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吕蒙夺取荆州之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荆州后方兵力空虚之际,孙权派吕蒙带领军队袭取荆州。关羽知道消息后,立即回师,却被吕蒙数次击败,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将士俘获后杀害。
实际上,吕蒙已经得到了刘备占有的荆州土地,为什么非要杀掉关羽不可呢?要知道刘备和关羽是义结金兰,一旦刘备知道关羽被杀,岂不是会起兵报复,以慰自己和关羽当年在桃园结拜的情义?
吕蒙从军多年,岂会不知道当中的利害关系,那他为什么非杀关羽不可呢?
一、孙权一方已然背盟,蜀吴全面战争无法避免
孙权和吕蒙之间的君臣情谊十分好,他们都想着建功立业,开疆扩土。在鲁肃病故后,吕蒙接任东吴都督。孙权当时因为和刘备的同盟关系,于是想北上攻取曹操的徐州,因此他询问吕蒙的意见。
吕蒙不认同孙权的战略构思,认为即使打下徐州,也不好守住,毕竟曹操实力雄厚,徐州又处在曹操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带。吕蒙反而认为应该夺取全部荆州土地,占据整个长江沿岸,扩张势力。
孙权同意了吕蒙的构想,因此东吴未来的战略就是夺取关羽镇守的荆州地盘,这才有了后来孙权的背盟。也就是说,孙权早就做好了和刘备全面开战的准备。
既然要和刘备开战,当然得尽量削弱刘备的实力。关羽久经战场,声威显著,是蜀汉军界的扛把子,杀了他就是为将下来无法避免的吴蜀全面战争,减少阻力,增添胜算。
二、关羽羞辱孙权,吕蒙为国着想杀了关羽
关羽为人十分自傲,虽然他也确实是个出色的武将,于两军对垒之际斩杀颜良,让天下诸侯、文臣武将感到敬畏,但是骄傲有时候不但会伤害自己,也会伤害别人。关羽随着刘备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好,为人也变得越来越骄傲。
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当关羽知道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与自己同阶后,居然很不高兴,认为黄忠不配和自己站在同一水平。
实际上,黄忠虽老,但是老当益壮,在刘备平定益州、汉中的多场战役中立下功劳,绝对可以和关羽看齐。由此可见,晚年的关羽已然心高气傲。
镇守荆州的时候,孙权想结好关羽,于是提出和关羽结亲。可是关羽竟然看不起孙权,不但拒绝亲事,还辱骂孙权的使者,将人赶走。
关羽的行为,不但羞辱孙权,甚至是在羞辱整个东吴。要知道孙权是给自己的长子孙登求亲,而孙登是孙权的继承人。关羽拒绝和亲,还骂人赶人,简直是在羞辱江东的国体,吕蒙身为东吴都督,非杀他不可,好出了这口气。
三、关羽威震华夏,杀之可立东吴之威
关羽在东汉末年的名声十分响亮,北伐曹魏时水淹七军,斩庞德、俘于禁,威震华夏。如此声威,不但提高了蜀汉的政治、军事影响力,相对地也是在削弱曹魏和东吴的军威、声威。
对于住在隔壁的东吴将士来说,关羽给他们蒙上了一层军事阴影;对于荆州百姓来说,关羽镇守荆州,是荆州最强的守护力量。
吕蒙既然已经夺取荆州,消灭、降服荆州的蜀汉军队,那么杀掉关羽,就可以进一步削弱关羽在荆州的影响力,加强东吴在荆州的统治力。东吴将士也会因此一洗颓风,就此从关羽的军事影响力下解脱出来,士气大振。
综上所述,吕蒙杀掉关羽,就算会招来刘备的报复,也是利大于弊。何况在当时的局面下,即使不杀关羽,也无法挽回蜀吴的关系!
不杀关羽,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只要把关羽活着送回去给刘备,荆州不荆州的,已经不重要了。对刘备而言,只要关羽活着回来,就是整个荆州再加十万石粮草给你,他也是乐意的。即使刘备为了面子摆出征吴的架势,那么,孙权只需要送回孙夫人,外加一些金银珠宝软款话语,这面子,也就回来了。
然后蜀军走汉中,东吴出樊城,天下基本二分了。
但,吕蒙,士隔三日,还是那个根本就没把书读通的吴下阿蒙!
他完全体会不到孙权的良苦用心。
孙权想干嘛?他就是既想要荆州,又想要继续联盟啊!因为你现在和刘备撕破脸的话,本来吴蜀两家单干势力就弱,现在还火拼,曹魏不乐得坐看其成?一只老虎看两只羊打架,什么结果还用问吗?所以,孙权的意思很明显,上上策就是拿回荆州,然后继续和刘备搞好关系,只要荆州在手,钱粮水军蒸蒸日上,退足以自保,进可以虎视中原,西能遏制蜀军。东吴才算高枕无忧。
吕蒙那个笨蛋,到底不如鲁肃靠谱。目光短浅,好大喜功。俗话说,牛就是牛,牵到北京也还是牛!
就因为被关羽侮辱过?关羽侮辱过的人多了,他吕蒙算老几?孙权都能忍,他吕蒙不能忍?说到底,吕蒙确实只是一个战将,完全没有谋略家的眼光和政治家的大局。他以为打赢关羽是他的功劳?开玩笑,要不然魏蜀吴三方合力,十个吕蒙绑一块儿也不是关羽的对手。
可不是魏蜀吴三方合力?你看,魏军正面迎敌,曹仁徐晃;东吴背后下手,陆逊吕蒙;蜀军出现叛徒,傅士仁、糜芳。举三国之力合攻一人,别说三国中绝无仅有,就是放眼中国五千年历史,又有多少?
贪天之功为己有,这是卑劣;破坏联盟无余地,这是短视;深陷东吴于危难,这是不忠。这样的吕蒙,孙权还能留着他?
孙权夺取荆州,是三国时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关羽出兵襄樊的时候,孙权利用关羽后方空虚的机会,派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当关羽回师的时候,由于江陵被夺,将士的家眷落入吕蒙之手。关羽的手下都失去了斗志,大军离散。关羽势穷,只得退保麦城,在突围前往西川的路上,于临沮被东吴的伏兵俘获,随即被杀。
有一个说法,说是当时东吴抓住了关羽后,孙权还考虑是不是把他留下,说服关羽投降。孙权的臣子说,关羽这个人忠于刘备,是不会投降的。他当年投降曹操,结果到今天和曹操作战,把曹操打得要迁都来躲避他。留下关羽,必生后患。孙权接受部下的谏言,杀了关羽。
这一情节后来被史学家裴松之驳斥,他说,当时孙权派潘璋断绝关羽的退路,抓住了关羽就斩首了。何况临沮距离江陵二三百里,哪里还有时间不立即去杀了关羽,还容许孙权去商议关羽的死活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孙权根本就没有给关羽留活路的意思,他是杀关羽而后快。
我们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孙权留下关羽似乎会好一些。因为孙权杀了关羽,就等于和蜀汉结下了不解的仇怨。孙权夺取荆州之地,因为荆州之地原本就是孙权的土地,只是借给刘备使用的。过去刘备也有话,说得到凉州之后就把荆州所有的土地归还孙权。从这里来看,孙权占领荆州,刘备还可能容忍。但是,杀了关羽就是另外一个性质的问题了。
关羽是刘备的老部下,和刘备恩同兄弟。他对刘备忠心耿耿,当年在曹操那里,曹操对他百般笼络,可是关羽依然毫不动心。这样的将领被孙权所杀,刘备肯定要起兵报复。在后来夷陵之战前,曹魏君臣讨论刘备是否会出兵东吴的时候,刘烨就判断说,关羽和刘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果然刘备出兵东吴,为关羽报仇。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如果能够留下关羽一条命,还有可能在将来和刘备达成和议,不至于兵戎相见。可是,孙权还是杀了关羽,而且是毫不犹豫的立刻杀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孙权一定要杀关羽呢?
一、杀关羽以泄愤。
有人说,孙权杀关羽主要是因为关羽过于高傲,看不起孙权造成的。关羽对东吴的君臣是始终看不起的。和曹军久经征战的他,看到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居然打不过合肥张辽的八千人马,对东吴军队的战斗力是十分鄙夷的。他称呼东吴君臣就是江东鼠辈。当孙权派人来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的时候,关羽居然当着使者的面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由于关羽的飞扬跋扈,使得东吴君臣上下对他恨之入骨。所以孙权抓住了关羽,为了泄恨,就杀了关羽。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我们不要忘了,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当世的枭雄,他们考虑问题一般会把感情排除在外的。如果以感情用事,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三国鼎立的君主。所以,孙权杀关羽有泄愤的一面,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
二、杀关羽免除后患。
在当时的人评价蜀汉的时候,说?蜀小国,名将唯羽?。这是对关羽的军事才能的高度评价。关羽的军事才能很高,他既能冲锋陷阵,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又可以运筹帷幄,调度兵马,决胜千里。最重要的,他是当时少有的全能型将领。
关羽不但精通陆地的战斗,他还精通水战。在刘备来到荆州后,就将建立水军的责任交给了关羽。在关羽的精心打造下,一支精锐的水军得以建成。在曹操南下攻打荆州的时候,关羽率领几百艘船只,护送在当阳长坂战败的刘备等人到达江夏。而关羽的水军,也成为刘备手中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在赤壁之战中发挥了作用。
由于关羽拥有这样一支水军,他才在襄樊之战中能够利用兵种的优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样一支水军,加上他的将领关羽,处于长江上游的形势,也是东吴的心腹之患。在鲁肃担任都督的时候,吕蒙就提出关羽熊虎之将,要有所防备。而孙权也时刻考虑到关羽的威胁,感觉关羽有兼并之心,寝食难安。而关羽还不知收敛,经常藐视东吴君臣。甚至说出时刻可以处置东吴的话语,就更增加了东吴君臣的疑虑。
如果放关羽逃走,那就等于放虎归山。以关羽的脾气,一定要说服刘备,兴兵报复,收回荆州。如果那样,关羽率领的水军将是东吴最大的威胁。在夷陵之战后,陆逊曾经说过,自己最初害怕的是刘备水陆俱进,后来刘备舍水上岸,处处扎营才放下心来。这是因为刘备手下没有精通水战的将领而不得已为之。如果关羽在的话,战场的形势就会是不同了。东吴将陷入十分不利的境地。
与关羽的军事能力相关联的另一个原因是,吕蒙的身体状况不佳。当时的吕蒙已经是身体多病,在偷袭荆州前,吕蒙以身体生病的理由请假。关羽不但毫不怀疑,还打消了顾虑,说明吕蒙身体多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如果吕蒙一旦病死,东吴就没有可以匹敌关羽的将领,这才是孙权君臣最担心的事情。趁着吕蒙尚在,赶紧收回荆州也就成为东吴的目标。果然,在荆州收回后不久,吕蒙就病死了。如果吕蒙死,关羽尚在,那么对东吴更是不利。从这一点来说,关羽也不得不死。
三、杀关羽以表忠心。
孙权在夺取荆州之前,也做了完全的考虑。他敢于出兵夺取荆州,不怕破坏孙刘联盟,是因为他得到了曹魏的支持。在濡须口之战后,孙权就秘密派人出使曹操,向曹操投降了。
所以,在关羽取得襄樊之战的水淹七军的胜利后,孙权就向曹操写信,要以讨伐关羽向曹操效劳。曹操当然求之不得,立刻答应了孙权的要求。
但是,曹操对孙权的态度并不是十分信任的。虽然孙权请求曹操不要泄露自己的密信,曹操还是命令把孙权的密信一式两份,分别用箭射入曹仁和关羽的军营,故意把消息泄露给关羽。而且在关羽撤军的时候,曹操专门下令,前线的曹军一律不得追击。从曹操想要看到关羽和孙权两败俱伤的态度,可以看到曹操是不信任孙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孙权留下关羽,想要和刘备和好,就更加会引起曹操的怀疑。而且,夺取刘备的荆州,破坏了刘备的《隆中对》战略,使得刘备失去了一路北伐的基地和军队。这对于刘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刘备是否能够咽下这枚苦果,和自己重新和好,是个未知数。如果和刘备没能和好,而又引起曹操的怀疑,东吴的战略形势将是极为危险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出兵荆州,曹操在旁边予以配合,东吴必然陷入灭顶之灾。所以孙权是不敢冒这个险的。经过考虑,孙权决定还是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关羽了事。为了嫁祸给曹操,孙权还专门派人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曹操没有上孙权的当,厚葬了关羽,摆脱了孙权的嫁祸之计。
由于孙权用关羽的首级当作投名状送交了曹操,得到了曹操的认可。正是关羽首级的投名状,才使得曹操父子对孙权信任有加。这打消了他们对孙权的疑心,认为孙权和刘备彻底决裂,除了投靠自己别无出路。
在曹丕篡汉后,孙权马上称臣,使得曹丕和孙权的关系更加缓和。这样,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孙权的东吴得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在孙权和刘备交手的时候,曹丕拒绝了手下攻打东吴的要求,放了孙权一马。这使得孙权能够集中力量,抵抗刘备,最终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结语:
为了达到自己的?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保证东吴的战略安全,孙权必须要占有位居长江上游的荆州。而刘备派出镇守荆州的将领关羽是孙权的最大的障碍。在孙权后来评价三个都督的时候,还批评鲁肃说关羽是说大话安慰自己。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孙权对关羽的忌惮。
因此,在夺取荆州后,如何处置关羽就成为孙权的一个问题。虽然留下关羽,对将来与刘备和谈有利,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是不允许的。如果和谈不成,孙权面对曹操和刘备的双重夹击,就有亡国的可能。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与曹操的外交需要,孙权只有下决心杀了关羽。这也是当时的形势所迫,孙权也无可奈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8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