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没有推翻雍正原因是什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1 11:54:07

老十四胤禵为什么没有推翻雍正原因是什么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胤禵的故事。

公元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随后,45岁的雍正皇帝上台。在雍正顺利登基的过程中,其实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对手,例如老八胤祀和老十四胤禵。在昨天的文章中,小编和大家聊了雍正皇帝与老八对抗的问题。今天就来聊聊老十四,对于刚刚上台的雍正来说,老十四才是最大的威胁。与老八不同,老十四手里有军队,而且达到了20多万。如果老十四造反有没有机会成功呢?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中后期,准噶尔部一直是清朝的头号威胁。准噶尔部不断的扩张,甚至有能力主动挑战清朝。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皇帝曾经御驾亲征对付准噶尔部。但没有能力彻底灭掉准噶尔,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准噶尔部甚至占领了西藏,准备染指青海和四川。到了这个地步,清朝不得不出兵。但康熙皇帝已经60多岁了,无法自己带兵出征。最后,胤禛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出征了。

起初,清朝只调动了10余万军队,但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清朝各路军队的总数达到了20多万。换句话说,老十四胤禛能够指挥20多万军队,相当于清朝的一半家底。那么,如果老十四和当年的燕王朱棣一样造反,到底有没有机会呢?首先分析一下老十四率领的军队,虽然他手下有20多万军队。但这些官兵的家属都在后方,如果他们跟着老十四造反,他们的亲人肯定会受到牵连。如果老十四发动叛乱,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官兵不愿意,尤其是那些家属在京师附近的官兵。

第二就是雍正皇帝的反应,其实雍正皇帝对于亲弟弟老十四并不放心。当时,雍正皇帝的第一亲信年羹尧就在陕西,职位是陕甘总督。年羹尧已经命令陕西、甘肃等地严阵以待,虽然兵力不如老十四。但西北地区的驻军也不算少,年羹尧毕竟也会打仗,老十四和年羹尧谁更厉害,这也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大军的后勤给养问题。依靠相对贫瘠的西北地区,根本无法供养这么多的军队。西征大军的后勤一直是中部各省供给,如果雍正皇帝切断了大军的补给,那西征大军能够撑多久都算问题。

起初,西征大军的后勤都算一个月供给一次。雍正皇帝上台之后,改成了每日供应。这对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意味着后勤补给线被切断。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一旦军队丧失了粮草,要么不战自溃,要么直接投降。老十四虽然坐拥大军,但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随后不得不返回京师奔丧。既然返回了京师,那就别想再回到前线。老十四被雍正皇帝软禁,直到乾隆皇帝上台之后,才放出了这位十四叔。当时,骁勇善战的老十四基本已经成了废人。

我们最后讲一下西征大军,老十四被软禁之后,西北的战争仍在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皇帝需要一位绝对心腹、而且会打仗的人前往西北地区。在雍正皇帝的亲信中,也只有年羹尧有这个水平。最后,年羹尧赶赴前线作战。但是在平定青海地区的叛乱之后,年羹尧日益骄狂。在返回京城之后,年羹尧的待遇甚至超过了亲王。俗话说月满则亏,年羹尧的好日子也并不长。

康熙驾崩后,手握重兵皇十四子胤禵,为什么不兵变夺位?

康熙驾崩以后,黄四子继承了皇位,但是很多人都怀疑是篡改了诏书,本来皇十四子胤禵是有机会做皇帝的。但是最终他没有去夺权,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当时雍正其实已经继承了皇位,再去推翻雍正的话,就是篡位了。第二,皇十四子胤禵远在大西北,根本来不及赶回来。

康熙一共有30多个儿子,他最喜欢你也最器重的就是皇十四子胤禵。胤禵这位皇子,自幼聪慧过人,而且凡事都肯吃苦下功夫,自然深得康熙的欢心。所以,他经常有机会和康熙一起出门巡游,也早早的上战场,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但是当时有皇太子,就是赫舍里所生的皇子。不过,皇太子自己不争气,都已经是太子了还一直惦记着皇位,生怕康熙不传位给他。最后因为想要谋反,被康熙废掉了。自此以后,皇太子的位置就有机会那么几位有人气的皇子之间选择了,其中就有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五十七年的时候,发生了准噶尔的叛乱,他们进攻清朝的西藏边境。这时候,康熙安排皇十四子胤禵做抚远大将军,当时就封了大将军王。也就是,皇十四子胤禵是代替康熙出征的。这么高规格的讨伐,康熙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一旦这次讨伐胜利,算是大功,康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立胤禵为皇太子了。只可惜,还没有等到胤禵凯旋,康熙就驾崩了。很多人到现在研究都怀疑,诏书被篡改过。

为什么雍正皇帝和他一母同胞的十四弟关系不好?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皆是康熙德妃所生。但在后来的皇位之争和雍正登基后,他们兄弟关系一直不好,甚至十四王还被雍正圈禁。他们为什么会兄弟阋墙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母亲的偏心,造成兄弟之间的隔阂。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时,胤禛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清初时,位分低的后妃不允许抚育自己的孩子,其生母乌雅氏当时尚为德嫔,身份低微,没有资格抚养孩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胤禵出生时,乌雅氏已经晋位德妃,有资格抚养孩子了,所以胤禵是在生母跟前长大的。

谁养的孩子和谁亲。胤禵为乌雅氏亲手抚养的第一个儿子,又是最小的孩子,故而乌雅氏对他极其疼爱,感情深厚。而胤禛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且佟佳氏自己没有孩子,对胤禛像亲生的孩子一样疼爱,所以他们的关系极为亲近。乌雅氏这个生母对这个不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非常冷淡,胤禛并未从亲生母亲那里感受到多少母爱。


本来因为胤禛和胤禵的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兄弟感情就很一般,母亲对弟弟的偏向更加重了兄弟之间的隔阂。电视剧《步步惊心》有一个情节,胤禛和胤禵各自送给母亲一个玉镯。同样的玉镯,乌雅氏对胤禵送的就爱不释手,对胤禛送的就表示不喜欢。虽然这仅仅是一个虚构故事,小说家言,但却反应了史实,乌雅氏确实极其偏心于小儿子。


本来胤禛和胤禵无论谁当了皇帝,乌雅氏都是皇太后,但她就是不这样想。她一心一意盼着十四阿哥能登上皇位,对另一个孩子登上皇位却极其反对。雍正登基后,乌雅氏不接受雍正的叩拜,不遵惯例住进慈宁宫,还拒绝“皇太后”的封号。这个母亲也真偏心到极点了。


二,道不同不相为谋,兄弟之间政见不同,导致他们歧路而行。


康熙大帝天纵英才,皇子也众多,有二十四个儿子,而且这些皇子遗传的也好,个个才智非凡。太子的两立两废,给其他皇子带来了登上皇位的机会。这些皇子拉帮结派,蠢蠢欲动,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八阿哥胤禩集团和四阿哥胤禛集团,即所谓的“八爷党”和“四爷党”。


胤禛自小跟着养母,寄人篱下,肯定小心翼翼,懂得察言观色,养成了城府深、阴晴不定的性格。胤禵在生母身边长大,深得母亲疼爱,也受康熙的宠爱,所以他性格开朗、聪明机灵、个性直爽、重情重义。


性格的不同导致了政见的不同。胤禩才干出众,性格温和,有“八贤王”之称。胤禵的政见和八阿哥相同,所以他拥护八阿哥,反而和自己一母的哥哥四阿哥胤禛站在了对立面。


后来康熙厌弃八阿哥,八阿哥失去了“夺嫡”的资格,“八爷党”的势力转而开始拥护胤禵,形成了后来实力更加雄厚的“十四爷党”。这样,老四和老十四兄弟两个就正面交锋了。权力的争夺,使这两位本就没有多少兄弟情的亲兄弟,更加敌视。


雍正继位后,为了稳定皇位,巩固政权,他便开始清算以“十四爷党”为首的“阿哥集团”。他先是解除了允禵的兵权,然后派其守皇陵幽禁起来,后来又改为圈禁。


结语

封建帝王专制制度下,天家无父子,也无兄弟,只有权力的争斗,只有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服从。从小处说,是成长环境和母亲的偏心造成了兄弟之间的隔阂,从大处讲,则是皇权的争斗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雍正帝和嫡亲弟弟关系并不好。

十四阿哥手握精兵,在得知雍正得到皇位后,为何不造反?

四阿哥胤禛虽然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十四阿哥却是八爷党,支持的是八八王爷,而不是自己的亲哥哥。四阿哥登基的时候,十四阿哥确实手握兵权,但有几个原因注定他不能起兵夺权。第一,西北距离京师距离遥远,四阿哥登基已经是既定事实了。第二,当时西北大军的粮草掌握在雍正亲信年羹尧的手中。第三,雍正派了重兵防守京城,十四阿哥的家眷也在京城。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几个原因。

十四阿哥一生下来就是冰雪聪明,与四阿哥不同,十四阿哥是由德妃亲自抚养长大,所以与母亲关系极为亲近。后来,康熙皇帝派十四阿哥负责西北军务,可谓是重兵在手。首先,康熙继位之后,十四阿哥身在西北,距离京师距离遥远,而且雍正登基已经无法改变。如果这个时候,十四阿哥起兵反叛,就是乱臣贼子。实际这个时候,十四阿哥是鞭长莫及。其次,虽然十四阿哥掌握着西北军权,但是粮草却被年羹尧所掌控。年羹尧是雍正的大舅子加亲信,没有粮草,十四阿哥压根没有胜算。

最后,雍正派了重兵在京师防守。如果十四阿哥敢出兵,很可能是一场恶战,谁胜谁败都说不定。镇守京师的也是雍正的亲信隆科多。十四阿哥和四阿哥之间并无多少亲情。等到四阿哥成为皇帝,他便把弟弟胤禵幽禁。

所以说,不是十四阿哥不夺权,而是他夺权也没有多少胜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1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