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明朝内阁是什么明朝内阁首辅权力的变迁史是怎样的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2 10:32:53

明朝内阁是什么明朝内阁首辅权力的变迁史是怎样的

还不知道:明朝内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代的内阁权力是逐步变动的。最初只是顾问角色;后来才进入决策系统;到嘉隆时期决策权重增大;在张居正之后,回归到处理政务,决策参与的状态。

1.顾问时代

朱元璋废了丞相,庞大的政务就得他亲自处理。事必躬亲不是坏事,但那样的工作量每天做批示都做不过来,至于还想看件、分析、学习,就更难顾及了。

制度发展演化有其规律,这时候必须要有“头脑”加入。所以朱元璋用了几个文士"备顾问",用来解决自己困惑,或者有时候参谋参谋。

这些人是五品官。到了朱棣时候也是,看《北征日记》就能就明显感受到他们的顾问角色。

2.进入决策机制

内阁最初就是帮皇帝出出主意,写写文稿。到了仁宣时期,已经加衔尚书侍郎,位列高官,且尽在御前,自然权力增大不少。

到英宗少主登基,整个朝政向公文政治转化,大学士的票拟权重要了。对人事、大的政务的参与度越来越大,阁部矛盾就自然激烈起来。

内阁与吏部都是强势部门,在高官的推荐,任免上冲突就会出现。到了武宗死后,杨廷和和吏部尚书就冲突比较大。

不过也不能太高估这时候内阁的权力,在天顺年间,吏部尚书依然权力很大,当时的一位吏部尚书经常骂人都没人敢顶。

3.决策担当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权力一个比一个大,决策范围一个比一个广。

严嵩主要负责的是行政事务。在军务上参与有限。诸如庚戌之变围城紧急,他去祭天去了。

徐阶当政,负责的政务略有扩大,比严嵩时期略强。当然这也与嘉靖皇帝身体状况每况日下有关。

高拱的时候,自己既是内阁首辅,又是吏部尚书。人事,行政大权全具备。对军国大政的一系列决策自然容易出台,和俺答议和,隆庆开关都可以做到。

张居正没当吏部尚书,但作为首辅,又是顾命大臣。在事实上决策权超过高拱,人事,行政,监察权都拥有,故而可以推进改革,达到“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同时,权力越大,下场就越不好。毕竟违祖制是政敌最好的理由。他们四个的晚年一个比一个不好。

4.万历十五年以后

申时行担任首辅后,很清晰皇帝的诉求,很合理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到了后来党争起来,首辅更是鸡肋。

崇祯登基后,乾纲独断,内阁就是负责处理皇帝文书。按照吴甡回忆,随着军务繁忙,内阁更像分工整理军务文件的部门。

明朝内阁性质及其成因

明代内阁的性质是随着时间由皇帝的顾问、秘书机构向政府领导机构逐渐过渡的.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如张居正结合冯保.

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代内阁制度的建立和职权的演变

  明初在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改用四辅官而又证明不副职任之后,乃改用内阁制度以作为皇帝的辅政部门。

  内阁本来并不是一个机关部门的名称。最早,朱元璋使用翰林院的学土、编修、检讨、修撰、侍读等所谓文学侍从官员来协助做一些文墨工作。具体职责是帮助皇帝阅看各机关送来的章奏和执行封驳的工作,根据皇帝的意图草拟处理意见等等。这些人并不能参与重大政务的研究,更不能独自处理什么问题,仅是由于他们经常在宫廷殿阁之内工作,随时听候皇帝的传呼差使,逐渐才被称为内阁学士或大学上。彼调来的人有的便被称为“入阁”。

  初期内阁的职权完全不能和原有的中书省相比拟,内阁大学士更不同于丞相,当时规定,内阁大学士之下不得设置任何宫属僚佐,内阁大学士本人也不过是五品小官,仅能遵命办事,不得干预各机关的事务,不得参署诏令,更不得以部门或个人的名义发出任何指示命令,各机关奏事也不许关白内阁。可见,当时的内阁完全是一个辅助性的办事机构,所谓大学士也不过是一些与皇帝比较接近的文书工作人员而已。他们的职任仅是“详诸司奏启”,只能使用“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某官”的名义,可见纯是事务性的,而非政务性的职务。洪武时期的内阁及其大学士,“职卑位微”,“帝方自操咸柄,学士鲜所参决”。

  朱元璋一反自秦以来将内侍人员逐步升格为正式朝官的做法,而是将已定型的国家机关和职官重新贬降为侍从。这样的模式曾经维持到他去世为止。其所以能勉强试行了十多年,主要是由于朱元璋本人具有着不同于其后代皇帝的优异条件,他“肇迹民间”,“备历艰难,饱谙物态”,作为创业开国之君享有极高的权威,又具有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和才能,并且极勤于政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体制推动当时国家机器的运转。但这是变局而非常局,可以适用于一时,而难垂诸久远。因为,由一个全能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权独揽,小权不放,事必躬亲地履行全部统治职能,事实上是绝难世代相承的。

  到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内阁及其大学士的实际职权便已发生明显的实质性变化。朱棣采取一种渐进的过渡形式以修正其父手订的中央辅政体制。他在篡位胜利之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了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胡俨、金幼孜、黄淮等七位年轻有才能的士人进入内阁,并对他们放手重用,在诸如有关和战、立储、用人、征调或蠲免赋役等重大军国政务上,都征求他们的意见,有意识地吸收他们参与论议国家的核心机密。终朱棣当政的永乐时期22年,内阁学士的品秩仍然是不高的,一直都不过是正五品的官阶,但实际上,他们经常能参与对重大政务的研讨,甚至对于六部的要政,也可以在御前进行更高层次的审议,以供皇帝参考。

  到了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宣德(明宣宗朱瞻基)以后,情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内阁的地位和作用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朱高炽和朱瞻基登位时,朱棣时期任用的内阁大学士如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人都还在位,以前朝旧臣元老的地位和熟谙政务的身份辅政,年幼的皇帝不能不把很多政务交给内阁办理,内阁的权力就逐渐加重。及至正统(明英宗朱祁镇)以后的历届皇帝,差不多都是荒怠懒惰或宠信宦官的人,有人20余年不上朝办事,国家的日常事务更只能推给内阁办理。本来规定,内阁只能承旨办事,内阁大学士不过是备顾问的辅助人员,但事实上,他们逐渐担任了代替皇帝草拟诏令敕浩的工作,还负责起草批复奏章的“票拟”任务;本来规定,六部及其他国家机关均由皇帝直接领导,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和权力均远较六部尚卡低(原来规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五品官,尚书为正二品官),各单位有事不得关白内阁,但后期的大学士有些兼任尚书之职,有些还享有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崇高政治称号,官阶又更定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有事只好请示内阁大学士,又演变为实际上是内阁属吏的状况,基本上恢复了中书省统率六部的办法。在内阁大学士中又按地位高低顺序,分为首辅、次辅、群输,首辅“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在这种情况下,便相继出现了像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样的“权相”。朱元璋关于永废丞相的规定事实上被完全破坏了。

  内阁政治地位的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掌有了“票拟”之权。所谓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也就是说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送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在各奏疏的对面上以进呈。这实际上就是代拟好“御批”的稿本,供皇帝采纳。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掌握代替皇帝起草批示的职权,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所谓“代言之司”,所代表的乃是具有绝对权威的“皇言”。“各衙门章奏留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但是,内阁的“票拟”终究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最后的拍板定案仍决定于皇帝的御批(当时叫做“批朱”)。内阁权力的有无及大小,内阁实际地位的高低,也主要表现在所拟“票拟”被采纳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时期,三杨所拟的“票拟”,万历前期,张居正所拟的“票拟”,差不多都转化为“批朱”的蓝本,阁权之重、阁职之隆,自不待言。但在正统以后,诸如成化、正德、隆庆、天启等朝的皇帝都特别宠信宦官,甚至将“批红”的大权也交给宦官头子代行,内阁的职权自必受宦官的钳制。实际上存在着内阁与司礼监双轨辅政的局面。明中叶以后,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著名的大宦官,在他们得势时无不压抑和控制着内阁。

  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阁的大学士从翰林院的侍读、侍讲学士、编修等人员中选用,天顺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已经成为制度。这是由于,翰林院上述职官多在各次科举考试上名次最高的一甲人员中选拔,翰林院被认为是集中了士人中的精英,又一向职司御前的重要文字工作,所以从翰林院中选拔人员进入内阁,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据统计,明代曾任内阁大学士的共有161人,其中经殿试中进士的有157人,占96.3%;157人中又有131人经翰林院入阁,占大学士总数的80.03%。足见科举高第,入翰林,乃为进入内阁的主要途径。当然,这些本来并无实际领导军政工作经验、久在翰苑舞文的人,进入内阁之后能否有所展布,就要看各人不同的主客观情况和条件了。

  伴随内阁制度的建立和职权的提高,历史上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又在新的条件下有所表现。皇帝所要求于内阁及其大学士的,是不折不扣地承旨办事,绝不允许皇权旁落。而在当时,能否被选择入阁和能否受到宠信重用,又在于是否能忠忱地维护皇权和恭顺迎合,是否能胜任皇帝专制独裁的工具。故此,碌碌充位、但求持盈保泰的多,勇于任事的少。皇帝常因本人的爱憎而决定大学士的进退。自洪熙、宣德时期开始,曾在皇帝未登极前任过东官僚佐、藩邸长史、讲官等职,即与皇帝本人有过一定人事渊源的人,在入阁人员中占相当高的比重,诸如陈以勤、高拱、张居正、赵贞吉、朱国祚、袁宗皋等人均是。另外,有些人则是以精心迎合作为进身之阶的。例如,因武宗朱厚照无子,以兴献王世子朱厚熄入继,是为明世宗。他登位后,要求将自己的亲父尊为皇统,受到廷臣的反对,当此廷议沸腾之时,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揣摩逢迎,上疏主张“继统不继嗣”,引发出一场所谓“议大礼”的争论,张、桂、方等便因议礼有功,相继被以特旨宣召入阁。朱厚熄中年以后迷信道教,大搞玄修斋蘸,李春芳、严油、郭朴、袁炜、夏言、严嵩、徐阶等人均因精于撰写用以焚告上帝的“青词”,“以青词结主知”而先后入阁。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唯唯诺诺,备员充位,但求保住高官厚爵。相反,其中有少数人在入阁后希图有所作为,要求对日趋颓败的政局进行有效的整顿,希望“起衰振隳”,却被认为“威柄之操,几于震主”,如果一旦被怀疑是对皇帝有不忠不顺之处,往往便会被贬革,甚至下狱处死。嘉靖时期的夏言,崇祯时期的周廷儒,是被处死的两个有名的大学士。张居正是万历时期积极主持改革改制的封建政治家,但也在身后惨遭抄家之祸。由此说明,明代在设相废相之后建立起来的内阁制度,并没有成为在封建社会晚期与高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完全适应的辅政体制。许多老矛盾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封建制辅政制度仍处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6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