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战国七雄国色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战国时期,流行的是阴阳家学说,各诸侯国的旗帜颜色和服饰颜色都是有讲究的,根据的就是该国的天赋德命。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上天赋予的德性,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这个国家和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和它的德性相符,它崇尚的颜色也就是国色。这样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的庇佑下安稳顺畅地运行。
黄帝政权是土德,崇尚的是黄色,旗帜和服饰都是土黄色的。夏朝是木德,崇尚的是青色。战国七雄也是崇尚这个说法。魏国继承的是火德,服饰和旗帜都是红色的。韩国为了表示自己特立独行的德性,推演出木德,旗帜和服饰都是绿色的。赵国推演出“火德为主,木德为辅”的火木德,旗帜的颜色是七分红色,三分蓝色。齐国,在春秋中期以前,以天子德性为德性,旗帜和服饰都是红色的,到了田齐时代,战国争霸,齐国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旗帜和服饰颜色是紫色。
楚国是蛮夷自立后被册封的诸侯国,之前是旗帜有五色,服饰是杂色。到了战国,楚国推演出炎帝后裔,和黄帝同德的土德,服饰和旗帜都成了土黄色。最特殊的是燕国。燕国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燕国的旗帜和服饰都是蓝色。战国七雄中,只有秦国没有确定德性,但是举国都崇尚黑色。秦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穿的都是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穿的黑色的朝服。秦国朝堂的装修风格也和其他诸侯国有区别,是黑色为主色调。
秦国人崇尚黑色是有原因的,据史籍记载,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时,曾经捕获过一条黑色的龙。这是水德的象征,所以秦国的历代统治者都认为秦国是水德,崇尚水。而水德对应的就是黑色。所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到一统天下的秦帝国,都崇尚黑色。秦国的后勤补给和其他诸侯国不一样,是国家补给。秦国的军旗也是统一的,由国家提供。秦国的军旗也是黑色的,有人问,为什么秦国用黑色作为军旗的颜色?
因为他们相信秦国是水德,其次黑色的军旗利于隐蔽,还耐脏。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黑色定为秦朝的国色。所谓的五行和五德学说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学术观点。这五德周而复始,被用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替。在古代,宣读圣旨的时候,一般会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个承运二字就是指的是五行五德所代表的国家的命运。
战国史
前言
[日期:2006-05-1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 二千二百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
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
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这种变革和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以说直到今天。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是不错
的。这时农业生产,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工程的开发,生产技
术的进步,荒地的开垦,一年两熟制的推行,农田产量很有增加,使得五口
到八口之家的小农得以成长。魏、秦等国先后推行按户籍“良民”身分授田
的制度,规定一夫授田百亩,于是国家规模的自耕小农发展成为君主政权立
国的基础。随着小农经济成为立国的基础,各国政权组织相应地发生变革,
废弃了原来由各级贵族统治的制度,开始形成以将相为首脑的中央集权的君
主政权,普遍地推行着郡县两级的地方行政组织。战国前期各国先后进行变
法,都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这种政治经济上的改革,维护和发展小农经济,奖
励农民为国家努力“耕战”,由此富国强兵,从而谋求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
利。战国时代这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而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为秦汉以后历
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到近代。
连年进行合纵连横的兼并战争时期 战国时代是七国连年进行合纵连横
的兼并战争时期,战国这个时代名称就是由此而来。这时战争的性质和以前
春秋时代不同,春秋时代战争主要是为了争霸,这时的战争主要是为了兼并
土地。同时战争方式也有变化,春秋时代的军队以“国人”(贵族的下层)
为主力,乘着马车作战,人数较少,并由国君或卿大夫鸣鼓指挥,胜负常由
双方用排列的车阵作战来决定,一次大战的胜负常在一二天内就分晓。战国
时代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征发成年的农民作为主力,开始以步骑
兵进行战斗,军队的人数大增。由于锋利的铁兵器的使用,特别是远射有力
的“弩”的使用,已不能用车阵作战,于是广泛采用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
作战的指挥开始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兵法开始讲求,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军和
兵法家因而产生。这个变化开始于春秋晚期,春秋末年已出现著名的将军和
杰出的兵法家。
战国时代主动出击的国家,为了谋求战争胜利,多方争取与国参与合作,
常常使用合纵连横的策略,因而有纵横家的产生,纵横家往往从中起着特定
的作用。所谓纵横家,不仅参与合纵连横的游说和决策,而且十分讲求胜利
的策略和权变,甚至直接参与阴谋颠覆的间谍活动,他们和兵家一样十分重
视使用间谍取胜。著名纵横家一次重要的连横或合纵行动的成功,往往造成
兼并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甚至造成七国之间强弱的变化。著名的纵横家张
仪和苏秦就曾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
当战国前期秦连续攻魏,迫使魏献给河西之地之后,继续向河东进攻之
时,张仪来到秦国,参与指挥攻魏的战役,迫使魏与秦连横而将上郡之地献
给秦国。张仪因此被秦惠文君任以为相,造成秦、魏、韩和楚、齐对峙斗争
的局势。这时秦正谋向中原开拓,已占有函谷关以东的曲沃(今河南三门峡
西南)和占有武关以东的商於之地(商在今河南淅川西南。於即於中,在今
河南西峡东,两地相连合称商於之地),成为秦伸向中原的两个矛头,对楚
的威胁很大,楚因此派出“三大夫张九军”包围曲沃和於中。楚由于齐的帮
助,一举先把曲沃攻下,计谋攻取商於之地。张仪为缓兵之计,准备调发大
军反攻而歼灭来攻的楚的主力,假装被免去相职,出使到楚向楚怀王游说,
声称秦所憎者为齐国,若楚与齐绝交,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听信他
欺骗的话,与齐绝交,派人接受所献之地,张仪回说只有六里,于是楚王大
怒,发大军进攻。这时秦已发出大军分三路反攻,中路由魏章为将从商於之
地反击,西路由甘茂为将向楚汉水流域进攻,东路由樗里疾为将进入韩、魏,
和韩、魏一起反攻。结果秦中路大败楚军于商於之地东部的丹阳(今河南西
峡西丹水以北地区),斩首八万,俘虏楚大小将官七十多人,接着中路和西
路会合,攻取楚的汉中六百里地;同时东路帮助韩军打败了楚将景翠,帮助
魏军大败齐军于濮水之上。从此楚就开始削弱了。
燕原是七国中较弱的,曾因内乱一度为齐宣王所攻破。赵在赵武灵王攻
取中山和胡地、收编胡骑之后,开始成为强国,造成齐、秦、赵三强鼎立而
争夺宋国土地的斗争形势。燕昭王想乘此时机报复齐过去破燕之仇,苏秦来
到燕国,献计出使齐国为间谍,阴谋颠覆齐国。苏秦向燕昭王保证,他要做
到“信如尾生”,按密约行事,守信到死。他奉命出使齐国,以助齐灭宋为
饵,骗得信任而为相国。他发动五国合纵攻秦,以便齐乘机攻灭宋国,使齐
在连年攻宋战争中打得筋疲力尽,大损实力。他同时又挑拨离间齐、赵之间
的关系,使燕得与秦、赵结盟,发动五国合纵攻齐,于是乐毅被任为燕赵的
“共相”和五国联军的统帅。乐毅先以赵相职司,统率赵燕之师会合秦军从
赵的东边出击,大破齐的主力于济西;接着乐毅以燕相职司,独率燕军,从
济西乘胜向东追击,长驱直入攻破齐都临淄。苏秦因此被齐以“反间”之罪
车裂于市。司马迁评论苏秦说:“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而死,天下
共笑之,讳学其术。”(《苏秦列传》末尾太史公日)苏秦所讲的权变之术
不是别的,就是“反间”之计,就是《孙子兵法·用间篇》所说的“死间”。
《用间篇》是以殷的伊尹和周的太公望作“死间”的榜样的,山东临沂银雀
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竹倚,在“周之兴也,吕牙在殷”之下,增加了“燕
之兴也,苏秦在齐”,当为战国末年人所加。乐毅在破齐之后,留在齐五年,
先后攻取七十多城。燕昭王死后,燕惠王改用骑劫代乐毅为将,齐将田单乘
机收复失地而复国,但是齐就因此变成弱国了。
从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的时期 战国时代又是从分裂割据趋向全国统一的
时期。这时各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中
原地区比较先进,边缘地区比较落后。同时在政治上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分裂
割据,不仅七大国(魏、韩、赵、齐、楚、秦、燕)各自割据一方而相互兼
并,而且还有中山、宋、卫、邹、鲁等小国存在,有所谓“泗上十二诸侯”。
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从分裂割据的状态逐
渐趋向统一。经济方面由于国际间贸易的发展,水陆交通的频繁,彼此的联
系已较密切,荀子讲“王者之法”,已经指出“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
使相归移也(“归”读作“馈”),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篇》)。
政治方面由于各国先后变法改革,创建了以将相为首脑的官僚制度,确立了
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推行了郡县制的地方行政组织,公布和执行了制定的
法律,颁布了度量衡制而定期校验,使得各国政治结构和设施趋向一致。当
时各国有作为的国君,为了进行变法改革,奋发图强,纷纷招徕英才,礼贤
下士,著名的学者和杰出的英才常常得到国君的尊重或重用。一个平民出身
的文人学士,经过学习和从师,经过推荐或游说,往往一席活经国君赏识,
便能得到重用,甚至一跃而为执政大臣,因此从师和游说成为进入仕途的主
要门径,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以及周游列国到处游说成为一时风尚。在文人
学士这样广泛交流活动的影响下,各地文化的发展也趋向一致。应用文字在
广泛使用中,已形成工整和草率两种字体,成为后来篆书和隶书并用的起源。
度量衡器在广泛使用中,所用单位的长度、容量、重量也逐渐趋向统一。所
有这些,成为后来秦朝实施“书同文、车同轨”
以及统一度量衡制的先导。
战国时代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造成人民极大的灾难,因此广大人民迫
切要求早日完成统一,著名的各派学者纷纷提出完成统一的办法。他们把完
成统一称为建成王业,因为“王”是中原地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夏、商、
周三代的君主都称为“王”。到战国时代原来的周王已虚有其名,早已不能
号今天下了,因此当时强国之君很想取而代之。战国初期魏国变法成功而强
盛起来,魏惠王就第一个自称为“王”而企图号今天下。魏惠王先曾率小国
之君所谓十二诸侯朝见周显王,由于商鞅前往游说,认为统率十二诸侯朝见
周天子“不足以王天下”,于是召开逢泽之会,穿着王服,乘着“夏车”,
自称“夏王”,要求小国君主把他看作天子来朝见。不久魏国在秦、齐两国
夹击中失败,于是魏惠王听从惠施的计策,“变服折节”而朝见齐威王于徐
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推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追认魏惠王的
自称为“王”,这就是所谓齐魏“徐州相王”。等到秦惠文君用张仪连横的
策略成功,秦惠文君就自称为“王”,迫使韩,魏之君前来朝见,并且承认
韩、魏之君的称王。接着公孙衍为了合纵抗秦,发起魏、韩、赵、燕、中山
五国同时称王而互相尊重,即所谓“五国相王”。共同称“王”就成为合纵
或连横的一种手段。等到战国中期在秦、齐、赵三强鼎立而争夺宋地的斗争
中,秦相魏冉图谋采用齐、秦连横的策略,联合五国一举灭赵而瓜分,因为
此时“王”号己不尊贵,魏冉致送“东帝”的称号给齐闵王,同时秦昭王在
宜阳自立为“西帝”。“帝”原是上帝的称号,这时上帝的神话已演变出黄
帝的传说,齐君已把黄帝称为自己的“高祖”,“帝”在古史传说中已成为
德行比“王”高一级的称号,因此魏冉要用“帝”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成为后来秦始皇自称“皇帝”的先声。
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时期战国时代又是文化学术百家争鸣、英才辈出
的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重大变革和发展的需要,相应地文化学术界
出现了九流(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家)、十家(九流
加小说家)。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建国方略
和完成统一的办法。包括维护和发展小农经济的措施,奖励农民努力为国家
“耕战”的政策,谋求富国强兵的设施。他们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向君主
游说,相互辩论,因而出现百家争鸣的热潮。由于他们著书传授,积极栽培,
一时各派的英才辈出,影响深远。
农家之学着重于生产技艺,对农业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法家之学顺应
战国初期各国变法的需要而产生,对各国的富强起很大的作用。纵横家顺应
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从中起着特定的作用。兵家讲究使
用“义兵”从而除暴救民,还讲运用灵活的战略和兵法取胜,对于完成统一
战争的胜利,是很有作用的。道家之学是总结过去列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
训而产生的,有助于国家保持强盛和防止衰亡。儒家之学讲究修身治国,主
张用“王道”、“仁政”来治理国家和完成统一。墨家主张用“兼爱”来解
决小农的“三患”(饥、寒、劳),从而谋求国家的富强。阴阳家重视解释
事物发展的规律,讲究制定历法和时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名家对宇
宙万物的构成加以分析和解释。后期墨家和后期名家对于物质构成和运动曾
展开辩论。小说家认为讲故事和小说,借此可以生动地表达自己的学说,如
甘茂、范雎等人入秦游说,都从讲故事入手。所有九流十家都曾在当时起过
不同的作用。
秦之所以能完成统一大业,法家、纵横家、兵家、杂家和间谍从中起了
很大的作用。商鞍的变法,集了法家之学的大成,取得了“后来居上”的效
果,奠定了秦富强的基础。张仪为秦连横成功,“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
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进一步奠定了秦富强的基础。到战国中期,在秦、
齐、赵三强鼎立而争夺宋地的斗争中,由于苏秦作为燕的间谍,阴谋颠覆齐
国的行动成功,使得秦相魏冉乘机与赵、燕结盟,发动五国合纵攻齐,结果
由乐毅出任赵、燕“共相”和五国联军统帅而攻破齐国,使得秦的大敌齐国
从此削弱了。接着范雎为秦相,提出了“远交近攻”和“毋独攻其地而攻其
人”的战略,对秦此后完成统一起着很大作用。秦将白起是杰出的兵法家,
在伊阙、鄢郢、华阳、长平等四大战役中,先后残杀了韩、魏、楚、赵四国
一百万以上的兵力,取得了许多战略要地和广大领土,对秦完成统一起着重
大作用。杂家吕不韦招徕各派学者,编著成《吕氏春秋》,主张综合各派学
说的长处,鼓吹用“义兵”完成统一,有助于秦完成统一的大业。王翦“少
而好兵”,也是优秀的兵法家,为秦始皇所重用,终于建立了灭赵、灭燕和
灭楚的战功,为秦完成统一。秦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一方面是由于重用外来
的英才,如商鞅和吕不韦是卫国人,张仪和范雎是魏国人,秦历代执政大臣
除秦昭王时的樗里疾和魏冉以外,大多是外来的客卿。另一方面是由于从行
伍中依军功选拔将才,正如《韩非子·显学篇》所说“猛将必发于卒伍”。
同时也还由于使用间谍的成功。秦始皇采取尉缭使用间谍取胜的计谋,由李
斯主持其事,派遣间谍收买六国的“豪臣”,“离其君臣之计”,从而各个
加以击破,先后灭亡其国。秦先收买韩的南阳假守腾成功,使腾投献南阳给
秦,再由腾攻破韩国而俘虏韩王。接着秦收买赵王宠臣郭开成功,使郭开诬
告赵名将李牧、司马尚谋反而处死李牧;赵王要重新起用出走在大梁的名将
廉颇,派使者前往看廉颇是否尚可用,郭开又多与使者金,使回报老态而不
能用,因此秦得以攻破赵国。后来奏的攻灭齐国,也是由于齐相后胜多受秦
间谍的金玉,既不助五国抗秦,又不作抵抗准备所致。当时兵家和纵横家都
是主张同时使用间谍取胜的。
秦在兼并六国过程中既多使用残暴手段,继而又施用暴政以加强统治,
因而秦虽快速完成统一,却不久即亡。由于齐急谋扩张而衰落,秦又因猛用
暴力而短命,于是主张休养生息的黄老之学,得在汉初流行一时而被重用。
科学技术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特别应该重视的,这时又是科学技术
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即铸铁)冶铸技术
的国家,春秋晚期已能冶炼生铁,铸造铁器,这个发明要比欧洲早一千九百
年。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生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国家,春秋、战国之际已
能把硬脆的生铁加以柔化处理,使变成可锻铸铁(即韧性铸铁),用来制造
铁工具,使农业生产大为发展,小农经济开始成为立国的基础。这个发明又
比西方早二千三百年。与此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炼钢技术,已有高水平的技
师,使用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炼制钢材而锻造成著名的宝剑如干将、莫邪、
太阿之类。这种冶金技术的创造和发展,大有助于生产的高度发展。这时经
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很明显是和生产的高度发展相关的。
这时不仅有关“生产”的科学技术(包括农家之学)有高度发展,有关
“生命”的科学技术也有突出成就。这时生理卫生学已有发展,认为养生之
道,必须使“精气”在身体中运行流通,疾病是由于“精气”运行有阻塞。
同时在疾病的治疗护理中,对于作为“精气”运行通道的“经脉”的路线和
循行方向,逐渐认识确实,“经脉”学说的理论到这时已基本形成。“经脉”
学说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气
功疗法,都是以经脉学说为基础的,着重治疗发生疾病的“经脉”及其穴位,
促使“精气”运行流通而除去病源。
这时科学技术,无论天文历法、医学卫生、炼钢铸铁技术,都有重大的
创造和发展,而且影响广泛而深远,普及到东方各国。同时九流十家的学说
影响也广泛而深远,可以说直到今天。
以上所说战国时代是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是连年进行合纵连
横的战争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趋向统一的时期,是百家争鸣、英才辈出的时
期,是科学技术上重大的创造和发展时期,都是当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
特点,其中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今日认真地分
析和深入地探讨。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一、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产生了一个独特的设计观,即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这种设计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学著作《考工记》中就已记载,《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工匠就已意识到,任何工艺设计的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人的行为,而是在自然界这个大系统中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天时乃季节气候条件,地气则指地理条件,材有美为工艺材料的性能条件,而工有巧,则指制作工艺条件。对服装而言,则指服装的着装季节,着装环境,及衣料的质地和剪裁手法,只有这四者和谐统一,才有精妙设计。
《周易》中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交融性,即人不仅是自然产物,人的一切活动从道德修养到功利实践,都必须遵循自然的启示,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而且自然中也透着人的因素。自然本身往往具有社会道德的启迪意义,在这里人与自然间往往不存在绝对隔离的鸿沟,二者互相影响渗透,人与自然遵循统一的法则,天地自然也具有人的社会属性,同时又包含了与人事有关的伦理道德,表现在审美情感上就是偏感性的。在中国古代哲人看来,人是形和神的统一,即肉体与精神的统一,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不论道、儒都主张精神与肉体兼并,美与善合壁,而服装正是体现人和物之间的审美和谐和自然表现形式的外化,这种审美情感意识倾向外露于服装也是合乎“自然”之道的,“夫己外饰,盖自然”(《厚道》语)“吐纳英华,莫非情性”。(《体性》语),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放荡不羁的形骸,重神理而遗形骸,所以表现在服装上往往不拘礼法,不论形迹,常常袒胸露脐衣着十分随便。《世说新语任诞》载:“刘伶尝着袒服而乘鹿车,纵酒放荡”。
二、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审美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墨、法等各学派,从而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食之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法家韩非子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时,提倡服装要崇尚自然,反对修饰。《淮南子览冥训》载“晚世之时,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记录了当时论争纷纭,各国自治的特殊时期的真实情况。
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褒之博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普遍服饰,其中尤以文人雅士居多。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怯于官海沉浮,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便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魏晋时期,倡谈玄学之风,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返本归真,一任自然。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裸袒箕踞,谓之八达。”《搜身记》写:晋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裸身之饮。文人群效之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人们都直接欣赏人格个性的美,尊重个人价值。《世说新语》中关于“斐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己人”的记载,生动了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意识。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褒之博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是一种个性标准,厌华服,而重自然,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周诗:“惯束罗裙半露胸”,即似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装束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见唐人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可见《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建立国度之多,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唐朝比以前任何朝代又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审美趣味由前期的重再现、客观,重神形转移到后期的重表现主观、意韵、阴柔之美,体现了魏晋六朝审美意识的沉淀。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老成持重,忧患重重的顾虑所取代,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与感受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感受与体验。从而使审美中那种大刀阔斧,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朦胧的阴柔之韵”,(引自《六朝美学》)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因此,明朝在服装上盛行绣吉祥图案。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三、“等级性”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 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交领右衽为基本特征。
2、唐装
唐装(亦属于汉服)唐代的汉服,多特指对襟上衣、齐胸襦裙加上披帛的女子装束。男子装束则多为圆领袍衫。 我们现在总说到的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宋代的褙子。 P.S. 现代因APEC兴起的“唐装”是以清朝马褂为原型的时装,与汉服及唐朝没有任何关系。
3、清装
戏曲演出中的清代服饰。康熙年间已有清装在戏曲舞台上出现。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其最后一出《余韵》,剧本注明:“副净时服扮皂隶暗上”。“时服”就是清朝服装。这出戏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由金斗班首先演出。但戏曲运用清装是受到过许多限制的。乾隆年间曾禁止“演学本朝服色”的戏演出(见江西巡抚郝硕奏折,《史料旬刊》第22期)。嘉庆年间也发生过副宪下令夺优人冠珊瑚顶的事件,认为优人亵渎朝廷“名器”(焦循《剧说》)。所以,反映在乾隆末年《扬州画舫录》所记的“江湖行头”以及道光年间平署《穿戴提纲》中,清装都很少。清末出现了一批清代故事戏,清装的增加仍然不多。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由于戏曲的装扮历来不注重表现某朝某代的历史细节的具体性。近百年来保留在传统衣箱中的比较明显的清装,也就是马褂、箭衣、纬帽等有数的几种,并且作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
4、元朝服饰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元朝 留辫束发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后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 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另外,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称为「质孙服」,据古籍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 11 种,夏服有 15 种。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后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5、明朝服饰
明朝服饰属于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统治之后,明朝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许多男子流行的发式都是明太祖首创的。比如「网巾」,有象征国家法令齐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征国家太平,还有「瓜皮帽」,它几乎被现代的西方人当作中国典型的帽子了。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但是纽扣并非始于明代,从元代的辫线袄子腰围部分曾经见到过钉纽扣的形式。纽扣的使用也是一种变革,体现着时代的进步。
随着等级制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各种礼仪也应运而生。反映在服饰上,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适应于天子与庶民,甚至被沿用于商周以来的二千年封建社会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之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在衣冠制度上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俭,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被绮觳;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孺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汉初服饰,与民无禁。西汉虽有天子所服第八诏令的服饰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节气而为服色之别,如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汉代妇女的日常之服,则为上衣下裙。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将北方民族服饰带到了这一地区。同时,大量民族服饰文化也影响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饰。妇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着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礼服之内的衬衣衫。
隋统一全国,重行厘走汉族的服饰制度,然而也难以摆脱其由北向南统一而带来北族服饰形制的影响。只是到了唐代帝国的建立,才以其长时期的统治,加上其强盛的国力,令其服饰制度上承历代制度,下启后世冠服制度之经道,同其社会一样,呈现出繁荣景象。唐人与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频繁,各民族同唐人杂居内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装束常会在该时代的文物中见到。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沦为女真族贵族统治领地,服饰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经济因素而发生交互影响。《续资治通鉴》记载:“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可见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裤。其面料为罗、纱、锦、缕、毅、绢。尤其是裙子颇具风格,其质地多见罗纱,颜色中以石榴花的红色最注目。褶裥裙也是当时裙子中有特点的一种,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贵族妇女着裙的褶裥更多。
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
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184o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方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外国衣料因价廉渐为人所欢迎,费工费时,工艺考究的滚、镶、嵌、绣等传统手工艺渐渐地衰落,西方缝纫方式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是女性的时装,由于缝纫精致、款式合乎时代潮流,影响尤大。风行于本世纪2O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
清代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沿无专业服装研究中心,服装式样的变化以过千家万户,在时代风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矮,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来束胸裹臂的旧貌,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青布旗袍最为当时的女学生所欢迎,一时不径而走,全国效仿,几乎成为20年代后期中国新女性的典型装扮。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作为领导服装潮流的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交际名媛影剧明星等,在旗袍式样上的标新立异,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其中如交际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创办的云裳时装公司便是。自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治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按说服装,对人类来说,蔽体御寒是它的首要功能。但是人类服装文明,自走出了唯一实用目的时代以后,它的功能就复杂了。尤其在中国,自古,服装制度就是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
促使服装发挥它的功能,达到它「天下治」的目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服色。服色有两大功能:一是区别身份地位;二是表示所处的场合。古代政府对全天下的人,都有规定的服色,尤其,天子、诸候至百官,从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都有详细规定,他们几乎是穿着制服,因穿制服的人,多属上层阶级,是人们企羡的对象,因此制服服色强烈地影响一般的流行服色。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叁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得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就让我们看看中国之服装史吧……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商周时代的服饰: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战国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这种衣服叫「深衣」。还有一种「单衣」,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他们头上还戴「帻」;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不让它们披散下来。
这个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长裤、靴子,也传进外国,这种帅气的服装穿着起来,行动的确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饰: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
?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
?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翟纹十二章纹,?翟羽色亦为五采。
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
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候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女服服饰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历经秦朝的严苟政治,刘邦以平民得天下,力求予民休息,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男服服饰: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服服饰: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男服服饰:
礼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礼服祭服,仍只有一种,与汉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异。
平冕服:各级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纹,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天子用刺绣文,公卿用织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汉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
委貌冠服:为公卿行卿射礼之礼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缘为领袖。
朝服:同于汉代,天子与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来区别,亦都有五色朝服,不过汉代平时常朝以皂朝服、绛服为多,而魏晋南北朝则以绛朝服为主。
通天冠服:魏晋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礼服。着绛纱袍,皂缘中衣,黑鞋。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诸王所服,着朱衣,绛纱袍,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
百官冠服:以绛纱为主。但陈制较复杂,百官位高者以朱衣为朝服,位卑者,则以皂衣为朝服,皂白纱缘中单。
品色衣:天台近侍及宿卫之官,皆着五色衣,以锦绮馈绣,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裤褶服,用途非常广,可以做朝服、军服、便服、从贵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饰:
皇后谒庙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礼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庙佐祭服:为妃、嫔、命妇之祭服。在晋及南朝宋、陈均为皂上皂下。
亲蚕服:为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均为青上缥下。
助蚕服:为妃、嫔、命妇助皇后行亲蚕礼之礼服,在晋及南朝陈为缥上缥下。南朝宋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为女性之朝服。
比周礼服:女性官服与男性官服同样,非常复杂,用色亦多,与前述朝代大不相同●到了隋唐,虽然在最隆重的礼仪服装仍跟上传统,但是穿得最多的官式常服,却有了新面貌,闹到了后代服色制度的另一个传统。因此这是服饰史上的重要时代。
隋唐时,一般人是穿白色圆领的长衫,低下阶层穿的是用麻、毛织成的「粗褐」。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圆领或交领短衣,高腰拖地的长裙,腰上还系着两条飘带。唐代的女装主要是衫、裙和帔;帔就是披在肩上的长围巾。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是套穿在长衫外面。唐代初期的妇女还喜欢穿徂领的小袖衣、条纹裤、绣鞋等西域式的服装,她们的头上还戴着「幂离」、「帷帽」。隋唐的女装,以红、紫、黄、绿四种颜色最受欢迎。
◎男服服饰:
冕服:祭服,最隆典礼礼服。自天子至百官均服之。
朝服:为次于冕服的第二等礼服。
通天冠服:天子之最隆重朝服。
远游冠服: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之朝服。
具服:亦称朝服。
公服:为次于冕服、朝服的第三等礼服。
弁服:天子在朔日受朝时服之,皇太子在朔望视事时服之。
公服:皇太子在五月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时服之。
平巾帻服:戎装的公服。
乌纱帽服:为天子及皇太子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服装,以乌纱做帽。
黑介帻服:没有公职的士人,在朝见受诏时穿着。
常服:为使用最多的一种服装。
黄袍:天子开始常穿黄色袍。
品服:以不同服色来分别品官之职位高低的传统。
◎女服服饰:
大礼服:
?衣:最隆重的大礼服。
?翟:皇太子妃最降重的大礼服。
常礼服:
青衣:皇后礼见皇帝时穿着的。
朱衣:皇后宴见宾客时穿着的。
钿钗礼衣花钗礼衣:归嫁礼服。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男服服饰:
冕服:宋朝开始减少冕服的种类,大典礼穿非冕服的情形,就经常出现。
朝服:宋代在劲下加上特别的装饰谓之「方心曲领」。
公服:宋代以常服为公服。
◎女服服饰:
礼服:其服色大致与唐代相同。
常服:均以大袖上衣,长裙、霞帔为常服。
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男服服饰:
冕服:
天子衮冕服。
皇太子衮冕服。
公服:行礼时百官所穿的。
常服:元代上层主要服装。
●朱元璋统一天下,明代开始整体上大致恢复汉人衣冠,从唐代吸收了胡人习惯以后,发展出的汉人衣冠。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男服服饰:
冕服:从宋代起皇帝几乎只穿一种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办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复唐宋时代的常服糸统。
◎女服服饰:
礼服:
?衣:为皇后受删、谒庙、朝会时穿着。
翟衣:为皇后的第二礼服。
礼服:品官命妇的大礼服。
●清朝是我国服装史上改变最大的一个时代,清代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乾隆帝亦属好大喜功、浮慕好名之君,但他能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己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沾理论,而不必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乾隆朝制定详细的冠服制度,并图示说明,以后子孙也能「永守勿愆」。
清代的衣服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早期是宽宽大大的,后来才变成了有腰身,在旗袍外面再加上一件「坎肩」(背心)。她们的鞋子也很特别,是一种花盆式的高底鞋。至于汉族妇女的服饰,则和明代差不多。
◎男服服饰:
礼服外褂:因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衮服:为皇帝穿着。
龙褂:为皇子所照。
补服:依纹饰不同而分别官阶。
朝服:最隆重的大礼服。
吉服:清代的礼服,次于朝服是为吉服,用于吉庆典礼时穿着。
常服:清代之服装制度,唯对常服,规定甚小。
◎女服服饰:
朝服:皇后的朝服则是朝裙、朝袍、朝褂,三件方为一整体。
吉服:由外褂与袍组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6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