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戚夫人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女性的角色比较刚强,但是,仔细去看她们的生平故事,却发现所有的刚强成就必将是用天真善良和软弱作为牺牲,才能够换取最后抱住政治大权的结局。就比如说刘邦时期的吕雉。
刘邦的的无情
人家姑娘刚刚开始嫁给刘邦的时候,不嫌弃他之前已经有了一个私生子,而且还愿意供着碌碌无为,流氓地痞一般的丈夫所有的生活开销,自己在田地里耕作,当日子真的拮据到不行的时候,就只能偷偷回到娘家借点银两来补贴家用。可她毕竟出身于富饶人家的大小姐身份,这样的谦让和退步也算是一种善良和隐忍吧。
可是这样的付出,在刘邦眼中并不一定是值得珍惜。当自己战败被项羽部队追着满世界跑的时候,原本是身为孩子父亲的刘邦,他却忘记照顾孩子的责任,在奔跑的过程中果断将自己与吕雉生的孩子推下马车,仅仅只是为了让奔跑时的车马能够更快一点,以便于自己逃跑,而不是落于项羽之手。
接着,当吕雉被项羽抓去做人质时,自己的丈夫怀中日日夜夜却抱着另一个年轻貌美女子。吕雉也不是相貌不佳,而是在多年的劳作和人质生活中,日渐变的沧桑。哪个女子不渴望丈夫的呵护?又有谁不渴望丈夫能够体恤妻子的付出?
所有的意难平和委屈感在吕雉的心底慢慢长起大树,树冠渐渐遮盖了原本所有的天真和善意,毕竟只有当自己的羽翼丰满之后,才能够保护自己和孩子的未来。
戚夫人的所作所为
当年戚夫人原本已经收获了刘邦的专宠,但是没想到戚夫人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收获一个男人的爱,她还希望身旁的执政者改变正妻滴子的继承制度,换成自己所生的孩子为太子将来能够继承大典。
所以说吕雉和戚夫人之间,并不只能够用情敌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关系,两人更像是政治敌人。
当刘邦听取了枕边人的话后,也想改立戚夫人的孩子刘如意为太子。随后也在朝廷内部中提出了该想法,只不过吕雉闻言赶紧面见四大贤者,朝其跪下请求协助后,才勉勉强强取得了部分支持者,这才保住了刘秀的太子之位。
刘邦为戚夫人留后路
刘邦谋权在世可无奈病疾缠身,在病危之际,他知道爱妾的最大靠山,也就是自己如若离开人世,很有可能被有意为难之人谋害性命,于是赶紧为爱妾做好了退路。先是将于戚夫人的孩子封了领地为王,戚夫人只要前去封地即可成为领地太后。
并且刘邦在临死之前拉住亲信的手说:万万要帮助我保护住戚夫人母子安危,孩子尚且年幼定将辅佐其成人。
但是没想到在刘邦死去之后,戚夫人的孩子已经前往领地接受拜封时,可是戚夫人自己却死活不愿意离开汉宫。处处在语言上挑衅吕雉的权威,即便是被罚去做苦工,也依旧想着编曲唱词:骂吕雉,歌颂自己的孩子。
但是当时的政治局面已经是有吕雉母子掌握大局,所以这样的挑衅行为完全是耗子在调戏猫。更何况刘如意作为封王,此时还不在母亲的身旁。朝廷中的权力核心大臣们多半向吕雉靠拢,挑衅的后果她难道没有考虑过吗?
所以后来很多历史学者猜测当时的戚夫人仅仅只是想追随刘邦而去,她并不愿意在明面上向吕雉妥协,毕竟眼前已经得势的女人是自己赢了那么多年的人,突然之间的身份调换会让她难以咽下这口气。
最后戚夫人一步步作到被吕雉做成人彘,在更多人看来应该都是她挑衅的结果吧。许多人都认为戚夫人“死有余辜”,刘邦死前为她找好后路,却偏要激怒吕雉。
其实一个女人最可悲的事情在于将所有的中心点和注意力放在了男人身上,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如果当某一天那个自己寄所有希望在身的男人突然离开了自己,或许就是走向深渊的那一刻了吧。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喜欢的女子,他不但年轻貌美,而且多才多艺,擅长跳舞和唱歌。一到节日或庆典的时候,便与刘邦一起欢歌纵舞,两人的生活非常幸福。
其夫人为刘邦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晚年之时,觉得太子刘盈,不能堪当国家大任,便想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但在张良等人的反对下,只好放弃这个念头。戚夫人在刘邦生前赚得万千宠爱,却不知,因此得罪了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
刘盈继位之后,吕雉成为皇太后,执掌朝政大权。戚夫人母子势单力薄,常常受吕后的欺凌。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戚夫人穿上囚衣,带上铁枷,囚禁在永春巷舂米。戚夫人非常伤心难过,就在闲暇的时候唱歌解闷,其中有一首歌词如下: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后听说后,竟以此为由,毒杀了刘如意。
即便这样,他还不放过孤苦伶仃的戚夫人。他命令手下剪去戚夫人一头非常漂亮飘逸的头发,并将他的手脚砍断,还用两只月牙形的钳子将戚夫人的眼球夹了出来。一段时间之后,他又用香烛熏聋了戚夫人的耳朵,并强迫他喝下哑酒,囚禁在厕所中。便给他取了一个侮辱性的名字,叫做:人彘。最终,戚夫人不堪酷刑,郁郁而终。
戚姬名戚懿,后人称她为戚夫人。戚苑庙附近的村民又尊称戚夫人为?戚仙女?。
01得遇汉王,嫁之为妃
戚夫人与刘邦的相遇,是在刘邦的逃亡路上。秦末楚汉相争,刘邦于彭城兵败,被项羽部卒追杀,在逃跑的途中,天渐渐黑下来,追兵越来越近。
刘邦走投无路,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出来一名女子,指着一口枯井让他藏好。然后,她把马给打走了。
等到刘邦一入枯井,即刻便有蜘蛛结网。追兵到了的时候,见蛛网纵横,料定是没人在里面了。于是快速离去,继续往前追。
等追兵走远,刘邦出来了,居住在此的戚父见刘邦相貌奇伟,必是大贵之人。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刘邦见戚女虽然穿着粗布衣衫但长得清丽脱俗,欣然应允。
还自曝自己是汉王,并且解下随身珍爱的佩玉为礼,定下婚约。承诺说如果以后他取得天下的话,一定会封你女儿为妃子。就这样戚姑娘就一直跟着刘邦,并且得到她的宠爱。
02 生儿如意,恩宠更甚
两人在一起之后很快就生了个儿子,取名刘如意。这样,戚夫人就更受宠了。
当吕雉为刘邦受苦受累做人质回来的时候,他刘邦不仅美人在怀,连儿子都有了。这可气坏了吕雉,因为戚夫人得宠,而自己为他受了那么多罪,却还是被冷落。
所以,吕皇后当然把她当做头号情敌。此刻能安慰自己的只有她的儿子刘盈,依然坐在了太子的位置上。
戚夫人的命运之所以如此凄凉,是因为她想废长立幼,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她怕刘邦故去之后,自己没有依靠,吕雉又心思毒辣,所以想早做打算。
这样想是没有错的,可是行动上她不及吕后啊!戚夫人因出生农家,生性单纯,不懂得拉帮结派,笼络人心为她所用。她唯一能指望的也就只有刘邦了。而刘邦本人就一直觉得刘如意更像他刘盈比较的懦弱,恐怕难以掌管天下。所以,也有废太子之意。
刘邦自己有这个想法,再加上戚夫人的时刻提醒,那刘邦是有点认真了起来。这废太子之事被大臣们知道了,那也是反对一片。而吕后当然是坚决反对,而且还是很焦虑的。因为古代都讲母凭子贵,如果儿子都被废了,那他这个母亲以后肯定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
03 欲夺储位,吕后胜之
吕后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那她是费了好大功夫的。
听从张良的建议,用尽全力请来商山四老辅佐刘盈。据说这商山四老当年前朝好几个皇帝,都没有请到们下山。刘邦本人也没请来。
吕后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跪谢周昌。因为周昌是个直言的忠臣,就是因为他的话影响了刘邦,再加上有商山四老的出山,刘邦再也没动过废太子的想法了。
据说商山四老出现后,刘邦见状对戚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后她是你的主人了。刘邦这样说,自然是在提醒她,以后要小心应对了。
刘邦去世后,太子刘盈即位,没了刘邦撑腰,吕后的胆子越来越大,肆意报复刘邦宠幸过的妃子。戚夫人当然就是她要对付的头号人物了。
04罚做苦力,结局凄凉
吕后把戚夫人打入冷宫,罚她做了很多的苦力。因为一首歌而害惨了自己。这首歌是这样唱的:
子为王,母为房。
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干里,当谁使告女。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儿子是王,母亲却在做奴仆,整天有做不完的活,常常自己生命危险,你却远在三千里之外应当叫谁来告诉你我所受的苦呢?
这一唱被吕后知道了,所以苦果就来了,被做成那啥了!后来,连儿子都被召回京城给害了。因为吕后不会留下活口的,那是后患无穷的。
假如她没唱这首歌,或许吕后会让她干一辈子苦力,至少还有命活着,可是她这样一搞,吕后是再也容不下她了。怕她日后会反吧,可能。再加上本来已经够恨她了!
吕后狠毒,戚夫人自己也是过于单纯了。如果情商高点,知道平时别那么高调,还有刘邦去世了,别唱什么歌,忍一忍说不定就过去了呢!
想让自己儿子为太子,也不知道行动下 拉拢下官员,给自己造势,就知道给刘邦施压。刘邦疼你自然是帮你的。
虽然说你也是出生农家,不会宫斗吧,可你也心爱宫里呆了那么久了,也该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呀!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难道还不清楚。
或许是刘邦对他保护得太好,她感受不到别人的怨气吧!所以说,情商和智商真的很需要的,特别是古代的皇宫。女人为了地位和保命是要付出很多的。
就像《甄嬛传》里面的嬛嬛,她是为了活下去费了好大的劲呢!不过,双商这种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的。要自己懂得看清形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揭秘,赤壁之战与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