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一提起赵匡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宋代历代皇帝都延续了赵匡胤的重文轻武政策,大宋的士大夫犹如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俨然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
同时,士大夫的“膨胀”对于限制皇权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社会,士大夫由士而仕,把“参政议政”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径。
陈桥兵变以后,赵匡胤为了避免重蹈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武人拥兵自重的覆辙,奉行崇文抑武政策,“以易武臣之能事”,赵匡胤一再宣称:“宰相需用读书人”。
宋代的士大夫犹如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士大夫善谏、敢谏
宋朝士大夫善谏、敢谏,始终敢于“批龙鳞”、“犯天颜”,士大夫们在内心深处并未把皇帝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竭尽全力地向皇帝灌输纳谏的意识,认为君主应该做到从谏如流。
“自古人君,纳谏则兴,拒谏则亡。”
“崇儒纳谏,人主之大利。”
王安石言道: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苟不能行道,适足为父母之羞。”
即便是九五之尊,一旦行为不端,照样遗羞天下,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皇帝也会犯错,犯错了就应该批评指正。
士大夫是北宋的“顶梁柱”,他们通过科举制进入政治圈子后,表达出了强烈的“为民请命”的愿望,他们重视谏议的作用,在士大夫看来,如果皇帝不能纳谏、从谏,那么皇帝很容易就会成为暴君,国家就会面临危险。
宋代的士大夫把大臣善谏,皇帝纳谏放在了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地位。
“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
面对着士大夫的“敢言”、“善言”,宋朝皇帝并没有置若罔闻、嗤之以鼻,反而是予以尊重,认真听取采纳。
宋太宗就曾言:
“且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
在臣子的“监督”下,皇帝的言行不得不有所收敛。
宋仁宗即言道:
“台谏之言,岂敢不行?”
由此可见,臣子的敢言使得皇帝感到畏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制约皇权,防止了皇帝的“胡作非为”。
人人得而入仕
科举制的创立打破了豪门贵胄对仕途的把控和垄断,大量的农家子弟得以走进政坛。
宋朝是赵匡胤通过政变建立的,他对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形记忆犹新,为了避免宋代重蹈覆辙,采取了“偃武兴文”的策略,他登基后便发问: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为了“息天下之兵与建长久之计”,赵匡胤解除了手下大小将帅的兵权,而代之以文官治国,在他看来,弱不禁风的读书人更可靠,“以易武臣之任事者”,宋太祖的崇文政策也为以后的历朝皇帝所效仿。
既然在治国上倚重文人,那么就要完善科举制度,为士大夫入仕大开“方便之门”。宋朝打破了科举制原有的门第限制,不重谱牒,不看出身,不讲身份,人人皆可参加,人人皆可入仕。
“虽山野贫贱之家,子弟苟有文学,必赐科名。”
无论是富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士”成为了常态。
士大夫利用史官制约皇权
中国封建历史,从头到尾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历史,与坐拥天下的皇帝相比,饱读诗书的士大夫是那么的“微小”。
“名卿士大夫,十有八九出于场屋科举。”
他们依靠皇权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过硬的“后台”和过多的经济诉求,却以“解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在大原则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巧妙地对皇权进行了制约。
“盖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无遗天下之是非。”
从中可以看出,在制约皇权的道路上,史官被宋朝的士大夫充分地“利用”起来,成为了他们制约皇权,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一把“尚方宝剑”。
史官主要是记载皇帝的言行,将其编写成起居注、实录等,最后载入正史。吕公著曾经上书宋神宗,告诫道:
“人君一言一行,史官必书。若身有失德,不惟民受其害,载之史策,将为万代讥笑!”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时期曾有位官员有要事求见,此时宋太祖正在后苑玩鸟,官员紧急求见,所奏之事不过是平常之事,宋太祖大怒,举起斧子砸在官员嘴上,打落了两颗牙齿。
官员缓缓捡起牙齿装入怀中,宋太祖不悦地说道:
“汝怀齿,欲讼乎?”
被打官员“有条不紊”地对回道:
“自当有史官书之也。”
显然,在宋朝,士大夫出身的史官是臣子制约皇帝的一大法宝。
“恐史官载之于史,被后人斥为暴君。”皇帝不得不大大有所“节制”。
士大夫以培养圣贤君主为己任
宋代的士大夫普遍具有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被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句”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他们思想的精髓所在和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在封建专制的宋代,士大夫要想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离不开圣贤君主的支持,为此,在宋代建立之初,士大夫就把如何培养圣贤君主提上了日程。纵观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往往都是圣贤君主少得可怜,残暴君主层出不穷。
而有宋一代反倒出了不少圣贤君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士大夫在朝廷上可以说得上话,历代帝王也注重以文化人,以文化己。宋朝开设有经筵,皇帝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士大夫的教育,这也是宋朝臣子们限制皇权的一大举措。
在对皇帝进行教育之时经筵官往往是以老师自居,皇帝成为了课堂上的学生。在士大夫的严格教育下,宋朝皇帝大都养好了喜好读书的习惯,如宋哲宗说道:
“并无所好,惟是观书。”
中书舍人彭龟年曾指出:
“人君之学与书生异,惟能虚心受谏,迁善改过,乃圣学中第一事,岂在多哉。”
其中最为称道的就是宋仁宗。有史料记载:
“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
“所施忠厚之政”。
有一次台谏建议裁减后宫的奏折送到宫中时,宫女们正在给宋仁宗梳头。在得知大臣们要求裁减后宫的事情后,宫女们愤愤不平地说道:“现在很多大臣家里都养了不少歌姬舞女,官家的妃嫔侍女本来就少,凭什么只许他们享受快乐,不让官家身边多几个贴心人?宋仁宗答道:“台谏之言,岂有不从之理?”
宋仁宗果然忍痛割爱,将自己身边的一些侍女和妃嫔遣送出宫,听从谏官之言,裁减了后宫。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士大夫的培养教育,宋仁宗才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完美君主”。
在有宋一朝,士大夫不甘仅为皇帝的“奴才”,不断增强主人翁的使命感,以与皇帝“共天下”为己任来实现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敢于进谏皇上,利用史官制约皇权,不断强化对皇上的儒学教育以培养出圣贤君主。
在宋代,士大夫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俨然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
士大夫的“膨胀”对于限制皇权有着积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宋朝没有出现暴君,与士大夫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不得不说这是一大进步。
宋朝被评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大型内乱的朝代,它名义上国祚319年,实际上分为南宋和北宋,我们都知道这两个阶段的分割性事件是:外敌金国的入侵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两任皇帝被俘虏,大国尊严几乎荡然无存,后来建立的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气焰,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出现内乱,引得人们对其进行探索,小莫根据历史资料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其一,宋朝没有权力巨大的武将。历史上发动内乱的多是手握兵权的武将,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就是仗着自己手里的兵权发动了陈桥驿兵变,才建立了宋朝,所以他最怕的就是被别人以同样的方法取代,于是在建国后就进行了“杯酒释兵权”的活动,朝中之事大都仰仗文臣来解决,没有兵权的文臣就像是温顺的小猫,不乖时不过挠主人几爪子,挠了主人之后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一般承担不起,只好乖乖听话了。
其二,宋朝人民生活富足。宋朝前期的外部局势稳定,宋真宗同强敌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暂无其它强敌,于是将大多数经历都投入到了对内的政治经济建设上,建立了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可否认宋代出了不少贪污的文臣,但是宋太祖说了:一百个文臣贪污也比不上一个武将谋反的危害大,宋朝的统治者不怕官员贪污,这是什么呢?因为宋朝最不缺的就是钱!比如说水浒里的武大郎:一个靠卖馒头为生的小个子男人都能买一栋临街的房子,还能娶一个漂亮老婆。人民生活安定富足,没有造反的心,历朝历代的起义军多是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被逼造反的,而宋朝百姓对现有生活很满意。
其三,宋朝的疆域小,便于管理。和之前的汉唐相比,宋朝的疆域实在是小得多,除此之外,宋朝的历代皇帝都很随性,不要说南征北战去开疆扩土了,别人打到家门口后,统治者们还总想着赔钱了事,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各种说好话,好像从来不担心自己的疆域问题。宋朝的统治者知足常乐,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管好自己的小地方,每天过自己的小日子。
因为宋朝对宦官的管理有一套系统好完备的制度,防止宦官祸乱朝政。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宦官干预朝政的事情,其中以唐朝和汉朝为主,尤其是唐朝,出现了很多次宦官害死君主的事情。宋朝也是吸取了前朝的经验,对宦官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不让他们干预朝政,只让他们负责日常的事务,权力都掌握在君主的手里。
首先宋朝严格限制宦官的人数。宋朝的宦官应该是封建王朝中人数最少的朝代,赵匡胤在位的时候,宦官的人数加起来也超不过50个人,到来后来才增加都100人左右,但是到了宋徽宗时代,人数骤然的增加。宦官想要左右朝中的局势,就要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但是宋朝宦官的人数根本就形不成这种利益集团,有效的防止宦官乱政的局面。
然后宋朝还规定宦官不能参与朝政。作为君主身边最亲近的人,能够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掌握最新的信息。所以宦官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手中往往握有很大的权力,为了防止宦官干预政事,宋朝对宦官参与朝政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谁敢破了这个规矩,轻的处罚是流放,重的处罚就是斩首示众。
最后就是宋朝明确规定,宦官不能和朝中的文武大臣来往。这是宋朝的底线也是红线,谁碰这个红线,必死无疑。为了防止宦官内部出现勾结的现象,对宦官也做出了明确的官阶制度,宋朝内侍省的宦官职衔都有明确的规定,宦官的高级官职管着下级官职的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历史上唯一没有出现过宦官乱政的王朝就是宋朝,因为他们有前车之鉴,对于宦官一直都管理得很严格,如果官宦有什么小心思的话,惩罚也非常的严厉,再加上宋朝的皇宫历史上规模最小的皇宫,用不了很多宦官,所以宋朝是历史上宦官数量最少的一个朝代。
俗话说得好,“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不管是哪一个朝代上,大部分都出现过宦官乱政的情况,从秦朝时候开始,有赵高宦官乱政,再往后的每一个朝代差不多都经历过宦官乱政的情况,甚至包括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有一个朝代却是例外的,那就是宋朝。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从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宋朝的宋太祖就对太监有了绝对的限制,对宦官非常的警惕。后来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做了皇帝,对官宦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定,写了一部手册,明确的写出来宦官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且如果官宦要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的话,皇帝也是非常心狠手辣的,还有就是宋朝的宰相权力很大,这也导致宦官根本就无法干政,参与不进去。
那个时候宋朝的宰相权力大到可以对皇帝指手画脚,所以作为皇帝奴仆的宦官就更加没有好日子了。而且在宋朝的时候,宦官的数量非常少,而宋朝的皇宫也是历朝历代里规模最小的,所以就用不着很多宦官。虽然宋朝的宦官很少,但是贵在质量好,当时有一个叫做秦汉的宦官,为朝廷立下了很多战功,还有李宪,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也很好,也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朝政中来,一直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皇室中,家和国是难以分割的。后妃作为皇帝的家人,她们的一些想法会对皇帝造成影响,间接影响国家政治。
正如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一书中提到:?古代政治,家国无殊。一家之中,男女固并有治家之责。推此义以言国政,则后妃夫人,亦当辅佐其君子以理国。诗首《关雎》,书美釐降,礼重冠昏,易基乾坤,皆是义也。?可见,女性参政自古就有,且不可避免。
总体来讲,后妃参政按参政方式来划分,分为:直接参政和间接参政。
直接参政
直接参政是指后妃直接参与朝政,在皇位交接过程中,或国家处于特殊时期时,辅助皇帝来稳定政局。直接的参政如宋朝太后在皇帝和大臣认可的情况下进行的垂帘参政。
间接参政
相比后妃直接参政,后妃间接参政在中国历史上居多。后妃,尤其一些得宠的后妃,通过自己身份上的便利,借助皇帝,对朝中大事进行评论,从而影响朝政。这种间接的参政在历朝历代的史料中都有记录。
有的后妃参政不但没有受到谴责,反而被载入史册,为历代所传颂。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唐太宗的皇后长孙皇后劝谏太宗而受到赞扬。另一种是后妃为了自身及其家族利益,不择手段,甚至牺牲他人的生命,最后导致朝政腐败。
历史上临朝听政的太后共有 29 人,其中?西汉 2 人,东汉 6 人,北魏 2 人,唐2 人,宋9 人,辽3 人,元4 人,清1 人。
宋朝垂帘听政的太后为什么这么多?
1、 扶持幼帝
宋朝皇帝年幼即位的,如仁宗、哲宗、恭宗、端宗、怀宗,这五位皇帝中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是仁宗,年仅 13 岁,最小的恭宗,年仅四岁即皇帝位。皇帝如此年幼,自然没有能力处理国事,就需要有人辅佐,于是,太后听政辅佐新君。在母以子贵的古代社会,这是再合理不过的。还有宋朝社会崇尚孝道,更容易为母后垂帘听政找到合理的道德依据。这五位皇帝有四位垂帘太后,分别是刘太后辅佐仁宗,高太后辅佐哲宗,谢太后辅佐恭帝,杨太后(度宗杨淑妃)辅佐端宗、怀宗。其中刘太后和高太后听政时间较长、影响较大。谢太后和杨太后都是在南宋社会动荡时垂帘听政,并没有什么作为,可以说虽有垂帘之事,但无听政之实。
2、 皇帝病重
宋朝因为皇帝病重而不能亲政的皇帝,如英宗、神宗。英宗初即位,病重,曹太后垂帘听政。
《宋史》载:?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
嘉祐八年四月乙卯,大敛,上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
韩琦及投杖褰帘,抱持上,呼内人,属令加意拥护,又与同列入白太后。下诏,候德政日,请太后权同处分。礼院奏请:其日皇帝同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中书、枢密院合班起居,以次奏事,或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皇太后处分称?吾?,群臣进名起居于内东门。从之。
宋英宗即位之初,因其病重不能亲政,曹太后垂帘听政。还有就是神宗末年,神宗病重,高太后垂帘听政。
3、 帝统不正
帝统就是指皇族血统,中国的皇位继承从夏朝建立之初就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保证皇帝的帝统纯正。但是宋朝出现多位皇帝并不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因为宋朝有的皇帝并无子嗣,无奈之下只能从宗族中进行选择,这时其帝位合法性就受到了质疑。所以皇帝本人甚至大臣就找人辅佐,来证明帝位的合法性,进而稳定政局。但是为什么选择太后进行辅政呢?在之前朝代会由大臣来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而宋朝当出现一些不利于国家政权正常运转的情况时,都选定皇太后或太皇太后来垂帘听政。这和以往朝代对女性的限制不同。皇帝在年幼时需要依靠太后,皇帝年长发生帝统不正的情况时也需要太后辅政。
宋太宗是以宋太祖之弟身份继承帝位,属帝统不正。宋朝除了太宗,还有英宗、徽宗、高宗、孝宗、理宗、端宗和怀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宗,仁宗皇帝无子,所以就在宗室中选择了一位皇子,英宗继承皇位并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此时就需要有人来辅政,来保证皇位的顺利交接和朝政的稳定。
4、 朝局动荡
宋朝的历史上,总体上政局是稳定的,除了北宋和南宋末年。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破开封城,张邦昌僭立伪楚政权,册立哲宗孟皇后为宋皇后,垂帘听政。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兵变,孟太后再一次垂帘听政。孟太后两次垂帘听政都是因为当时政局动荡。
除了孟太后在社会动荡时垂帘听政,南宋末年的谢太后和杨太后(度宗淑妃),都是在政局动荡时垂帘听政的。
宋朝这么多太后垂帘听政,为什么不会危害朝廷?
1、 太后的自我约束
和与以往朝代具有野心的太后相比,宋朝的太后总体上来讲是很安分的。
宋以前的后妃尤以汉唐后妃表现出极大的野心和为帝情结,同样宋朝的垂帘太后也有野心。她们身处后宫,她们会认为能够参与政治是其人生最大的价值体现,还有就是宫中后妃之间斗争非常残酷,想要在宫中立足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太后想要通过参与政治、获得政治地位的方式来保障自己在宫中的地位。
自古以来,对皇后的要求是,皇后负责内治,国政应由皇帝掌管。唐代时,当高宗想逊位给武后时,大臣郝处俊劝谏高宗不应逊位武后,史载:?时高宗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天子治阳道,后治阴德,然帝与后独日之与月、阴之与阳,各有所主,不相夺也。若失其序,上谪见于天,下降灾于人。
在宋史资料中多次出现皇帝和大臣多次请求太后垂帘听政的文字,宋朝太后垂帘听政都不是她们主动要求的,有的是先皇嘱托,有的是在大臣和皇帝的一再请求下才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对徽宗请求其听政的请求予以拒绝,?皇帝长成,本不须如此,只为皇帝再三坚请,故且勉从。非久便当还政,只如慈圣故事甚好。?向太后表示当国事稳定即还政给皇帝,一定不会像刘太后和高太后一样终身称制。
2、 约束外戚
宋朝的垂帘太后不仅能自我约束,而且对待外戚,也能进行约束,这与以往朝代的参政太后不同。前朝太后参政大多重用外戚,形成外戚势力,进而形成外戚政治,而终宋之世都不存在外戚势力。太后有意地去抑制外戚,在选择皇后时也倾向于选择没落的家族,以免扰乱朝政。
宋朝之所以没有形成外戚政治与太后对外戚的抑制有很大关系,甚至当皇帝想要重用外戚时太后也是拒绝的。曹太后时,大臣提议升曹佾为使相,曹太后再三不许。史载:?元祐间,三省言李用和等改官移镇恩例,今高氏、朱氏,皆举故事,皇太后曰:?外家恩泽,方欲除损,又可增长乎治平初,欲加曹佾使相,皇太后再三不许。?
3、 外戚对太后的帮助很少,甚至拒绝帮助
宋朝没有形成太后政治,同样也没有形成外戚政治。
其实,太后政治和外戚政治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和太后对外戚的约束有很大关系,和外戚对太后的约束及其自我约束也有关系。与以往朝代外戚借助太后在宫中的势力干预朝政权倾朝野相比,宋朝外戚也和太后一样,懂得自我抑制,且对太后的一些不合适的行为能进行劝阻。南宋时,吴太后在光宗时垂帘听政,其弟吴琚建议吴太后不要垂帘太久,让其早立皇子,撤帘还政。吴太后确实听了其弟的建议,在立嘉王后即撤帘还政,垂帘时间仅六个月。
史载:?先是,吴琚奏东朝云:某人传道圣语敢不控竭。窃观今日事体,莫不如早决大策,以安人心。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旬浃,久则不可。愿圣意察之。?
4、 来自大臣的监督
宋朝士大夫对于太后任何僭越皇权或有可能僭越皇权的行为予以坚决地抵制,宋朝的士大夫不惜篡改遗诏。刘太后在死后留下遗愿让杨淑妃摄政。
下诏求言,删去遗诏。皇帝与太后裁处军国大事之语。
宋朝大臣肯定太后对朝政所起的作用,同时,对太后的方方面面进行约束。刘太后垂帘之初大臣就献《王凤论》给刘太后,暗示刘太后应抑制外戚。史载:?帝初即位,度上书论六事,又尝献《王凤论》于皇太后,以戒外戚云。?尤其是当太后的行为僭越皇权时,大臣一定会加以阻拦。刘太后是宋朝垂帘太后中比较有野心的,其垂帘时间长达 11 年,当仁宗已经成年,但其还迟迟不肯还政,直到去世,仁宗才得以掌权。垂帘期间有一些想要擅权的行为时,都遭到士大夫毫不留情地反对。
总结
宋朝太后多次垂帘但并不危害朝政,这与宋朝开国之初确立的治国之策有很大关系,例如: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与武将联姻等,这些做法一直沿用于整个宋朝,对太后及外戚势力起到了抑制的作用。
这就也导致了垂帘听政太后的很多无奈,从侧面反映出太后垂帘听政只是特殊情况下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太后垂帘听政无论具有怎样大的权力,代表的都是皇权,是对皇权的一种补充。当太后发挥作用时可以垂帘听政,一旦她们对政治无益时,就需要撤帘归政。
在历史上,宋朝士大夫是最有责任感的,宋朝士大夫直言劝谏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甚至对皇帝也是,不惜去惹怒皇帝,也要劝谏。因为他们真的把国家当成是自己的,如果皇室不好,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当国家处在特殊情况时,大臣不会介意皇太后去垂帘听政。在他们看来,皇太后听政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皇太后可以保证赵宋王朝的统治变得更好或者是得以继续,这样他们的利益才不会受到影响。
当垂帘听政的太后有违反一些礼制上的规定时,宋朝士大夫一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阻挠,因为他们对待皇帝尚如此,何况是太后呢?
太后参政一直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这其中有维护政权稳定作出贡献的太后,也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危害朝政的太后。总体上太后听政是弊大于利的。但是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一共出现九位太后十次垂帘听政。
总体来讲,她们并没有对朝政造成大的危害,反而在国家处在不稳定时期,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交接,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使得朝政有序地进行,在国家处在动荡时,安定了人心,稳定了朝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2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