土木堡之变”,就是由于瓦剌肆无忌惮地向明朝索要,明朝不堪其扰,拒绝了也先的索求。而也先也因此率大军直接进攻蒙古。

由此可见,蒙古内心其实是不服气的。他们一直有着复兴元朝,重回中原的梦想。明朝自然就不容易让他们屈服了。

明朝为何要闭关锁国200多年呢?

中国近代的落后源于闭关锁国,这个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即使清朝统治者是汉人,如果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那么依然避免不了挨打的命运,不过对于闭关锁国是源于清朝还是明朝,史学界争论不休,有观点称,明朝的闭关锁国比清朝还要厉害,这才导致了清朝也延续了这样的政策,当然也有观点称,明朝并没有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是清朝才有的政策。

这两派观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谁也不服谁,到了最后演变成明粉和清粉的对骂,那么到底是清朝还是明朝开始闭关锁国?今天就一起探讨下。

海禁与闭关锁国

首先大家要清楚一点,海禁和闭关锁国是两码事,海禁是闭关锁国的手段,但闭关锁国不等于海禁,很多读者的争论也源于此,把闭关锁国和海禁混为一谈。

海禁, 又称为洋禁, 指的是未经官方允许, 民间被禁止私自出海同外国进行贸易, 谓之 ?片帆不得下海?。而闭关锁国,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

通过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海禁只是禁止贸易,而闭关锁国则是不与外界接触,也不交流,根据这两个定义,明朝有海禁吗?有的,当然有,时间还不短,那么明朝是闭关锁国吗?当然没有!而对于清朝来说,既有海禁也有闭关锁国。

明朝的禁海并未闭关锁国

不可否认,明朝是有禁海的,而且断断续续的持续到了明朝末年,不过明朝的禁海随着周围大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有着不同的政策重点, 时松时紧,更为严谨的说,明朝的禁海只是在明朝初年实行过,其他时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禁海。

明朝刚刚建立时,北方还有蒙元的势力,在朱元璋看来,只有把元朝的残余势力彻底打垮,才能确定明朝在中国的正统地位,所以,虽然南方的倭寇侵犯频繁,但是相比北方的元朝残余势力,肯定不受重视,于是朱元璋才采取了禁海措施,洪武四年明朝颁布 ?海禁令?, 规定所有官民严禁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同时也开始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请注意,这里是禁止出海互市,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但是其他的文化交流可以进行嘛?当然可以,朝贡体系还在,跟中亚及南亚的陆上贸易也还存在,所以明朝虽然进行了海禁,但是其他的交流并未中断,对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减少。

到了永乐年间,雄才大略的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开始了国力宣扬,不仅派郑和下西洋,还派陈诚出使西域,跟中亚的国家进行交流,而且在永乐初年就开设了浙江、福建、广州三处市舶司,开始与南洋及西方国家进行贸易,永乐以后,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由盛转衰,倭寇之乱再次危害大明王朝,这个时候又加强了海禁,直到戚继光平定倭寇,明朝又一次开海,而且非常明确支持民间的海外贸易,这就是著名的隆庆开关,从此明朝再也没有朱元璋和嘉靖时期的禁海政策,也逐渐融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中,尤其是是明朝的中后期,与西方的来往更加密切。

蒙古帝国明明有很大的疆域,为什么明朝没有完全继承下来?

明朝是在元朝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但是,明朝的建立,仅仅只是收复了原汉族人生活的地方而已。对于蒙古人生活的故地——蒙古草原,以及蒙古帝国在西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四大汗国,并没有真正的涉猎与征服。当徐达占领了元大都,将整个蒙元势力赶回草原上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的蒙古人,依旧控制着长城以北的诸多区域。只不过,原来管辖的最富裕的长城以南区域丢失了。

退往草原的蒙古人,依旧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了彻底消除蒙古人对长城以南的威胁,朱元璋以及后来的明朝统治者,积极组织了多次的北伐。虽然打击了蒙古各个部落的锐气,但是始终没有消灭蒙古人。况且,在国际上蒙古人的势力还是非常强大。整个中亚、西亚、南亚依旧是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天下。

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候,也曾积极对蒙古开战,但是由于中原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相隔甚远,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蒙古人为主的卫所,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拿下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明朝天生的盟友逐渐加入了东方半岛的高立国、南方的越南等地,但是这些仅仅也是东亚文化圈而已。

最终拿下蒙古的,是满清势力,他们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控制了整个蒙古草原。后来,又积极实施分化瓦解和打击的方式,最终让这个人口近千万的蒙古,变成了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部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8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