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何从未彻底占领朝鲜半岛
关于这一说法,其实也是分为好几个原因的,首先便是因为朝鲜半岛离我们的国家版图其实是算很远了,如果是要发兵步行从东北地区跨到朝鲜半岛去,对于军队的损失实在是很大,当时的我们又不很适合水战,也没有那么多量的大型船只能带足够的军队过去。
其二,便是那时候的朝鲜半岛主要是游牧民族,太难抓了,他们是没有定所的,首先便是很难找到他们,其次即便是找到了他们,主动权也是在他们手中,他们想打就打,想跑就跑,实在是抓不到。
其三便是,朝鲜半岛太小了,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讲,还不够塞牙缝,如果为了这么个小国家,发动大量的兵力财力,就显得很亏,征服朝鲜半岛是在对于我国没有什么收益,还不如让他们年年进贡来得实在。
转载声明:感谢您对不回头网的支持,读史使人明智,以史观今,让我们通过历史中一个个的典故故事去了解历史。喜欢的朋友欢迎转载中国历史上,为何从未彻底占领朝鲜半岛
汉的时候朝鲜半岛北部是汉的领土,隋唐的时候隋炀帝征高丽失败,宋的时候北方的河北地区都不在手里,更别说半岛了,明朝主要是朱元璋太保守了,认为中国之外都是蛮夷之地,没有征服的必要,就没再打,加上蒙古的威胁,皇帝又太无能了,高丽人又很孝敬明皇帝,就让它当了附属国,清延续了明的政策,加上说道征服,它征服的是整个中国,没精力管那个地方。说到底,主要原因就三个:1、朝鲜反抗比较激烈。2、地方远,占领了只有负担,没有利益。3朝鲜比较听话。总的来说就是朝鲜作为一个附属国比作为一个省给中央带来得利益更大
这个问题,至少分两个层次看(多图慎入):
首先,朝鲜半岛的价值如何,是否必须兼并的地缘板块;
其次,若是值得兼并,如何能更好的消化。
但在分析前,有必要厘清一下朝鲜半岛的确切分界。这有助于解读那些地跨东北与朝鲜半岛的政权,比如高句丽。
我的看法是以山为界比以水为界或许更合适:
简单的说,就是以鸭绿江南部分水岭为分界(上图红线);粗暴点的,以分水岭附近东西两座高峰的连线为分界(图中黑线)。
鸭绿江下游不大,所以鸭绿江流域,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上游的盖马高原。这个长白山所在的高原,对于东北的意义远大于半岛。所以应该明确的将盖马高原划分到东北。
一个地区的价值,至少分两个方面看,自身价值(生产价值 )与战略价值(地缘关系)。
先说自身价值
工业时代之前,半岛的生产价值相对不大,特别是从农业社会的角度看,完全可用穷山恶水来形容。
1、地形。
这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问题,半岛可供种植的土地比例很低,但这其实不算问题,山地再多,恐怕不比福建的比例更高:
再怎么说,半岛也有大同江与汉江两个不算小的冲积平原:
若将盖马高原放到半岛来看,汉江这点小平原还真略等于无。但实际的比较,应该是某流域内来比较:
2、气候
单从气候类型分,朝鲜最南部还有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且三面环海,按说不应该太冷
平壤的纬度大致与天津相当:
但实际的年平均温度,平壤与天津相差不小:
而我找到的两张一月平均气温图均显示,由于盖马高原(长白山)的存在,气温曲线在辽东和西北风的方向几乎平行:
而再看盖马高原与半岛的山脉走向:
想象一下西北风撞上这些山脉的结果,简直就是将西北风硬生集中并带加速效果的变成东北风,这就是辽东乃至朝鲜的等温线几乎平行西北风的原因。
所以,朝鲜半岛的最佳形容该是恶山穷水。
3、交通
因为半岛(特别是半岛北部)的特殊气候,所以冬天的朝鲜半岛是作战后勤供应的噩梦。冷不可怕,可怕的是湿冷。
因为靠海,所以一旦北风减弱,靠海的平原地带上原本好走的道路就变成烂泥滩。
所以朝鲜半岛于古代军事而言,几乎算得上是个摸得到的海岛。
综上,朝鲜半岛对中原而言,性质跟最初的巴蜀、岭南类似,能联系上,但大军其实难以进驻。
二、 战略价值
谈战略,首先明确“自我”的战略定位。换句话说,就是抛开朝代差异,我们中国的核心疆域是哪里。
我们的人口核心区是大致以亳州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下图蓝圈内),所以,我们的战略视野,应该是以此为中心向四方扩展:
参看: 中国历史上说的中原地区到底在哪里
汉四郡和岭南诸郡距离亳州差不多,建郡时间也没差太多。
对当时的中原人而言,岭南是烟瘴、朝鲜是苦寒,同样不是好地方。但千年以后,岭南基本被消化,而朝鲜半岛……
不过,与朝鲜半岛类似情况的其实不是一两个:唐宋时,我们的核心疆域已经扩展到下图橙色圈范围(也因此,后人对宋代没能收复幽燕耿耿于怀)。
外围(下图橙色黑色圈间)类似巴蜀那样真正消化掉的其实也不到半数:
贵州、河套、辽东等也都没实现稳定统治,大致只是比朝鲜半岛好一点。漠南与台湾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因此,要像巴蜀、岭南那样真正消化的外围板块,必须进行过足够的开发。比如巴蜀,都江堰与蜀道;岭南是灵渠与梅岭古道。
那么,朝鲜半岛的战略价值如何呢?关于这点,我们先考察一下各个朝代的态度:
明显,东汉放弃了南半岛,大致只保留了大同江流域。
西晋在朝鲜半岛的领土大致和东汉相近。差别最明显的反而是河套完全丢失(河套放弃,意味着对游牧势力没有防范心理,结果众所周知)。
虽然改朝换代,但唐基本是隋的延续,唐代的朝鲜半岛,还是留下了一点空白,大致汉江流域为主体仍然属于新罗。而且,特别要注意的是,长城以北的疆域,大体都是都护府。
换句话说,唐朝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实际估计还比不上汉代。也正因为关外都是都护府(都督府),而不是州县。所以才在幽州设置军事重镇,然后为安史之乱提供了产生的条件。再之后,汉人政权就没再染指半岛了。
综上,汉唐近千年间,我们各个朝代一直试图统治朝鲜半岛。从这个角度来说,半岛在古人心中也颇具战略价值,只是统治不得其法。
以人口中原视角看,半岛和巴蜀几乎以亳州为中心对称分布,而且,气候条件更好的半岛南部,离河北与江东的直线距离颇为相近:
所以,内部来看,若航海术足够发达,那么朝鲜半岛将是河北与江东的相较的必争之地。而对外,半岛北部是东北,南部是日本。真可谓南北枢纽,古代的中外藩篱。
所以,半岛并非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中原势力若是插足半岛,则可能面对东北与日本两个方向的攻击。这恐怕才是汉人势力无法在朝鲜半岛安心发展的战略因素。
至此,基本上解答了本题。但是,朝鲜半岛真的不该努力去消化么?放弃任其独立真的是最好的选择么?
我认为不是,相反,朝鲜半岛是我们必须消化的地缘板块。为何这么说乃至于怎么消化,一切还得回归到人口中原的视角去审视半岛及其相关的东面三海(渤、黄、东):
估计不少人不知道黄河与东海的分界(上图长江口东面的黑线)。所以,以亳州为中心的核心疆域,其实本就包括东面的三个海,而且几乎是整个渤海,大半个黄海,战国时,齐国与燕国都某种程度的靠鱼盐之利兴国。
而渔业与航海业(及其基础上诞生的工业),跟农业的关系都是互补大于对立。与基本和农业对立的游牧完全不同。这是农业社会可能发展航海的基础。
而再往外围看:
以亳州为中心,巴蜀外缘为界的范围内,包括了东面三海以及台湾海峡,朝鲜海峡及少部分的南海。海域遍及半个核心外围(自澳门到天津):
以面积论,上图黑圈内,恐怕接近四分之一的领域是海洋。
因此,当我们基本消化岭南之后,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应该是发展航海(贸易),充分发掘海洋的价值(因为台湾海峡的阻隔与中原的体量,我们对外贸易的对象只能是西方的国家)。
所以,若说西汉向西域扩张为了是陆上丝路的话,唐代向漠北扩张就显得有些盲目了。而消化朝鲜半岛的最佳时机,或许莫过于唐代。
假若当时更重视一点航海,那么海上力量完全压制日本完全是没问题的。如此,半岛至少是牵制东北势力的重要力量,那么幽州就没必要单独放置超级军事重镇。
而唐中后期出现的渤海国,疆域大致正是以图们江口为中心(包括小部分的朝鲜半岛):
这说明,以朝鲜半岛为基地,通过航海联系,以向北扩张也是有很大的成功可能的:
契丹(辽)崛起于临潢府(大致长春西部的蒙古草原边缘)。崛起的第一步,就是攻略渤海国。
女真(金)本属渤海国,其各部统一后,誓师攻辽的地点,就在五常市的拉林河(张广才岭西侧),也是渤海故地。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建国称汗。新宾虽位于渤海国边缘,但后金(清)建国前,先兼并的是海西女真和野人(东海)女真(俄罗斯远东库页岛一带的女真人被称为“东海女真”,即是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们西边的女真人也就成了海西女真)
以兴凯湖、图们江为参照,很明显,三大女真的领地,完全覆盖当初的明属渤海国。
换句话说,东北地区的几个政权,在崛起的初期,首先(或第二步)占领的都是原渤海国,那么该地区为何如此重要?我们来看看该地区的地形:
很明显,渤海国的大体疆域,对于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乃至乌苏里江流域,都是上游之势。而该地区的中心,却有个由图们江、绥芬河流域组成的后花园,而朝鲜半岛与东北分享着盖马高原,即使陆路,半岛的势力也很容易进入图们江的上游。
所以,若航海压制日本,那么中原势力就能很轻松的通过朝鲜半岛进入渤海国,从而控制整个东北。
于是,所有问题(消化朝鲜半岛乃至东北)的焦点,其实是航海水平。历代对航海重视不足。
重点说两遍:
如上图,我们的核心疆域,本就包括面积不小的海洋。即使我们放弃南海,退守南岭,然而渤海、黄海、乃至东海仍然需要建设海防以应对全球海军的挑战 。
所以,本质上,我们的地缘格局,就注定我们必须发展航海,建设强大海防。
以上。
没有吞并控制朝鲜半岛,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完全占领、开发东北地区。
因为朝鲜北部多山地,易守难攻,而且要征服朝鲜,必须从东北地区出兵。而东北地区一直是一块开发远远不足的处女地,蛮夷遍地,无法作为一个稳定的进攻前哨存在,所以每次出兵朝鲜,都要从中原地区出发,路途遥远,作战时间很短,一旦到了冬天就无法作战,无法驻守,只能撤兵。即使战胜,也无法长久守住防线(后勤供给跟不上),最终的结果还是只能撤兵。
1:历史上,中国的统治重心一直不在东北,因此对朝鲜半岛的重视程度自然稍差;
2:不是不想征服。汉、隋、唐都对朝鲜半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隋朝还因征伐高句丽失败而丧亡,但都未完全成功,汉唐都在征服部分区域后退回。归根结底,高丽棒子实在强悍。辽、金都曾与高丽作战,未能成功,元朝曾攻克朝鲜全境,但只是作为属国,清朝入关前即已打败朝鲜,但也只是满足于成为属国而已。说到底,高丽棒子实在强悍,当征讨成功获得的利益不能抵消征服和占领的成本的时候,那自然就不愿意一意征服了。所以才有明成祖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
3:顺便说一句:中国历史上其实也很霸道的。明朝曾占领越南,但因人家不断反抗而被迫退回;清朝曾经占领缅甸大部,但也因代价太大而撤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5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史最大骗局杨门女将竟没一个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