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韩重赟,赵匡胤的拜把兄弟兼开国功臣,最后不得善终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6-21 09:25:52

韩重赟,赵匡胤的拜把兄弟兼开国功臣,最后不得善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重赟。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韩重赟等禁军将领的支持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可是七年后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居然下旨想处死自己的结义兄弟、北宋的开国功臣韩重赟!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呢?

一、韩重赟是谁?

韩重赟是磁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武安市,他在年少时就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之后屡立战功,得到晋升,“补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还参加了高平之战,“以功迁铁骑指挥使”,之后从征淮南,“先登中流矢,转都虞候”,“俄迁控鹤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控鹤军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直接负责宿卫皇宫,是精锐中的精锐。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960年,韩重赟作为禁军中的主要人物,直接参加了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加封了六位翊戴功臣,其中就包括韩重赟,他被封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成为禁军系统侍卫司的最高长官。

二、韩重赟犯忌

961年,赵匡胤调整禁军系统,改韩重赟为殿前都指挥使、领义成军节度使。当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两个职务被废除,所以韩重赟就成为禁军系统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换言之就是赵匡胤当年的那个位置。之后,韩重赟还奉命负责督建皇宫,率领军士民夫去修理黄河的河堤。由于韩重赟一直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967年,有人向赵匡胤举报,说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也就是说,韩重赟私自将禁军将士作为自己的心腹,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赵匡胤勃然大怒,当时就想下旨杀了韩重赟。赵匡胤为什么生气呢?原因很简单,他当年就是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才靠着禁军的支持,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三、谁救了韩重赟?

对赵匡胤而言,韩重赟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辨真伪,直接想处死韩重赟。幸亏赵普站了出来,他对赵匡胤说:“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陛下您不可能亲自去统率禁军,必须要选择将领。假如韩重赟因为谗言被杀,那么就会人人自危,没有人敢为陛下统率禁军了。

即使有赵普劝解,但赵匡胤依然没有消气,“上怒犹未解”。赵普劝说了半天,赵匡胤才没有杀死韩重赟。不过,赵匡胤还是处罚了韩重赟,免去了他的殿前都指挥使的职务,“出为彰德节度使”。事后韩重赟到赵普拜谢,但赵普拒绝接见。974年,韩重赟病死,被赠为侍中。从韩重赟事件中可以看出,赵匡胤并非不想杀功臣,而是他已经将功臣全部“废掉”。

赵匡胤的几个结义兄弟,帮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都是什么结局呢?

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的这一天,不管是赵匡胤还是其他几人,大概都不会想到,他们这几个人的结义,将会对历史产生多大的影响。仅仅七年之后,他们将彻底掌握后周的高层权力,并且在陈桥驿发动一场兵变,将赵匡胤推上皇位,建立了历史上又一个正统王朝。

那么,当时和赵匡胤结义的这几个人,到底都是什么来头?他们是怎么把赵匡胤推上皇位的?赵匡胤登基之后,这几个人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义社十兄弟的诞生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的一个官宦家庭之中,也算是一个高管子弟。但是这样的家庭并没有让赵匡胤变成一个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公子哥,而是变成了一位从小就胸怀大志,心怀天下的少年郎啊。

当时正是乱世之秋,但是不得不说赵匡胤也是真的生在了一个好的时代,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正是五代十国那样的乱世年代,才给赵匡胤提供了干出一番事业的机会。赵匡胤在年仅21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948年,就投奔向后汉枢密使,郭威的麾下,为郭威效命,这一次的选择,也正是赵匡胤转折的开始。


赵匡胤加入到郭威的团队之后,在威的团队中,先后结识了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这九为兄弟,并在公元953年歃血为盟,结拜为异姓兄弟。

他们十个人最初都是在郭威的麾下任职,而且这十个人这十个人不是来自河南的,就是来自河北的,经历大多都十分相似,一开始都是低级官员,在地位权力方面相差不多,但在郭威去世的时候,这十个人大多都成为了将领级别的人物。

一般历史上其他的结义事件之中,最后坐上帝位的那个人,一般都是兄弟几个中的大哥,由这些弟弟们来辅佐大哥上位,但是在这?义社十兄弟?当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史料之中并没有详细的介绍着十人之中相互的排行大小,以及结拜先后的顺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赵匡胤并不是老大,老大应该是当中的李继勋。

赵匡胤的心腹杨信,被提拔第二年就哑巴了,去世前为何突然又能说话了?

据《宋史·列传·卷十九》的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时期的殿前都虞候杨信在上任两年后,突然就患病变成了哑巴。但这并没有影响杨信的升迁,宋太祖赵匡胤反而对其愈加信任。此后,杨信升任殿前都指挥使等职,仕途顺畅。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杨信依然圣眷隆盛,任镇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等职。杨信死于宋太宗太平兴三年。但诡异的是,杨信在死前一日,突然能开口讲话了。要知道,杨信患失语之症已十多年,难不成就病去如山倒,突然痊愈了?那为何又偏偏凑巧,杨信病愈之日就在其将死之时呢?这其中有何蹊跷呢?赵匡胤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当时他担任的职务是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其中,殿前都点检是禁军殿前司的最高统帅。赵匡胤正是通过这一职位逐渐扩展自己的实力,最终谋取帝位的。所以出身于禁军统帅的赵匡胤,在开国之初就非常忌惮掌控禁军的高级将领们。

赵匡胤先是在建隆二年(961年)春,罢黜了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的职务,将其外放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且,此后禁军不再设殿前都点检一职,而是由皇帝直接统帅禁军。宋初禁军的设置沿袭后周制度,分殿前司和侍卫司两部。赵匡胤在罢黜了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职务后,又罢黜了侍卫司最高统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使韩令坤的职务,韩令坤被改任为成德节度使。同年七月,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刚刚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石守信和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等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接着,赵匡胤对弟弟赵光义所任的殿前都虞候的职务也进行了调整。赵光义改任开封府府尹。赵匡胤在将禁军的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又对禁军的编制进行了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禁军将领的地位被明显降低,禁军对皇权的威胁被大大削弱。在解除功臣们对禁军的兵权后,赵匡胤开始任用一些资历较浅、容易掌握的军官担任禁军将领。接替赵光义担任都虞候职务的张琼其实就是一位中级军官,资历非常浅。他在升任都虞候之前只是一位内外马步军都军头。但他对赵匡胤非常忠心。赵匡胤当年在攻打寿春时,幸有张琼为其身挡飞矢,赵匡胤才安然无恙,而张琼却为飞矢射中大腿,身负重伤。

虽然张琼曾救过赵匡胤的命,但出于对禁军将领的猜忌,赵匡胤还是在张琼身边安插了史珪和石汉卿两个耳目。张琼与史珪和石汉卿的关系素来不睦,张琼身为武将,性情粗暴,做事又不拘小节,又挑选官马又将反宋将领李筠的家奴占有。这两件事被史珪和石汉卿告发,称张琼私养兵马,并且还称张琼污蔑赵光义有不臣之心。张琼被赵匡胤缉拿后,很快被赐死。虽然事后赵匡胤明知张琼系蒙冤而亡,但对诬告者史珪和石汉卿并没有治罪。由此可见,赵匡胤也是在借张琼事件敲打禁军将领们最好安分守己。如若不然,宁可枉杀也不会错过一人,张琼就是最好的例子。

张琼死后,都虞候一职由杨信接任。相比张琼,杨信的声望更低,几乎没有什么战功可言,在禁军中只是一名中下级军官。但杨信有个优点,那就是做事谨慎,谨言慎行。所以赵匡胤鉴于张琼的作风粗暴,避免再出现类似的张琼事件,就任用杨信为都虞候。乾德四年(966年),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被告发在禁军培植自己的心腹。这个密告直接戳到赵匡胤的痛处,赵匡胤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要处死韩重赟。韩重赟是追随赵匡胤的老部下,对赵匡胤忠心耿耿,一直在禁军担任要职。幸亏由于宰相赵普的劝谏,赵匡胤才放过韩重赟一马。赵匡胤将其解除禁军军职,外放为节度使。

也就是在韩重赟死里逃生的这一年,都虞候杨信突患怪疾,成了哑巴。但奇怪的是,杨信身边的家僮玉奴对杨信的心意却非常洞晓,杨信平日的工作指令等都能通过玉奴准确传达。一个哑巴会有什么威胁力呢!自此,赵匡胤对杨信更加信任,不断加授杨信的官衔,而杨信对圣恩则以更加勤勉回报赵匡胤:969年,杨信率禁军平定了赵匡胤身边的亲军作乱;赵匡胤在宫中督练亲军演习时,士兵呼喊嘈杂。身在玄武门外的杨信误以为宫内有变,来不及穿朝服就驾救而去,直到看到赵匡胤安然无恙才放心。事后被赵匡胤赞为忠臣,而四年后,杨信升任为殿前都指挥使。

赵匡胤死后,他的太宗弟弟赵光义即位。赵光义对前朝的重臣进行了彻底的换血,但由于杨信谨言慎行,对皇权毫无威胁,得以继续留任禁军。太平兴国三年五月,杨信在临死前一天突然开口讲话。赵光义大为诧异,移驾杨信府中亲自探视。杨信对两朝皇帝感激涕零,但在次日便病逝了。杨信在失语十多年之后,突然在临死前一日能开口讲话。这个谜团在正史中并未解开。但杨信失语恰在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蒙冤之后。如此巧合的时间点,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杨信一向小心谨慎,他的前任张琼曾救过赵匡胤一命仍难逃冤杀。而开国功臣韩重赟也差一点脑袋掉地。而杨信既没有像张琼一样有恩于赵匡胤,又没有韩重赟的军功和名望,所以身处敏感职位的杨信应该是如履薄冰,心有余悸的。杨信为了低调自保,使赵匡胤放弃对自己的猜忌之心,开脆装起哑巴。谁会对一个哑巴存有戒备心理呢!杨信装哑这一装就是十余年。临死之际,也就无所顾忌了,所以就一吐为快了。当然这只是对杨信失语之谜的一种推测。

北宋开国十大虎将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本文整理了北宋开国著名将领,欢迎阅读。

石守信 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同平章事为使相的石守信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解除兵权,即请求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名义,专任天平军节度使。太平兴国9年死,终年57岁。

《宋史》评价: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呼延赞 呼延赞有胆量勇气,勇猛强劲,随和率直,经常说愿意战死在敌军中。在自己身上到处纹"赤心杀贼"字,甚至于他的妻子、儿子、仆人都在身上纹了这几个字。他的几个儿子耳朵后面另外刺字曰:"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他创制兵器破阵刀、降魔杵,铁折上巾,两边有锋利的刀刃,兵器都重达十几斤,他头戴深红色的纺织品,骑着杂毛色的马,身上的穿戴奇异。他性格俗陋怪异,不近情理,隆冬时把水浇在幼孩身上,期望小孩长大后耐寒且强劲健壮。他的儿子曾经生病,他就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给儿子治病。呼延赞死后,朝廷提升其子呼延必显任军副都军头。

高怀德 后周初,高怀德已是殿前东西班都指挥使了,职位在太祖之上。后周恭帝时与石守信同时建节。在“陈桥兵变”中积极拥戴太祖。宋朝建立后,在为拥戴的功臣的加官进爵中位列第二,仅次与石守信。受命与石守信平息上党李筠叛乱。太祖亲征李重进从行。太祖还将胞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高怀德是开国功臣中第一个皇亲国戚。太祖收兵权时被罢殿前都点检军职。太平兴国7年死,终年57岁。

《宋史》评价:怀德将家子,练习戎事,不喜读书,性简率,不拘小节。善音律,自为新声,度曲极精妙。好射猎,尝三五日露宿野次,获狐兔累数百,或对客不揖而起,由别门引数十骑从禽于郊。

张令铎 张令铎在后唐时边从军,后又为后周政权效力。他曾跟随后周世宗攻南唐。后在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登基。入宋以后,被任命为镇宁军节度使。赵匡胤后来将张令铎之女嫁给自己的弟弟,二人结为了亲家。

张光翰 张光翰(?—967),辽州榆社(今属山西)人。北宋初期将领,开国功臣之一。

在参与陈桥之变的翊戴功臣中,张光翰与宋太祖的关系比较疏远。同年五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及宁江军节度使衔都为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的韩重赟所接替,张光翰可能此时即被罢军职。从赵彦徽的情况推测,张光翰即被出为永清军(贝州,今河北清河西)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乾德五年(967)正月,时任永清军节度使的张光翰死。

赵彦徽 赵彦徽(?—968),河北安喜(今定州)人,北宋初期领,开国功臣之一。在北宋初年,曾任自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等要职。史称:赵彦徽“与上(太祖)同事周世宗,尝拜为兄”,推测赵彦徽年长于赵匡胤,他在后周世宗初年的职位,当与赵匡胤相近或稍高。虽拜他为兄,但他与宋太祖的关系也仅稍优于张光翰,他与张光翰同于建隆元年五月首先被罢军职,他的军职为宋太祖的亲信罗彦瓌所接替。

罗彦环 罗彦环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三年(923年),父罗全德,官后晋泌州刺史,彦环得父荫补内殿直。广顺三年(953年),枢密使王浚因骄横跋扈被贬官,罗彦环被视为王浚的同党贬为邓州教练使。周世宗时起用为伴饮指挥使,改马步军都军头。显德七年(960年)一月,爆发陈桥兵变,初三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范质率王溥、魏仁浦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环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卒于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四月。

王彦升 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

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并诛杀后周大将韩通,被授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因敲诈宰相王溥,被贬出京城,出镇唐州,后又镇守申州、防州、原州。

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回朝途中在乾州病逝。

韩重赟 韩重赟曾参与陈桥兵变,一度担任殿前都指挥使。宋太祖还曾经让他主持修建攻代诺,以及修建河堤等。后来,还随赵匡胤征讨北汉,立下不小的功劳。总之,韩重赟绝地算得上北宋开国十大虎将之一了。

李继勋 “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是第一个升任殿前司副长官殿前都虞侯、第一个建节。在攻打南唐时失职,次年七月才免去其节度使而责为右武卫大将军。后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不属于翊戴功臣。后在进攻北汉边境及抗击北汉中屡建功勋。曾大败北汉名将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兵临太原城。契丹来救,李继勋才率军退回宋境。次年又随太祖攻北汉,后退兵。太平兴国2年死,终年62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