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李秀成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1862年1月,清朝朝廷颁布旨意,任命曾国藩为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仍旧督办苏、皖、浙、赣四省军务。此时的曾国藩踌躇满志,调兵遣将,准备顺江而下,直取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于是,双方在南京附近的雨花台爆发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最终领兵三十万的李秀成,居然败给了三万湘军。
话说这年的3月,曾国荃、彭玉麟率领着湘军的水陆部队,离开安庆,顺江而下。湘军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突破了从安庆到南京之间的重重关卡。5月30日,曾国荃率军在雨花台附近扎营,彭玉麟的水师也停泊在南京护城河口。
消息传到城内,引起了洪秀全的惊恐,他立即从城内抽调军队,出城作战。6月8日,太平天国两万多人出城,结果被湘军击败。初战失败,更加剧了洪秀全的恐慌,他立即给在江苏境内的李秀成下诏,甚至一日之内下发三道诏书,让李秀成立即率军驰援天京。
当时,李秀成正率领大军攻打上海,将松江城团团包围,“正当成功之时”。李秀成并不想撤兵,但洪秀全不断派人前来催促。在诏书中,洪秀全威胁道:“三诏追救京城,何不启队发行?尔意欲何为?尔身受重任,而知朕法否?”此时李秀成的境遇,就像当年的岳飞。
李秀成认为天京城坊坚固,只要粮食、武器充足,完全可以坚守,不足为虑,等到湘军士气懈怠,在与其交战,则可解除天京之围。不过,洪秀全完全拒绝了李秀成的建议,还派亲信指责李秀成不忠,“云我有自图之意”。后来李秀成才知道,原来是洪仁达向洪秀全进谗言。
君命不可违,李秀成最终在9月率领十三王的人马驰援天京,号称六十万,加上后来的李世贤等人的军队,其实只有三十万人。此时,曾国荃等人率领的湘军只有三万人,然而雨花台之战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双方激战四十六天,李秀成的大军惨败,湘军顽强守住了营盘。
双方实力悬殊,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首先,太平军人数众多,给养不足,而湘军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曾国荃的湘军虽然被动防守,但运输线却没有被切断,彭玉麟的水师掌握着长江的运输线,源源不断的将给予运送到大营中。而李秀成的太平军从上海前来驰援,缺少粮草。
其次,湘军以守为主,拥有大量的火枪、火炮,利于防守。而太平军依然采用人海战术,根本无法突破湘军的防线。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李秀成原本就没想支援天京,因此缺乏坚定的作战意志,再加上他长期沉湎于奢华的生活,丧失了当年的锐气,其他诸王也是一样。雨花台之战的失败,为太平天国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清政府晚年爆发长达2年多的鸦片战争,军费和赔款花了约一亿两,这些钱都是收刮民脂民膏而来,在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增加税收,老百姓赋税沉重,尤其是两广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就要多一些,加之长年旱灾,老百姓苦不堪言。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上帝教会众2万多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持续长达13年,吸引了大量的贫苦百姓加入他们的队伍,太平天国全盛时期兵力超过百万之众,那么声势浩大的太平军为何不敌曾国荃的2万湘军?
太平天国成员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
太平天国的创立者洪秀全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以后,觉得找不到出路,怨爹怨娘怨政府。于是洪秀全放弃科举,于1843年创办?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耶火华的次子,耶稣的弟弟,下凡来到人间拯救天下苍生。
拜上帝会经过几年的发展实力越来越强大,此时两广地区的老百姓赋税沉重,加之长年干旱,生活十分艰苦,洪秀全觉得他起义的时机到了。
1850年七月,洪秀全号召各地会众到广西金田村韦昌辉家集合,准备起义。第二年一月,洪秀全集聚2万人在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人主要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
太平天国领导人剧照
(二)天京保卫战背景
太平军占领武宣东乡以后,洪秀全自称天王,清政府听闻后,率军南下平叛。同年九月太平军占领永安,洪秀全分封了五位诸王。
东王杨秀清九千岁,西王萧朝贵八千岁,南王冯云山七千岁,北王韦昌辉六千岁,翼王石达开五千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永安被清军包围后,太平军突围转攻全州,在攻打全州和长沙时冯云山、萧朝贵战死。
太平军来到道州以后,建立土营,计划攻下江宁(今南京),准备在江宁建都。
1853年2月,洪秀全率领50万大军连克九江、安庆、芜湖等地,一路势如破竹,直捣江宁。同年3月太平军占领江宁,洪秀全将江宁改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都城,与此同时派出两支军队分别北伐和西征。
太平军占领天京后不久,清政府派向荣率领5万人驻扎在天京城北的紫金山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清军在此地建立大营,无疑是准备以孝陵卫作为攻城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清政府还派琦善在扬州附近,建立江北大营,两大营的建立将直接威胁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天京保卫战爆发。
洪秀全剧照
(三)李秀成20万太平军,为什么打不过曾国荃2万湘军?
清军在天京附近安营扎寨时,太平军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有作战能力的只有十几万。
此时,太平天国派三路军队分别北伐、西征、东征,洪秀全、杨秀清固守天京。结果北伐军约两万多人全军覆没,林凤祥、李开芳被杀。
西征军一路上比较顺利,成功占领安庆、江西、湖北等地,湘军几次战败,气得曾国藩几次跳河自尽。
太平军北伐、西征以后,天京一直处于被江北、江南两大营包围的状态,杨秀清命石达开率西征主力回救天京,西征就此结束。
1856年2月,秦日纲率领李秀成、陈玉成破江北大营以后南下与石达开会合占领了江南大营,自此,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达到全盛,洪秀全成为太平天国的君主。
杨秀清实际上是太平天国的首席功臣,他对自己的爵位不满,要求洪秀全封他为?万岁?,自此杨秀清、洪秀全之间的矛盾激化。
洪秀全命韦昌辉、石达开立即赶回,并告诉他们杨秀清要谋反,韦昌辉返回天京以后与洪秀全密谋杀害杨秀清,将其家人和部属约几万人全部歼灭。
石达开由于路途遥远,到9月中旬才赶回天京,当石达开得知杨秀清事件以后,非常生气,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石达开为此触怒了韦昌辉,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石达开为此逃离天京避难,却不料自己的家人被韦昌辉全部杀害。
石达开剧照
石达开后来虽然回到了洪秀全身边,但是却没有得到洪秀全的信任,于是被迫率领十几万精兵脱离太平天国,与洪秀全决裂。太平天国经过杨韦之乱后,元气大伤,进一步走向衰落。
1858年初,在太平天国衰弱之际,清军重新建立江南、江北大营,准备围攻天京,却被名将李秀成捣毁。
太平军两破江南、江北大营以后,兵分两路开始第二次西征,一路由陈玉成率领向江北方向进发,另外一路则由李秀成率领向江南方向进发,最终会战湖北。
陈玉成在去往湖北的途中与清军大战于安庆,太平军损失一万多人,陈玉成此时并没有坚持作战,满脑子想着与李秀成会师攻湖北武汉。
此时湘军的主力在围攻安庆,安庆是太平天国西线的重要基地,安庆的失守可以直接威胁到天京。后来陈玉成在一个外国人的忽悠下停攻湖北武汉,回师攻打安庆,与湘军展开决战,陈玉成兵败退守庐州,安庆失守,安庆的失守代表太平天国西线全线崩溃,天京岌岌可危。
李秀成剧照
天京的屏障安庆沦陷的这半年内,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毫无作为,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严峻的形势漠不关心。
曾国藩趁机调集和部署军队,准备大举进犯天京。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2万人驻扎在天京城南的雨花台,直逼天京。
在生死存亡之际,李秀成把几十万大军用来攻打并不能改变战局的上海,西线的湘军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安庆的失守李秀成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任由湘军节节进犯。
当曾国荃率军在雨花台站稳脚跟后,洪秀全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想到湘军这么快就杀过来了,洪秀全一日三诏命进攻上海的李秀成速快回援,并严厉斥责李秀成回兵太慢,此时曾国荃已经驻扎在天京外围五个多月。
不久,太平天国十三路诸王回救天京?,总兵力多达20万,而湘军只有2万。
联军是最难统领的,十三王都有各自的封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并没有专心抗战,更没有打算打持久战,一回援就希望速战速决,采取强攻,而湘军则是凭垒固守、拼死抵抗,双方大战40几天,太平军也未能击败湘军,反而天京局势更加危急。
李秀成解救天京之围失败以后,洪秀全一怒之下给了李秀成?严责革爵?的处分,并采用?围魏救赵?之策,派李秀成进北攻南,目的为了突袭清军后方,解天京之围。
洪秀全剧照
结果天京告急,李秀成又不得不班师回朝,太平军来回奔波损兵折将,损失几万精兵,李秀成实力一落千丈,解救天京希望渺茫。
不久,天京城内粮草耗尽,本来李秀成曾提议在天京屯粮,却遭到洪秀全两位哥哥的反对,他们怕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湘军听闻太平军缺粮,深挖战壕坚决不出战。
最终由于天京城内缺粮,太平军内部组织混乱,加之太平军来回奔波,战斗力低下,天堡城失守四个月后,地堡城失守,不到半个月,天京沦陷,太平天国灭亡。
1861年,安庆失守后,太平天国都城上游再无任何防守据点,这对于依赖长江的天国政权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之后,虽然太平天国在江南一带仍有建树,但是这却没有什么战略意义,因为对于曾国藩来讲,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攻灭天京!
1862年9月14日,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与太平天国对峙于雨花台。李秀成回来支援。召集了13个天王,带领30万大军回援。面对如此巨大的优势,太平军却在大战44天以后大败而归。
一,天京保卫战中,双方兵力对比。
1862年5月30日,曾国荃率领湘军驻扎天京城南的雨花台。曾国荃共有十八营约9千多人,彭玉麟的水师也有十八营约9千多人。湘军总兵力约1.8万人。此时,洪秀全的天京城内有兵约3万人。太平天国的的主力在李秀成手里,在苏福和浙江一带。1862年7月,洪秀全召集各路援军共9万人,多次进攻曾国荃的湘军,均失败。
1862年9月,在洪秀全的严令逼迫下,李秀成率十三王共13万多兵力从苏州出发,绕到宜兴到达雨花台之南,对曾国荃实施反包围。加上浙江李侍贤的3万多人,李秀成的总兵力约16万。此时,包围圈内的曾国荃只有3万人。因为江南瘟疫的流行,病死近万人,湘军有战斗力的只有1万多人。此外,彭玉麟的湘军水师还有9千人,曾贞干在江东桥保护粮道的5千人。曾国藩又调集了3营水师和5千陆兵支援曾国荃。所以曾国荃的总兵力应该有4万人(已扣除病死、战死的1万人)。
二、30万大军为何挡不住1万湘军?
一、起义的决定因素
农民为什么要起义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饭吃,在这个时候,谁给他们食物让他们可以吃饱,他们就会追随谁。这样由农民组成的军队没有人可以训练他们作战,所以他们并不厉害。
二、迷失了自我
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攻占清朝的一半疆土,是因为清朝的八旗军已经没有当年那么辉煌,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兵力也比太平天国少了好几倍。所以洪秀全的部队才有机会,而且越战越勇,太平天国占了清朝的一半疆土后洪秀全轻敌,骄傲的渐渐迷失了自我。
三、太平天国内讧
说起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我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那就是以洪秀全为首的统治阶层和以四大天王为首的中层统治之间的矛盾,因为洪秀全想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和地位,因此他必须削弱其他几个王位的均权,因此对东王一王等人都进行了大规模。军事限制,这就导致了东王李秀成的反对,以及东王李秀成的心中的不浮于世,东王李秀成在军队方面就基本上不听洪秀全的。只在李秀成对战香君的时候,洪秀全为了一己私欲在军事补给上和粮草补给伤都没有供应到位,最终导致李承弹尽粮绝!
四、武器非常的落后
反观湘军那边的武器就比太平天国这边先进了很多,毕竟那个时候清朝在大肆的开展洋务运动,集一国之力创办了许多先进的造武器工厂,并且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也舍得下血本,为了打败太平天国起义军也给这支湘军配备了大量的先进武器,甚至还有杀伤力巨大的火炮,所以武器不行当然也就打不过湘军,毕竟这种战斗不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斗。
战争失败后,李秀成带领军队进入苏北,遭到湘军的顽强抵抗,战斗力太强,李秀成无法战胜,再加上粮草物流供应不足,他只好重回原路,回到天津后,他的部队只剩下不到到两万人。
三、作为战役的主指挥官,李秀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在大战之前淮军就开始攻打苏州了。苏州是李秀成的地盘而且苏州守将一直在向李秀成求援,所以李秀成的心早就飞往苏州了。在雨花台战斗中,李秀成急功近利一心只想赶紧消灭曾国荃。于是他刚开始采用人海战术,让士兵一个劲儿往上冲,士兵死伤无数却丝毫没有进展,使士气大打折扣。
其次,除了李秀成不想打雨花台战役,他召集的十三个天王也并不是很想打这场战斗。早在这之前,陈炳文就曾经给李鸿章写信,想带军投降清朝。但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却深入敌方,本着背水一战的决心与太平军对抗。虽然太平军人数众多,但士气与决心却没有湘军高。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结语
因为这30万联军非常的难统领,他们都有各自的封地,他们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并没有专心的抗战。没有打算打持久战,就希望能够速战速决,采取强攻的方式。而湘军是拼死的抵抗。所以他们两方大战的40多天,太平军也没有能够击败湘军。
曾国荃率3万湘军与李秀成的30万太平洋大战46天,历经缺衣少食、伤病少药,日晒雨淋,经过浴血奋战、枪林弹雨、尸山血海的战斗,在外围友军的配合下,终于击败李秀成的优势兵力,使包围南京的阵地牢不可破!曾国荃也因此获得?曾铁桶?的美名。
雨花台战役一直是近代战争史的一个奇葩,足下说得如果进攻湘军的薄弱的粮运通道,及时切断湘军水陆交通,集中兵力在西线歼敌,完全可以动摇雨花台的湘军主力,但太平军没有水师,不能控制长江上游的补给,也是李秀成失利的原因。
清军补给无限没错,但是太平军为什么就不能保证供给呢?不要怪湘军掐断了它的粮道,因为太平军打不过湘军,切不断湘军的粮道,并不是说不想切断。也不要说湘军要强大的水师来保证供应,你太平军为什么不用水师??因为太平军的水师早被湘军消灭掉了。想当初太平军的水师何其壮观,长江上连舟上万,但自从1854年湘军起兵后,当年的田家镇半壁山大战后,太平军的强大水师就已经成了回忆了。既然打不过,那就不止是粮道保不住,连大本营都被端了。
主要是太平军烧杀抢掠,以邪教为主要动力。早就不得民心。自古未有以邪教成事者,何况不得民心焉能不亡。即使李秀成能暂时解围但最终逃不脱灭亡之命运。
即使赢了也只能是暂时延长太平天国的生命,最终也还是要灭亡的,农民革命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我们要客观公正的看待这场农民阶级的革命,不要被心存邪念的人利用来诋毁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诋毁我们的国家,现在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强大的武装集团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面对劲敌,如若免遭被肢解,那么就必须上下团结一致,各系行动统一,尤其是要杜绝集团内部某些人的特权和个别人的专权。
一、太平天国就是一个邪教组织,人民大众发现被他欺骗了,自然不会拥戴他;2、高层内斗,消耗了自己的大量精力,很多中高层精英在这场内斗中死亡或叛变;3、不思进取,事业未成,洪秀全三宫六院,底层士兵自然不满,或哗变,或开溜,人心不稳,不死才怪。
天京事变导致各级军官和士兵有到底为谁牺牲和为谁而战的问题,人心丧失和作战意识淡薄后,战斗力随之下降,李秀成、陈玉成的能力与威望比杨秀清差,至少杨秀清在军政上有绝对权威,洪秀全都不敢过多干涉,反之清军的训练和装备慢慢得到加强,战斗力增加不少,所以太平军失败是难免的!
不是新兵旧兵的慨念,韩信背水一战,项羽三万铁骑,直接吊打刘邦五十六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本事真的不要造反,多少人抱感终身,从杨秀清被杀,以决定太平天国必定灭之。就象李自成杀了李岩注定几个草包将军无力回天一样。从古到今只要是有魄力的君主放手大将建功立业的,无不战无不胜的。
雨花台战败,主要责任洪秀全,错在乱烂封王,你是王,我是王表面听李秀成的,实质上不积极在加上军工兵器落后于湘军,又完全没有水军,湘军水路畅通保证了曾国荃兵员物资的满促,在加上李鸿章,左中棠两部从上海杭州后路袭击,在加上李秀成三十万众从上海回师天京乃长途奔袭所带物资有限天京又没有物资支援失败必然。如果湘军兵进雨花台洪秀全果断自守,苏杭二州保证物资供给让曾国荃顿兵坚城之下时久师劳,兵疲意阻之时,李秀成上海之战明白时在以得胜之兵攻击疲困之师仗好打的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5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