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黄子澄。
明朝洪武末年,太子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悲痛不已,同时他又爱屋及乌立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储(朱标长子朱雄英八岁就夭折了)。朱允炆年幼,政治基础也很薄弱,先前朱元璋打算留给朱标的冯胜、傅友德、蓝玉、王弼等开国功将肯定会不服年幼的朱允炆,于是朱元璋便大杀功臣,将资历老的功将都杀了。同时把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留给了朱允炆作班底。其中黄子澄在建文一朝较为有名,大家都说他忠君爱国,在后世也留下了一个好名声。但是黄子澄在建文年间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黄子澄学识极高,忠君也不假。但他的缺点就是书读多了,把一切想的太理想化,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因为黄子澄科举成绩不错,于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一路顺风顺水,轻轻松松就爬到了高位,没有什么在底层实践的机会,处理事情就有些追求尽善尽美。而齐泰很黄子澄比起来就要实际多了,可惜建文帝比较欣赏黄子澄。
建文帝刚登基时就着手削藩,齐泰的建议是先削去燕王的王位,但是黄子澄却认为燕王实力过于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藩王,待到时机成熟再动燕王。朱允炆采取了黄子澄的意见,可此举实在是打草惊蛇,在朱允炆削掉其他弱小的藩王后燕王早就准备好一切,蓄意造反了,可以说黄子澄的建议贻误了削掉燕王的时机。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黄子澄此人并无多少才能。在朱允炆还没有着手削燕王的王位时,碰上了朱元璋的忌日,按照规定太祖皇帝的所有儿子都要进京祭拜。但是朱棣哪里敢在此时进京,于是称病不去,但是毕竟是太祖朱元璋的忌日,需要重视,朱棣就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进京祭拜,这实在是一个扣留人质的大好机会。齐泰当时就建议朱允炆找借口扣留这三人。但此时黄子澄又开口了,他说此三人与建文帝都有血缘关系,扣押说不过去,而且会打草惊蛇。建文帝又听从了黄子澄的意见把三人放回去了。而三人中朱高炽是以后的明宣宗,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朱高燧也是在靖难之役中发挥出巨大作用。黄子澄这个建议直接让建文帝放虎归山,也为日后建文帝失去江山埋下隐患。
燕王起兵后朱允炆本来派的是老将耿炳文迎敌,起初燕军打得非常困难,但是黄子澄此时又出昏招了,他建议用李景隆换下耿炳文,结果李景隆就是个废柴,接手朝廷军后屡战屡败,直接导致建文帝的失败。
黄子澄为人虽然忠君爱国,饱读诗书,可实在不适合作为皇帝的智囊团,他出的这些昏招让靖难之役前实力强大的建文帝输了一切。
在朱元璋去世之前,留给了建文帝朱允炆两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齐泰和黄子澄;尽管有着两位辅政大臣辅助,但最终还是没能让朱允炆坐稳江山。而且在百年之后,这两位辅政大臣,广泛被后人评说;认为一个于国有功,一个只会误国。
在这两人中,误国的这位自然是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而对国家有功的人是齐泰。之所以会这么说,都是因为下面这些事情:
一、在削藩的主张上二人观点截然不同在建文帝登基以后,两位辅政大臣也算是尽心尽力的辅助,他们曾一致认为应该削藩;因为朱元璋赋予藩王的权力太大了,加上朱允炆是一个后生晚辈,在面对这群叔叔时候,很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同为削藩主张,但二人的观点却截然不同;黄子澄认为,削藩应该从周、齐、湘、代等实力弱的藩王开始。这样不容易遭到藩王强烈的反抗,而且还能够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削藩。
同为辅政大臣的齐泰,则完全不赞同黄子澄的观点;在齐泰看来,削藩时候应该从实力最强的燕王开始,否则就会打草惊蛇。
二、是否扣留朱棣三子意见出现分歧在前面削藩的过程中,建文帝最终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从最弱的藩王开始;而这样的做法,果然被齐泰说中,作为燕王的朱棣,便已经明白了侄儿的想法,于是也在积极的谋划、应对。
到了朱元璋忌日时候,本应该亲自进京吊孝的朱棣,突然称病卧床不起;于是便派遣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进京,代替自己吊孝。
在这样情况下,齐泰建议扣押燕王朱棣三个儿子,让他投鼠忌器;而黄子澄则建议放他们回去,理由还是不能打草惊蛇。最终建文帝还是采纳了老师黄子澄的意见,将朱棣三子放了回去。
就这样建文帝两次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也因此最终错失了最佳的削藩时间,所以也才有了最终的结局。因此后人才会说黄子澄是庸臣误国,而齐泰则是功臣。
李景隆是“靖难之役”中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他首鼠两端,是一个导致建文帝失败的元凶。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连年征战中,李文忠出生入死,多有战功。明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曹国公,死后配享太庙和肖像功臣庙,位列功臣第三,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但“老子好汉儿混蛋”,李文忠死后,李景隆袭封曹国公,并掌左军都怪府事,他“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明太祖朱元璋亲踢他名字为“景隆”,实际上,正如深知他底细的明成祖所说的那样:
“李九江(景隆小字九江),纨绔少年耳。”
他说起话来夸夸其谈,但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建文帝继位后,他对李景隆这位表兄弟十分倚重,视为心腹。
建文帝即位不久便开始“削落”。本来,他最为担心的是燕王朱棣,但因一时未找到适宜的借口,又有些害怕燕王的势力,所以没有首先在燕王身上开刀,而是首先削除了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建文帝以边疆有警为名,“使景隆备边,道出汴,碎围王宫,执橚。”将周王朱捕解往京师。建文帝削除了周王封爵,将他禁锢于南京。自此以后,李景隆越发受到建文帝的信任。
削周王得手后,建文帝又接连废削了齐王、代王、湘王、岷王,燕王清楚地意识到,下一步就要轮到自己了。于是,他于建文元年七月毅然起兵,以“靖难”为名,声称要除掉主张削藩的齐泰、黄子澄,与建文帝展开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在这场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中,李景隆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钱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后来,建文帝还担心他的权不够重,遂派宦官到他营中,“资玺书,赐黄钺,弓矢,专征伐”,加上郭英、吴杰的兵力,合军六十万。建文帝几乎倾注了全国的兵力,想一举消灭燕军。出人愈料的是,这六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南军从此一蹶不振,建文帝也因此“进退失据”,最后终于丢了皇位。
李景隆为什么失败得那么惨呢?要知道,当时明成祖刚起兵不久,人马不多,主力又随明成祖去攻略大宁等地,远离北平,留守北平的主要是老弱妇孺,防守力量十分单薄,在那种兵力强弱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下,李景隆的大军竟一直未能将北平攻下。令人不解的是,当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时,明成祖不是集中有限的兵力固守北平根本之地,而是放心大胆地去援永平,攻大宁,他身边的将领对此大惑不解,劝明成祖不可远出:
“永平城完粮足,可以无优,今宜保守根本,恐出非利。”
明成祖却不为意,还是率主力外出征战去了。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当瞿能父子浴血奋战,已将北平彭义门攻破,李景隆不是帅师跟上,乘势攻入城内,而是命瞿能暂停攻城,“令候大军同进”,致使功败垂成。
《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诸书都归于李景隆“忌功”,未免太轻描淡写了。瞿能是李景隆的部将,古往今来的统帅都是鼓励部下杀敌立功,哪有统帅“忌”部下立功的呢?如果当时一鼓作气,攻占北平,使明成祖失去这个根本之地,局面会完全是另一种样子,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李景隆这样做当有更深的原因在。
当李景隆连战皆败,由德州往济南撤退时,德州尚有“粮储百余万石”。德州是北伐的基地,粮草充足,李景隆南撤,将这些“粮储”完好无损地留给了燕军。李景隆如果不是首鼠两端的话,他完全应该将这些粮储烧掉,决不应留给与之作战的燕军,要知道,百余万石粮储在当时不要说征集不易,仅运输到这里来就是个大问题。在永乐以前,一年经京杭大运河运往北平的粮饷不过四五十万石,当时明成祖控制的地盘不大,这些意外得来的粮储对他真是莫大的帮助,这简直就是李景隆送给明成祖的一份厚礼。其中的内情外人是很难知道的。
李景隆身为统帅,对有勇有谋真心伐燕的将领却百般排斥。例如杨本,他本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从景隆讨燕有功。景隆忌之,不以闻。”也就是说,杨本打仗再勇敢,功劳再大,李景隆也不为他上报请功。杨本后来大概看到了李景隆怀有二心,自己便“以孤军独出”,李景隆也不予接援,终因寡不敌众,杨本被俘,后被燕王囚死于北平狱中。
把前后诸多史实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李景隆首鼠两端,脚踏两家船。又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其危害性实在难以估量,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识破了李景隆的真面目,弹劾他,要建文帝杀掉他。但建文帝仁柔有余,刚毅不足,念他是至亲,始终未对他治罪。黄子澄是建文帝削藩的核心人物之一,最初他极力推荐李景隆为大将军。后来李景隆兵败回朝,黄当廷痛哭着说:
“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
吏部左侍郎练子宁还当廷抓住李景隆:
“数其罪,请诛之,(建文帝)不听,愤激叩首大呼曰:‘坏陛下事者,此贼也,臣备员执法,不能为朝廷除卖国奸,死有余罪。即陛下赦景隆,必无赦臣,因大哭求死。(建文)帝为罢朝。”
同时,宗人府经历宋征和御史叶希贤都抗疏直谏,“言景隆失律丧师,怀二心,宜诛”,建文帝却均未采纳。当燕师通近南京时,方孝孺当廷抓住李景隆并怒斥:
“坏陛下事者,此贼也。”
郑公瑛等18人群起而殴之,差一点将李景隆当场打死。看来,当时已有不少人看清了李景隆的真面目。由于李景隆伪装得好,再加上他身份特殊,建文帝还一直想利用这个特殊人物为自己效力。当燕军通近南京时,建文帝命李景隆前往燕王营中,请燕王退兵,答应双方裂土而治,毫无结果而还。
当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和谷王橞一起防守金川门,当时南京城内尚有精兵二十万,粮草充足,固守坚城,还有相当的抵御力量。当时正值盛暑,北兵不耐署热,时间稍久燕兵即会陷入很不利的局面,再加上燕兵是孤军深入,后方不稳固,而建文帝的勤王兵也将陆续赶来,这对朱棣都是很不利的因素。这时的李景隆再也不掩饰他的真面目了,立即打开城门,迎燕师进京,这就是所谓“金川门之变”,从而使明成祖一举取得决定性胜利。
至于李景隆在暗中到底帮了朱棣多少忙,今已难详考。但从明成祖对他的封赏中可以看出,他赫然列为明成祖夺天下的第一功臣。明成祖即位后大封靖难功臣,李景隆受的封赏最为隆崇:
“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继李景隆之后,封赏最重的是朱能和丘福。李景隆是左柱国,但朱能是右柱国,明代尚左,左柱国为尊,另外,李景隆“太子太师”的头衔也是朱能所没有的,朱能尚且无法与李景隆相比,那就更不用说其他的“靖难功臣”了。这种情况不是很能说明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了吗?《奉天刑赏录》则说得更为明确了当,明成祖:
“以曹国公李景隆……有默相事机功。”
何为“默相事机”?难道不是在暗中帮助朱棣,正因为李景隆功高爵显,所以在明成祖的群臣当中,他堂而皇之地位居第一。
“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
诸功臣出生入死,夺来了江山,李景隆是个降臣,却位列班首,难怪“诸功臣咸不平”了。这是因为诸功臣不明其中底细,朱棣才真正了解李景隆的特殊贡献,只是不便明说就是了。再加上李景隆那种特别显赫的身份,这就使他成了导致建文帝失败的一个关键人物。可悲的是,建文帝可能至死也没认清这一点。
明代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生于1377年12月5日,即他祖父时代的洪武十年。这个年幼的皇孙被描述为早慧、孝顺和正直,据说他的祖父很钟爱他。如果不是遇到意想不到的事变,他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地下去。1368年2月,洪武帝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即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因为朱标在名义上,也许事实上是他的嫡妻马皇后所生之子。洪武帝的目标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是一个性情温和而有教养的人,但不很勇武。明太祖虽然对他的第四子朱棣的军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为了王朝的利益,他仍把朱标看作他恰当的继任人选。②
使皇帝震悼不已的是,朱标在他的盛年37岁时即于1392年5月17日死去。可是,接班的次序是很清楚的:朱标的嫡妻所生的长子已在10年前死去。因此,皇帝只好找朱标一系的次孙朱允炆——即朱标的活着的最年长的合法儿子——为储君。这个未经过考验的男孩被立为皇嗣时不足15岁,他绝不能与他的祖父或他的叔辈相比肩,他的指定只不过是长子继承制原则的体现而已。虽然朱棣后来声称,他本人可能被入选为嗣君,只是因为那些儒士们的横加干预才未成功,但洪武帝事实上没有考虑把他的其他儿子立为太子。
在他的祖父死去后几天,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二皇妃吕氏(1402年死)——为皇太后。③关于朱允炆的个性和他在位时的国内发展情况现已无可信材料,因为在他死后,他那一朝的记录都被窜改或销毁殆尽。建文帝时期的档案文献和起居注全遭毁灭,而幸存的私家记述又概遭禁止。
在建文帝继任者在位的时期,朝廷史官关于建文帝的行事写了一些歪曲真象的、极尽批判之能事的报道,想以此证明永乐帝夺权是有理由的。他们谴责建文帝和他的顾问们行为放荡和品行不端,把建文帝形容为不孝、奸恶和邪淫的人,指责他玩忽职守并犯有大不敬罪。后世同情这位被废黜皇帝的学者们关于建文之治则写出了一些与此截然相反的谀词,说这位皇帝又是孝子,又是仁君,称之为遵循儒士劝告和缓和明太祖苛烈行政的一位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们谴责燕王大逆不道的篡弑罪行。④这些残缺不全的、互相矛盾的材料要求人们必须进行最细心的审查。建文时期许多方面的事实真相将始终弄不清楚了。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使得他真正关心他祖父的高压行政措施对平民百姓的影响,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因此之故,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建文帝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建文帝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很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建文帝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建文帝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①
这三位儒家学者以各种不同方式影响皇帝。黄子澄和齐泰变成了皇帝的心腹,用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教育他。他们负责研究一些新政策并付诸实施,目的在改组帝国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方孝孺是《周礼》——一部关于乌托邦式政府的经典著作——专家,他发觉他所见到的是个人专制统治的缺点,因此他建议皇帝应该根据古代经典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来实行仁政。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姚崇明知道贪污有罪,为什么还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