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乾隆皇帝这一生有17个儿子,在他这17个儿子中,有7位皇子是夭折,健康成长的皇子只有10位,在这10位健康成长的皇子中,有一位皇子特别的特殊,他的生母就是尊贵的皇贵妃,可是为什么乾隆皇帝却没有把这个皇位继承给他,而是将他送给了大臣,于是这个皇子就与皇位失之交臂。
这个皇子的名字就是他的四皇子永珹,乾隆皇帝登基前就已经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永璜、永琏以及永璋,永琏是孝贤皇后所生,这个名字特别的富有含义,当时乾隆皇帝对他抱有极高的期待,然而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成年,却在一次意外中病逝,这也就成了乾隆皇帝心中不可触碰的一块伤痛。
在乾隆4年,嘉宾金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他的第4个儿子名叫永珹,金氏身份不高,只是小小包衣世家长大的女子罢了,但是她长相非常的出众,而且祖上也有朝鲜血脉,所以乾隆皇帝对她十分宠爱,他的一生为乾隆皇帝生下了4个儿子。
要知道乾隆皇帝一生也就只有17个皇子,而她却给乾隆皇帝生了4个儿子,由此看来她的得宠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替代的,可是没想到她却是一个短命的人,在43岁时就因病去世,按道理来说,她的这个皇子永珹应该是有足够的资格可以去争一争皇位,可是他本人资质平平无奇,所以哪怕是乾隆皇帝想要让他成继承人,那也可能性不大,慢慢的乾隆皇帝就与永珹感情越来越淡了。
直到乾隆28年,乾隆朝的一个大臣撒手人寰,没有留下血脉,古人觉得不肖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乾隆皇帝思前想后,便把长大成人的4皇子送给了这位大臣,让他后继有人,从那以后开始他就与皇位失之交臂,但其实对永珹来说确实不公平,作为一个皇子怎么可能能够给大臣当儿子呢?
然而他的父亲就如此无情的否定了他,永珹会有不满但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他无法反抗,最后他夜不能寐,没过多久就染上了病,最终在他39岁时逝世。
乾隆皇帝的四儿子永成的人生介绍:
履郡王永成是乾隆的第四子,被乾隆过继给了叔伯兄弟履亲王弘昆,延代降袭履郡王。乾隆对这个过继出去的儿子也很疼爱。履郡王的侧室生孩子,乾隆也是知道的,他还亲自给孩子起了个名字。
没多久,履郡王随乾隆到围场打猎,突然有快马来报,小王子因为出痘夭折了。而王府的下人,都在私下里传说是被侧福晋王氏害死的,一时间传得纷纷扬扬。
小道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乾隆的耳里。乾隆暗中召来履郡王的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询问,嫡福晋却一口否认,说:“小王子确实是因为出痘死的,死的时候,我还曾经抱着他哭,并不是被王氏所害。”
王府的一个姓杨的太监却另有一番说法:“小王子出痘,其实并没有死,王氏偷偷派人用别的尸首换了,又命履郡王的男宠萨凌阿背负着小王子,到野外丢弃,嫡福晋抱着哭的其实不是小王子。”由于各有说词,乾隆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只好不了了之。
扩展资料:
永成四皇子这个事件被称为伪皇孙案,记叙这些事件的是昭连,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曾袭爵礼亲王,后因罪被革除王爵。
他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亲历过不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加之他的治学态度也颇为严谨,其著作《啸亭杂录》中记载的伪皇孙案,事态的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真实性。
参考资料:人民网—清代伪皇孙案 几耳光让僧人的皇室诈骗流产
扩展资料:
乾隆的儿子介绍:
1、皇长子
爱新觉罗·永璜(1728年7月5日-1750年4月21日),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长子,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雍正六年五月出生。乾隆十三年,因孝贤纯皇后葬礼时,不懂礼数,受到乾隆帝责备,失宠伤心。
乾隆十五年三月,幽惧而终,追封定亲王,谥号为安。
2、皇次子
永琏,母孝贤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深得弘历钟爱,”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弘历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1738年薨,弘历极为伤感,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
永璋,母纯惠皇贵妃,年二十六。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
永珹,履端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
永琪,母愉贵妃,年二十六,谥曰纯。
6、皇六子
永瑢,母纯惠皇贵妃,善诗文、绘画,兼通天算。
7、皇七子
永琮,母孝贤皇后。”性成夙慧,歧嶷表异,出自正嫡,聪颖殊常“,皇七子颇受弘历疼爱,弘历欲立为太子。
乾隆十二年以痘殇,方二岁。上谕谓:”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命丧仪视皇子从优,谥曰悼敏。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
永璇,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
未命名,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
未命名,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
永瑆,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永瑆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书名重一时。永瑆楷书学赵孟頫、欧阳询,小楷出入晋唐,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行草书亦纵逸深厚,颇具风采。博涉诸家,兼工各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
永璂,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丙申正月二十八日丑时薨,年二十四岁。
13、皇十三子
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
永璐,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
永琰,即是后来的嘉庆帝,母为孝仪纯皇后。
16、皇十六子
未命名,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
永璘,母孝仪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这辈子,一共有35位女人,生了17个儿子,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他为何把皇位传给了资质相对平庸的皇子永琰,而不是其他十几个甚至更杰出的皇子,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没有人可选。
或许有人看到我这个总结,肯定要说我武断了,17个儿子,还能没得选,足够闹2场九子夺嫡的了。
我们按乾隆继位的时间线来分析,1735年,乾隆继位。同年立皇次子永琏为嗣,1738年,永琏不到10岁,夭折了。
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1746年,立皇七子永琮为嗣,更可惜的是,永琮不到2岁,也夭折了。
朕亦深望教养成立,可属承祧。今不意以出痘薨逝,深为轸悼。建储之意虽朕衷默定,而未似端慧皇太子(永琏)之书旨封贮。
乾隆一心想要立嫡子为太子,可惜两位嫡子都先后夭折。
于是乾隆又看中了博学多才,而且精于骑射的皇五子永琪,重点培养,准备将他立为皇太子,还在他24岁的时候,封为了荣亲王,1766年,永琪在25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1766年-1795年乾隆都在为选继承人而头痛着。
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其中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都意外早逝。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都夭折。
剩下能成主选人的就只有皇长子永璜、皇三子永璋,.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这九位了。
首先: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孝贤纯皇后去世的时候迎丧 ,由于对皇后不敬,被乾隆大加申斥,也可能是骂过分了,永璜1750年也去世了。
1760年,皇三子永璋也病逝了。
永瑢则是在1759年就出继给质郡王为嗣
永珹在1763年被出继给履亲王嗣。
被过继给宗亲为嗣的皇子,就永远失去了继承的资格。当然当时永琪还活着,乾隆也是想给永琪铺平道路,减少竞争力,况且这两个皇子也确实没有永琪优秀。?
剩下的这几位皇子中,最有竞争力当属于皇十二子永璂,年轻,还是嫡出的身份。可惜他娘最后成了废后,乾隆对那拉氏恨的连身份都否认了,更何况这个孩子了。
如果永璂继位的话,那他生母就会被追封为皇后,就这一点,乾隆是绝不可能让永璂继承大统的。
最后剩下的其实就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四位后选人了。
而皇八子永璇呢,身体有残疾,而且 行为乖张,举止轻浮,同样也不得宠。
皇十一子永瑆,是一个书画家,才华横溢,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乾隆对这个儿子的评价却是过于吝啬,并不怎么喜欢他。
那皇十七子永璘,这哥们不爱读书,性格粗鄙,生活放荡,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储君的人选。
这中间还有另一个竞争者,那就是皇长孙绵德,是皇长子永璜的长子,乾隆很喜欢这个皇长孙,但是由于他和官员有来往,就被革爵了。
阿哥在内廷读书,理应谨慎自持,不当与外人交接。
清朝自从康熙年后,对阿哥的管理就特别严,私下结交大臣,处罚是很严重的。
于是乾隆能剩下的后选 人当中 ,就只有永琰最让他满意。
第一:永琰性格沉稳,少年老成,而且 自制力强,学习勤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一点让乾隆非常喜欢。
第二:他为人品?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有同情心。而且他的学习成绩、弓马骑射都是兄弟当中最出色的。而且永琰是乾隆老年得子,比较受宠,而且他长象端正,出席大场合时,总是举止高贵,镇定自如,讲话不慌不忙,富于条理。
所以乾隆也没得选了,孩子众多,可是也没有几个能活的过他的,最后能剩下的也就只有永琰了。
"人不风流枉少年"
我们熟知的乾隆皇帝就是这样一个风流的帝王,在乾隆的一生中就有六次下江南,而且每次都规模宏大,还会与江南女子来一场美好的邂逅。
电视剧《还珠格格》就是最好的验证。就是这样一位风流帝王,也避免不了立储的烦恼,然而早在康熙年间就发生过九子夺嫡的事,所以自雍正之后都是秘密立储,避免皇子之间的争斗。
风流皇帝仅剩六位皇子乾隆皇帝嫔妃众多,在位时间也长达60年,因此膝下也多大有17位皇子,但最后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却只有寥寥数人,在这17位皇子中就有7位早早夭折,4位不到三十岁就意外去世了,只剩下这6位皇子。
为什么乾隆皇帝就只剩下这六位皇子呢,相比较于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可谓是少之又少了,据史料分析有以下三点原因:
1、 清朝崇尚的早婚问题,清朝推崇男子十三四岁就结婚,这本身对男子的身体就很不利,更何况女子也十三四岁甚至更早怀孕的话是很容易难产而亡或者生下不健康的婴儿,这极大的影响了后代的质量,导致很多皇子早夭。
2、 由于清朝的近亲通婚制度,清朝通常是满满通婚、满蒙通婚,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是这样了,这样会导致胎儿极易换得一些先天性疾病。
3、 由于乾隆皇帝的嫔妃众多,宫廷内斗必不可免,嫔妃们都希望母凭子贵,自然也不希望别人能够怀上孩子,所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别出心裁,让人防不甚防。
导致许多皇子在未出生就被毒死或者意外流产,而且乾隆皇帝对后宫的管理没有那么严格,都交给自己心爱的富察皇后。
而且富察皇后温良贤淑,十分善良,没有雷霆手段根本无法遏制后宫这种事件的蔓延,这也是乾隆子嗣锐减的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一生活了89岁,因为在位时间不能自己的爷爷康熙,所以后面传位给自己儿子之后做了太上皇,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了。
也可以说是他将他的儿子们都熬死了,所以最后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并不多,所以就不会出现像康熙时期那样的九子夺嫡事件。
将仅剩的六位皇子中的两位过继给大臣在乾隆的眼中她最爱的女人还是富察皇后,但富察皇后只为他生下了一位皇子,取名永琏,本就有承袭皇位之意,无奈天有不测风云,永琏早早就病逝了,最终与皇位无缘。
除富察皇后外,还有一个女人被乾隆深深宠爱,他就是嘉嫔金氏,她只是一个包衣世家的女子却为乾隆生下了四位皇子,可见宠爱之至。
他的大儿子就是永珹,因为早早失去了母亲,永珹自然不是皇位继承的核心,因此在乾隆二十八年被过继给了胤裪,但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个不错的结局,做一个太平王爷也不错。
宗室过继的事情在我国古代是很常见的,就是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也不少,清朝的宗室大臣虽然妻妾成群,但经常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
于是在宗室之间就出现了互相过继的情况,想通过这种方式传承自己的爵位和功勋。但一般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不互相过继,这是为了避免正统血统混淆。
但在清朝后期这种情况就慢慢没有了,因为清朝后期子嗣凋零,就连皇位的传承都成问题,比如说同治皇帝就没有子嗣,只能将皇位过继下去了。
但在乾隆年间情况还是不错的,只有两位近亲大臣没有子嗣,而且都是乾隆的叔叔辈,分别是允禧和胤裪。
这两个人都是皇室的近亲,一般人想把子嗣过继给他们都是很困难的,此时乾隆站出来了,在乾隆二十四年将永瑢过继给了膝下无子的慎郡王允禧,过了四年,在乾隆二十八年将永珹过继给了胤裪。
父皇万岁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乾隆就仅剩下这六位皇子了,在皇子数量如此稀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将其中的两位过继给别人,这不是乾隆老年昏聩而是大有深意。
首先,宗室过继在清朝是很常见的一个事情。况且要过继的两个人允禧和胤裪与乾隆的关系如此密切,也是大清朝的功臣,乾隆是不忍心看到他们绝后的。
一是出自于亲情,二是不想寒了公族王室的心,所以才从自己的子嗣里过继给他们,彰显了乾隆对待功臣的态度,有助于大清江山的和谐安定。
此外,乾隆皇帝也是个十分睿智的君主,他并不是在允禧和胤裪还在世的时候过继的,而是在他们去世之后。
因为乾隆皇帝需要时间考查一下众皇子们,选出能力出众的继承皇位,资质平庸的去过继,一来免去了他们争夺皇位之心,二来也给足了他们荣华富贵,三来还可以让皇子之间更加和睦,有利于大清江山的稳定。
这样可以让宗族安心,让皇子安心,让自己安心,何乐而不为呢?
乾隆的儿子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是因为他们本来也知道自己资质一般,能做个安稳王爷也很不错了,况且过继之后的爵位也不比自己原来的低,还能与父皇和众兄弟们和睦共处,这的确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这就是帝王心术的高明之处,这一做法就直接让多方感到十分合适,既彰显了自己博大的胸怀,又保护了自己的皇子不会在夺嫡中互相残杀,还保证了自己的皇位继承人能够顺利登上帝位。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就像乾隆的儿子那样,相比较于康熙的九子夺嫡,最终身死陨落,还是极好的。
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之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乌云终将散出,终会迎来灿烂的朝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34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孙权晚年心态为什么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